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泰使館發言人:南海問題不應成為域外大國對華戰略遏制的工具

2020-12-19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大使館】;

我們注意到美國駐泰國大使Michael DeSombre閣下7月14日在多家泰媒上發表署名文章,延續7月13日美國國務院涉南海聲明錯誤論調,罔顧南海問題歷史經緯和客觀事實,肆意歪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背棄美國政府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公開承諾,無視中國和東協地區國家長期以來為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所做努力,企圖渲染南海地區緊張局勢,挑撥中國與地區國家關係,以不實之詞抹黑中國,誤導受眾。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中方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是一貫的、明確的、堅定的。中方始終堅持直接當事國通過談判磋商解決具體爭議,堅持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維護南海穩定。這也是中國同東協國家的共識。

當前在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勢總體穩定並持續向好,中國和東協各國不僅遵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也在加速有序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準則」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升級版,將會更好適應這一地區的需求,更有效規範各方的行為,更有力維護南海的航行安全與自由,為中國和東協各國間增進互信、管控分歧、促進合作、維護穩定發揮應有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同東協國家守望相助,密切合作,裝載抗疫醫療物資的船舶、飛機往來穿梭南海,南海更成為中國與東協國家攜手抗疫的合作之海、互助之海。同時,中國與東協各國在海上搜救、海洋環保、海洋科考等領域合作不斷取得積極進展,結出實實在在的和平合作之果。我想再次強調,迄今為止,各國依據國際法所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從未因南海爭議受到影響。

美國作為非南海爭議方、未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域外國家,不斷在南海挑動是非、興風作浪,肆意在這片海域炫耀武力,製造緊張究竟要意欲何為?從美國國務院聲明到駐外大使署名文章,我們不難看出美方的真實意圖,他們就是不願看到南海得來不易的穩定局面,不願看到中國和東協國家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平協商解決南海爭議,不願看到中國和東協國家密切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地區各國對此應保持高度警惕。

中方始終認為,南海問題不應成為域外大國對華戰略遏制的工具,外部勢力幹擾不應成為破壞南海和平與穩定的動蕩源頭。中方敦促美方切實恪守在南海領土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承諾,做一個為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的域外國家。中國將一如既往地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議,堅持通過規則構建實現良性互動,堅持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同地區國家一道,將南海打造成和平之海、穩定之海、繁榮之海。

原標題:

南海問題不應成為域外大國對華戰略遏制的工具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大使館發言人就美國國務院涉南海聲明發表談話

相關焦點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南海問題不應成為域外大國對華戰略遏制的工具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大使館發言人7月14日就美國國務院涉南海聲明發表題為《南海問題不應成為域外大國對華戰略遏制的工具》的談話,全文如下:我們注意到美國駐泰國大使Michael DeSombre閣下7月14日在多家泰媒上發表署名文章,延續7月
  • 中國駐泰國使館:南海問題不應成為域外大國對華戰略遏制的工具
    我們注意到美國駐泰國大使Michael DeSombre閣下7月14日在多家泰媒上發表署名文章,延續7月13日美國國務院涉南海聲明錯誤論調,罔顧南海問題歷史經緯和客觀事實,肆意歪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背棄美國政府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公開承諾,無視中國和東協地區國家長期以來為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所做努力
  • 中國駐泰使館:泰國赴華航班乘客需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
    為確保國際旅行健康安全,降低疫情跨境傳播風險,中國民航局、海關總署、外交部7月20日聯合發布《關於來華航班乘客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的公告》。中國駐泰使館據此發布了這一具體實施辦法。通知說,自2020年8月10日起,自泰國搭乘航班赴華以及經泰國中轉乘機赴華的中、外籍乘客,須於登機前5天內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非血清抗體檢測),並憑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申領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或健康狀況聲明書。航空公司在乘客登機前予以查驗。核酸檢測應在中國駐泰國使領館認可的檢測機構完成。
  • 美對華遏制正觸底
    這一政策聲明不僅是美國南海政策的歷史性大倒退,更揭示了美國不惜挑動南海衝突與對抗、進一步插手和幹涉南海爭議、妄圖藉此進一步遏制中國的戰略企圖。該聲明徹底篡改了美國以往歷屆政府奉行的基本南海政策,更是顛覆在國際主權和海洋權益爭議中,非當事國不應非法「捲入」的國際實踐。
  • 駐法國使館發言人就部分歐洲議員學者涉臺文章致《世界報》的函
    中國駐法國使館注意到《世界報》9月15日刊登歐洲議會議員魯瓦佐、法國蒙田研究院學者顧德明等議員學者聯署的文章《歐盟應當支持臺灣》,其中表述與事實嚴重不符。根據法國1881年《新聞自由法》第13條,使館要求行使答辯權,要求《世界報》在下期報紙上完整刊登以下內容:中國駐法國使館注意到《世界報》9月15日「觀點」版塊刊登部分議員和學者聯署的文章《歐盟應當支持臺灣》。
  • 美南海對華挑釁恐升級為對峙 核武是終極底牌
    誰都清楚他攻擊的是中國。如果美國來南海只是為了確保區內航行自由,那麼謝天謝地,中美在南海的利益重合度將非常高。中方已多次申明支持南海的航行自由,即使中美對「航行自由」的理解有所不同,這種差距也不至成為引發嚴重衝突的導火索。問題是,美國來南海是搞「亞太再平衡」的,它的目的是要遏制中國崛起,這是從東南亞到澳洲再到美國本土都在公開談論的「秘密」。
  • 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南海主題分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理事長吳士存、印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共同創建人尤素夫·瓦南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菲律賓中華研究學會主席隆梅爾·班樂義、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中國學院院長侯秉東等國內外長期從事涉海問題和地區安全研究的知名學者在開門會上作了發言。本次分論壇以「亞太海上安全:合作、規則與秩序」為主題。
  • 一場未加掩飾的遏制——美國對華戰略轉型與中國的應對
    本文將試著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討論。  本文認為,美國對華戰略已經完成了由接觸(engagement)向遏制(containment)的轉型。具體的戰略目標和抓手就是阻遏中國經濟增長,延緩美國相對實力和影響力的下降速度,獲得更長的戰略準備期和主動權。
  • 一場未加掩飾的遏制——美國對華戰略轉型與中國的應對
    本文將試著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討論。  本文認為,美國對華戰略已經完成了由接觸(engagement)向遏制(containment)的轉型。具體的戰略目標和抓手就是阻遏中國經濟增長,延緩美國相對實力和影響力的下降速度,獲得更長的戰略準備期和主動權。
  • 中國駐泰使館提醒:泰國赴華航班乘客需憑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
    7月31日,中國駐泰王國大使館在官網發布公告,提出關於在泰國實施赴華航班乘客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的具體辦法。(檢測機構名單:http://th.china-embassy.org/chn/sgxw/t1799768.htm)  三、中國公民申領健康碼辦法  中國公民應在獲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24小時內,通過防疫健康碼國際版微信小程序,申報個人情況並拍照上傳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 曼谷爆炸:中國駐泰使館組織志願者赴醫院施援手
    原標題:曼谷爆炸:中國駐泰使館組織志願者赴醫院施援手記者從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獲悉,中國使館在事發後組織一些志願者赴多家醫院,提供中文翻譯服務。   截至記者發稿,官方消息證實至少2名中國公民遇難,15名左右中國人受傷。傷者中還有一些當地華人。中國駐泰使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多方核實中國公民傷亡情況,領事參贊率隊赴曼谷警察醫院了解情況,看望傷者。
  • 港媒文章:美知識精英不能理解中國 對華戰略言不及義
    參考消息網2月19日報導香港亞洲時報網站2月16日發表題為《美國精英依然不能理解中國》的文章稱,美國知識界精英對當前中國的認識和理解不足,這會導致其「編造」出來的對華戰略言不及義。參考消息網編譯文章如下:亞洲協會在紐約發布的美國對華政策最新報告再度證明,本應不帶黨派色彩的美國知識界精英提不出公正的建議,只會鸚鵡學舌般重複華盛頓的談話要點,不肯承認他們從根本上對俄羅斯和中國所構成所謂「威脅」的實質一無所知。
  • 南海爭奪,從小國叫陣到大國衝鋒
    南海向來不寧靜,自2019年底以來,這片海域的複雜局勢再度被攪動。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爭議當事方已經紛紛向聯合國發起外交照會,就南海權利歸屬打起了外交口水戰。在南海問題上,我同意盧相成博士為我們月刊撰文投稿時對局勢的相關分析:對比於四年前,現在主導南海博弈更多的是大國地緣政治競爭,而不是領土爭端,從小國衝鋒在前變成了大國直接上陣。東南亞國家不願在對立的中美之間選邊站隊,成為另一方憤怒的發洩對象,因此,南海各當事方產生衝突的可能性在減小,而中美直接衝突的可能性則在急劇上升。
  • 澳一些前政要認為不應參與遏制中國 外交部回應
    原標題:外交部:願與澳方共同推進兩國關係據報導,近期澳大利亞一些前政要、前外交官呼籲澳政府客觀看待中國崛起,認為澳不應參與遏制中國,而應在更符合自身環境和利益的基礎上發展對華關係。
  • 美國再次插手南海問題,中國駐美使館嚴正回應!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譴責美國國務院這份聲明無視中國和東協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肆意歪曲南海有關客觀事實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渲染南海地區緊張局勢,挑撥中國與地區國家關係,對中方進行無理指責。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 南海策|美「橫行自由」,中國應「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
    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全球戰略重心不在亞太,亞太的熱點也不在南海而在朝鮮半島、臺灣海峽;另一方面,中國海空力量極為有限,臺灣問題長期牽扯著中國戰略謀劃和軍力部署,在南海的軍事存在更是微乎其微,只有勢單力孤的島礁哨所或難堪任的老式戰艦,以至於菲律賓、越南等小國就能在此囂張跳梁。
  • 美國在南海頻頻挑釁,不只是為了給中國「添堵」
    作者:徐若傑,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美國南海政策的調整,推動著中美南海安全關係向著「大國競爭」戰略主導下「遏制與反遏制」的方向發展。一、應對周邊安全威脅的軍事成本南海諸島的歸屬問題涉及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國家形象以及中國與周邊眾多國家之間的外交關係,對中國周邊安全有無法迴避的重大戰略意義。2018年以來,川普政府的南海政策單方面「強加競爭」給中國,從而使得中美雙方在該海域的安全關係陷入一種高度危險的戰略競爭中。
  • 一名匈牙利駐泰使館人員確診 泰國暫不縮短入境旅客隔離時間
    (抗擊新冠肺炎)一名匈牙利駐泰使館人員確診 泰國暫不縮短入境旅客隔離時間中新社曼谷11月10日電 (記者 王國安)泰國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中心10日通報,過去24小時新增3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1例本土確診病例,其中本土病例為一名匈牙利駐泰使館外交人員。
  • 中國和菲律賓2國聯手發出聲明,願一起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
    由於美國政府近來又在挑動南海局勢,希望藉此來遏制和挑釁中國,南海局勢在日前又出現了不穩定的因素。在如今全球面臨疫情挑戰和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保持南海局勢的穩定,加強南海周邊國家的合作,對於控制疫情、恢復經濟是至關重要的。
  • 新南海策③|追求實際效果,川普調整新南海戰略
    在其首個任期伊始,歐巴馬就高調介入南海問題,聲稱美國在南海有重要的「國家利益」,同時在主權聲索問題上進行了實際上的「選邊站」,在多次公開場合指責中國的南海領土主張「不符合國際法」。歐巴馬在其第二任期更是對中國進行了以「航行自由行動」為代表的軍事行動,開始以軍事手段介入南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