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可爺爺起司蛋糕店桂林路店面出兌 記者 吳廷 攝
一年內上演「大起大落」
「剛開業時,生意非常好。」雖然金先生沒告訴記者當時營業額,但是他一年中在長春市繁華的黃金商圈開了3家店,其中包括紅旗街萬達店、桂林路店和歐亞賣場店。每家店面都是人滿為患,排隊的人從早到晚不間斷。這足以說明當年生意的火爆。但昨日記者走訪了長春市桂林路、紅旗街等地,發現曾經火爆的各種「爺爺」、「叔叔」起司店盛況不再。
在桂林路一家「瑞可爺爺」店鋪內只有一名工作人員在工作,店內也沒有顧客。在記者駐足等候的半個小時內,只有一個人來買了一盒29元的抹茶蛋糕。在另一家「瑞可爺爺」店裡,同樣也可以用「冷清」來形容。
「現在店鋪銷售額下滑了60%多。」金經理告訴記者。一位「瑞可爺爺」店鋪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店鋪最火的時候是今年年初到7月份之前,那時天天有人排隊購買。但是7月之後,不用排隊也可以買到。10月過後「有時一天也賣不了幾個。」「我的店鋪9月份開業時,一個月就賣了120個蛋糕,但是現在一半都賣不上。」王先生說。
「桂林路臨街旺鋪出兌」,看到這句話,你會怎麼想?長春市桂林路寸土寸金,大多時候是一鋪難求,旺鋪為何還要拱手讓人?近日記者採訪發現,位於桂林路黃金旺地的「瑞可爺爺」起司店打出了出兌的消息。與一年前開業時風光無限的盛況相比,如今門前顯得很冷落。
是什麼原因導致「爺爺」出兌?為什麼看似潛力巨大卻是曇花一現?為此,記者進行了深入的採訪。
首家「瑞可爺爺」店出兌
2013年年底,一家名叫「瑞可爺爺」的起司店在桂林路隆重開業,並且在短時間內掀起了一種「起司蛋糕」的時尚潮流,許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裡都在轉載著這樣一條美食推薦信息,「給你們推薦一家店的起司,超好吃。」
當時路過桂林路商圈的人們經常會被這樣一個場景吸引:一家外觀設計卡通形象的店鋪前排著長長的隊伍,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這種狀況持續了幾個月。有的人為了買到一盒起司蛋糕,可以在寒風中等兩個多小時。
但是昨日,記者再到這家店鋪探訪時,店門內卻貼著一張大大的出兌信息。這家店的主人金先生告訴記者,他是「瑞可爺爺」吉林省總代理,也是吉林省乃至長春市第一個開「瑞可爺爺」店鋪的人。桂林路這家店就是他的第一家店鋪。但是時隔一年,因為成本太高不得不出兌,「租金太高,如果找到租金便宜的地方重新開業。」金先生說。
與此同時,記者在58同城上也看到另一位瑞可爺爺的經營者王先生在10月8日就打出出兌「瑞可爺爺」加盟店的信息,記者與之聯繫,其不願意多說,只是說直到昨日該店鋪仍沒有出兌成功。
消費者——產品單一 沒啥新意
「現在還有人買『瑞可爺爺』?」昨日,記者拎著一盒「瑞可爺爺」蛋糕走在路上時,聽到一位市民這樣評價。
另一位消費者劉女士告訴記者,她也曾是這種蛋糕店的忠實顧客,也曾在寒風中排一個多小時的隊伍只為買一盒起司。「剛開始都圖新鮮,看大家都買就跟風,但是產品單一,吃過幾次後,就不吃了。」劉女士說。另一位陳女士告訴記者,她現在很少到這些專賣店買起司了,「專賣店的貴,而且沒啥新意,我家附近有一個類似的蛋糕店,才賣20多元一個,比這裡的便宜,口味也差不多。」
市場——「爺爺」、「叔叔」遍地開花
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是「瑞可爺爺」加盟商,也是綠園區唯一有資格的加盟店,但是現在市場上模仿「瑞可爺爺」的店鋪太多了。據其講,由於「真假李逵」都有,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意。
「在長春『瑞可爺爺』店有兩種方式存在,一種是代理商開的直營店,這種店開店地點和數量不受加盟區域的限制;另一種就是加盟商,一個區域只能開一家。」王先生說,但是自今年6月份以後,他發現,「瑞可爺爺」、「卡貝爺爺」、「徹思叔叔」、「徹思叔叔」、「起司叔叔」、「布朗叔叔」等起司專賣店幾乎一夜之間遍布長春市各大街小巷,甚至一些麵包坊也打出起司銷售的信息,售價便宜,有的只賣十幾元。
「現在長春市『瑞可爺爺』的加盟店已有十多家了,這還不包括直營店。」王先生說,當初他加盟時,僅加盟費就花了19.8萬元。剛開業時生意很火,三個月的時間就收回17萬多。但是到今年12月份,銷售額已下滑一倍以上。「這家店鋪的租金是每月7000元,剛開始10天就能把月租賺回來,但是後期因為銷售額減少,回本時間延長了。」
原因——跟風模仿導致曇花一現
「模仿的人太多了,防不勝防。」金經理給本報記者分析。「影響生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仿冒店鋪的出現。」金經理說,「瑞可爺爺」火了後,長春市立即出現的眾多仿冒店鋪,以低價衝擊了市場。「我們的產品原材料都是進口的,所以報價也貴,那些仿冒的店鋪,使用的食材都不是專業進口的,成本低,所以售價也低。在競爭中佔據了成本優勢,吸引了消費者。這是導致店鋪經營效益直線下滑的主要原因。」
金經理分析自己店鋪生意衰落的原因其實也是當下長春市場上各種「爺爺」、「叔叔」衰落的原因,跟風模仿、跟風銷售,最終導致曇花一現。這些店鋪與當年長春市場「土掉渣」餅店的興衰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分析——門檻低、技術低導致陷入「生死時速」
從興起到衰落,僅用一年時間,對此某知名食品企業市場總監張先生認為,以目前這種店鋪的經營模式,陷入這種「快速生死圈」也很正常。「首先店鋪的進入門檻低,十幾、二十幾萬元就可以開店。其次,是技術含量低。起司蛋糕的製作很容易,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模仿的成本低。此外,作為食品行業,最重要的就是新品。現在喜歡這類食品的都是青年一代,他們喜歡嘗鮮,如果食品沒有新產品跟進,是不會長久吸引他們的。」
張先生認為,要想將產品「起死回生」,首先要改變製作方式。「起司蛋糕是通過水蒸熟,如果放置時間過長,就會塌陷,所以才會出現現作現賣,導致排隊的現象。未來應該改進這種方式,採用冷凍麵團的方式,改進位作過程,解決冷卻問題;其實不斷增加新品,保持新鮮性,才能有效黏住客戶。」(記者 胡晶)
■連結
多地「爺爺」、「叔叔」退休
編輯在百度裡用關鍵詞「起司蛋糕」搜索,發現全國多個城市都出現「爺爺」、「叔叔」退休的消息。就在此前不久,徹思叔叔剛對「明年上海即將關店20家」進行闢謠,如今杭州7家徹思叔叔中所有超市門店都已撤櫃。另外,據媒體報導,「瑞可爺爺」也悄然告別南京市場。此外,日前濟南的食客們都在關注微博上這樣一則消息:徹思叔叔將關閉20家門店。雖然最終被媒體闢謠為不實傳言,但在濟南,起司蛋糕確實也經歷了最初的排隊一兩個小時才能吃上,到如今的客流稀疏。至於「退休」的原因,也與本地市場類似,都是市場跟風,山寨產品太多造成。
來源: 新文化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