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的妻子,1949年沒有跟著蔣介石到臺灣,晚年的結局究竟如何?

2020-12-13 騰訊網

蔣介石能有一番成就背後少不了宋家的支持,宋美齡不光在政治上給他提供了諸多的幫助,宋子文更是國民黨政府的財政部長。作為民國財政部部長,宋子文給予了蔣介石最堅實有力的經濟力量,蔣介石這才能有後來的地位。宋子文長得文質彬彬,十分有書生氣質,而且又是個留過學的高材生,那麼他的太太會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今天我們來說說宋子文妻子張樂怡的故事。

宋子文和妻子相差了十幾歲,其妻張樂怡出身在一個富豪之家,自小便是被捧在手心上長大的。她不光人長得美,最重要的是還沒有大小姐脾氣。在父親經商的過程中,張樂怡時常在一旁學習和觀摩,因此對商業上的事了解的不少。那有人就會說了,一個從商,一個從政,張樂怡與宋子文怎麼有所交集從而在一起的呢?這中間還真有點命運使然的意思在。

宋子文在公差的過程中對廬山的景色尤為鍾愛,自從去過一次後便念念不忘,他就想著,乾脆在廬山蓋個屬於自己的房子吧,不管以後有沒有時間過來住,自己總歸在這裡都有個家。既然要建房子,就得找熟悉這一行的人來做,張樂怡的父親張謀之恰好是這一行的翹楚,就這樣宋子文和張家搭上了橋。

張樂怡的父親名叫張謀之,張謀之很想和宋子文這樣的政界人士搞好關係,特意請宋子文來家裡吃飯。一來二往的宋子文就和張樂怡熟悉上了,當時宋子文已經三十出頭,卻始終沒有遇到喜歡的人,優雅美麗的張樂怡一出現就讓他卸下了防備,因為想和張樂怡多相處一會,他還假借對當地地形不熟悉為由,提出讓張謀之為自己安排個嚮導,毫無疑問這個嚮導就落到了張樂怡的身上。

在爬山的過程中,兩人越談越投機,於是約定終生。在廬山宋子文不光完成了公務,還順便把自己的終身大事也給解決了。宋子文與張樂怡婚後育有三女,夫妻關係也算融洽(只是張樂怡極其善妒)。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宋子文便決定退出政界,張樂怡和他沒有跟隨蔣介石到臺灣,而是一起到了美國定居。蔣介石有意讓他們到臺灣再為國民黨效力,可是張樂怡卻不想讓丈夫再涉足政界了。

張樂怡與宋子文到美國後兩人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宋子文也不再參與政治,兩人在美國主要過著教育第三代的生活。閒暇時間一家人就出去度個假。生活雖然淡薄但卻有滋有味。1971年,宋子文就餐時去世,之後張樂怡獨自一人繼續生活在美國。宋子文去世後,張樂怡一直與女兒生活在一起。晚年的張樂怡特別思念自己的廬山老家,她特別想回大陸看一看。不過,張樂怡至死也沒有完成這個願望。在思念丈夫和故鄉的悲緒中度過十幾年後,張樂怡於1988年去世,終年81歲。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鄧文儀,1949年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那麼,他後來的結局如何呢?這讓蔣介石身邊的其他得力幹將有一些不滿,因此南昌機場被毀事件發生後,他們聯合在一起彈劾了鄧文儀一把,使得鄧文儀一夜之間從天上到了地下,身兼的十幾個職位全被撤掉,蔣介石對他的寵愛更是不復存在。
  • 1949年,蕭毅肅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的晚年結局怎麼樣?
    不過,蕭毅肅卻在解放戰爭中站錯了隊伍,他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失敗也是理所當然。1949年,隨著國民黨敗退臺灣,蕭毅肅選擇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那麼,曾經的「芷江受降官」蕭毅肅逃到臺灣後,晚年的結局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蕭毅肅的晚年結局。蕭毅肅出生於1899年,他是四川蓬安人。
  • 1949年,張發奎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中國有句老話,叫「沒有永遠的仇敵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在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立場變換過多次的人物,比如著名的抗日將軍馮玉祥,他曾經數次變化立場,多次臨陣倒戈。又比如北伐名將張發奎,他曾數次和蔣介石分庭抗禮,也曾數次為蔣介石出生入死。
  • 63代「天師」張恩溥,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道教分化成好幾個派系,到了清朝末期,道教的最大兩個派系分別是正一派與全真派。正一派歷史悠久,由東漢時期的張道陵創建。因為得到了民國政府承認,所以張恩溥在1949年時選擇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63代「天師」張恩溥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的結局。江西上清鎮有一座「嗣漢天師府」,這座天師府就是正一派掌教天師居住的地方。天師府位於江西龍虎山下,正一派所有的天師都曾在這裡講經傳道,包括63代「天師」張恩溥,江西龍虎山也由此聲名遠播。
  • 「國民黨元老」吳稚暉,1949年被蔣介石接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吳稚暉出生於1865年,他是江蘇武進人,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之家。 吳稚暉早年間就是與孫中山齊名的革命家,1903年,孫中山到法國後曾經主動上門邀請吳稚暉一起吃飯,之後吳稚暉正式結識孫中山先生。
  • 1949年,吳國楨逃到臺灣,四年後被蔣介石追殺,最終結局如何?
    1949年1月,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結束後蔣介石第三次下野,在浙江溪口老家居住一段時間後,蔣介石率領國民黨殘部逃到臺灣。剛到臺灣之際,蔣介石迫切希望得到美國的援助,開始重用與美方關係較好的兩個人:一個是孫立人,另一個便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吳國楨。
  • 「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1949年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結局如何
    「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1949年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結局如何黃埔軍校創校時,有三位特別優秀的學生被稱為「黃埔三傑」,這其中,蔣先雲25歲戰死沙場,陳賡稱為新中國的開國大將,還剩下一位賀衷寒,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今天就來說說他的經歷。
  • 「空軍總司令」周至柔,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其實,當時蔣介石的海陸空部隊配置齊全,不僅有「海軍總司令」與「陸軍總司令」,而且還有「空軍總司令」。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蔣介石的「空軍總司令」。蔣介石的「空軍總司令」名叫周至柔。周至柔出生於1899年,是浙江臨海人。周至柔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雖然成長於這樣的家庭,但周至柔的母親並沒有放鬆對他的教育。
  • 宋子文晚年與蔣家之間的恩怨
    臺灣媒體日前刊出文章,披露了宋子文晚年與蔣家的恩怨矛盾。「今日新聞」21日刊出署名「王豐」的文章,披露了宋子文晚年極少踏足臺灣的詳情,文章內容摘編如下。風雨飄搖之際,蔣介石於一九四九年退居臺灣,宋美齡亦在隔月的一九五0年一月十三日,翩然從美國假道菲律賓到臺灣。稍早,蔣介石連襟孔祥熙、郎舅宋子文早已遠走美國,不再過問國民黨當局的政事。
  • 國軍空軍總司令周至柔,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引言:我們國家能夠迎來新中國的建立,真的非常的不容易,這一份和平和安定,我們期待了幾十年。解放戰爭結束了,動蕩的時局同時也分割了大陸和臺灣。蔣介石敗退臺灣的同時,他也帶走了很多的同胞。今天主要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蔣介石手下的空軍總司令,此人名叫周至柔,想必大家也都很好奇,周至柔最終的結局如何?周至柔是浙江臨海人,年少時期他的父親就離開了人世,他是由自己母親一手拉拔長大的。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是周至柔的母親沒有放鬆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讀書打開了周至柔的視野。
  • 「八大金剛」陳繼承,1950年被蔣介石召回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八大金剛」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例如何應欽、陳誠、錢大鈞等人。他們的個人行為都對當時中國的政局產生過或多或少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說「八大金剛」中名氣最小的一個人,當然他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只不過他的光芒被「八大金剛」的其他人所掩蓋,這個人就是「八大金剛」中排行最末的陳繼承。陳繼承出生於1893年,他是江蘇靖江人。
  • 1949年,隨老蔣逃到臺灣的3個軍閥大佬最終結局如何?令人唏噓!
    儘管最終經歷了抗戰,軍閥力量參與到戰爭中,也損失慘重,但畢竟地位不輸蔣介石,跟隨著蔣介石一群逃到臺灣的3位軍閥大佬,最終都結局如何呢?以桂係為首的軍閥頭子白崇禧一直讓蔣介石忌憚不已,曾數次差點將蔣介石拉下馬,蔣介石雖痛恨他多年,但是也不敢貿然處置白崇禧。
  • 「新疆王」盛世才1949年逃往臺灣,他的最終結局如何?
    1933年到1944年之間,西北軍閥盛世才開啟了自己對新疆長達11年的統治,他在任新疆主席期間,一手把持了新疆的軍事政治大權,用鐵血手段排除異己,被人稱為「新疆王」。不過,曾經的「新疆王」在1944年後逐漸眾叛親離,並在1949年後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各自結局如何?
    經過一系列戰爭的洗禮,蔣介石的十三太保結局迥異,尤其是1949年後,十三太保中有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還有兩人早逝。那麼,作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他們各自的結局如何呢?第一,劉健群劉健群屬於蔣介石的黃埔嫡系,不過他的這個黃埔嫡系有點與眾不同,他不是黃埔學生,而是黃埔總教官何應欽的機要秘書。
  • 戰犯翁文灝,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受邀返回大陸後結局如何?
    1948年6月,翁文灝應蔣介石邀請,擔任國民政府行憲後第一任行政院院長,是一位大權在握的官員。按照翁文灝當時的位置,他在戰犯中排12位實至名歸。那麼這位成為戰犯的民國科學家晚年的結局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翁文灝的晚年結局。翁文灝出生於1889年,他是浙江寧波人,與蔣介石是老鄉。
  • 曾擴情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主動留在大陸,他的結局如何?
    曾擴情不僅資歷老,而且對蔣介石忠心耿耿。不過,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曾擴情卻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選擇主動留在大陸。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主動留在大陸的曾擴情的最終結局。曾擴情出生於1894年,四川威遠人,黃埔一期學生。在黃埔一期學生中,曾擴情雖然不如黃埔三傑有名,但也是僅次於黃埔三傑的人物。
  • 「逃跑將軍」黃杰,追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黃杰出生於1903年,他是湖南長沙人,是黃埔一期學生,在黃埔學校時就深得蔣介石喜愛。畢業後黃杰就投身於東徵和北伐戰中,緊接著又參與了抗日戰爭,因為出身好和頭腦靈活,很快黃杰就步步高升。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第二年,李宗仁指揮部隊取得了臺兒莊大捷。
  • 「王牌軍」新六軍副軍長舒適存,1949年逃到臺灣,他的結局如何?
    不過,作為王牌軍副軍長的舒適存卻因為沒有參加遼瀋戰役而逃過一劫,最終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那麼,作為王牌軍的副軍長的舒適存逃到臺灣後的最終結局如何呢? 1943年,舒適存被蔣介石任命為新一軍參謀長。在蔣介石的命令下,舒適存由重慶直飛印度,參加了遠徵軍第二次入緬作戰。 1944年5月,國民政府在新一軍新編22師的基礎上組建了新六軍,廖耀湘成為新六軍第一任軍長,而舒適存則成為新六軍第一任副軍長。自此之後,一直到解放戰爭期間,舒適存一直是這支王牌軍的副軍長。
  • 「雲南王」龍雲的妻子,被稱為雲南第一美人,晚年的結局怎麼樣?
    1927年,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後,雲南有一位軍閥也掌控了雲南的軍政大權。雲南地處祖國邊陲,可謂「天高皇帝遠」,因此這位軍閥統治雲南時期始終保持了雲南的半獨立狀態,與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禮,此人就是被稱為「雲南王」的龍雲。
  • 關麟徵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他定居香港後結局如何?
    而關麟徵就讀黃埔軍校期間每天早早起床,故意經過蔣介石的窗前讓蔣介石看到自己,所以讀書期間的關麟徵就在蔣介石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1927年,蔣介石第一次下野,之後退居浙江溪口老家。關麟徵到溪口拜訪蔣介石時明確表示擁戴蔣介石復出,並親自聯繫眾多黃埔同學擁戴蔣介石,自此之後蔣介石越發喜歡關麟徵。隨著蔣介石迎娶宋美齡後重新復出,關麟徵也開始平步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