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局勢突變,俄羅斯三大盟友爆發激戰,美國不費吹灰之力翻盤

2020-12-09 DS風清

其實,不論是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內戰還是納卡衝突,都能看到美國與俄羅斯的身影,直白的說,這些地區的衝突不過是美俄兩個大國博弈的戰場,但是,隨著戰況的發展,已經不單單是衝突雙方與美俄的事了,包括其盟友也全部被牽扯進來,譬如俄羅斯的三大盟友,直接因為利益關係大打出手,使得美國不費吹灰之力就輕鬆翻盤。

01.中東局勢突變,俄三大盟友爆發激戰

眾所周知,俄羅斯耗費了多年才在中東地區建立起「立足點」,並圍繞這一點向周邊輻射,發展出三個盟友,他們分別為敘利亞、伊朗、土耳其,然而,2011年的一場內戰直接打亂了中東局勢,同時也將這三個盟友全部牽涉在內。據悉,2011年敘利亞爆發了激烈的反政府示威活動,隨後以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帶領的武裝勢力與反政府武裝分子爆發武裝衝突,俄羅斯與伊朗第一時間趕往戰場馳援阿薩德政府軍,將大量裝備和軍隊輸往前線,而土耳其則站在了他們對立面,開始對反政府武裝分子加以支持,導致內戰一打就是9年之久。

據悉,在此之前這幾個國家曾籤訂了阿斯塔納、索契等協議,隨著彼此關係的破裂,這些協議也全部瀕臨失效,最重要的是,土耳其已經開始向美國靠攏,除了敘利亞內戰外,土耳其還參與了近日的納卡衝突,再次與伊朗、俄羅斯站在對立面,有消息顯示,當亞塞拜然勝利後,俄羅斯為維護和平局勢,特地派出了一批維和部隊入駐納卡,沒想到,土耳其也緊跟其後出動軍隊進入納卡,並建立軍事基地,目標極有可能就是針對俄羅斯,因此,在不少專家看來,就目前局勢而言,土耳其或將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俄羅斯最大的一個競爭對手。

02.共同利益逐漸歸零,美國輕鬆翻盤?

綜合多家媒體報導,在衝突爆發後,美國似乎開始拉攏土耳其,並暗地裡挑唆其與俄羅斯、伊朗間的關係,迫使土方退出俄羅斯在敘利亞建立的聯合巡邏機制,最終兩國關係日益趨於僵化。要知道,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初期,美國是首個介入戰場的國家,但後期隨著俄、伊兩國的插手,美國只能從敘利亞撤軍,而土耳其與敘利亞、伊朗間共同利益正逐漸歸零,意味著美國不費吹灰之力就在中東完成了翻盤,進一步削弱俄羅斯在中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優勢。

相關焦點

  • 俄3大盟友爆發激戰,美國「撿漏」逆風翻盤,中東局勢或將大變天
    2020年的局勢在疫情的催化下,出現了諸多不穩定因素,熱點地區的衝突也處於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世界各國都緊繃神經,以防意外事件的不期而至。眾多國家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中蠢蠢欲動,大批印度士兵駐紮在邊境地區,與周邊多個鄰國展開對峙,北約也在沿著俄羅斯邊境,不斷增強自己的軍事存在,同時,美國在全球反導建設與軍事力量的發展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面對急劇惡化的國際生存環境,俄羅斯不得不出招應對。
  • 伊朗不費吹灰之力,以色列突然大亂:內塔尼亞胡或將淪為階下囚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據南方日報報導,自以色列在十月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以來,國內就處於動蕩不安環境中。以伊之間的矛盾以色列同伊朗同屬於中東地區國家,因此兩國之間經常會因為部分地區控制權,爆發激烈軍事衝突。並且以色列和伊朗分別屬於一個相對立的團體,以色列一直以來就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監視器",同美國關係可以說非常親密。
  • 老牌盟友也倒戈?美國中東「老大」地位岌岌可危!
    花了數十年時間,在中東打了幾場令人唏噓的勝仗,美國在中東老大的地位似乎是坐得牢牢的,但對於一向貪婪的美軍來說,其永不滿足的貪念或令其在中東風光不再。對於敘利亞戰爭,美國可能的確是太過樂觀了,原來以為同以往的以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甚至是海灣戰爭等一樣可以短時間內就控制局勢,但沒想到巴沙爾政權卻找來了俄羅斯做後盾,以至於其想要打通中東腹地至地中海的美夢遲遲未能如願。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1.美國在中東的左右護法現在大家說到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往往會想到經濟制裁,覺得雙方是死對頭。其實,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伊朗與沙特一樣,都是美國的盟友,常常被認為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兩大「代理人」。▲1966年美國時任總統詹森與沙烏地阿拉伯國王在白宮觀看煙花表演▲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會見沙特國王費薩爾為了扶持兩國成為中東地區的軍事強國,美國向沙特和伊朗售賣了大量先進的軍事武器。美國還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協助兩國共同維護著海灣地區的局勢穩定。
  • 果然翻臉無情,制裁大棒直接砸向中東協友,俄羅斯暗中偷笑
    又揮舞制裁大棒,這次直接砸向中東協友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國,斥資25億美元從俄羅斯購買4套S-400防空飛彈系統,結果遭到了美國的制裁。同時,印度也看中了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並與俄羅斯籤訂合同,在邊境局勢緊張的情況下,印度軍方希望俄羅斯提前交付,白宮得知情況後,要求印度立即撕毀與俄羅斯的軍購合同,否則美國將會限制對印度的軍售和技術轉讓。
  • 中東局勢現狀分析最新消息 2020中東局勢最新發展趨勢
    針對當前美國與伊朗矛盾激化、海灣地區局勢緊張升級,多國專家學者認為,美軍打死蘇萊曼尼是魯莽的冒險行為,美國一味採取危險行動將使美國形單影隻,也將使地區局勢更加危險。對此,國際社會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勢持續升級。
  • 普京到訪沙特 俄羅斯在美國鬆手的中東打下又一根楔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記者 | 肖恩沙烏地阿拉伯迎來了一位久違的客人——俄羅斯總統普京。價值百億美元的石油大單、風雲變幻的中東局勢是沙特和俄羅斯共同關注的重要話題。與此同時,隨著近來美國與伊朗、土耳其等國關係趨冷,俄羅斯對於中東的政治抱負也在一點點顯露出來。
  • 黎巴嫩大爆炸啟示:中東安全離不開俄羅斯,還是離不開美國?
    中東局勢紛亂,有一支實力很強悍的隊伍就是黎巴嫩真主黨,對於黎巴嫩而言,政治紛爭不斷,財政壓力巨大,百姓生活困苦,大爆炸之後,更是雪上加霜。貝魯特如何快速重建?需要國際援助。因為法國和黎巴嫩之間密切的關係,法國總統馬克龍牽頭,召開了對黎巴嫩國際援助電話會議。馬克龍邀請美國給予幫助,美國派出3架大型運輸機,緊急援助黎巴嫩。
  • 北方四島局勢突變!美國力挺日本奪回領土?俄大批飛彈緊急增援
    近日,日本就連接有所動作,一方面試圖對中國施壓,另一方面北方四島局勢也發生突變,美國力挺日本奪回領土,俄羅斯則部署大批飛彈進行增援。從歷史來看,日本的島嶼的訴求是沒有道理可言的,日本充當的不過是美國馬前卒的角色,如果日本政府不看清這一點,那麼痴心妄想只會讓日本自食惡果。
  • 大批精銳出現異動,印上將放狠話:打贏雙線戰爭不費吹灰之力
    雖然攀上了美國這個「高枝」,但並不足以解決印度國內的嚴重矛盾,為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該國正在策劃發動一次對外軍事行動。據巴基斯坦「黎明報」本月報導,印軍部署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大批部隊已經出現「異動」。針對巴基斯坦做出的防範措施,印度則倒打一耙,其軍方宣稱巴基斯坦試圖利用近期印度深陷其他戰略方向危機的緊張局勢,來藉機在印度的背後「趁火打劫」。面對這種威脅,印度是有足夠的能力「懲罰」巴基斯坦的挑釁,因為目前印度陸軍的130萬部隊正在進行戰略調整。一旦出現任何問題,印軍將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打贏雙線戰爭。
  • 同樣是俄羅斯的盟友,為何俄羅斯救敘利亞,不救卡扎菲呢?
    ,明知自己不敵西方,但是仍然堅持一戰,最終敘利亞和巴沙爾政權得到了庇佑,由此足以證明俄羅斯還是相當強悍的,對得起戰鬥民族的稱號,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卡扎菲,同樣是俄羅斯的盟友,為何俄羅斯的做法截然相反呢?
  • 從敘利亞局勢看美國俄羅斯中國的利益關係
    一、西方西方國家在中東北非的「三連環」策略圖景從2010年底的激變中,美國等西方西方國家由最初的驚慌中迅速穩重陣腳,對中東北非局勢採取亂中取勝的「三連環」策略圖景,逐漸清晰起來。這一時期,也將是伊朗最孤立的時段;第三環,攜平息阿拉伯世界激變和制服伊朗的餘威,在阿拉伯世界將關注點再次集中到巴以衝突問題之前,推動有利於美國等西方西方國家的中東和平進程。那時,西方西方國家在該地區的霸權,將更加穩定,不僅打掉了「桀驁不馴」的對手,還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阿拉伯世界在巴以衝突的積怨。若順著這一策略的邏輯發展,美國和西方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 一旦伊朗對美國發動戰爭,結局將是一邊倒?俄羅斯的幫助至關重要
    據美國《海軍時報》網站近日報導,在美國實行全球撤軍計劃的同時,美國海軍的核航母戰鬥群和空軍的戰略轟炸機被重新部署到了中東地區,並且展開了實戰化演習。針對兩大打擊利器同時亮相中東,外界紛紛認為,美軍近期一系列不同尋常的軍事行動,不排除美國總統川普將在任期最後的時間內鋌而走險,對伊朗發動戰爭。
  • 俄羅斯出手了,中東局勢生變,利比亞能否成為第二個敘利亞?
    的哈夫塔爾自立為總統,美國表示反對。很多人擔心,哈夫塔爾或成第二個卡扎菲。美國會對利比亞進行打擊。不過近日,從外媒資料看到,利比亞國民軍得到俄羅斯強力援助,大批軍機進入利比亞,而且還在地中海上空對美國戰機進行攔截。看來俄羅斯出手了,而且對利比亞支持,利比亞局勢可能更加複雜。
  • 美國2架轟炸機飛往中東,普京對該地區態度發生轉變
    中東地區多年來一直不平靜,大大小小的戰爭把這裡變成了人間地獄。特別是很多大國都在插手中東事務,對該地區的和平穩定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而就在近期,中東地區隨著美國大選結束又一次迎來危機,首當其衝的就是伊朗。
  • 美媒抱怨:俄羅斯在中東捲土重來時,美國卻睡著了
    美國現行的中東政策必須改變。譯文如下:俄羅斯又回到了中東。對美國及其盟友在中東的利益,克裡姆林宮正在有條不紊地製造一個系統性的地緣政治挑戰。莫斯科的行為是出於對威望和影響力的追求,以及尋找其武器和其他商品市場——這是一種典型的大國模式。
  • 東亞經濟強國蠢蠢欲動,趁中東局勢混亂之際,竭力實現大國夢
    近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在一篇名為《日本在中東爭取領導權的機會已經到來》的文章中稱:與目前美國同伊朗以及阿拉伯世界矛盾激化不同,日本領導人正在竭盡全力試圖在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扮演一個「中間者」的角色。報導稱,日本正在通過其軟實力和經濟援助來提升自己在中東舞臺上的地位。
  • 以色列闖下大禍,戰火燒向中東三國,俄羅斯發出警告,美束手無策
    2019年的冬天,整個中東地區可以說是亂成了一鍋粥。在敘利亞和土耳其兩國還未偃旗息鼓的時候,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由爆發了激烈的衝突。自以色列國防軍在本月12日突襲了巴勒斯坦以來,巴勒斯坦就和以色列就像對方展開了互不相讓的轟炸。
  • 與俄羅斯結盟是否當務之急?評論:中國不缺好朋友,缺的只是盟友
    隨著時代的發展,美國的威脅越來越大,加上該國對我們的敵視越來越強,有的人便認為中國最需要結盟,也有專家表示國家局勢的越發緊張,中國最需要跟俄羅斯這樣的國家結盟。表面上來看說得似乎都很有道理,但是需要注意一個關鍵詞:結盟。結盟跟好朋友的概念有什麼區別?
  • 俄少將遇襲扭轉中東戰局!美俄伊沙4國增兵,敘利亞淪為四戰之地
    最近,中東局勢突變,敘利亞戰場已經淪為四戰之地。如今,各大勢力「瓜分」敘利亞領土,各佔一方:美國所支持的庫德武裝牢牢佔據著敘利亞的油田、土耳其所支持的武裝分子牢牢地佔據伊德利卜。經過戰爭後,伊朗和俄羅斯所支持的巴沙爾政權也掌控了大部分敘利亞的領土,各大勢力齊佔敘利亞實力均衡,各個幫派之間的關係也是視如仇敵。俄羅斯少將在敘利亞遇襲身亡使敘利亞局勢突變,美俄伊沙4國全部增兵,戰爭隨時都會在敘利亞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