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原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世界最大商港,20年經濟總量全省第一

2020-12-10 踽行天下

大家好,歡迎收看踽行天下。

泉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晉江入海處北岸,因北部泉山(今清源山)而得名,別稱鯉城、刺桐城。泉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著名的僑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泉州自古海上交通發達,中世紀後即為對外港,曾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有「世界第一商港」之稱。泉州海岸線428公裡,港灣曲折,島嶼羅列。環泉州城區自東北繞至西南有清源山、葵山、紫帽山、羅山。山雖不高,卻層巒疊翠,奇石嶙峋,雲霧繚繞,古蹟遍布。晉江、洛陽江流經城區,一南一北,蜿蜒入海。泉州風景名勝、文物古蹟多姿多彩。人稱「地下文物看西安,地上文物看泉州」。

宋元時期的泉州,正處於歷史上少有的海上貿易空前繁榮的鼎盛時期。當時的泉州港叫刺桐港(因為環城牆種植著刺桐),是世界聞名的東方巨港。泉州灣位於東海和南海的交匯之地,面對遼闊的海洋,背靠閩南金三角地帶。據史料記載,從刺桐港駛發的船隻,不僅到過朝鮮、日本、琉球,還遠達南洋各國。航行距離最遠的記載是穿過荷姆茲海峽,直抵阿拉伯世界甚至遠航非洲沿海。

刺桐港的繁盛,首先得益於泉州充足的物資。泉州地處亞熱帶,氣候溼熱,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且手工業曬鹽業,以及冶金業、陶瓷工業都極為發達,因此急需拓展市場以求發展。據史料記載,從刺桐港輸出的商品大多是絲織品、糖、茶、瓷器,還有最不易保鮮運輸的荔枝。這些商品多輸往異域,所以泉州素有「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點"之稱。

刺桐港的繁盛,還得益於泉州灣優越的地理條件。刺桐港實際是指以泉州為中心的3個海灣和11個支港所組成的碼頭網。這些港分別是泉州灣的洛陽港、後渚港、石湖港:深滬灣的祥芝港、永寧港、深滬港、福全港;圍頭灣的金井港、圍頭港、石井港和安海港。這些海港就如眾星拱月一般環繞在泉州周圍,形成獨一無二的刺桐港。

港口的繁榮,也帶動了陸上交通的興旺,因為陸地上的貨物和商品,都是通過運輸集中到碼頭,因此到現在安海五裡橋仍然保存完好保存,成為刺桐港陸上、海上一派繁忙的歷史見證。

只不過在明朝以後,明朝軍隊的滅藩政策導致了泉州港的日漸衰落,泉州的外籍商賈都被抄斬或逃住山區,外國商船聞此喪膽,不要說貿易,就是經過也要猶豫再三。於是,在這種現實狀況下,刺桐港便日漸衰落了。

從以上可以看出,泉州從古至今都是我國商業的發達之地,目前這個城市的面積達到一萬一千多平方公裡,常住人口數量達到八百五十萬。經濟總量達到六千六百多億元,連續二十年位居福建省榜首。

泉州境內山川秀麗,古蹟眾多,著名的景點有有開元寺、洛陽橋、承天寺、清淨寺、天妃宮、老君巖、九日山、摩崖石刻、清源山等遊覽勝地。其中開元寺是福建省最大的寺廟。它規模宏大,景色優美,曾與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草庵內有我國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清源寺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伯建築風格的清真寺,寺內所珍藏的石刻《敕渝》,極為珍貴。此外,泉州還存有以南戲、南音、南少林為代表的文化遺產。有機會到泉州去的朋友們一定要去看看。

大家好,我是踽行天下,如果我的文章能夠對你去泉州之行提供一點點小小的幫助,那將是我最開心的事情。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鼓勵!歡迎留言、點讚、轉發。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 曾經世界第一大港
    泉州灣圍頭灣深滬灣泉州因「刺桐港」享譽,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有一千多年的古港歷史。自古享有「東方第一大港」「四海人文第一邦」等盛名。同時也是知名的「世界宗教博物館」,朱熹曾經這樣評價泉州:「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相較於西安,泉州的文化顯然更加鮮活,泉州集合了儒釋道與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是海上絲綢之路最為重要的起點城市。
  •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閩南文化的源頭
    提起絲綢之路,很多人都不陌生,但除了這條陸上絲綢之路,還有一條海上絲綢之路,它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而泉州是聯合國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馬可波羅遊記》詳細記載了泉州這座「光明之城」的繁榮,也讓彼時的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當時的東方以及神秘的中國。
  • 當年鄭和下西洋,必去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世界第一大港天后宮拜她
    寫在前面:泉州,古稱刺桐;是聯合國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宋元時期,泉州曾一度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口。泉州的天后宮,就位於宋時期古泉州城南大門——德濟門遺址的北面;天后宮的大門朝著德濟門的方向。宋代泉州南大門——德濟門遺址天后宮,大陸媽祖廟中第一座被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要知道,媽祖廟集團是一個多麼龐大的組織結構,作為全球華人的海上保護神
  • 福建最具潛力的城市,GDP高達8467億,已連續20年保持全省第一
    福建近些年的發展非常不錯,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中國大陸31個省份當中,GDP總量排在第10,人均GDP位居第6,並且還入選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州、廈門這2座城市也潛力十足,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卻不是這2座城市,而是福建最具潛力的城市,GDP高達8467億,領先福州和廈門。
  • 海上絲綢之路:貫穿印度洋世界體系的紐帶
    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問題或現實意義,在於重建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關聯,探尋世界和平新秩序的可能性。世界近千年,前五百年印度洋世界體系主導,後五百年大西洋世界體系主導,如果海上絲綢之路沿岸國家經濟崛起,是否可能讓世界在「原有格局」上重建?
  • 豐州九日山:「海上絲綢之路」從這裡出發
    南安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和發祥地之一。千年前,「海上絲綢之路」從這裡出發,鋪開了一幅「梯航萬國」的輝煌長卷。境內九日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作為「海絲」史跡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8月29日,「全球商報聯盟媒體南安行」採訪團一行人,來到九日山下,尋訪這穿越古今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用傳統保留世間最溫情的故事
    來到泉州第一感覺這個城市的溫暖不僅是它的溫度,作為地處低緯度,東臨海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這裡氣候條件的確優越,氣候資源豐富,成就這裡很多人喜歡住在此處。但是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這裡根本不「守舊」,歷史上的泉州,自唐代開始,即為中國南方四大對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時期,泉州港躍居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馳譽世界,成為與埃及亞歷山大港媲美的「東方第一大港」,曾呈現「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
  • 中國唯一寺廟全免費的城市 GDP連續20年全省第一 有望躋身新一線
    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的泉州市,總面積1101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870萬人,是福建省的經濟中心和三大中心城市之一。2018年,全市實現GDP8467.98億元,在中國大陸城市中排名第19,其經濟總量連續20年保持全省第一,素有「品牌之都」、「光明之城」等美譽。
  • 青島港成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或將開通至杜拜郵輪航線
    杜拜環球港務集團是世界第三碼頭運營商,在全球六大洲擁有65個碼頭項目(包括在印度、非洲、歐洲及中東地區的在建項目)。貨櫃業務佔總收入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三,2013年杜拜環球港務集團的貨櫃操作量達到5500萬標準箱。傑貝阿里港則是杜拜環球港務集團的旗艦碼頭,2013年實現貨櫃吞吐量1363萬標準箱,居世界第九位。
  • 福建很「憋屈」的市:經濟實力全省第一,未來有望取代福州
    泉州,福建省東南沿海地級市,簡稱泉、鯉,別名鯉城、刺桐城,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臺灣島,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個區,晉江、石獅、南安3個縣級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為何泉州經濟實力如何強勁,我想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
  • 泉州第一家洲際酒店,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開啟逆天的度假體驗
    可能中國沒有哪一座城市像泉州那樣,將各種宗教都融合在一座城市裡,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道教、佛教、伊斯蘭教、摩尼教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痕跡。作為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泉州像一座宗教熔爐一樣,將世界的大不同文化都融合在了一座城市裡。
  • 福建低調古城,國慶旅遊收入超福州廈門,GDP連續20年全省首位
    說起福建的旅遊城市,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廈門,這個經濟特區的名字,鼓浪嶼的名氣,她多次成為旅遊的熱門目的地,很多遊客誤以為廈門是福建的省會,但是這個國家,廈門成為泉州穩步的火,旁邊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國慶節放假泉州共接待遊客486.44萬人,比增稅16.6%,實現旅遊收入46.16
  • 聯合國認可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有許多文化旅遊景點,繁華至今!
    泉州是福建第一座古城,早在3000年前的周秦時期就經濟發達,宋元時期是中國最大的港口。無數來自東方和西方的商船日夜穿梭,留下了一幅「漲海聲中萬國商」「市井洲人」的繁華畫卷。當深圳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海邊漁村的時候,泉州已經是最繁華的時候了。泉州是聯合國認可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唯一起點,是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全省第一。
  • 《重返刺桐城》走進「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紀錄片《重返刺桐城》將於12月17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這部三集共150分鐘的系列紀錄長片,歷經近4年的精心打磨,全面梳理了從古刺桐城到今天泉州城的歷史沿革。泉州是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 海港古鎮氣象新:海上絲綢之路從這裡出發
    曾經貧窮的海港小鎮,如今高新企業雲集;曾經以傳統產業著稱的小鎮,如今以「智能製造」新興產業為名片;曾經毫不起眼的邊遠小鎮,如今被評為全國特色小鎮——福建省石獅市蚶江鎮,海上絲綢之路從這裡出發,文化交流在這裡生根發芽。
  • 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連續19年GDP全省第一,還是全國著名僑鄉
    但是說到海上絲綢之路的開始,我們都應該很熟悉。就是我們福建的泉州市。泉州位於福建的東南沿海,又名應城或都統省、北乘福州和南臨廈門,從報導臺灣和大海之間來看,地理位置可以說是非常優越的。全州是第一個歷史文化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全國著名的僑民,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全州的城市名片真的很多。不僅如此,全州還是世界宗教博物館,為什麼這麼說?
  •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靜逸之城-泉州遊記
    先來一張圖,感受下海上絲綢之路的nb…北屋northhouse-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市一機場,從機場到泉州市區,公交車需要1個小時(不太堵車,司機都很猛)北屋northhouse-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靜逸之城-泉州遊記博物館相當氣派,還有閩南語解說,不是單純的展示古物,而是有故事的,很精彩!
  • 福建富裕而「低調」的城市,GDP常年全省第一,不是福州廈門
    說到福建省,我們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它與我國臺灣省隔海相望,雖然它的GDP經濟總量在全國排名並不是特別突出,2019年福建省的經濟總量為4萬多億元,但整體經濟發展速度還是一個比較快的省份。GDP總量達到了9946億元,經濟發展勢頭非常不錯,你想一想,福州作為福建的省會城市2019年GDP也才9392億元,廈門作為副省級市2019年GDP還不足6000億元,而作為福建的一個普通地級市泉州已經超過了它們,而且連續多年全省第一。
  • 九日山:「海上絲綢之路」從這裡起航
    「山中無石不刻字」、記載著「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九日山,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滿山的石刻記載著九日山千年的海絲之路,而新建並且越來越完善的設施,則讓這座名山以更新的姿態迎接未來。本期,我們將帶您探訪九日山,走近山中埋藏的故事。
  • 紀錄片《重返刺桐城》明日央視播出,一起走進「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紀錄片《重返刺桐城》明天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這部三集共150分鐘的系列紀錄長片,歷經近4年的精心打磨,全面梳理了從古刺桐城到今天泉州城的歷史沿革。資料圖:泉州雕像 新華社供圖曾經別號刺桐城的泉州是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幾乎囊括了絲綢、茶葉、瓷器及中國功夫等這些極具象徵意義的東方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