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這首作品,表達了自己即將和好友重逢的期盼和喜悅之情

2021-01-11 小鵝愛歷史

本文由作者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們都知道古時候由於交通的不發達和通訊的不便利,導致分別的親朋好友,很長時間不得相見,所以離別時候的感情都較為感傷,歷代文人抒發這種離情別意的文學作品也是多不勝數。而久別以後來臨的重逢就更加彌足珍貴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盡情抒發自己的激動和喜悅。今天我們要賞析的這首《陽關曲·答李公擇》,就是北宋才子蘇軾的作品。這首詞通過描寫對往事的回憶和當時的環境,表達了作者對和好友李公擇即將重逢的喜悅和期盼之情。

宋神宗熙寧九年十一月,蘇軾在密州接到到河中府任知府的調令,於本年年底離開密州,登程赴新任。途中遇大雪,停留在濰州。熙寧十年元旦,蘇軾再從濰州出發趕赴齊州,這首詞是蘇軾將要到達齊州時作的。《陽關曲·答李公擇》這首詞雖然屬於詞令,但是結構類似詩歌絕句,在蘇軾詩集中也有選錄,因為《陽關曲》不符絕句格律,又能隨著音樂歌唱,所以同樣列入蘇詞,同樣蘇軾還有兩首《陽關曲》,被並稱為《陽光三絕》。相比好友臨別的悵惘悽涼,與舊友會面的喜悅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他鄉遇故知」的人生樂事對於長期在外漂泊,和朋友親人聚少離多的蘇東坡來說更有別樣的寶貴意義。這首陽關曲就記錄了詞人此時要與分隔多年的老友李公擇重逢時的喜悅之情和對過去離別時情景的追思。這首詩體小詞前兩句寫雪後初霽,道路更加好走,馬兒輕快自如,濟南就快要出現在眼前時的歡快的期待,對周圍環境的描寫,也暗示了將要見到舊友時壓抑不住的激動心情。後兩句借著寫湖州歌女表達懷念友人的感情。這裡的一處轉折,看上去有些意外,但卻又說得通。

其實是在朋友重逢之際,想起過去的聚會和快樂的回憶是很自然的,這種自然的流露又從側面為這首小詞營造出更好的藝術效果。開篇兩句「濟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龍山馬足輕」,濟南的春天在大雪之後的放晴天氣裡顯得格外美好,才走到了濟南城外的龍山鎮馬兒的步伐就更輕快了。這裡的兩句詞中「好」和「輕」兩字可以算作是詞眼,眾所周知,大雪過後就算是放晴陸地的狀況也不會太好,積雪和泥濘甚至加上結冰也會讓行路非常不便,而在此時的詞人看來,大雪放晴,他就已經按捺不住快點與老友重逢的激動之情,匆匆上路。

此時在他的眼裡,雪後的濟南之春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個「好」字勝過千言萬語對春色春景的歌頌,因為就是寫下無數美好的景物,也不如一顆處在這樣環境中的愉悅的心,詞人的心中充滿歡喜,所以他省去了複雜的描寫,完全略去景致好在何處,只用一個「好」字就將詞人心中的美好和春天的雪晴後的美好統領起來,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空間。而「才到龍山馬足輕」中的一個「輕」字,更是點活了詞人的期待和快樂。到了這裡,詞人筆鋒直轉,從此時此景,寫到過去和李公擇分別時的場景。

「使君莫忘霅溪女,還作《陽關》斷腸聲。」朋友你可不能忘了我們在湖州霅溪一別時歌女唱的曲子,她當時分明唱的就是王維寫別情所作的《陽關曲》。這句轉折來得出乎意料,因為前兩句詞都是滿心歡喜的情景描寫,這裡突然冒出分別的場景,讓讀者在情緒上猝不及防。這裡「使君莫忘霅溪女」並不是讓李公擇刻意去記住霅溪的歌女,而是讓他回想當年自己與詞人在湖州聚會分別時的場景。《陽關曲》中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句,不管歌女是否當時真的唱過《陽關曲》,這兩句詞中都滿含著當年的離愁別緒。

可是這樣的離愁並不會影響這首詞要表達的與老朋友相逢的歡快情緒,因為對於過去的別離,現在的相逢才能顯得更令人期待,令人高興。飽受人生變遷折磨的蘇軾,在調任的過程中還能有這樣好的際遇、愉快的心情,在這首詞中被詞人用巧妙的手法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現在和過去境況的比較,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感人,我們從中可以深切體會到作者的喜悅和期待。好了今天的賞析就到此結束了,大家讀完以後有什麼感想嗎?

參考資料:《東坡樂府》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蘇軾這首詩,千迴百折的情感波瀾,觸景生情,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
    蘇軾這首詩,千迴百折的情感波瀾,觸景生情,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這首詩創作的作者是蘇軾,是北宋的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等等,他的這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這首詩是蘇軾的思鄉之情,創作於元豐四年春天的一個傍晚,詞人在臨皋亭上倚欄觀江,便將這美好的景色記錄了下來。小編下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首詩的大概的意思,夕陽美麗的景色倒影在手中的玉杯裡,青山綠樹把一杯玉液都已經染綠了,詩人認得這個杯中的瓊漿是故鄉岷山和峨眉山上的積雪融化而開的。
  • 蘇軾的一首七律,筆調活潑,最後兩句更充滿喜悅之情
    而作為一位儒者,蘇軾也極其有悟性,所以即使在那些憂患相仍的歲月裡,他也能安貧樂道、恬淡悠然,絲毫不畏各種挫折,更鼓舞了他身邊的很多人。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七律,筆調活潑,最後兩句更充滿喜悅之情。過嶺北宋:蘇軾七年來往我何堪,又試曹溪一勺甘。
  • 蘇軾寫了一首和韻楊花詞,詞作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感情
    因為章質夫在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到湖北擔任提刑官了,章質夫給蘇軾寄來的這首《楊花詞》:一來表達對蘇軾的慰問之情;二來這首詞也是章質夫逞才露思的詞作;三來章質夫在詞中表達了自己辭家巡按之際的離情別思
  • 辛棄疾這首送別詞,表達出對好友的期盼和自己遠大抱負,表意真切
    本文由作者《美麗的文化說》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滿江紅-送信守鄭舜舉被召》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冬天,辛棄疾的好友鄭舜舉被召赴京。作者於是寫了這首送別好友的詞。詞中盛讚鄭有卓越能力和遠大抱負,是將帥之才。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蘇軾寫過很多的詩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抒發自己的情感或者是寫風景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詞是蘇軾少有的贈別友人的一首詞,不像其他人的離別詞一樣感傷悲情,而是充滿了蘇軾的味道,豪邁中帶著幾分豁達,樂觀中帶著幾分感動。蘇軾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正好遇到自己的友人梅庭老去上黨任學官,蘇軾前去送別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門外東風雪灑裾。
  • 蘇軾這10句詩詞,句句經典,寫遍人生百物,你能背出幾首
    展現了初春的無限生機與大自然的壯美之情。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作品賞析:這首詩來源於《念如嬌中秋》。這首詞是作者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作品賞析:這首詞出自《八聲甘州·寄參寥子》這首詩是作者蘇軾給參廖所做的。
  • 司馬光這首詩看似在寫雨後初晴,其實是在表達自己又被重用了!
    其實司馬光的詩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是太熟悉,畢竟他在文學上的造詣,遠不及蘇軾、王安石、歐陽修等人,不過他的這首《客中初夏》,到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這首詩看似在寫雨後初晴,其實是在表達自己又被重用了。司馬光在寫這首詩之前由於反對以王安石為首的變法,一度離開汴京,不久又退居洛陽;後來直到宋哲宗即位,重用啟用司馬光,此時的他可謂是志得意滿。
  • 蘇軾作一詞慶賀好友喜得貴子,引用2個典故,逗得眾人開懷大笑
    因為陳季常特別怕老婆,所以蘇軾就寫了一首《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從這裡面還出了特別經典的「河東獅吼」一詞。蘇軾僅用4個字就將好友陳季常怕老婆的事情體現得淋漓盡致,之後更被天下人所知,簡直堪稱最佳損友。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蘇軾的詞作,也是他的調皮一作。
  • 蘇軾和李清照對決,兩首《點絳唇》,成為經典名作,你喜歡哪一首
    當詞人蘇軾努力地回想起自己的戀人所生存的環境,在江邊小屋,獨自一人生活,自己內心不由得悲苦起來。所以只能將那花那柳比作自己戀人,不僅寫出了自己戀人的美豔動人,而且表達了自己的深深思念之情。在蘇軾的種種描述下,我們能感受那個姑娘是美麗且雅致的。
  • 灑脫的蘇軾,在送別好友的宴席上,寫了一首詞,同歌女較起了勁
    今天要說的蘇軾的這個作品,裡面充滿了對分別的感懷,東坡先生便是經歷了欣喜後,又遭受了痛苦,因為很久沒見的老朋友相見又匆忙同他道別,於是東坡先生寫下了這首詩,不光是對朋友的不舍,也同時隱喻了世事的無常。02朋友狀態極好,可憐自己這句蘇軾直接誇讚感嘆自己的朋友,即便是飽經風霜已經有三年之久
  • 讀了那麼多蘇軾的詩詞,直到這首《臨江仙》我才看到他真正的豁達
    蘇軾創作了很多影響深遠的詩詞作品,我們也幾乎不止一次在文章當中對他的樂觀與曠達進行讚賞,但是當我們讀到這首《臨江仙》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蘇軾的豁達別有深意。北宋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歷史治水名人等等諸多頭銜疊加在蘇軾身上,讓我們要看清他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徵多了些許難度。
  • 蘇軾被召回朝廷,和朋友送別,寫下這首詞,讀完最後一句眼眶溼潤
    此時的蘇軾被召為翰林學士,家國可報,意氣風發。所以雖是離別詞,卻有著自己出世的思想和人生的空漠之感。但是即使如此,整首詞讀來充滿了萬丈豪氣,絲毫不覺得消極與氣餒。這首詞讀起來有著蘇軾特有的恢宏和盪氣迴腸之感。
  • 喜悅之情(原創散文)
    冬的懶庸靡費頹唐,好似在那一刻要遠離自己的身體和靈魂。一連數日的陽光,早晨在窗簾微露的晨光裡醒來之時,傍晚在微弱的冬日的夕陽裡歸家的時分,知道冬的腳步已經邁的快了,似要匆匆的離去了。春日不遠了。 期數著,春節也就不到一月有餘。中國人的習慣,春節不過,似乎新的一年還未曾來到似的。於是,儘管跨入2019已有數日,但是,思想卻還在2018裡徘徊著。
  • 蘇軾的這首詞很冷門,但描寫的杭州景色,卻美得讓人心醉!
    這首詞上片主要寫景抒發興懷,通過對杭州有美堂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蘇軾對其友人即將離別的不舍之情。下片則是通過描寫杭州當時華燈初上的繁華景色,進一步表達蘇軾內心的不舍之情。全詞意象極美,讀完能夠感受到極高的藝術享受。下面我們便來一起欣賞蘇軾的這首《虞美人》: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裡。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 蘇軾《江城子》寫盡思亡妻之痛,賀鑄這首悼妻詞不輸於蘇軾之情!
    論到悼亡詩,尤其是悼念亡妻,史上比較有名是:西晉的潘嶽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隱亦曾有悼亡之作。他們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寫愛侶去後,處孤室而悽愴,睹遺物而傷神;或寫作者既富且貴,追憶往昔,慨嘆世事乖舛、天命無常;或將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憶之情,用恍惚迷離的文字和色彩抒發出來,讀之令人心痛。
  • 李白的這首詩,採用獨特的格式,把悲秋和相思寫到了極致
    描寫秋思的佳作不勝枚舉,有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張籍的「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李煜的「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都表達出了詩人對親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白的《三五七言/秋風詞》,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從詩的題目中就可以看出來。
  • 蘇軾西湖暢飲,這首絕句意境悠然,後兩句卻令人追憶似水流年
    聚散匆匆、來去不定,這本是生活的常態,卻又令人感到奇怪,為何世人總是如此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下面介紹的是蘇軾西湖暢飲,這首絕句意境悠然,後兩句卻令人追憶似水流年。莫同年,即莫君陳,他與蘇軾同年進士,元祐四年八月以前,也在杭州任兩浙提刑。蘇軾來此能遇到自己的同年,心中自然是又驚又喜。
  • 蒜鄉蘭陵唱響《我和我的祖國》表達對蒜薹豐收喜悅之情!
    「中國大蒜之鄉」蘭陵縣,蒜臺收穫已經結束。蘭陵蒜薹色澤青綠脆嫩、苔梗粗壯而均勻,深受全國客商喜愛。蒜農們喜獲豐收又逢好行情,他們用歌唱偉大祖國的方式,表達豐收喜悅之情,感謝黨的惠民好政策,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 王維的《相思》居然不是描寫愛情,而是表達對好友的相思之意
    這首詞的題目又叫做《相思子》,還作《江上贈李龜年》。從題目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首詩是表達對友人相思的作品。李龜年是誰?大家如果對李龜年有印象應該是出自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 蘇軾被朝廷召回,和朋友離別,寫了一首詞,全篇一氣呵成
    直到有一天,蘇軾被召回京任職翰林學士,在即將告別杭州的時候,蘇軾大筆一揮寫下了一首詞,送給自己的好友道淺。緊接著上闋又寫道了以前在黃昏時分曾來到西興渡口賞看錢塘江的壯觀景象,大概人在分別的時候總會想起一些以前的事,這又讓作者想到了自己的好友道淺,也就是詩詞中所說的參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