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是如何發生的——這個世界有一種優勢叫「劣勢」

2020-12-16 前瞻網

作者|衛夕 來源|衛夕指北(ID:weixizhibei)

有一種優勢叫「劣勢」?

你這是標題黨吧?

放心,衛夕的文章一向還是講究證據和邏輯滴,基本上沒有信口開河的時候。

今天這篇文章最核心的觀點是——在一個變革的時代,優勢和劣勢其實經常會發生轉換。

注意:「變革時代」這個前提非常關鍵,事實上,我們今天就處在波瀾壯闊的變革時代。

優勢和包袱往往是一塊硬幣的兩個面,同樣,劣勢和潛力有時候就是一對同義詞。

「一切穩固的東西都將不復存在,一切神聖的東西都會被褻瀆」,這是馬克思曾這樣評價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對那個時代的影響。

是滴,有時候劣勢和優勢就是在這種激烈的變革中完成轉化的,而這個轉化往往伴隨著「逆襲」

「逆襲」這個詞往往和運氣、神奇、不可思議......等等這些詞聯繫在一起。

但事實是,找到轉換規律,每個人都有逆襲的可能!

這並不是一句雞湯,我們一起來看幾個關於國家、公司和個人讓人印象深刻故事——從這些故事中一起理解優勢和劣勢是如何轉換的。

一、最先進的「倫敦」與最落後的「倫敦」

你能想像在工業革命中遙遙領先的倫敦居然是世界主流城市中最後一個擁抱電燈的麼?

倫敦作為日不落帝國的首都,在工業革命之後一直是世界上最繁華、最領先的城市之一。

但當電氣化時代到來的時候,代表工業化程度最高水平的倫敦卻是世界主流都市中最後安裝電燈的,當巴黎、紐約甚至上海都被電燈照亮成不夜城的時候,整個倫敦依然沒有擁抱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電燈。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蘇格蘭場」警察的日常任務便是點煤油燈

答案是倫敦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煤氣燈系統,正因為大英帝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遙遙領先,因此倫敦有足夠的資本支持城市從路燈到居民照明安裝清一色的煤氣燈。

1859年,德國發明家本生發明了名為本生燈的煤氣燈,當時煤炭業發達的英國立即將這種燈作為照明工具武裝了整個城市,迅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煤氣燈照明系統;

掛滿煤氣燈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1876年,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甚至把煤氣燈用於夜間的美術展覽,以方便那時工業革命期間白天忙碌的人夜晚參展,那個時代,煤氣照明公司的股票是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明星股。

1879年10月21日,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在紐約的一個實驗室裡,亮起了世界上一盞現代意義上的電燈,當這個消息傳到證券交易所,煤氣照明公司的股票應聲下跌。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倫敦立馬選擇擁抱了電燈,由於電燈在發明初期的確成本相對高昂,同時倫敦煤氣燈的規模效應讓當時的煤氣燈的確有價格優勢,加上煤氣照明公司殊死遊說政府,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

工業時代橋頭堡倫敦變成了最後安裝電燈的主流都市。

當變革來臨,最大的優勢隨時可能變成最大的劣勢。

二、中國和美國的錯位競爭

中國和美國的錯位競爭的故事也非常精彩,在改革開放之前,和美國相比,幾乎在所有方面都處於劣勢,但隨著貿易和流動再加上技術革命,中國的很多劣勢居然就硬生生變成了優勢——

1.中國沒發達的信用卡支付體系和小費文化,於是在行動支付興起的時候,中國人民比任何一個國家都更快速接受了行動支付,如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數量和交易筆數都比美國的Apple Pay等行動支付產品要高一個數量級。

2.中國沒有發達的零售體系,也沒有超高的汽車保有率,所以我們做不到像美國人一樣周末一家人開車到郊區的大型超市去一次性採購,因此中國的電商就更容易發展起來。

3.中國由於快速的城市化導致了更大的城市居住密度,和美國人分散居住在城市周邊郊區相比,我們的物流成本就更低,我們的外賣體系也能更快速地建立,而美國那種稀疏獨立屋居住環境讓外賣和物流成本始終居高不下。

圖源:David Rand

4.中國由於人口眾多,在很多產業都有著極高成本優勢,比如AI產業,這個產業需要很多人工數據標記。

今天,許多AI公司把數據標記的工作外包給了河南駐馬店等眾多地級市的專門做外包的公司。

在那裡,一個中專生或者高中生就可以在一臺電腦前對著無數的圖片不斷點動滑鼠,標記圖片中的「交通燈」、「行人」、「小貓」.....等無數需要人工打標籤的內容,只需要很小的人力成本。

而這個成本在美國很難做到。

睿金科技位於河南郟縣的AI廠房

.......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曾經的劣勢如今都變成了優勢。

很多歷史學家在分析為什麼中國在明末就有了資本主義萌芽,但最後並沒有誕生工業革命的原因時,其中一個分析結論是——

那時的中國和英國相比有著巨大的人口優勢,因此人力成本特別低,於是機械化等任何降低人力成本的方向在中國都不受歡迎,在這樣的系統內,是不可能發明出以節省人力為出發點的蒸汽機的。

以上兩個是國家層面的競爭,下面我們來看公司和產品層面,優勢和劣勢是如何在一個變化的系統中進行轉換的——

三、照片行業的兩個故事

如果我問你,一款相機要打敗另一款相機,是不是這款相機一定要比原來的相機拍出更精美質量更高的照片呢?

常識告訴我們應該是這樣,但事實上卻不然。

在20世紀相機被剛剛發明的時候,幾乎所有的相機都使用巨大的8*13釐米玻璃底片,人們能用這種相機在照相機館裡拍出大幅的肖像照,那時候去照相館在三腳架固定的照相機前拍全家福成為巴黎和紐約的時尚。

那麼,打敗這種相機的是何方神聖呢?

1913年德國工程師奧斯卡*巴納克設計了一款新的相機,這款相機拍出的照片質量其實遠不如傳統照相的相機。

它使用的是特別小的35毫米的電影膠片,拍出來的照片畫幅更小,清晰度也沒那麼高,但它卻徹底地改變了攝影界。

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答案是巴納克設計的這款相機能讓人掛在脖子上帶走!

奧斯卡*巴納克與他發明的便攜相機——Leica

巴納克的發明讓相機第一次變得便攜,攝影第一次從室內走向了室外,人類第一次可以隨意在戶外拍攝鮮活、真實的畫面,攝影史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照片真正成為大眾媒介。

這款相機的名字叫「Leica」,江湖從此有了徠卡的傳說,照相質量的劣勢被便捷性這一巨大優勢完全彌補。

說完徠卡,咱們再來聊一個攝影行業的另一個故事:

1970年代,柯達在攝影界如日中天,佔領了膠片市場超過60%的份額,彼時的柯達是一個不折不扣笑傲群雄的影像帝國。

1975年,柯達公司年僅24歲的年輕工程師史蒂夫*薩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數位相機。

當他把這項驚人的成果呈現給柯達公司高層的時候,傲慢的管理層對這個只能拍100*100像素的奇怪機器嗤之以鼻——

「沒有人願意在電視上看他們的照片」

為了不影響自己的膠片業務,數位相機這項偉大的技術柯達雪藏了起來。

第一臺數位相機是只能拍100*100像素的大傢伙

30多年後,當柯達在2012申請破產保護的時候,當年的決策者們不會想到,敲響他們喪鐘的正是他們自己公司發明並放棄的數位相機。

柯達的優勢在傲慢之下變成了劣勢。

四、兩個逆襲的個人故事

事實上,在個人層面,在這個變化的世界中,把劣勢轉化成優勢的案例就更多了,在這裡我舉兩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逆襲例子——

第一個故事來自一名叫安娜*薩姆的法國超市收營員。

2001年,21歲的薩姆從法國雷內大學畢業,但她卻未能如願以償地找到心儀的工作,在很多次心灰意冷的嘗試之後,薩姆最終只能依靠一份超市收銀員的工作為生。

這對於一位拿到本科學位的畢業生而言無疑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然而薩姆卻硬生生將這一劣勢轉化成了優勢——

作為收銀員,她平均每天說超過250次「你好」,250次「再見」,500次「謝謝」,200次「您有會員卡嗎」,70次「請您輸入密碼」,30次「衛生間在那邊」。

這給了她一個絕佳的觀察人的視角,她將每天觀察到的各類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奇怪有趣的事都以一種冷靜、幽默的筆調記錄了下來:

比如一位中年阿姨會在結帳的時候指著薩姆對自己的8歲的女兒說:「你不好好念書,將來就會像她一樣只能做收銀員的工作」

2009年,在安娜*薩姆從事收銀員這份不起眼工作8年之後,她記錄自己日常瑣事的書《結帳:收銀臺上的生活》(中譯:超市收銀員的自白)在巴黎出版。

該書一面世就登上了法國暢銷書排行榜第三名,被重印19次,同時被翻譯成10種語言暢銷全歐洲,讀者盛讚薩姆的書「以獨特而細膩的筆調描繪了法國當代城市生活的世間百態」。

沒錯,我幾乎可以斷定,作為衛夕公眾號讀者的你,一定比法國姑娘安娜*薩姆的收銀員工作更好更有趣,那麼反思一下:你有在劣勢中尋找優勢麼?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我弟弟講給我聽的,故事關於他的一個初中同學,他這個同學在不到30歲在公務員就做到了中部一個省份的一個市委書記的秘書,然後我弟弟問他——你沒啥背景,為啥市委書記會選中你呢?

他回答說:「我們這個市委書記是履新,現在公務員系統有規定,原秘書不能帶走,只能在當地重新選擇新的秘書,當時有幾個標準——

第一,211以上的畢業學校;

第二、不能是本地人,本地人有錯綜複雜的關係;

第三,父母和親近關係不能經商;

而農村出身的我正好全部都符合,這幾個條件篩選下來,我們組織部中候選人就只剩下兩個人了,最後市委書記考察了兩周最終選擇了我。」

你看,在一個變革的系統中,「沒有關係、出身普通」這個劣勢反而變成了一個優勢。

暢銷書作家格拉德威爾的作品《逆轉》中記錄很多逆襲的故事,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患有「閱讀障礙症」的男孩如何通過「補償學習」成功從需要有巨大閱讀量的法學院畢業並最終成為一名華爾街知名律師的故事。

格拉德威爾總結說,這並非特例,事實上,宜家的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思科的CEO約翰·錢伯斯等知名企業家都患有「閱讀障礙症」

沒錯,在變革的時代裡,無論是國家、公司還是個人,優勢和劣勢的界限都在逐漸變得模糊,二者甚至可以隨時轉換,這也是這個世界有趣的部分。

而這其中的核心是什麼呢?

衛夕總結的成一句話——站在時代的這一邊,不認命,向前衝!

來,說一說你的觀點

作者簡介

衛夕,科技專欄作者,專寫長文,專注剖析網際網路及社會科學的底層邏輯,可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衛夕指北」(weixizhibei)

本文來源衛夕指北,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一書一法一工具|SWOT分析法:如何評估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
    一、因為這個因素,我們一直在做錯誤的決定每年7月是大學生畢業的季節,很多大學生在進入職場前,都會像羊群一樣隨大流,哪個行業火就去哪個行業,哪個企業火就去哪個企業,入職不到一個月不到又不斷的再跳槽,是什麼因素早就這種現象的發生呢?
  • 如何把劣勢變優勢?東京武士博物館的啟示
    僅僅從佔地面積看會讓人覺得,這裡就像國內普通一套複式住宅的面積,竟然就敢叫「博物館」?但是花一個多小時參觀之後你會發現,不僅博物館貨真價實,還有超出預期的近距離體驗,會讓人覺得物超所值。為什麼這裡會這麼受歡迎呢?首先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小時左右的全英文講解。開始前還在想這麼小個館居然需要一個多小時?
  • 英國大學top20優勢劣勢分析
    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大學top20優勢劣勢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1.劍橋大學優勢全世界最最最頂級的大學之一;英國高等學府之首;在各種排行榜中,與牛津爭奪全英最佳學府稱號;一直位列世界前十;英國誕生諾貝爾獎最多的學府;英語世界裡第二古老大學劣勢
  • 小而散的雲南農業,如何將劣勢轉變為優勢
    因此,雲南的農地,有整齊的水田、有盤旋而上的梯田,有鬱鬱蔥蔥的森林,也有乾旱少雨的旱地。 小而散是劣勢還是優勢? 很明顯,小而散,既是劣勢也是優勢。
  • 華聯超市的優勢和劣勢
    華聯超市的優勢和劣勢  華聯超市(600825)是中國資本市場上唯一的,一家主業是超市的上市公司,華聯超市的成長頗具代表性,作為一種新興商業態的企業,華聯超市已有的經營業績可以讓人對商業企業有種新的認知。
  • 你知道各種泳姿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裡嗎?
    你知道各種泳姿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裡嗎? 原標題:你知道各種泳姿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裡嗎?
  • 從世界地形地貌上看,我國的地理狀況,優勢和劣勢都有哪些?
    我覺得我國最大的優勢是這個世界上地形地貌氣候帶最全的國家,幾乎啥都有。*先說地形:我國的高原、盆地、平原、沙漠、草原、河流 都在地球村裡能算得上幾大之一或者唯一。*關於地形地貌的優勢劣勢:大河多能哺育更多的人,一定要說劣勢的話,就是河流多帶來的洪災多。但總歸來說,這麼多河流不僅哺育了中華民族還孕育了華夏各民族文明,實在是巨大的優勢啊。
  • 跑跑卡丁車今日上線 簡單說說這個遊戲的優勢劣勢
    大家好,我是遊醬,作為手遊的瘋狂愛好者,今天我繼續為大家們說說跑跑卡丁車,昨天的給大家們雲了下遊戲,但是遊醬要說看來我雲的不太對,相比於內測版本確實有點差距,當然也並非太大,作為11點30開服就沉浸在其中的遊醬,已經對遊戲有一些了解了,這裡就給大家說說這款遊戲的優勢和劣勢吧!
  • 地圖看世界;從地理條件來看,日本的優勢和劣勢
    (大和人、)日本的地緣優勢與劣勢。而且日本處在地震帶,常年遭受海嘯、地震、颱風、火山的侵襲,270座火山,有80座是活火山。日本資源缺乏,在農耕時代,很難支撐起一個龐大的帝國,而且是一個群島國家,擴張的空間也不足;因此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在東亞是一個不重要的國家。
  • 地圖看世界;從地理條件來看,德國的優勢與劣勢
    (德國在歐洲及柏林在德國的位置)德國的地緣優勢與劣勢。德國的地緣優勢:德國地處歐洲的「十字路口」是西歐、東歐、南歐、北歐的交匯處。德國在近代崛起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德國靠近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擴展時間表。)德國承接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外溢效應。
  • 高山峽谷是劣勢也是優勢
    雖然水沒有九寨溝知名,山沒有四姑娘山出名,但這個高山峽谷中的川西北小縣,卻走出了一條「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四季同熱」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日前,本報記者對話阿壩州理縣縣委書記依當措,揭秘背後的發展故事。
  • 大陸邊緣的日本,在地緣格局上,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大陸邊緣的日本,在地緣格局上,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日本確實很難入侵,我覺得日本的地理優勢不光是海洋,而且還因為在陸地邊緣。日本東面南面全是大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理屏障;而且北面是荒涼的北寒之地,難以形成大規模的人口與強勢政權,只有西邊面臨著大國,但是中國歷史上從來都對海洋方向的擴張不感興趣,更不要說最近的陸地朝鮮從來都是貧瘠荒涼之地,難以形成強勢政權。和阿富汗一樣,日本古代也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嶼,入侵的經濟價值有限。但反過來說,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都有和日本類似的偏、遠、貧瘠、海洋包裹的特徵。
  • 左撇子的優勢與劣勢又是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群孩子用左手拿筷吃飯、左手用剪刀、左手寫字……我們都叫他們「左撇子」,常聽人說「左撇子孩子大多聰明」,但是真相真的如此嗎?事實上關於智商和左右利手之間的關係早在70多年以前就開始了。但是與智商無關並不代表左撇子就沒有自己的「特色」了:一、左撇子的優勢1、左撇子更多用右腦來思考,更富於形象思維,更多創意,對身邊的事物亦會比較敏銳,節奏感更強,空間平衡能力更好,所以左撇子在這些領域更有才能,如語言、空間想像、音樂和數學。
  • 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幾個?人口對一國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我們這個藍色星球上至今有233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區域都分布著不同的人口,按照2020年3月的最新統計,世界上總共有75.85億人口,而1950年世界總人口只有25億,1980年已經增加到44億,2000年時已經超過60億,聯合國預計全球總人口在2025年時會達到80億,2050年時超過
  • 星際爭霸:各個種族之間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3:農民可以修復一切建築,多個農民可以一起修復,建築的恢復性更快!還有醫療單位(護士)大大的增加地面部隊的戰鬥力也減少了地面部隊的損失!劣勢1:建築的體積過於龐大導致基地空間很緊湊。劣勢2:建築的建造時間長,資源耗費多,成型速度比較慢!
  • 員工問任正非:與外國競爭對手相比,華為最大優勢與劣勢在哪裡?
    1999年4月3日和7月20日,任正非分別與9905、9906和9921、9922班受訓新員工舉行了座談,回答了很多問題,其中有個問題是這樣的:與外國競爭對手相比,華為最大優勢與劣勢在哪裡?任正非的回答就一句話,「華為最大優勢和劣勢都是年輕,因為年輕,充滿生命活力;因為年輕,幼稚病多,缺乏職業化管理。」這一年,華為公司年營收120億,還是一個蓬勃成長的12歲少年,真正是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 從地理條件來看,德國的優勢與劣勢
    (德國在歐洲及柏林在德國的位置) 德國的地緣優勢與劣勢。 德國的地緣優勢:德國地處歐洲的「十字路口」是西歐、東歐、南歐、北歐的交匯處。 德國在近代崛起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德國靠近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
  • 盤點:山地自行車和公路自行車比較,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麼?
    很多新手在選擇自行車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進行自行車的選擇,往往都會在公路車和山地車之間糾結。對於騎行來說,適合自己的自行車是很重要的。因為適合自己的自行車,不僅僅是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好的騎行體驗,還可以減少自己在騎行中的不舒適性。那麼山地車和公路車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 印度的優勢和劣勢
    印度的優勢主要還得感謝英國人,英國人為印度留下了完善的金融體制、私營公司的融資渠道比較通暢,市場秩序較好、資源配置以市場為主,它的銀行體系有130年歷史,股票市場也有百年以上歷史。印度有1.5億人以英語為主要語言,英語的普及使印度在信息技術服務和後臺工作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 中國農產品在日本的競爭優勢和劣勢
    中國農產品在日本的競爭優勢和劣勢    中國農產品在日本的競爭優勢和劣勢    (1)、優勢    ①品種優勢:我國地域廣闊,各種蔬菜、水果、花卉均有生產,品種齊全,部分產品具有單一性,特別是在有機食品和綠色天然食品的生產方面具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