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993 年《塞爾達傳說:織夢島》初次登上掌機,秉承開拓創新的精神,原版《織夢島》通過一場光怪陸離的夢境之旅讓玩家們意識到系列未來的無窮潛力。而今 2019 年,用現代科技打造的重製作品反其道而行之,通過極力保留原版精髓,讓玩家們在一款現代水準製作的《塞爾達傳說》中仍能感受到系列來自過去經久不衰的魅力。《塞爾達傳說:織夢島》已於 9 月 20 日正式發售,登陸 Swtich 平臺。
原標題:《塞爾達傳說:織夢島》IGN 9.4 分:一款大師級重製作品
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IGN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轉載請徵得同意。
《塞爾達傳說:織夢島》玩起來就像是一趟穿越時間的旅行。趕在 NS 重製版發售之前,我重新體驗了 2011 年復刻的 1998 年發行的彩色重製版。這款當時以古怪設定出名的俯視角掌機《塞爾達傳說》依然讓人難以精通。它以美劇《雙峰》為啟發的朦朧劇情,以及緊湊又奇怪的世界觀設定魅力絲毫不減當年,只是地牢設計被後續作品所趕超。當時的地牢僅圍繞探索隱藏區域而設計,很少考慮到真正的解謎元素。
不過,正如一場精彩的時間旅行一樣,現今 2019 年推出的 NS 重製版不僅修正了多年前的不足之處,更在原作的優秀基礎上精益求精。在通關最新的《塞爾達傳說:織夢島》後,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這部新作不僅保持了原作的高超水準,更打消了我們對其抱有的一切顧慮。
這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重製。整個遊戲的劇情,細到每一個事件,都完整保留了下來。《織夢島》講述了一個迷人又詭異的故事:林克遭遇海難,發現自己身處一座名為可湖霖島的小島,他需要在貓頭鷹的指引下,前往山頂喚醒風之魚。而對於新玩家來說,這一作的設定會有些奇怪。
遊戲中的可湖霖島保留了原版地圖的所有細節,甚至 1998 年彩色重製版中添加的內容都一併保留了下來。只是原版中的照相館不見了蹤影(因為現在已沒有對應的 Game Boy 印表機支持),不過原來照相館的地方被一個新的地牢所取代。地圖中添加的新內容屈指可數,「某些小遊戲的布局略有不同」便是我觀察到的最明顯的改動。
新老《織夢島》畫面對比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玩過原作的粉絲,首先要很遺憾地告訴你,我們都老了。不過歲數大的好處就在於,從梅貝村小屋到不可思議森林,直到達達山脈找到夢之魚,我們熟知遊戲的所有劇情流程。新作出色地復刻了原版;細到草地的每一塊方格、背景音樂的每一個音符都得到了完美重製,遊戲世界整體幾乎保持不變。看到二十多年前像素世界的「真」面目,讓人由衷地感到欣喜。玩著玩著,你仿佛會覺得這是一場虛擬的觀光之旅,忘記自己正流連於兒時的舊夢。
全面升級
重製工作的重心,幾乎全放在了全盤翻新熟悉的遊戲世界上。其中最為醒目的改變,自然是新作獨特的畫面風格。《織夢島》早已以引入任天堂其他 IP 的角色為聞名,玩家作為林克,會踩扁蘑菇、被星之卡比所吞、還要帶著利嘴鏈球(嗷嗷)去散步。而新的畫面風格仿佛取材幾款非《塞爾達傳說》的遊戲,與《動物森友會》和《蘑菇隊長:寶藏追蹤者》尤為相似。遊戲畫面的頂部與底部都做了模糊化處理,讓島上精緻的建築與塑料質感的植物尤為突出。
許多玩家擔心新的畫風無法駕馭原作中那種粗野的風格,但其實,新作帶來了全新的魅力。超級 Q 萌和手工質感極強的畫風與遊戲劇情相輔相成。就連過場都製作成了動畫短片,更是突出了新作畫風轉變之巨。
可湖霖島在新作中也變成了一片無縫連接的廣袤地圖,這為遊戲帶來了許多進步之處,以及一項明顯的不足。從好的方面來說,整個遊戲更像是一個連貫統一的世界。原版由於技術限制,只能採用分屏的方式顯示不同區域,而新作則將所有這些小地圖都連接起來、合為一體。這一改動也改變了地圖的點亮機制,現在玩家能夠在地圖上點亮整個地區,而不用像從前那樣一塊塊區域去探索,從而更輕易地找到目標地點。對於一款極度推崇復古的遊戲來說,這個改進無疑是一道來自現代的點睛之筆。
不過代價就是,NS 時常承受不住這溢滿屏幕的 Q 萌可愛。無論是在掌機模式還是主機模式下,一旦同屏可動物品變多,掉幀現象就會頻繁出現。遊戲中常見的景象 —— 隨風搖曳的草地過多,都會帶來明顯的性能問題。雖然掉幀對遊戲體驗影響不大,但卡頓始終會讓人不快,況且可湖霖島上出現類似情況的頻率也不低。
整合為一體的遊戲地圖與隨之而來的性能問題,並沒有沿用到地牢系統中來。地牢仍採用每個房間單屏顯示的形式,結合系列傳統的道具運用與隱藏物品解謎,構成錯綜複雜的挑戰。你會發現自己在整體解謎的過程中,經常會思考如何前往某個特定的房間。地牢也是最新重製版中改進最大的一個系統。
最大的改動
相對原版來說,NS 重製版中最重要的新內容就是「自定義地牢(Chamber Dungeons)」。完成地牢挑戰後,你就能將已完成地牢的每個房間像拼圖一樣組合起來,構建出全新的地牢挑戰。這個點子很有趣,仿佛向粉絲們翹首以盼的《超級塞爾達創作家》又近了一步,不過僅僅是一小步。玩家不能自定義每一個房間中的內容,只能拼接現有的房間,玩家的自主創作性與可玩性潛力打了折扣。
自定義地牢沒有創作主題,玩家只是不停進入下一個房間,帶給玩家的「創作感」很少。而且你也不能將自己的地牢聯網分享給別的玩家,只能儲存在 Amiibo 玩偶中共享。意味著如果我想玩到別人創作的地牢,最好指望陌生人在大街上把他的玩偶扔給我。
精彩的洞穴冒險
畫面升級讓一些前作中的瑕疵迎刃而解,一些本不是謎題的難題(例如找到一堵開裂的牆與一些可直接移動的平臺)在本作中都不再困擾玩家。同時新的畫面材質也讓地牢中的陷阱、敵人與謎題更加吸引人。相比畫質的大幅改進,一些遊戲體驗上的優化則沒那麼顯眼:你能在地圖上標記要去的房間;不用每次都掏鑰匙解開上鎖的門;幫你尋找隱藏寶藏的指南針提示更加明顯等。
雖然本作的地牢仍不是我心中最優秀的 2D 塞爾達地牢 —— 通過解謎找鑰匙依然沒有利用道具闖關的玩法有趣 —— 但本作中的地牢明顯比原作有了質的飛躍,並且這一切都是在原版《織夢島》的框架上所打造的。
對於細節的深度考究無處不在。最令人激動的一點是 Game Boy 掌機上的雙鍵操作如今優化為了 NS 上的四個按鍵。玩家再也不用先卸掉劍盾裝備道具來拿起罐子。雖然林克仍然要裝備「洛克鳥的羽毛」才會記得如何跳躍,但考慮到他在系列很多遊戲中都不會跳,這一點也就不再深究。總體感受下來,重製版操作起來比原版更貼近玩家,遊戲的難度係數也因此得到了適當降低。
其他一些改進包括:加入了系列中常見的精靈,為玩家在野外提供額外的回血方式;添加了幾個傳送點,提高了快速旅行的便捷性;加入了更多隱藏的秘密貝殼,以及貝殼感應器加速玩家尋找的過程。
如果這些改進聽起來不夠震撼,那是因為它們本就是細節之處的考究。從整體上看,重製版的開發目標始終圍繞保留二十多年前原版遊戲的質感,其次才是優化現代作品的遊戲體驗。無論是玩法、畫面表現還是整體質量,重製作品相對原版都做到了全面升華。而這在我看來,便是一款大師級重製遊戲該有的樣子。
總評
簡要點評一下《塞爾達傳說:織夢島》:幾周前剛體驗完 1993 年的原版遊戲,我迫切希望本作不只是一款表面上的重製作品。我擔心二十六年後玩起來,除了畫面變好,新作的地牢設計仍欠缺考量、控制方法仍然老舊、甚至尋找線索的線性流程還是和當初一樣。
然而,當我終於得以上手新作,遊遍美麗的可湖霖島、挖掘出所有隱藏的秘密最終通關後,我很高興自己錯了。《塞爾達傳說:織夢島》保留了 1993 年原版遊戲的韻味和質感,但看起來與操控起來卻是一款貨真價實的 2019 年製作的復古遊戲。這部作品仿佛是一款誕生於平行宇宙的遊戲,2D 畫風、解謎要素與古怪的世界觀等精髓完全不變,其餘部分卻採用了截然不同的嶄新技術。我猜,這樣的遊玩體驗,足以稱之為「時間旅行」。
遊戲基本信息
發售日期:2019 年 9 月 20 日
登陸平臺:Switch
遊玩人數:單人
遊戲類型:冒險 /角色扮演
開發商:任天堂
發行商:任天堂
編譯:Leo
篝火營地將持續為您帶來最新的遊戲資訊,最快的遊戲攻略評測,最精彩的深度好文。你還想看什麼樣的遊戲文章呢?歡迎評論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