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2月29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深圳市已獲準推出個人跨境人民幣匯款服務。這是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最新舉措,也是對中國鼓勵人民幣應用於跨境貿易和投資的政策延伸。
報導援引看過相關指導文件的知情人士稱,中國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在這份落款時間為2月14日的文件中表示,在深圳開展業務的多家中資銀行將獲得許可,向深圳所有個人客戶提供這項新服務。
上述知情人士稱,文件中並未說明新政策的生效時間。中國央行則不予置評。
深圳市與新興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毗鄰,是2009年首批獲得中國政府許可進行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的五個城市之一。中國央行去年已將該試點項目推廣到全國。據央行數據顯示,2011年的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總額較上年增長了三倍多,至人民幣2.1萬億元(約合3,333億美元)。
中國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也在慢慢放鬆對資本流動的管制。
據知情人士稱,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一步是允許企業以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結算,目前政府有關部門正計劃將這一政策對個人開放。這位知情人士還稱,這一新舉是朝著人民幣最終實現自由化目標的自然發展。
雖然到目前為止,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動中仍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貿易交易為主,但人民幣在跨境投資中的使用也開始佔據一定位置。
中國境內外的個人很少有合法渠道將海外的人民幣資金帶回中國。他們通常不得不先將人民幣兌換成外匯,然後再將這些外匯匯回中國。
銀行業管理人士認為,至少在初期,這項新服務的需求將主要源於那些計劃赴香港旅遊的中國人。人民幣在香港已經得到廣泛使用。
據知情人士稱,深圳市有關允許個人進行跨境人民幣匯款的最新指令將適用於以下中資銀行在深圳的分支機構: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指導文件稱,每人每天可以通過上述銀行深圳分支機構的帳戶跨境匯款不超過人民幣80,000元資金。目前尚不清楚有關部門是否會批准在更長時間內多次跨境匯回人民幣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