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這碗 拉麵 在百度外賣被拋售後還能好吃嗎?

2020-12-18 虎嗅APP

作為百度外賣佔比低於10%的股東,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曾在去年依靠這一投資實現了淨利潤的5倍增長,可惜的是,這一 「紅利」並未能持續下去:

日前該公司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味千實現營業額11.52億元,同比下滑2.5%;淨利潤1.09億元,同比下滑80.9%。此外,集團其他虧損為301.5萬元,較2016年同期的6.23億元收益下滑100.5%。

於此同時,儘管「百度外賣被拋售」,依舊處於交易雙方堅持 「市場傳言,不予置評」的階段,味千倒是急忙甩出公告稱,根據近期市場上的消息,該公司一項「指定為透過損益按公平值入帳的金融資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

對於經營業績的下降,味千方面歸因為報告期內門店數量及同店銷售下滑所致,半年報顯示,味千在大陸地區的門店數由2016年年中的625間降至今年年中的619間,而這並非是味千的新危機。

2010年時,味千曾提出 「千店計劃」,希望在五年內將門店數擴增至1000家。然而接年來其擴張速度卻是一直在放緩——有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時,味千門店新增數為33家,到2015年時僅新增4家,門店總數為634家,距離目標1000家著實甚遠。2015年3月,公司行政總裁潘慰還曾高調宣布了新一個五年千店的計劃,同樣是 「計劃在中國用5年時間實現1000家店面的目標」,然而在2016年年末,集團門店數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由634家降至614家。

而去年財報同樣顯示,儘管淨利潤實現了大幅增長,但是在內地市場餐廳收入一項,卻僅錄得22.29億元,較2015年25.45億元出現了9.88%的下滑。這更顯出了味千主營業務的乏力。

對於味千門店數減少,同店業績也下滑的境況,潘慰曾將此歸結於商場零售業受到電商等衝擊,以及商場內餐飲增多導致客流分散。而業內人士卻認為這正說明了味千目前已有門店經營狀況的不容樂觀,尤其是單店盈利能力的下滑,而這背後反映的恰恰是品牌影響力及競爭力的式微。

2015年7月,味千出資6000萬美元投資百度外賣,這一財務投資在2016年,為其帶來了7.46億港元的帳面盈利,這也使得味千上半年的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大幅增長506.2%,卻並不能掩蓋品牌核心業務方面的嚴重問題。

品牌的老化與產品更新迭代的緩慢是味千備受詬病一大主因,對此,公司也曾嘗試通過推出副牌來應對增長的瓶頸。近年來,味千公司曾一口氣推出了喜多藏、西屋武藏、東京時尚、i燒等十多個子品牌,試圖打造金字塔形品牌,分別去覆蓋儘可能多的消費者。然而密集品牌的推出運營卻並沒能跟上,因而大多數副牌規模過小,在市場上蹤跡難尋,出現了副牌量多店面少的窘境。而從業績上來看,多品牌戰略也並沒有給味千帶來業績的轉機。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曾評價稱:「企業的戰略調整或者變革,關鍵在於操盤手的理念,不論是餐廳的網際網路化還是涉足外賣,味千都顯得比較滯後。此次開發副牌,味千也顯得有些倉皇,未來到底要走哪一步仍然是一個試水的狀態。」一個品牌如果不能夠在主流消費區域看到,意義還是非常有限的。」在他看來,味千的多品牌戰略並不成熟,也反映出能力的缺失和市場定位的不明確。

除了多品牌戰略之外,味千還在2016年提出新的戰略,希望通過打造智慧數碼化門店來提升客戶體驗,還籤下了全球8000多個機場門店以及歐洲市場門店的經營權,並建立信息化系統手機消費者大數據,以期為精準營銷打基礎。另外,在2017年味千還計劃通過管理精細化、智慧高端化等措施來保持市場佔有率。然而北京商報援引業內人士預測,這些舉措很難迅速為味千帶來大幅提升,甚至在2017年門店數量還將繼續減少,主營業務提供的淨利潤也難以提升。

對於味千這個餐飲品牌的自身轉型與突破,公司還需要相處其他對策。

相關焦點

  • 味千拉麵欲6000萬美元投百度外賣
    京華時報訊(記者胡笑紅實習記者鄧夢穎)味千上周末發布公告,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AjisenInvestments同合伙人Hina及Hanking訂立合夥協議,共出資7000萬美元投資百度外賣業務,其中味千承諾投資6000萬美元。
  • 味千拉麵淨利潤增長了五倍多 跟賣面無關全靠投資了百度外賣
    8月23日,味千拉麵公布2016年中報。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味千拉麵營業額13.95億港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1%。雖然主營業務淨利潤只有1.17億港元,但公司整體毛利卻達到了9.87億港元,使得公司帳面盈利約7.46億港元,淨利潤更是大漲約506.2%。但味千拉麵此次的淨利增長跟這家公司的主業無關,全來自於其去年下半年投資的百度外賣。
  • 拉麵不好賣了 味千拉麵要繼續大力發展外賣業務
    但為什麼味千拉麵再也賣不好了?   實際上這五六年來,它似乎就沒怎麼好過。2010 年的反日遊行,作為港資公司的它「被日企」了,多個門店被砸,受到的傷害不小。   2011 年它深陷「骨湯門」,之後股價暴跌,本來業績以 30% 以上速度增長的步伐不得不停止。
  • 味千拉麵還能吃嗎?
    而按照味千拉麵易初蓮花店店員的說法,他們店面銷售的拉麵的底湯和袋裝味千豬骨湯拉麵(半乾面)裡的「味千豬骨湯料包」是一樣的,如果這一說法屬實,味千拉麵用的原湯則與西蓋米食品(上海)有限公司脫不了干係。  味千濃縮液到底來自何處?一則來自監管部門的消息則顯示,濟南的味千拉麵店使用的湯料來自青島一家公司。
  • 味千拉麵困局:中國消費者長大了 拉麵女王卻老了
    可能的選擇並不多,必勝客、味千拉麵肯定在備選名單內。但是現在,這兩家「老字號」齊齊陷入危機,先是必勝客拖了百勝中國的後退。現在,輪到味千了。上個月末,味千出臺了2017年上半年的財報,淨利潤、主營收持續下降,上半年營業額11.52億元,同比下滑2.5%,淨利潤1.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80.9%。
  • 味千中國衰落:5位60歲老人決定這碗拉麵的味道
    在潘石屹特地為這張肖像配發微博的評論區裡,網友對味千拉麵吐糟最多的是:貴和難吃。進入中國市場22年,味千中國開店超700家,卻未能扭轉業績下滑的頹勢。這是繼2018年底爆出高管貪腐後,又一重大利空消息。味千掉隊8月1日,味千中國(00538.HK)發布公告,預警今年中報純利同比「顯著減少」,公司雖沒有披露具體數據,但這顯然是壓力的提前釋放。數據顯示,2018年中報,公司錄得淨利潤1.21億元。
  • 味千拉麵為什麼不香了
    就在味千重提「千店計劃」的2015年,由於看好外賣的發展前景,味千中國向百度外賣投資了7000萬美元,佔股10%,也是在同一年,為了保證行業上遊原料質量的穩定及降低成本,集團還投資了一家雞蛋供應商「江蘇鴻軒」。味千中國通過全資子公司領馳食品向江蘇鴻軒投資4335.36萬元,持有其9.44%的股份。後該公司繼續增資或股權稀釋,啟信寶顯示,截至目前,領馳食品仍持有其7.2897%股權。
  • 味千拉麵「骨湯門」之後:泥沼中艱難的自我救贖
    8月末,味千拉麵公布2018年中期財報:截至6月30日,味千拉面上半年實現營收11.5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0.1%。相比營收微增,淨利潤增速更加明顯:報告期內,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21億元,同比上升11.7%。 即便如此,這仍是味千拉麵三年來最漂亮的一期財報。
  • 味千拉麵的自我救贖,餐飲行業的遠方在哪裡?
    「拉麵女王」潘慰,而這家店也就是上市公司味千拉麵的第一家店鋪。然而,從2011年開始味千經營規模大幅縮水,大量分店關閉,2015年更是因為百度外賣被收購,作為持股方的味千也受到重創。食品貿易出身的潘慰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因為一次日本考察之旅,意外的被日式拉麵所吸引,濃鬱的肉湯香味讓潘慰果斷選擇回國開店,從大篷車到臨街店鋪未嘗一敗。
  • 味千拉麵扭虧為盈就能夠成功突圍嗎?
    1968年,重光孝治在日本創立了第一家味千拉麵,屬於家族企業。其本身在日本本土知名度並不高,經營味千拉麵的重光產業只不過是一家「中小企業」,每年營業額不超過16億日元。但在上世紀90年代,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潘慰在日本發現商機,獲得了味千(中國)的全權代理權。在現在的味千(中國),重光家族的控股僅在5%左右。
  • 味千拉麵好吃嗎 從豬軟骨春筍拉麵感受美食魅力
    提及日本,便不得不說說關於它的飲食文化,其中,拉麵作為日本經典又接地氣的一道美味,深受普通大眾的喜愛。而味千拉麵又是率先將日式拉麵引入中國的日式拉麵品牌,並傳承於日本正宗的豚骨拉麵流派。那麼,味千拉麵好吃嗎?是否真正保留了日式拉麵的精髓所在?今天,我們從一碗豬軟骨春筍拉麵,來了解味千拉麵的美食魅力。
  • 味千拉麵好吃嗎?三大要素領銜舌尖美味
    味千拉麵好吃嗎?三大要素領銜舌尖美味時間:2018-12-28 17:5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味千拉麵好吃嗎?三大要素領銜舌尖美味 味千拉麵好吃嗎?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概念裡,吃一碗拉麵尤其是自家做的拉麵,要麼是清湯素麵配蔬菜,要麼便是加幾塊肉便將其稱之為葷面,這些雖然做起來簡單,能夠滿足基本的口腹之慾,但還遠遠達不到美味的標準要求。而日   原標題:味千拉麵好吃嗎?三大要素領銜舌尖美味     味千拉麵好吃嗎?
  • 味千拉麵7年前就喊出了「千店計劃」,如今門店不增反降
    2016年,味千拉麵實現營業收入23.79億元,同比下降6.5%;淨利潤6.65億元,同比增長260.5%;年末共有銷售餐廳650間,較2015年年末減少23間。味千拉麵2016年淨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是受投資百度外賣的影響。
  • 拉麵大王味千怎麼了?靠73%的毛利幹丟80%的市場
    味千拉麵這碗廣告,我給99分!   雖然只要加再額外花10塊錢,加兩次面,就能勉強吃飽。但只吃了一次,再沒去過。   雖然「洋快餐」這個詞用的並不是很準確,但表明了「味千拉麵」在消費者心中的定位。   環保,相信每個人都會擁護。人們其實並不糾結於那1塊錢,這恰恰從側面反映出顧客對於味千的服務滿意度在快速下滑。
  • 「味千拉麵」真的不受歡迎了嗎?你還想去吃嗎?
    1995年,潘蔚去日本考察時,被這一火爆的場面吸引,在排了很久的隊才吃到一碗麵後,她決定在中國地區代理這款拉麵。由於當時熊本縣很貧困,味千店面也不大,潘蔚花了很少的錢就拿到了中國地區的終身代理權。1996年,第一家「味千拉麵」在香港銅鑼灣開業。推出「10元吃飽,20元吃好」的活動,吸引了非常多的顧客。
  • 拉麵之王味千淨利潤下滑兩成 到底做錯什麼了?
    淨利潤下滑兩成、股價連續七年下跌、內部貪腐嚴重,這樣的拉麵之王味千不得不讓人覺得揪心了,但是味千的問題真的僅僅是內部貪腐出了問題這麼簡單嗎?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味千的發展歷程和問題何在?  二、味千拉麵到底做錯了什麼?
  • 味千之「死」,絕不是因為一碗拉麵賣30多塊...
    >味千拉麵還活著嗎?而隨著生意越做越大,賒帳的金額也越來越大,這給潘家的財務狀況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在一次去日本考察行業時,潘慰發現了味千拉麵,在參觀了味千拉麵的工廠之後,潘慰覺得味千拉麵的生產效率極高,完全可以在中國進行推廣。1996年,潘慰在自己居住的香港開了第一家味千拉麵,也正如潘慰此前預測的那樣,麵館的生意異常火爆。接下來,潘慰將自己的目光轉向大陸市場,她選擇的第一站便是深圳這座改革中的城市。
  • 營收止住六連跌、上半年狂開店 味千拉麵走出「至暗時刻」?
    「骨湯門」事件發酵,味千拉麵(需求面積:120-150平方米)步入「至暗時刻」,嘗到多大苦果?   2.投資百度外賣,對味千拉麵帶來哪些影響?   3.品牌形象崩塌後,味千拉麵又打算如何自救?   狂奔三年,味千拉麵終於跑贏了一次。
  • 營收止住六連跌上半年狂開店 味千拉麵走出「至暗時刻」?
    狂奔三年,味千拉麵終於跑贏了一次。8月末,味千拉麵公布2018年中期財報:截至6月30日,味千拉面上半年實現營收11.5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0.1%。相比營收微增,淨利潤增速更加明顯:報告期內,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21億元,同比上升11.7%。即便如此,這仍是味千拉麵三年來最漂亮的一期財報。
  • 一碗拉麵毛利高達73%!味千拉麵為何遭遇淨利驟降8成?
    如果不是去年有投資百度外賣帶來的7.46億港元帳面盈利,當年味千(中國)的財務報表不會那麼好看。就在今年3月,潘慰女士對外表示今年還將開設100家新店,而現實是,今年上半年已經關閉13家店。在當年,公司營業收入下降近6%,淨利潤下滑17.7%,似乎從這一年開始,味千(中國)真正進入了經營困局。雖然2015年味千(中國)斥資7000萬元美元投資百度外賣,淨利潤實現5倍增長,但其主營業務並沒有及時「還陽」,而且下滑6.5%,直到今年上半年頹勢越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