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對「孿生」野菜,長得極為相似,一個是菜一個是草,別挖錯了

2020-12-14 禾木報告

#野生植物知識#

導讀:5對「孿生」野菜,長得極為相似,一個是菜一個是草,別挖錯了

春天到了,很多人都會去外面挖野菜,對於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來說,野菜還是很好辨認的,但對於城裡人來說,很少接觸到野菜,有一些野菜和野草長得很相似,一不留神就認錯了。

如果挖了錯的野菜回家,味道不好吃還是其次,萬一挖回來的「野菜」有毒可就麻煩了。下文這5對長得極為相似的「孿生」野菜,一個是菜,一個是草,看看你能認出幾種?

(圖為白蒿)

1、白蒿和野艾蒿

白蒿又叫茵陳,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野菜,在北方有不少人都喜歡在春季挖白蒿。用它做蒸菜非常好吃,同時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有清熱的作用。白蒿很容易和野艾蒿搞混,它們都是蒿草,葉子十分相似,特別是白蒿老了之後,和野艾蒿更加像。

(圖為野艾蒿)

如果要挖白蒿的話,一定要仔細分辨,白蒿的葉子上有細細的白色絨毛,野艾蒿沒有。其次就是聞氣味,白蒿是清香的蒿子味,而野艾蒿用手指碾碎後味道很衝,聞起來發苦,不適合作為野菜食用,倒是可以等到端午之後收割了曬乾,用它煮水泡腳或者燻蚊子。

(圖為麥蒿)

2、麥蒿和臭蒿

麥蒿又叫米米蒿,是麥田裡常見的野草,在初春季節,麥蒿幼嫩,可以採挖了用米粉蒸著吃,也能做麥蒿包子,味道清香美味。以前村裡的老人還會在秋季的時候收集麥蒿的種子榨油,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臭蒿又叫黃花蒿、青蒿,大名鼎鼎的「青蒿素」就是從中而來,是非常有名的草藥,但是它不是野菜。

(圖為臭蒿)

麥蒿和麥蒿長得非常像,不仔細看根本分辨不出來,不過二者氣味不一樣,臭蒿之所以叫臭蒿,就是因為它的味道濃烈辛臭,一般人聞到這個味道都知道它不能吃。麥蒿則沒有這麼濃的臭蒿子味,而且麥蒿主要分布在麥場附近。

(圖為蒲公英)

3、蒲公英和續斷菊

蒲公英大家都知道,小時候經常到處找蒲公英吹種子玩,蒲公英的嫩苗可以吃,入口微苦,稍後還會回甘,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野菜。筆者所在的農村,這幾天每天都有人去外面挖蒲公英,嫩苗留著下火鍋吃,開了花的苗子則曬乾了煮水喝。

(圖為續斷菊)

蒲公英既能當菜又有很好的清熱作用,深受大眾喜愛,雖然蒲公英很常見,但它的嫩苗和一種叫做「續斷菊」的野草非常像。它們二者的嫩葉都是鋸齒狀,開的花也都是黃花,在採挖的時候可以捏一捏它的葉子,蒲公英的葉片薄,沒有刺,續斷菊的葉子硬,邊緣有細刺。

(圖為香椿芽)

4、香椿芽和臭椿芽、漆樹芽

香椿芽食用歷史悠久,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野菜,每年春天都有不少人去山裡掰香椿芽。但山裡的樹芽眾多,長得又差不多,一定要注意分辨。

(圖為臭椿芽)

和香椿芽長得像的有臭椿芽和漆樹芽,這兩種樹芽不太適合食用,尤其是漆樹芽,雖然某些少數民族地區有人食用,但從來沒吃過的人容易產生過敏,所以一定要分清楚。香椿芽顏色嫩紅,有獨特的香椿油味道,臭椿只是外形神似,它的味道一聞便知是臭椿。

(圖為漆樹芽)

而漆樹芽的顏色偏棕黃色,掰下來之後有白色汁液流出,如果汁液沾到手上,手指會變黑,同時漆樹芽聞上去什麼味道都沒有,從這一點可以辨別出來。

(圖為水芹)

5、水芹和毒芹

水芹菜是難得的野生美味,生長在水邊,味道清香細嫩,比人工種植的芹菜更好吃。它在野外分布廣泛,特別是氣溫高的時候,水邊能長滿一大片。人們也稱水芹為野芹菜,實際上野芹菜有很多種類,其中一種便是毒芹。

(圖為毒芹)

毒芹也喜歡生長在水邊,它的毒性不小,如果誤食的話,會對身體造成較大傷害,一定要分辨清楚。如何分辨水芹和毒芹?主要從它們的莖來區分,水芹的莖細長偏白,毒芹的莖粗短同時上面有一層細細的絨毛,水芹的莖光滑沒有絨毛。

各位朋友,你們喜歡吃野菜嗎?若是喜歡的話,可一定要認清楚哦。

相關焦點

  • 5對「孿生」野菜,長得極為相似,一個是菜一個是草,別挖錯了
    春天到了,很多人都會去外面挖野菜,對於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來說,野菜還是很好辨認的,但對於城裡人來說,很少接觸到野菜,有一些野菜和野草長得很相似,一不留神就認錯了。 如果挖了錯的野菜回家,味道不好吃還是其次,萬一挖回來的「野菜」有毒可就麻煩了。
  • 春天挖野菜,這4對野菜需要鑑別,有的是菜有的是草,別挖錯了
    但是我國地大物博,很多野菜都長了一張相似臉,對經常挖野菜的農民來說鑑別起來並不困難,可是對於偶爾挖野菜的城裡人來說鑑別起來就比較困難,一些看似野菜的野草不僅不能吃,還可能有毒,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幾對長得比較相似的野菜,注意別挖錯了。
  • 路旁一種「竹筍草」,能當野菜,根莖還極為的珍貴,12元一斤
    摘要:路旁一種「竹筍草」,能當野菜,根莖還極為的珍貴,12元一斤。當我們到山裡的時候,只要走在路上,路旁都會生長著一種,和竹子很相似的植物比如蘆葦,苦竹,還有一些叫不出名稱來的,不過這畢竟是在山裡,植物太多了,長得相似也很正常。
  • 薺菜:半年不見,別挖錯!
    圖片:kuvat.fi大約在3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琢磨著吃這些春天的野菜了。在《詩經·北風·谷風》中就有「誰為荼苦,其甘如薺」的記載,而在《楚辭》中也有「故荼薺不同畝兮」的詞句。不僅如此,在漢朝的時候,人們曾一度嘗試將薺菜馴化為家常菜,但是很遺憾,這種菜蔬並不如它們的兄弟蕓薹配合。後者成就了白菜油菜的霸業,而前者又退回到了山茅野菜的行列之中。
  • 農村長相相似的野菜,很難區分,第3種帶有毒性,別搞混淆了
    農村的野菜種類非常的多,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應該都了解農村的事物,但是有很多的野菜長相非常的相似,很多長期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不一定分得清,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幾種長相非常相似的野菜,讓人們很難區分。1鼠鞠草清明節剛過去不久,大家在清明節應該都吃了青團,青團一般都是用艾草或者清明草製成,味道軟糯清甜,清明草又被稱為清明草,但是鼠鞠草也有假的鼠鞠草,假的鼠鞠草也是鼠鞠草的一種,叫做匙葉鼠鞠草,摘到假的鼠鞠草並不會產生毒性,這一點大家可以放心,只是會影響到青團的口感,兩種鼠鞠草會生長在一起,長相相似
  • 又到了挖野菜的季節,看圖識野菜,再也不擔心挖到野草,鬧笑話了
    白蒿「一月茵陳,二月蒿」,每到了陽春三月,是一年當中吃白蒿的最佳季節,如果趕上雨水充足的年份,白蒿長得又大又嫩,新鮮的白蒿,清洗乾淨用來做蒸菜特別美味。除了蒸菜,白蒿曬乾之後,也可以泡茶,聽老人說,小孩黃疸高,就可以喝點白蒿茶,效果挺不錯的。
  • 無論叫「豬舌頭菜」還是稱「牛舌頭菜」,都是同一種野菜,營養高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無論叫「豬舌頭菜」還是稱「牛舌頭菜」,都是同一種野菜,營養高。在農村,農民常言「有用就是寶,沒用就是草」,其意思是說,只要有用的的東西,人們就會把它當作寶一樣珍惜,派不上用場的東西,也只能把它當作野草一樣丟棄了。
  • 長得像豌豆,曾是民間極品野菜,含鈣比牛奶高,如今卻常用來餵牛
    ,曾是民間極品野菜,含鈣比牛奶高,如今卻常用來餵牛春季是一個吃野菜的好季節,在經過春雨的澆灌之後,各種美味的野菜也隨之生長,對於許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來說,要是哪個春季不吃野菜,就感覺這個春季過的不完整。
  • 春天挖野菜時要注意,這5種野菜「有毒」,別把有毒的帶回家!
    這是野菜發芽生長的季節。野菜,經過冬天的浸潤,到了春天鮮嫩的葉子更加蔥蘢,有的稀稀拉拉地散長著,有的的擁擠在一起,帶給人無限生機.。在這個充滿春天氣息的田野裡,帶著家人去踏青,可以挖點新鮮的野菜,做幾道可口的小菜,無疑是最幸福的收穫。然而,有些野菜是有毒。因此,當挖野菜時要看好,不要把有毒的野菜帶回家。這5種野菜「有毒」,採挖時要注意,千萬不要誤食!
  • 踏青挖菜小心!遵義已有7人中毒,這些「野菜」千萬別吃…
    7名患者集體性食物中毒醫院迅速組織20多名醫護人員進行搶救經過三個多小時緊急醫治患者脫離了危險如今都已康復出院記者了解到,通過患者所帶樣本對比排查,醫院確定是名為「化兒草」的植物引起中毒。那麼究竟這種名為「化兒草」的植物是什麼?為什麼會引起誤食呢?
  • 【小心】夫妻吃了這種野菜後上吐下瀉!常見有毒野菜要學會辨別!
    雖然不少野菜口感好,也有一定營養價值,但絕不能亂吃。採摘和購買野菜的時候必須要謹慎小心,不認識外形、不了解來源的野菜都不要吃,以避免誤食有毒植物和受到汙染的野菜從而引發中毒。今天給大家介紹 " 常見有毒野菜 ",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常見有毒野菜 1、狼毒草
  • 吃野菜看清功效 5種野菜別入口
    原標題:吃野菜看清功效 5種野菜別入口   枸杞菜 是枸杞初春抽條後的嫩莖葉,帶有清香苦味,被稱為「草中美味」。民間說法中,枸杞頭有敗毒的作用,發芽早期採摘嫩頭下菜,具有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的功效,可涼拌、煲湯、做餡和炒肉。
  • 山中野菜,認識的是寶,不認識的是草,究竟是寶還是草,您說了算
    吃野菜,無論在城市還是在鄉村,都已成為一種時尚。到飯店或山莊,這野菜無論是炒、熗、拌還是蘸醬,或是做成餡料包餃子、包子和餛飩,都深受食客們的熱捧。以前名不見經傳的野菜,如今也鑲上了鍍金的花飾招牌,這主要得歸功於化肥農藥,其次也是人們對美食的審美觀點在悄然間發生了一點變化。
  • 春季時令菜「野菜圖譜」,廚師必備常識
    凡是野菜,都有一種田園蔬菜所缺少的清香。因此,野菜的烹飪一貫追求著極簡的法則。點評:此菜結合了淮揚魚茸和廣東魚滑的做法,造型賞心悅目,口感鮮美。標籤   最低調的野菜 外觀   長得很像蔥,但根部又鼓脹似蒜頭 食味   同時帶有蔥、蒜的味道小蒜頭沒有挖出來的時候,長得很像蔥。但根部又鼓脹似蒜頭,整一株莫名有點萌。
  • 這草俗稱「鞋刷草」,嚼兩片葉子能除口中異味,也是不錯的野菜
    在農村有很多野生植物,到處看上去都是雜草叢生的,覺得很煩亂,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野草都那麼讓人討厭,有些野草被人們發現價值之後,有的可以食用當野菜吃,也有的用來入藥,都是很不錯的,看著不起眼的野草,其實是有它自身的價值的,因為每一個植物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 長得像「蟲子」的野菜,卻是難得的下飯美味,一般人沒吃過
    長得像「蟲子」的野菜,卻是難得的下飯美味,一般人沒吃過眾所周知,我國的土地非常的廣袤,且氣候多樣,因此生長了數不清的植物。有些植物到了菜市場中,成了大家經常吃的蔬菜,另外一些產量比較低,能吃卻又不多見的植物就成了「野菜」了。
  • 第611期【漫浪天下】面麵條(麥瓶草)◎王不留行(麥藍草)◎毛妮菜(麥家公)——幾種與小麥有說不清關係的野菜
    文/漫浪清明前回家祭祖,收穫最大的是帶回了幾種兒時喜歡的野菜,過足了積攢多時的野菜癮,但也有一樁心願未了,就是沒有挖到掂記多日的麵條菜,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四、與面麵條難分伯仲的另一種野菜叫麥家公、毛妮菜。毛妮菜為紫草科、紫草屬植物,是一種麥田生長的野菜,所以又叫麥家公、田紫草。又因幼苗灰樸樸的像一個不善修飾打扮的村姑,故稱毛妮菜。
  • 這種俗稱「麵條菜」的野菜,是河南老百姓愛吃的一種野菜!
    我喜歡野菜,每到春天總要去田野裡挖野菜來吃,像苦菜、辣菜、薺菜、蒲公英、麵條菜等等。最誘人的要屬麵條菜了,因為它不僅長得亭亭玉立,青翠欲滴,還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顧名思義,麵條菜的葉子狹長,如同麵條。麵條菜可謂野菜中的「貴族」,小時候到田野裡給牛羊拔草,看到這種嫩嫩的植物都是要單獨放置的,決不與其他草為伍。晚上回家,涼拌或下到麵條湯裡,味道極為鮮美。這種俗稱「麵條菜」的野菜,是河南老百姓愛吃的一種野菜!麵條菜也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野菜,其全草及嫩莖葉均可入藥,你吃過嗎?
  • 曾是樹下雜草,如今成高檔菜1斤賣18元,5月正當季別錯過
    農村山上一雜草,長在樹下無人識,葉子卻極為珍貴,如今成高檔菜1斤賣18元,5月正當季別錯過。在農村的山裡各種植物依山勢生長,除了高大的喬木茂盛的灌木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野草了。相比較於平原地區的來說,生長在山裡的野草不僅種類豐富而且呈多樣性,在山中每走一步都會踩到幾種植物,已知的未知的,而對於山裡人來說每種植物都有其用處,有的是可以用來治病的中草藥,有的野草既能當野菜吃又可以賣掉,像今天介紹的這種野草,俗稱「山糜子」,曾是樹下雜草,如今成高檔菜1斤賣18元,5月正當季別錯過。
  • 這5種野菜長得不起眼,卻是很多城裡人眼中的寶,味道鮮美口感好
    這5種野菜長得不起眼,卻是很多城裡人眼中的寶,味道鮮美口感好隨著春天的到來,萬物也慢慢的開始復甦,很多野菜也隨之上了人們的餐桌,農村人吃野菜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只需提著個籃子上地頭或是田頭去挖就好,而城裡人只能靠買了,野菜吃的就是一個時令新鮮,過季了即使有大棚種植的也不是那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