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系江浩出任藝龍CEO:藝龍對標Booking,換帥有用嗎?

2021-02-13 中國企業家雜誌

攜程的戰略是:一站式旅行服務提供商。在此定位的基礎上攜程已有14個一級頻道,在旅遊市場也通過併購,合縱連橫,幾乎所有的大型旅遊公司都和攜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攜程的股價也翻了3倍增長到70美元,市值突破100億美元。


來源:虎嗅網

本文已獲得虎嗅網授權,所有版權歸虎嗅網所有,如要轉載請與虎嗅網聯繫。


今年5月,攜程以4億美元的價格閃電併購了藝龍37.6%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彼時攜程CEO梁建章在內部郵件描繪了藝龍未來的發展目標:

「藝龍將繼續專注於做中國人的全球酒店預訂專家,酒店專家的定位,在世界上造就了一些非常成功的電子商務公司,比如Booking.com。在中國,這個酒店專家的定位未來也一定前途無量。藝龍繼續保持獨立上市,獨立運營。」

在內部郵件中,梁建章提出了藝龍對標Booking的發展規劃。在藝龍CEO崔廣福發布的內部郵件中同樣表達了延續對標Booking的目標:

「我們既有的住宿專家定位,既有的移動住宿預定戰略不會改變。酒店專家的定位,在世界範圍內有許多成功的案例,比如Booking、Agoda、Hotels.com。」

一如所有的併購一樣,被併購方難逃裁員及管理層出局的境地,之前的91、土豆都是一樣,藝龍也免不了同樣的命運。7月8日,藝龍CEO崔廣福出局,取而代之的是攜程高管的進入,攜程原副總裁及無線事業部總經理江浩出任藝龍CEO(對,你沒看錯,就是被八卦的攜程四君子之一季琦的親妹夫,攜程1999年成立之初即加盟的骨灰級高管),攜程副總裁兼天海郵輪執行副總裁周榮任CSO(首席戰略官)。

攜程的戰略是:一站式旅行服務提供商。在此定位的基礎上攜程已有14個一級頻道,在旅遊市場也通過併購,合縱連橫,幾乎所有的大型旅遊公司都和攜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攜程的股價也翻了3倍增長到70美元,市值突破100億美元。這說明一站式的戰略是非常成功的,而且國內去哪兒、同程、途牛等大型OTA也都是沿用的這個戰略。

那為什麼攜程對藝龍的定位不是一站式的旅遊服務,為什麼攜程期望將藝龍對標Booking?


1、攜程對標Priceline,期望類Booking業務對市值的提升

攜程CEO梁建章在多個場合表達了攜程對標Priceline的想法,同時對標Priceline的估值認為攜程仍有有較大的潛力,其表示:全球前四大網際網路公司,Google市值排第一,亞馬遜和Facebook不相上下,Priceline第四,簡單地代入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百度相當於Google,阿里巴巴相當於亞馬遜,騰訊相當於Facebook,那麼攜程就相當於Priceline。

Priceline的產品布局和市值支撐體系中,Booking是最重要的部分。2015年Q1,Priceline集團總預訂量達到138億美元,毛利達到17億美元,同比增長19%,酒店間夜量超過1億,其中超過78%是Booking帶來的,Booking也是Priceline最主要的利潤來源,而且Booking增長超過40%。Booking已經佔據全球酒店業買賣近1/10的市場份額,歐洲更是有超過50%的酒店是通過Booking預訂。自從2005年以1.33億美元收購Booking以來,Priceline年度營收已增長了兩倍,股價也已增長了20倍,達到630億美元,成為美國市值第五大網際網路公司。

而藝龍2015年Q1總營收為2.258億元,虧損1.807億元,酒店間夜量為930萬,酒店覆蓋量28萬,市值僅4.6億美金,佔攜程市值的4.55%。若藝龍能成為攜程的Booking,那對攜程的價值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2、酒店行業盈利能力強,增長空間大

縱觀旅遊行業,酒店仍然是目前盈利能力最強的業務,其次是度假、機票等。而機票由於上遊供應商集中,議價能力強,所以機票的代理佣金從2007年前的11%降為2015年的0佣金,這意味著代理機票產品本身幾乎無利可圖。

同時酒店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行業遠遠未飽和。根據勁旅智庫監測數據,我國酒店在線滲透率為27.3%,無論從現有存量還是未來市場增量來看,都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這就得感嘆崔廣福的遠見,早早的將業務聚焦於佣金較高的酒店行業。


3、應對愈演愈烈的價格戰和吸引低端、價格敏感型用戶

中國市場太大了,用戶太多了,直接導致了價格戰屢試不爽!根據易觀國際2015年4月App月活數據,排名前10位的App月活都超過9000萬,最高的微信突破4億,要知道布局全球市場,市值2600億美金的Facebook才8億月活,對標Facebookd的用戶來計算,日活排名前10位的App市值都應超過290億美元。

市場大導致競爭激烈,競爭激勵導致用戶選擇多,用戶選擇多加之企業不斷copy的習慣,導致產品不能有非常明顯的區隔,產品區隔不強就導致價格戰成了唯一的利器,所以才有了打車軟體的補貼、外賣的補貼。OTA也一樣,一元門票,一元海外遊,補貼返現等。攜程作為服務商旅等高端用戶的OTA,本身價格不具優勢,導致對價格敏感型用戶及三四線市場吸引度和競爭力不及競爭對手。

藝龍作為與攜程PK了10餘年的競爭對手,一直秉承的是比攜程便宜的價格戰打法,所以在低端酒店市場可以是攜程的補充,攜程完全可以用控股的藝龍發起酒店的價格戰來搶佔去哪兒、同程、美團的市場和價格敏感型客戶,而價格敏感型客戶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提升自己的消費品質,之後從子品牌轉移至大的母品牌相對更容易,這個很容易理解,小米為什麼要做高端Note系列?就是希望用小米的用戶收入增長後仍然投入到自己的懷抱,而不是三星或者蘋果。

儘管崔廣福從2007年入主藝龍,定位酒店對標Booking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較大差距,原因何在?

有哪些Booking具有的優勢,是中國市場或者崔廣福時代的藝龍所不具備的?

1、Booking是一家技術公司,藝龍是一家零售公司

Booking本質是一家技術性搜索平臺,領先的算法技術是其迅速成長的基礎,Booking結合多種因素算法對結果排序進行展示,Booking的算法會不斷演變,比如2013年整合了點對點交通方式的搜索技術等,最終會使那些沒有對酒店服務提供全面信息的酒店處於「不利」地位,某種意義上說,Booking就是旅行行業的百度、谷歌。

Booking大中國區總經理賴軍在採訪中也曾提到,Booking所有的功能和設計,都是以數據作為支撐的,什麼東西在什麼時候出現,不是憑個人判斷的,完全是根據用戶行為來決策的,非常科學。即使是CEO的主意,如果得不到數據上的支持,一樣也辦不了。

Booking前全球CEO,現任Priceline CEO Darren Huston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我是一個親力親為的人,我有軟體方面的背景。他們就在我門外做網站,我們網站上任何一個部分都做過A/B測試。」

唯數據論、唯技術論帶來的結果是Booking的轉化率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到三倍,而且它在競爭中憑藉「結構性優勢」勝過了其他OTA對手。

國內技術性公司,做的最好的就是攜程和去哪兒,去哪兒成立之初就是一家技術型公司,攜程自技術出身的梁建章回歸後,也轉變成了一家技術性公司,外在表現是晉升的VP大多都有較強的技術背景。

而藝龍一直以來技術都是薄弱環節,從528攜程系統崩潰後為藝龍導流居然導致藝龍網站快速崩潰可見一斑,藝龍的網站此前在2011年7月、2012年9月、2012年12月、2013年2月、2014年12月等時段也曾多次出現崩潰,技術薄弱不僅帶來用戶體驗差,新業務發展受制,更會導致用戶流失。崔廣福在2012年9月宕機26小時後曾微博發起了投票,「藝龍網伺服器宕機時間長達26小時,你還會用藝龍嗎?「結果明確表示不會再使用的佔11%,持觀望態度的也佔40%。.

藝龍的技術薄弱的致命缺陷一直未得到解決,崔廣福營銷和零售的工作經歷,也導致其對價格戰過分的的推崇,對技術重視程度不夠,藝龍一步步走向勢微的現狀。

2、Booking是一家創新公司,而藝龍創新能力匱乏

Booking成立之時,不是採用Expedia等OTA現有的預付模式,而是創造性的主要採用現付模式。這直接成就了Booking和Priceline,要知道現付模式之初也存在客戶入住後OTA得不到返傭的問題,但相較預付而言,可具有節省2-3%信用卡手續費,分銷成本更加低廉,再加上其靈活的訂房取消政策等優勢,銷售優勢極為顯著。

2012年Booking還創新性的推出了Last-minute預訂模式,對當晚尾單酒店進行低價打折處理,2015年Booking創新性的推出了類Uner的Booking Now服務,利用用戶的GPS位置為其聯繫附近提供最後一分鐘交易的酒店。

反觀藝龍,我們很難看到其在產品或模式上的創新,即使2012年模仿Priceline推出酒店殺價頻道,也很快無疾而終。

3、Booking全球布局,分銷強大,藝龍布局低端酒店

Booking成立之初就不是一個區域性公司,而是一家布局全球的住宿公司。目前Booking已在全球215個國家和地區提供超過69萬個酒店住宿,要知道現在全球才224個國家和地區,意味著Booking已經布局了幾乎全球所有的國家。Booking的產品也從早餐旅館到五星酒店,從沙發客到樹屋。

在2005年Priceline收購Booking時56.3%的資產是商譽,另外收購的核心資產是供應商關係,由此可見Booking分銷的強大。正因為Booking的產品布局之廣,導致了成為其供應商除了常規拓展酒店業務的OTA外,更重要的是要要拓展國際酒店業務的公司。目前Booking已擁有了9000家網站合作夥伴,分銷商越多,Booking的業務發展就越迅速,所以才有了2015年Q1業績增長40%的良好表現,國內就有攜程、藝龍、去哪兒、馬蜂窩、天涯、窮遊等多家旅行相關公司是Booking分銷商。

而藝龍在國內儘管低端和高端酒店都有布局,海外酒店也和Booking合作,但不得不說藝龍的酒店優勢在低端酒店,高端和海外酒店遠遠不是攜程、去哪兒的對手,低端酒店也受到美團、大眾點評的強勢挑戰。藝龍佣金較低的低端酒店佔比較高也就導致了預定量佔攜程的60%多,但營收比例只有40%。

4、Booking得到充分授權,藝龍不過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打理的外國生意

Booking在被Priceline收購後迅速成為其最大的業務,也直接引領Priceline的業績超過競爭對手Expedia,所以Booking一直以來都得到了Priceline的充分授權,2013年11月,時任Booking CEO的Darren Huston晉升為Priceline CEO,薪資創新高就是最好的佐證。

而藝龍是Expedia控股的公司,崔廣福只是一個職業經理人,和其他跨國企業一樣,崔廣福從來沒有獲得總部充分的授權,在新業務拓展上被束縛了手腳,很多工作並不能完全的施展,最終導致Expedia喪失了對其的信心,將股權出售給了攜程和鉑濤集團。

5、Booking是一家盈利公司,藝龍是一家持續虧損公司

前面我們講到,2015年Q1,Priceline毛利達到17億美元,其中超過78%是Booking帶來的;2014年,Priceline淨利潤24億美金,利潤主要來源的Booking全年收入增長32.5%。所以,Booking就是Priceline的「金蛋母雞」。

藝龍2015年Q1虧損1.807億,2014年全年虧損2.69億,虧損有進一步增大的趨勢,在國內OTA全部負利潤的情況下,藝龍更沒有扭虧的可能性。

當然,除了以上差異外,Booking更好的用戶體驗、更高效的Google廣告投放和更大的流量導入、更強大的公關和品牌打造能力等(筆者之前曾2014年9月撰文分析《藝龍坐困「千年老二」,難見轉機》,更多細節請參考該文)。

當然,攜程和鉑濤聯合接收了原Expeidia持有的藝龍全部62.4%股份,要知道鉑濤的CEO鄭南雁和攜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曾是攜程營銷副總裁,7天創立前也獲得攜程投資,7天退市成立鉑濤又獲得紅杉資本投資,紅杉中國合伙人沈南鵬可是攜程創始四君子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攜程不僅控股37.6%,更獲得了對藝龍絕對的話語權。

攜程的江浩入主藝龍,在實現藝龍對標Booking的目的上有哪些轉變的可能性?

1、零售公司轉型為技術公司

團隊領導的靈魂決定團隊的靈魂,攜程的梁建章就是一個技術至上的CEO,無論是在研發部樓層設置辦公室、晉升技術背景VP、邀請矽谷技術背景的葉亞明做CTO,重視無線等都是攜程重視技術的表現。作為攜程成立之初就加盟的江浩本身曾是CTO,並負責無線業務,也見證了攜程從營銷公司轉型技術公司對市值提升的意義和價值,並作為直接相關責任人見證了宕機帶來的不良影響。可以預見的是,江浩入主藝龍必然會將藝龍轉型為技術公司,通過技術來獲取用戶,提升藝龍的核心競爭力。

2、獲得股東攜程的充分授權

攜程併購藝龍花了4億美元,是攜程目前最高的併購金額,而第一個派出的CEO是江浩,充分說明了攜程董事會對CEO江浩和CSO周榮的認可,而江浩本身是梁建章的肱骨之臣,從1999年進入攜程一直工作到現在,是攜程最資深的員工,用開八的話就是「這是價值觀非常正確的老同志,派這種老同志去接管藝龍,面對那麼錯綜複雜的現狀,只有兩個字,放心!」所以江浩獲得的授權將比自己在攜程工作獲得的授權更高,這是崔廣福時代的藝龍遠遠不能相比的。

3、提升藝龍的盈利能力

梁建章在併購藝龍後的內部郵件要求「藝龍要迅速提升盈利能力」,所以江浩進入藝龍後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將藝龍帶回到盈利的方向上來,藝龍的盈利能力是否有迅速的提升,可能是江浩面臨的最大挑戰,也將是攜程對藝龍最重要的考核指標,但將一個持續虧損的企業拉回到盈利上來談何容易,要在保證營收不下滑的情況下提升盈利能力,更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筆者在之前撰文曾講到,業務聚焦於酒店會割裂用戶的預訂需求,因為用戶訂完機票/車票後訂酒店,訂完酒店訂旅遊或周邊,用戶都很懶,很難想像用戶機票一個APP,酒店一個APP,門票一個APP.同時旅行本身是一個低頻的應用,獲取單個用戶成本非常高,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國內的OTA都是一站式的服務的原因。所以賣鞋子死掉的樂淘才發出了垂直電商是一個偽命題的無奈,聚焦於酒店本身就是旅行行業中的垂直電商,儘管酒店行業本身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行業,但在中國市場依靠酒店來保證持續的盈利,恐怕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相關焦點

  • 攜程系江浩出任藝龍CEO:藝龍對標Booking,換帥有用嗎?-虎嗅網
    一如所有的併購一樣,被併購方難逃裁員及管理層出局的境地,之前的91、土豆都是一樣,藝龍也免不了同樣的命運。7月8日,藝龍CEO崔廣福出局,取而代之的是攜程高管的進入,攜程原副總裁及無線事業部總經理江浩出任藝龍CEO,攜程副總裁兼天海郵輪執行副總裁周榮任CSO。攜程的戰略是:一站式旅行服務提供商。
  • 攜程給藝龍換了個CEO,就能對標Booking?
    一如所有的併購一樣,被併購方無一不是難逃裁員及管理層出局的境地,之前的91,土豆都是一樣,藝龍也免不了這樣的命運。7月8日,藝龍CEO崔廣福出局,取而代之的是攜程高管的進入,攜程原副總裁及無線事業部總經理江浩出任藝龍CEO(對,你沒看錯,就是被八卦的攜程四君子之一季琦的親妹夫,攜程1999年成立之初即加盟的骨灰級高管),攜程副總裁兼天海郵輪執行副總裁周榮任CSO(首席戰略官)。
  • 在藝龍身上,攜程做得可謂爐火純青
    表面上,藝龍似有重振旗鼓的跡象,實際上,騰訊、攜程爭做傀儡師,藝龍已經徹底淪為傀儡。什麼是傀儡師?在我喜歡看的《火影忍者》裡,是用極細的線連接傀儡的操控者,通過手指的動作,操控傀儡的動作。更有跡象表明,幕後攜程操縱著藝龍的一舉一動,此次抱住騰訊大腿,合演了一出傀儡戲。
  • 攜程旅遊事業部高管變動:楊濤擔任董事長,江浩出任CEO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12月8日,攜程集團(以下簡稱「攜程」)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攜程集團高級副總裁江浩擔任旅遊事業部CEO,向攜程集團CFO王肖璠匯報;現任攜程集團執行副總裁楊濤擔任旅遊事業部董事長。
  • 攜程公布新一輪人事調整:楊濤任攜程旅遊事業部董事長,江浩接任CEO
    根據攜程內部12月8日發布的人事任命郵件顯示,原旅遊事業部CEO楊濤任命為旅遊事業部董事長,江浩任命為旅遊事業部CEO,向王肖璠匯報。相關資料顯示,江浩於1999年加入攜程,並主導開發了攜程網的網絡技術平臺,2013年是網際網路向移動網際網路轉型的關鍵時期,江浩出任攜程旅行網高級副總裁兼無線事業部CEO開始負責攜程的無線業務。
  • 攜程公布人事調整:楊濤任旅遊事業部董事長,江浩接任CEO
    相關資料顯示,江浩於1999年加入攜程,並主導開發了攜程網的網絡技術平臺,2013年是網際網路向移動網際網路轉型的關鍵時期,江浩出任攜程旅行網高級副總裁兼無線事業部CEO開始負責攜程的無線業務。隨後2015年,他又曾出任藝龍執行長,並於2018年擔任同程藝龍執行董事,直到2019年3月,江浩回歸攜程任職,並在今年9月正式加入旅遊BG,分管技術產品、組織和人才,同時仍兼任產品委員會主席,此次任命之後,江浩將成為攜程旅遊事業部攻克國內旅遊市場的又一把「利刃」。楊濤則在2000年加入攜程,曾多年分管酒店業務,也是其內容社區和旅遊業務的奠基人。
  • 騰訊要收購藝龍給的估值比攜程還低 攜程回復好有深意
    騰訊要收購藝龍給的估值比攜程還低 攜程回復好有深意  羅劍 • 2015-08-04 11:37:30
  • 同程藝龍想要騰飛,還需甩開騰訊的「厚愛」
    在盈利能力有明顯改善的同時,同程藝龍的營收、交易額等財務數據環比回升明顯,但同比有待改善,可見疫情對公司業務仍有一定負面影響。在營收規模方面,二季度同程藝龍收入為12億元,同比下降24.6%,相比一季度43.6%的跌幅有所收窄,但相比2019年第四季度的74億元仍有一些差距。
  • 攜程新人事調整:楊濤任旅遊事業部董事長江浩接任CEO
    12月8日,攜程集團宣布了新的人事調整。現任攜程集團執行副總裁、旅遊事業群CEO楊濤出任旅遊事業部董事長;攜程集團高級副總裁江浩出任旅遊事業部CEO,向攜程集團CFO王肖璠匯報。  公開資料顯示,楊濤在2000年加入攜程後歷任多職,曾多年分管酒店業務,也是內容社區和旅遊業務的奠基人。1999年加入攜程的江浩,主導開發了攜程網的網絡技術平臺並自2013年起負責攜程的無線業務,曾任攜程旅行網高級副總裁兼無線事業部CEO,為攜程開創了拇指與水泥的時代。2015年江浩擔任藝龍執行長,並於2018年擔任同程藝龍執行董事。
  • 攜程宣布旅遊事業部人事任命:楊濤任董事長,江浩任CEO
    藍鯨TMT頻道12月8日訊,攜程集團CEO孫潔發布內部郵件宣布了新一輪人事任命,內部郵件顯示,即日起任命楊濤為旅遊事業部董事長;同時,任命江浩為旅遊事業部CEO,向王肖璠匯報。據介紹,楊濤為現任攜程集團執行副總裁,分管集團服務與質量,2000年加入攜程後歷任多職,2018年以來,楊濤曾先後擔任集團客戶保障委員會主席,分管了集團服務委員會和集團質量委員會。
  • 同程藝龍:投資中的驀然回首與燈火闌珊
    截止2018年9月30日,同程藝龍現金及短期投資超過44億。綜上,上市前的同程藝龍無論從收入及利潤、毛利或毛利率、現金流方面,皆取得了非常不錯的表現,單從營收增長速度來判斷,同程藝龍要比OTA行業龍頭攜程要好得多。從財務表現上來看,是港股市場難得一見的同時取得盈利及現金流為正值,營收、毛利及毛利率持續提升並保持良好增長勢頭的網際網路企業。
  • 攜程藝龍死磕最低價 囧了酒店肥了誰?
    是陸續注資酒店終端的攜程網嗎?     同行痛斥攜程:「根本沒有傳說中的1萬餘家酒店預訂資源,能有7000多家就已經不錯了。我們這兒有4萬多家,連農家樂都開發到了。」    2、攜程在全國有約1萬家合作酒店,要做到全部最低價,在實際操作上也存在難度,而且攜程也無法控制其他渠道的低價銷售。    3、藝龍和攜程在全國都有1萬多家合作酒店,難免有與兩家都合作的酒店,這類酒店就會面臨給誰最低價的困惑,尤其是攜程向來很強勢,酒店在定價時會很為難。
  • 4億美元拿下藝龍 攜程圍捕去哪兒
    同樣,藝龍對攜程來說只是小菜一碟,真正的大餐是去哪兒網。但攜程吞下藝龍後,能啃得動去哪兒網嗎?專注救了藝龍也害了藝龍攜程做什麼,藝龍就不做什麼,攜程不做什麼,藝龍就做什麼。但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之後,用戶手機裡能裝的App越來越少,一款只強調酒店的App,很難搶到用戶的手機屏幕位置。
  • 攜程,收購藝龍主要是為防守
    關於攜程以換股方式從美國Expedia收購藝龍65%股權的傳聞愈演愈烈,昨天(7月3日)攜程收於64.91美元,市值達到創紀錄的84億美元。 從上圖看到,藝龍由於專注酒店業務,近年預定規模增速遠快於攜程。2011年藝龍酒店預定間夜數僅為900萬,2013年達到2600萬,增長了將近兩倍。而同期攜程增長了不到一倍。以2013年數據而論,藝龍酒店預定數量在聯合體中佔比38.8%。
  • 最前線|國內跨省團隊遊恢復開放,攜程、同程藝龍或迎發展轉機
    攜程平臺數據顯示,在該消息發布後,攜程平臺上度假、酒店、民航等各個板塊搜索量迅速攀升,國內跟團遊、自由行瞬時搜索量相比開放前暴漲500%。國內跨省遊的恢復或將使攜程、同程藝龍等OTA迎來發展轉機。據攜程方面介紹,在跨省遊消息確認後,公司已準備好約12萬條各類跟團遊、自由行、主題遊、定製遊等產品,準備上線。從平臺準備的首批產品看,私家團、精緻小團、5鑽高端團等成為主要形式。此外,攜程大數據顯示,今年暑期7月和8月將相對性地迎來一波持續性的出行高峰。
  • 藝龍私有化:攜程在下一盤怎樣的大棋?
    楊銳志告訴本報記者,這幾年在線旅行有很大發展潛力,國家也出臺相應支持政策,上海迪士尼、環球影城等不少大型投資都在旅遊行業,騰訊看好藝龍發展,希望加碼。藝龍原本的控股方是Expedia,在Expedia退出藝龍,而攜程和鉑濤入股後,藝龍並沒有控股股東,第一大股東攜程佔比為38%。楊銳志認為,「為了今後更多參與藝龍事務的決策,騰訊發出了私有化要約。」
  • 攜程砍掉藝龍機票團隊
    廣州日報記者昨日獲悉,攜程近日已開始啟動對藝龍的內部整合,藝龍機票產品團隊成為首批被砍對象。有分析認為,攜程將進一步收縮藝龍的產品線,使其專注酒店業務,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易事。
  • 盈利的同程藝龍真的無憂了嗎
    作為在線旅遊平臺的一份子,同程藝龍用它的財報向市場交付了一份看似高分的答卷,但事實真的就是如此嗎?  在其他平臺仍陷虧損困境的時候,同程藝龍的核心業務就已全面復甦,利用差異化打法實現逆勢崛起,但面對其他產品的競爭,同程藝龍真的有堅不可摧的護城河得以依賴嗎?數字狂歡的背後,興奮與煎熬並行。
  • 傳攜程欲購藝龍股份 攜程Expedia均不置可否
    業內人士稱,若消息屬實,乃攜程自保行為,防藝龍落入去哪兒之手  近日有消息稱,攜程計劃通過股票互換協議收購Expedia持有的藝龍65%股份。
  • 攜程原副總裁周榮出任旅悅集團CEO
    12月31日消息,據新京報消息,旅悅集團對外披露,攜程原副總裁周榮已接任旅悅集團CEO。2004年加入攜程,歷任攜程審計部、新業務發展部負責人。隨著公司的擴張,參與了易遊網、永安旅遊、天海郵輪的收購整合或創立工作。  2015年7月,周榮任藝龍營運長;2018年任攜程大住宿事業群首席商務官(CBO);2020年2月任攜程大住宿首席戰略官(CSO),負責平臺、產品以及大住宿控股公司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