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曾多次請辭:當財政部長無異做蔣介石的走狗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宋子文曾多次請辭:當財政部長無異做蔣介石的走狗
2015-04-23 14:17:53來源:法制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宋宇晟

2015年04月23日 14:17 來源:法制晚報 

參與互動

(

)

  法制晚報訊(葛凱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一封十字辭呈瞬間爆紅網絡,無數青年爭相模仿。從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到一份想辭就辭的工作,這份浪漫情懷和自我堅持早在古代中國就被文人們用實際行動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在那份從心出發的堅持背後湧現了無數讓人們津津樂道的辭呈。從古至今,無論是墨客騷人還是政界高官,一份情,一份志,似乎才是他們人生的終極目標。

  最無奈辭呈 「願賜骸骨,歸卒伍」

  範增作為項羽的主要謀士之一,跟隨他南徵北戰,為其平定了無數戰亂之地。本以為如此忠心不二的臣子定會備受重用,戎馬一生,最後榮歸故裡。誰知,範增的一生非但沒有如此的幸運,反而坎坷跌宕。

  在秦末農民戰爭中,範增被項羽尊稱為「亞父」,公元前206年跟隨項羽入關。面對劉邦的狼子野心,範增曾極力進言項羽斬草除根,鴻門宴上更是鼓動項羽舞劍刺死劉邦,但項羽始終未曾採納。隨後,漢王劉邦採納了陳平的離間計,錯誤地引導項羽,使其誤以為範增勾結漢人,身在曹營心在漢。無奈項羽中計,為了鞏固自身權位開始逐漸削弱範增權力,並處處冷落範增。沒過多久,範增對此就瞭然於心,面對一心效力的君主和朝野內同仁的猜忌,範增悲憤不已,直接進言項羽:「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 項羽見狀便即刻同意,但心中積鬱難平的範增在回鄉的途中身染頑疾,死於他鄉。寥寥數語的辭呈,卻字字飽含了範增當時的憤恨和無奈。著名詩人蘇軾也曾寫下《範增論》以懷念這位能人智士。

  最文藝辭呈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畫圖中」

  清代文人崔述為當時著名的辨偽考古學家,曾任上杭羅源知縣,寄情山水的他曾在辭官後寫下「蔬食味偏馨,豈為家貧乏芻豢;閒居情最適,非因命薄謝簪纓」的人生理想。上聯意思是說,不是因為家貧吃不起肉食,而是我覺得粗茶淡飯分外香。「簪纓」,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聯中借指做官。下聯說,並不是我「命薄」當不了官,而是認為年邁「閒居情最適」。面對鈎心鬥角的官場和魚肉盛宴,崔述更偏愛那一畝田地的粗茶淡飯。閒適的村居生活成了無數墨客的追逐目標。清代詩人李漁也曾在辭官移居杭州時寫下「繁冗驅人,舊業盡拋塵市裡;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畫圖中」的對聯。移步畫中,拋卻紅塵,實屬文人墨客的理想人生。

  中國古代詩詞涉及辭官內容思想的,主要來源於孔子。《論語·公冶長》中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大道如果不能推行於天下,不如乘坐著竹筏子到東海去遊蕩)。儒家都有一種「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宗旨,這是士大夫的人格模式。

  最赤誠辭呈 「從現在起我要做人,而不是做一條狗」

  沿襲了中國古代名人們的一身正氣,民國著名的財政部部長宋子文也曾多次請辭。在他多次的請辭過程中,唯有第四次最為讓人印象深刻。

  從1928至1936年,宋子文一直擔任蔣介石政府的財政部長,在外人眼裡身居要職的他卻並不逍遙自在。蔣介石與其持有不同的財政觀念,而作為屬下的他無論內心如何否定,都得踐行最高領導的要求與安排。長期的壓抑讓宋子文忍無可忍,於是他便決心辭職。如果說前三次的辭職都未曾斬釘截鐵,那第四次的言論便足以驚動整個國家。面對媒體對於健康問題而離開的託詞,宋子文毫不在意,竟公然講出實情,還熱血沸騰地對公眾發表「當財政部長無異做蔣介石的走狗,從現在起我要做人,而不是做一條狗!」的言論。寧做人,不做狗,六個字言簡意賅卻道出了這個熱血男兒的赤膽忠心。

  最堅決辭呈 「一切脫離關係」

  蔡元培的一生,幾乎都在辭職中。我們先看看這張辭職表:

  第一次辭北大校長職:1917年7月3日;第二次辭北大校長職:1918年5月21日;第三次辭北大校長職:1919年5月8日;第四次辭北大校長職:1919年12月31日;第五次辭北大校長職:1922年10月19日;第六次辭北大校長職:1923年1月17日;第七次辭北大校長職:1926年7月8日。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當天下午,北京大學及北京其他大專學校的學生在遊行即將結束時,有三十餘人被巡警當場拘捕。蔡元培知道此事後,內心十分同情學生,遂與各校校長竭力營救。經多方斡旋後,7日上午10時被捕學生終於被釋放。8日,蔡元培親自向總統徐世昌遞送了請辭北大校長信。5月9日,蔡元培寫了《辭北大校長職出京啟事》,發表在次日的《北京大學日刊》上,全文如下:「我倦矣! 殺君馬者道旁兒。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我欲小休矣。北京大學校長之職,已正式辭去;其他向有關係各學校,各集會,自五月九日起,一切脫離關係,特此聲明,惟知我者諒之。」

相關焦點

  • 宋子文晚年與蔣家之間的恩怨
    蔣介石真正目的,不過是要安撫黨內反對孔宋情緒,此舉並不影響蔣介石與孔宋家族之間的私人關係,畢竟裙帶關係是一輩子難以割捨的。然而,真正造成宋子文和蔣介石關係疏離的,則是「吳國楨事件」、「孫立人事件」的接踵爆發。
  • 宋子文離臺客死他鄉 葬禮不見宋氏三姐妹
    在危急時刻,宋子文積極為孫中山出謀劃策,並迅速將國民政府的全部資金搬到「沃羅夫斯基」號船上,為粉碎商團叛亂做出了貢獻。  1925年初,孫中山北上病危,宋子文侍病床側,並以見證人之一的身份,在孫中山兩份遺囑上簽名,隨後參加治喪,使之在國民黨的地位進一步提高。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後,宋子文就任財政部長職務。
  • 宋子文奢侈到什麼程度?國難當頭,用飛機空運美國牛排供自己享用
    他認為暗殺是推翻蔣介石獨裁政權最乾脆利落的方法。而除掉為蔣介石籌措糧餉的宋子文相當於除掉了蔣介石的左膀右臂。宋子文這位替宋子文「擋槍」的唐腴臚,既是宋子文的秘書,也是他在哈佛大學的同學和好友。宋子文出任財政部長後,聘請唐腴臚為機要秘書,負責協助宋子文的日常工作。宋子文去唐腴臚家串門的時候,認識了他的妹妹唐瑛。
  • 陸鏗與宋子文貪腐大案
    1947年初傅斯年發表《這個樣子的宋子文非走開不可》等文章以後,在全社會引起極大反響。為了進一步弄清事實真相,他帶著報社財經記者漆敬堯拜訪了經濟部長陳啟天。陳啟天是青年黨人,因此陸鏗對他說:「你是青年黨的部長,我是國民黨的記者,兩黨合作後就可立即公布案情。」陸鏗還說,你這樣做可以「為青年黨參政爭光」。
  • 他曾是財政部長,卸任後帶著妻子去美國,暗中捲走10億美金
    孔祥熙和希特勒孔祥熙是近代歷史上的名人,他和蔣介石通過宋家人為紐帶,結合成了政商一體的圈子。孔祥熙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和特殊身份,大肆斂財,自己的兒子孔令侃也是此中高手。父子兩個通過各種手段聚斂了大批財富,當然也惹怒了很多正直的人們,在大家的責罵聲中,孔祥熙辭去了財務部長的職務。
  • 宋子文的妻子,1949年沒有跟著蔣介石到臺灣,晚年的結局究竟如何?
    蔣介石能有一番成就背後少不了宋家的支持,宋美齡不光在政治上給他提供了諸多的幫助,宋子文更是國民黨政府的財政部長。作為民國財政部部長,宋子文給予了蔣介石最堅實有力的經濟力量,蔣介石這才能有後來的地位。宋子文長得文質彬彬,十分有書生氣質,而且又是個留過學的高材生,那麼他的太太會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
  • 宋子文檔案揭秘:羅斯福提出「琉球群島歸還中國」
    宋子文檔案上午第三度揭秘  由復旦大學歷史系和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合作的「宋子文檔案」今天上午又有了新成果:繼去年和前年,「宋子文檔案」兩度解密後,復旦大學今天又推出了三本新書,分別是《戰時歲月——宋子文與外國人士往來函電稿新編(1940—1943)》《風雲際會——宋子文與外國人士會談記錄(1940—1949)》及《宋子文生平與資料文獻研究》,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 父親是財政部長,兄妹四人她最受寵,早餐喝燕窩湯,洗澡粉用英國的
    她是孔祥熙與宋靄齡的長女,父親與母親都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孔祥熙曾擔任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 在民國時期的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指20世紀上半葉控制中國政治,經濟命脈的四個家族,即蔣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陳果夫、陳立夫家族。
  • 蔣介石一生愛做「校長」 家中創辦武嶺中學
    蔣介石祖屋會原配 毛福梅為前夫做家鄉點心休養生息、回鄉祭祖、清明掃墓,溪口鎮上的一切,幾乎是蔣介石一生的精神創可貼。在離文昌閣不遠的祖屋裡,毛夫人以女主人的身份繼續為蔣介石操持著家務,對於這個被他拋棄了的結髮妻子,蔣介石心中不免有所愧疚。
  • 上影節展映片|《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歷史充滿玄機
    據悉,《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是韓晶執導的「民國疑雲」系列紀錄電影的第一部,計劃於年內上映。發生於同時期的蔣介石廬山遇刺事件《刺殺蔣介石》、直系軍閥孫傳芳斃命寺院《刺殺孫傳芳》等,也開始了前期工作。因為一開始,我們只是想去呈現刺殺宋子文這個故事,但在深入探尋史料的過程中,卻發現這個事件同時還交疊著另外一個更為兇險的刺殺案,所以有時候我不得不承認,歷史才是真正的懸念大師。澎湃新聞:宋子文其實多次遇刺,你為什麼選擇1931年的那次?
  • 優素福卡什拍攝的宋子文
    本文將介紹的三個人物,恐怕大家都認識,一個是20世紀著名攝影大師優素福·卡什,那張《憤怒的邱吉爾》就是他拍攝的,一個是著名攝影大師郎靜山,另一個則是聲名顯赫「四大家族」代表人物之一的宋子文。這個故事還得由一張宋子文的照片說起,以下是節選自鮑昆先生的原文。
  • 上海灘大案精選||一個是人稱國舅爺的財政部長,一個是日本駐華公使,他們為何會在同一天遇刺?又是如何死裡逃生的?死者又是誰呢?
    他的死明擺著是代人墊刀頭,做了槍下冤鬼。那麼,是代誰墊了刀頭的呢?最方便的答案自然是宋子文了。那天,唐腴臚與宋並肩出貴賓室,衣著一樣,槍手誤以唐腴臚為宋子文,於是唐飲彈斃命。宋子文身為國舅,官拜行政院財政部長兼外交委員,是位炙手可熱的權貴,在外交上代蔣介石折衝樽俎,在財政上是蔣的「輸血機器」。
  • 蔣介石敗退撤離後,卻把失敗怨恨到此人頭上,他做了什麼?
    蔣介石是民國時期一個厲害的人物,對於他的存在民間有很大的爭議,國民黨雖然是在抗日的期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他們的存在也對紅軍造成了威脅。當時紅軍的勢力到了低谷期,一面要對付日軍,還有對付國軍,蔣介石也想要趁機將紅軍殲滅,統一大陸的勢力。
  • 這座神秘的古堡,是宋子文的寓所,留下一段民國沉浮往事
    細看上海的永嘉路,會發現民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一些人物都曾在這裡留下了許多痕跡。比如說,永嘉路的383號曾經是孔祥熙的寓所。而位於嶽陽路和永嘉路的東南角,即永嘉路501號,則是民國時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宋子文的舊居。宋子文在上海擁有多處豪宅,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嶽陽路145號、永嘉路501號、東平路11號和虹橋路1430號。
  • 老照片,梅蘭芳二房十四年生九個孩子,宋子文三個千金國色天香
    蔣百裡曾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德國留學,回國之後擔任軍職,是保定軍校的校長。他的妻子是日本護士佐藤屋登,因為參與搶救自殺的蔣百裡,二人因此結緣相愛。蔣百裡素愛梅花,就給她起了一個中文名蔣佐梅。兩人婚後生下五個女兒,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三女兒蔣英。蔣英的丈夫便是錢學森,兩彈元勳。
  • 他曾是國民黨二號人物,白崇禧逼蔣介石下野,他一聲不吭遭蔣痛恨
    何應欽曾是與蔣介石並列的國民黨二號人物,在跟隨蔣介石的歲月裡發生了兩件事讓他漸漸被冷落,第一次是蔣介石下野,第二次是「西安事變」。1927年8月蔣介石和汪精衛鬧分家,南京和武漢同時出現了兩個所謂的「國民政府」,蔣介石聲稱必須先定武漢再北伐,但是卻遭到了桂系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強烈反對。於是蔣介石便以下也來相威脅,沒想到白崇禧竟順勢答應了,這讓蔣介石一時尷尬萬分。當時唯一能為蔣介石說話的只有手握重權的何應欽,但是他卻一聲不吭,蔣介石無奈只得下野,這件事直接導致了蔣介石對何應欽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