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18日,首批中國紅十字會赴義大利抗疫專家組繼續在當地開展工作。其中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重症醫學科小兒ICU護士長唐夢琳作為專家同行,拜訪義大利衛生部官員、交流新冠病毒診療方案、北上趕赴義大利疫情最嚴重中的帕多瓦……唐夢琳護士長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他們在義大利的工作和生活。
有點擔憂獨自在英國的女兒
3月17日 羅馬時間22:30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小兒ICU護士長 唐夢琳
經過前幾天緊張又充實的工作,今天我們拜會了義大利衛生部國際司副司長Maria Grazia Pompa女士,並且提供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英文電子版,供意方人員進行學習研究。繼考察過羅馬大學醫院後,我們又前往羅馬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就新冠病毒診療方案進行了交流探討。到此時,中國有關新冠病毒診療的經驗已經在義大利很多地區開始實行,我們的援意工作也初見成效。
今日下午,我們與國家衛健委和中國紅十字會第三次視頻連線匯報工作進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先生和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先生對我們表示了慰問,也對下一步的工作作了部署,希望我們北上義大利疫情最嚴峻的帕多瓦、米蘭等地進行實地考察。援意醫療隊指揮部人員重新細化分工後,我目前負責護理政策的諮詢、人員防護、醫療防護物資管理工作。如今,義大利北部地區的疫情情況未明,民眾的防疫意識和當地的抗疫工作的具體情況尚未可知,我們前往疫情最重的地區,能否真正緩解該地區的疫情情況,能否保護好我們援意團隊成員,這些問題成為壓在我身上的重擔。
唐夢琳與義大利方專家交流
唐夢琳與義大利方專家合影
躺在床上輾轉難眠,一方面擔心北上工作能否順利完成任務,另一方面也牽掛遠在英國的女兒。仔細算算已經接近半年沒有輕撫她可愛的面龐,想到她剛得知我即將奔赴義大利時為我寫下的應戰詩,想到她現在孤身一人在英國面對疫情的恐慌,即使她不想在此刻多給我添麻煩,但身為母親的我無法真正為她排憂解難,無奈和歉疚感油然而生。好在我們都是堅強的人,實至名歸的女漢子,我們母女不斷互相鼓勵,儘自己所能為對方解決問題。黎明前總會有黑暗的時光,望著窗外的月色,看到朋友圈在武漢戰疫的夥伴們發出來春暖花開的照片,想到朋友的孩子對「唐阿姨」的關心和加油,我始終相信,戰疫的春天就在前方。
往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去
3月18日 羅馬時間凌晨5:30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小兒ICU護士長 唐夢琳
早上,我們一行人收拾行囊,準備北上開展援助工作。臨行前,酒店貼心的準備了水果,看起來特別像家鄉的柑子,頓時覺得心情開朗了不少,讓我感受到了身在異國他鄉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坐在大巴車上等紅綠燈時,竟然發現大巴車旁邊的一輛小車司機搖下車窗,不停地向我們雙手豎大拇指比贊,還有路邊兩位行人也通過手勢向我們表達了加油的鼓勵。這是多麼難得的意外收穫,即使身體很疲憊,但始終知道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並且背後有千千萬萬陌生人的善意和支持,危難時刻我們一直都不孤單。
專家團隊趕赴帕多瓦
唐夢琳在赴帕多瓦途中
經過7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到達義大利北部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帕多瓦。下車後,我們立即與當地紅十字會、帕瓦多大學就後續的行程安排和疫情的防控機制等做了詳細交流。大家商定兵分三路:一組人員去當地政府了解疫情防控的整體政策和運行情況,另一組去了解當地醫療機構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情況,最後一組了解當地新冠肺炎的流行情況,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展最有效的工作。
穿行在帕瓦多街頭,看到為數不多的行人,不免想到了兩個月前武漢「空城」的情景。雖不復往日繁華熱鬧的景象,但這也是目前民眾有效保護自己最經濟最便捷的方式。而這樣的情況也為我們今後開展控制疫情的工作提供了助力,懸著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同時,國內的同事也傳來一個好消息讓我振奮——出國前,我曾為一位患兒安置了PICC導管,由於小朋友病情非常嚴重,離開時我也一直很擔心他的病情。今天聽同事說目前小朋友的PICC導管使用和維護均正常,經過評估後即將接受手術治療。看來處處都有曙光,真好!
身披國旗,渡洋戰疫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直面疫情和患者,只為最後勝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你們是暗夜中的一束光,幫我們找到了回家的路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彰顯青春的力量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 約稿整理) 文中圖片均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宣傳部提供
編輯:嶽靚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