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賈新偉
通訊員 田莉
有人說,在聊城,踏青,只需推開一扇窗就夠了!因為,素有「南有西湖,北有東昌」之稱的東昌湖,像一顆明珠,鑲嵌在這座水城之上。她,讓城市變得靈動,變得溫潤;也讓這座城裡的人們,把平淡的日子過成了詩的模樣!
夏日的東昌湖,景色宜人。碧綠的湖水,宛若錦帶,蜿蜒曲回,環抱古城。或鳥瞰東昌,或環湖漫步,或泛舟湖上,或夜遊古城……觸摸她的體溫,感受她的熱情,不亦快哉!
鳥瞰東昌 此湖有「深情」
究竟是怎樣的鐵畫銀鉤,才能透露出如此的遺世獨立呢?不如乘坐摩天輪,飛鳥驚鴻般,插上「翅膀」,飛到空中,俯瞰一番吧!
千傾湖水清如許,萬束荷花白如玉。東昌湖,慵懶的蜷臥在遼闊的平原上,6平方千米的水域,將1平方千米的古城緊緊的擁於懷中。
近20千米的環湖綠道,是東昌湖身上的一件新裝!水路縱橫,阡陌交通,來來往往的遊船與路人,一番好景,令人目不暇接!
「誰說西湖好,此湖有深情。涓涓流不盡,源源育英雄。」著名畫家、北京美術學會會長張潭即興一首,道出許多人內心對東昌湖的讚嘆。
環湖信步 舒適「慢生活」
享受一段悠閒的時光,品味一段美妙的回憶。「讓生活慢下來」,成了旅行中的新時尚!
沿著環湖綠道,漫步徐行,沒有嘈雜的車輛,沒有遍地的垃圾,湖水近在咫尺。岸邊垂柳,正對著平靜的湖水「梳妝」!
近年來,東昌湖畔,興建起江北水寨、湖心亭閣、水上餐亭、垂釣基地、遊樂園、沙灘浴場、遊船碼頭、荷香園、浮春亭等景點,興建起南關橋、北關橋、和西關21孔橋等一批「打卡地」,建造起長3000米、寬近300米的湖濱公園……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看你!」行走在這樣的風景中,自己也成為這如畫風景中的一部分。
泛舟湖上 珍珠落玉盤
夏日裡的東昌湖,美得溫潤如玉,美的和藹可親……
不妨尋一條船,到這湖水之上,浮遊一番!東昌湖邊,有大小近10處遊船碼頭。
飛馳的快艇,仿古的畫舫,任由挑選!陽光灑滿湖面,伴著微微夏風,泛起的波濤,蕩漾起層層漣漪!
眼前,如詩如畫;內心,平靜愜意。身處降水量較低的北方,東昌湖是如何「從天而降」的呢?早在宋代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因修築城牆、護城堤,時人引黃河之水,掘土成河。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重修護城堤,湖面相應擴大。歷經千年,逐漸成為與西湖面積相當的湖泊。
東昌湖碧波清冽,常年不竭,既彰顯著這座古城厚重又開放的姿態,又透露著一份「珍珠落玉盤」的隨意。
夜遊古城 城湖於一體
下了船,走進東昌古城,一座以光嶽樓為中心、「漂」在水上的千年古城。
夜幕降臨,古城裡的三座角樓交相輝映,古樸的酒肆高朋滿座。一盞盞燈籠依次有序的亮起。路燈下的風鈴,發出聲聲的翠鳴。
信步古城,夜間「非遺」曲藝表演如約而至。觀眾一會兒捧腹大笑,一會兒又禁不住熱烈鼓掌……越來越多的「非遺」項目,正走進基層,走進群眾中間。
夜色下的東昌古城,既透著現代都市的繁華,也融合了古今市井的喧鬧與祥和。
相約夏日,相約東昌湖,時光不老,我們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