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企業盯上了中國電動汽車的廢舊電池?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天下網商記者 張超

中國電動汽車的退役動力電池,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眼中的香餑餑。

近日多家日媒報導,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已與比亞迪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根據協議,比亞迪負責回收電動公交車、電動計程車和其他電動車輛汰換的廢舊動力電池,由深圳初創公司Pandpower完成性能檢測後交由伊藤忠商事。

比亞迪電動公交在生產中

伊藤忠商事開發出了一種大型儲能裝置,由160塊舊動力電池相互連接,裝入一個20英尺專用貨櫃打造而成,總容量約1000千瓦時(kWh),可滿足100個家庭1天所需電力,比全新的工業用蓄電池可便宜20%-30%。

伊藤忠商事開發的儲能裝置

這套裝置可作為工廠輔助電源,也可用於光伏、風力發電儲能,預計最早在2021年投產。

伊藤忠商事希望通過回收電池,在五年內達成100億日元(約合6.35億元)的銷售額,並表示如果想要穩定盈利,離不開中國和比亞迪提供的穩定貨源。

比亞迪動力電池組

一直以來,人們總在質疑電動汽車看似環保,其實電池的回收處理並不環保,這種負面觀感,其實源自鉛酸電池。

事實上,鋰動力電池壽命很長,平均使用年限5-8年,而當其容量衰減至額定容量80%以下時,就不再適用於電動汽車,就要汰換退役。

但是,退役並不等於報廢。

就像五號電池可以「玩具車用完遙控器接著用」,退役動力電池經過檢測、維護、重組等環節,仍可以在儲能、分布式光伏發電、家庭用電、低速電動車等不同場景實現梯次利用。

最常見的梯次利用就是儲能。

2017年,特斯拉在澳大利亞南部啟用全球最大鋰離子蓄電池系統,容量高達100兆瓦時的電池陣列,完全充滿後可為30萬家庭供電一小時。

特斯拉與一家風力發電廠合作,將發電高峰期冗餘的風電儲存到蓄電池系統,在用電高峰期補充和穩定當地電力供應,提高了當地電網的穩定性。

僅2018年一年,這套系統就為當地政府節省了4000萬美元。

雖然特斯拉在這套系統上採用了全新電池,但特斯拉電動車上回收來的退役電池,同樣可以應用到這一場景。

特斯拉的三元鋰電池

除了用於光伏、風力發電儲能,退役電池也可以為家庭和商戶打造小型儲能系統。

2017年,英國Powervault公司,利用雷諾Zoe和日產聆風的退役動力電池,打造了一套家庭光伏儲能系統。這套系統可以儲存業主家中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的冗餘光電,並且接入市政電網,可在用電高峰就近調用,降低了新建變電站、電力輸送設備的成本,也提高了本地電網靈活性。

Powervault的儲能系統

目前,英國不少家庭和學校都在使用這套儲能系統,可以為業主節省多達35%的電費。

日本部分7-11便利店,也使用了由豐田普銳斯退役電池搭建的儲能設備,一頭連接燃料電池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一頭通過能源管理系統為7-11便利店的冰箱、微波爐、香腸烤爐等設備供電。

除了儲能,退役動力電池還可以為其他交通工具提供動力。

2018年,日產就和住友合作,回收再利用日產聆風汰換下來的舊電池,將其中狀態較好的電池重新組裝成新電池組,用於電動叉車、高爾夫球車等低速電動車。

日產聆風和特斯拉model S電池對比

瑞典的Eco Sightseeing公司,則回收了特斯拉Model S上的退役電池,作為電驅動客船的動力來源,這種為遊客提供乘船遊覽服務的船隻,搭載電池組容量高達190千瓦時,充滿電後可支持14小時巡航。

電動船和電池位置示意圖

在中國,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通信基站領域。

不算新建5G基站,中國鐵塔公司現有180多萬座基站,每年需要更換約22.6GWh電池,構成了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最大需求。

截至2019年底,中國鐵塔公司在35萬個通信基站中累計使用了超過4.5GWh的梯次利用電池。

也就是說,目前可用於梯次利用的動力電池,暫時還滿足不了基站更換電池的需求。

以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為例,梯級利用後理論上仍有6年的使用壽命。

一旦電池容量低於20%,則需要報廢拆解,對電池中的金屬材料回收再生,這也是動力電池回收過程中最需要技術含量、最容易造成汙染的環節。

在美國內華達州,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每天都有大量鋰電池下線,那些無法通過上路測試的電池,直接被運往半小時車程之外的Redwood Materials工廠作回收處理。

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生產線

Redwood Materials由特斯拉聯合創始人斯特勞貝爾創立,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池回收和電池材料公司。

斯特勞貝爾

一直以來,動力電池拆解回收主要有火法冶金和溼法冶金兩種辦法。

火法冶金,是通過高溫燃燒,去除不需要的有機物,留下鎳、鈷等一小部分原料,這個過程會損失大量鋁和鋰,環境汙染非常嚴重。

動力電池和各種原材料

溼法冶金,主要是通過強酸對動力電池作預處理,去除外殼、耗盡電量,然後將電池浸入強酸溶液,最後對浸出液提純獲得原料,這種方法成本高,工藝複雜,甚至比直接開採鋰礦石都要貴許多倍。

Redwood Materials電池回收工廠

而Redwood Materials號稱結合了火法和溼法,創新了一種冶煉方法:首先利用電池殘餘電量驅動轉化器產生高溫,用火法工藝分離電池金屬,隨後再用溼法工藝回收提純各類金屬原材料。

Redwood Materials電池回收的冶煉流程

斯特勞貝爾從未透露過具體回收細節,但他一直對外聲稱,可以回收動力電池中的鎳、鈷、銅、鋁以及80%以上的鋰。

而號稱北美最大鋰電池回收商的Li-Cycle,也創新了回收電池的技術。

Li-Cycle的工人

該公司將報廢電池放入一個可同時放電並切碎的容器中,通過分階段溼法工藝,回收到不同金屬,該公司聲稱他們的方法已經可以將回收來的動力電池全部轉化為可用原材料,今後大規模鋰電池拆解回收將十分便利。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機構統計,到2025年,中國汰換下來的動力電池將達到42GWh,其規模可滿足約500萬個家庭1天的用電量。

而隨著各國企業對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技術的持續投入,今後舊電池回收也會成為一個前景廣闊的熱門產業。

參考資料:

Nikkei:BYD's EV battery recycling goes global with Itochu

Wired:The Race To Crack Battery Recycling—Before It’s Too Late

Air Quality News:The importance of second life batteries for energy storage

eandt.theiet.org:EVs, batteries and the multi-million-tonne scrap heap

Green Tech Media:Second Life: Carmakers and Storage Startups Get Serious About Reusing Batteries

相關焦點

  • 日媒:日本企業開發中國電池再利用商機
    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 日媒稱,對中國大型電動汽車(EV)公司比亞迪用過的廢舊電池進行再利用,這一動向在世界範圍內擴大。伊藤忠等企業採購比亞迪回收的電池,將之改造為大型蓄電池,或於2021年度出售給歐美和亞洲等地區的工廠。
  • 日本企業瞄準中國二手車載電池市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12月25日刊載題為《二手車載電池爭奪戰》的報導稱,日本丸紅公司與中國電動汽車(EV)新興製造商拜騰進行資本合作。此前車載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也曾對拜騰出資。
  • 舊動力電池太多不好處理?日本人求購
    因此,很多人就盯上了這一塊大蛋糕。近期比亞迪的二手電池再一次成為了「香餑餑」,據悉,日本的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等將採購比亞迪回收的二手動力電池,將其改裝成大型蓄電池,而目標市場不只針對中日在內的亞洲市場,歐美也是主要銷售地區,並且該業務最快將在明年展開。
  • 日本宣布2050年「脫碳」時間表,電池研發成電動汽車發展前提!|汽車...
    另一方面,針對汽車行業,日本將加快推動實施促進電動汽車及高性能電池開發的重要戰略,對新一代電池的研究開發以及在日本國內生產地點的整備,日本將以補助金的形式給予支持。在外界看來,日本政府在電動汽車上的戰略政策不僅將實現汽車從傳統燃油車向清潔能源的快速轉變,同時也是為在行業中建立相應的發展機制,以能夠與其他電池企業有所抗衡。
  • 乾貨:為什麼歐美主推純電動,而日本卻專注燃料電池?
    在國內市場上,純電動汽車幾乎與新能源車等同,現在,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都是鋰電池,很多人認為新能源車沒有其他技術流派,但實際上新能源車的發展方向還有很多。例如,以美國、歐洲等國家為首的集團,在儲存鋰離子電池方式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的陣營中搖擺不定,我們堅持用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我們呢?好像什麼商品都可以買到,但是,今後中國的新能源車的動向會怎麼樣呢?
  • 你在便利店買的烤腸和冰淇林,竟然和電動汽車的報廢電池有關
    動力電池的「退役狂潮」7月25日,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京津冀地區、山西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甘肅省、青海省、寧波市、廈門市及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地區和企業。
  • 日本電動汽車電池將跨品牌供應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產汽車公司在銷往美國市場的電動汽車上改變了以往使用自家品牌電池的做法,採用日立製作所生產的鋰離子電池。其他汽車廠商也將效仿日產公司做法,預計今後日本電動汽車電池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日本汽車廠商通常不會輕易將電池等電動汽車核心部件交給其他電機廠商生產,而是採取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生產的方式,使用自家品牌電池,從而確保零部件穩定供給,且有利於提升電池性能和安全性。但隨著電動汽車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汽車廠家由於電池供應渠道單一,難以降低其價格,因此,部分企業開始採取部分電池跨品牌調配的做法。
  • 韓媒:電動車時代來臨之際 廢舊電池處理成難題
    全球汽車製造商投入巨額資金擴建工廠,準備量產。歐洲汽車製造商們表示明年量產的電動車多達100餘種。現代汽車也通過電動車專用平臺宣布了多種電動車的量產。中國企業則通過與韓國國內地方自治團體籤訂諒解備忘錄(MOU),正在叩開韓國市場的大門。資料圖:在韓國濟州島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電動汽車展上,人們在韓國科學技術院研發的電動車展區參觀。
  • 日本成功研發出無需電池的電動汽車
    原標題:日本成功研發出無需電池的電動汽車 3月18日上午,全球首輛無需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EV)在日本愛知縣豐橋市的豐橋技術科學大學的「電氣化公路」上行駛。(共同社)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位於愛知縣豐橋市)與大成建設公司18日宣布已研發出全球首輛無需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EV),並向媒體公開了行駛實驗。原理是埋入輪胎的網狀鋼線通過被稱為「電氣化公路」的專用車道獲得電力,從而驅動發動機。
  • 為什麼日本豐田汽車也開始依賴中國電池CATL和BYD
    日本媒體很少有對中國企業正面評價的,如今隨著中國製造業切切實實的進步,也慢慢使日本媒體改變了看法。■ 中國的電池大廠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霸佔了世界的電池市場前一陣子豐田汽車與中國的世界動力電池大廠寧德新能源科技(CATL)、比亞迪(BYD)等廠家達成了採購動力鋰電池的協議。日產和本田也加入了採購隊伍之中。
  • 用高安全、低成本、可回收的電池支撐電動汽車健康發展 ——中國...
    如果電池非常安全,可以節省大量的花費,我們知道這是非常昂貴的維護費用。現在我跟大家講為什麼會發展電動汽車。  相關數據來自於加尼福尼亞州,不光表示了氣候變化,表示全球變暖,它表示了更嚴重的問題,就是氣候波動。氣候波動是真正的風險,氣候波動對車有很大的影響。有50%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於運輸,也就是汽車,這是全球範圍內正在發生的事情。
  • 戴森又盯上了研發電池...
    戴森又盯上了研發電池... 儘管放棄了造車項目,但戴森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分一杯羹的野心,並沒有熄滅。(微信公號:CNWAUTO)11月26日,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宣布,計劃投資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7億元),以開發電動汽車電池、機器人和機器學習等技術。
  • 電動汽車的電池壽命是多少?
    EV電池比您想像的要具有更大的彈性,此外,還有一些方法可以確保您的汽車電池能夠比大多數電池更好地存活。電動車電池壽命經過裡程焦慮後,電池壽命是人們從內燃機汽車轉向電動汽車最普遍的關注之一。所有電池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使用情況而退化,這意味著它們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降低效率,最終會縮短汽車的行駛距離。此外,電池技術並不便宜,到需要更換電池的時候,它們的購買成本將比購車所需要的價格高出很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傾向於整體更換手機,而不是全部更換手機更換電池。但這並不是個壞消息,因為有很多方法可以延長汽車電池的使用壽命,使其更健康,更高效。
  • 日本造車業如此發達,為何不研究純電動汽車?看完你就知道了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市場上的主流車型,許多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態度過去是不接受不購買的,現在大家的變化非常明顯。一些車主已經開始選擇插電式或純電動汽車,電動汽車可以節省養車費用,如果有地方充電的話,購買電動汽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 日企開發中國電池再利用商機 日媒:或引市場爭奪戰
    原標題:日企開發中國電池再利用商機 日媒:或引市場爭奪戰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日媒稱,對中國大型電動汽車(EV)公司比亞迪用過的廢舊電池進行再利用,這一動向在世界範圍內擴大。伊藤忠等企業採購比亞迪回收的電池,將之改造為大型蓄電池,或於2021年度出售給歐美和亞洲等地區的工廠。中國EV銷量佔全世界的五成,今後廢舊電池數量將激增。中國產廢舊電池在世界再利用市場的影響力將與日俱增。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25日報導,比亞迪先是從中國各地汽車經銷店等處回收比亞迪巴士和計程車等的電池,然後將回收的廢舊電池提供給深圳市普蘭德儲能技術有限公司。
  • 電動自行車電池租賃共享平臺行運兔
    行運兔電池租賃平臺是由上海行乎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旨在面向我國超3億電動自行車用戶提供電動車電池租賃共享以及周邊服務的網際網路平臺。通過對傳統電池進行「智能化」的改造,再通過平臺的租賃服務,集中投放,統一回收。既解決了電動車續航不足,使用壽命短,易被偷盜等問題,也保護了環境。
  • 二手動力電池如何變廢為寶
    本報駐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蔣 豐 青 木電動汽車在全球的快速發展,也刺激周邊行業出現新的商機。《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報導稱,中國純電動汽車企業比亞迪的二手電池再利用將擴大到全球。日企將採購比亞迪回收的二手動力電池,改裝成大型蓄電池,最早於2021年度向歐美和亞洲等地的工廠銷售。
  • 電動汽車為何選用18650電池 包括特斯拉?
    特斯拉在進行電動汽車電池開發時,測試了很多種類的電池,但最後把目標鎖定在18650電池,那麼究竟18650電芯有哪些優缺點?多年來,日本廠商在18650電池的生產工藝上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使得產出的18650電池的一致性、安全性都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相比之下,層疊式鋰離子電池遠遠沒有成熟,常見的有方形電池、軟包電池,甚至連尺寸、大小、極耳位置等都不統一,電池廠商所具備的生產工藝也不能滿足條件,大多數以人為控制為主,電池的一致性達不到18650電池的水準。
  • 日產宣布停止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崛起,氫能源行不通了嗎?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產宣布暫停與戴姆勒及福特合作開發燃料電池車的計劃,將力量集中於發展電動汽車。另外,根據IDC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多家權威機構近日預測2021年不但將是電動車行業在疫情中恢復的一年,也將是電池生產商產能建設提速的一年。一方面日產停止氫燃料電池,另一方面電動汽車崛起,氫能源是不是已經行不通了呢?
  • 日本推進電動汽車發展的政策措施
    日本是較早開始電動汽車研發計劃的國家,經產省下設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建立「All Japan」官民一體化協作體制,跨越企業壁壘促進開放性創新,除豐田、日產等多家汽車廠商外,三洋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及研究機構也共同參與,推動電動汽車關鍵技術(全固態電池、革新型蓄電池、燃料電池、功率半導體、電機、逆變器、材料輕量化等)在世界上搶先一步實現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