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之王味千淨利潤下滑兩成 到底做錯什麼了?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淨利潤下滑兩成,股價連續七年下跌,拉麵之王味千做錯什麼了?

  來源: 江瀚視野觀察

  在中國餐飲界說起拉麵,基本上大家想到的首先會是蘭州拉麵,之後就會是味千拉麵了,由於蘭州拉麵始終沒有單一的品牌企業出現,這就讓味千拉麵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內成為中國拉麵產業當中有名的拉麵之王,然而就是這樣的拉麵之王似乎卻處於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當中,最近味千拉麵財報顯示淨利潤下滑兩成,股價連續七年內下跌,著名的拉麵之王到底怎麼了?

  一、多事之秋的拉麵之王味千

  3月20日晚間,味千(中國)發布的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公司2018年營業額達23.78億元,較2017年的23.32億元同比增長1.9%。集團毛利達17.93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約2.2%。公司股東應佔溢利5.5億元,較去年虧損的4.87億元同比增長213.2%,並且公司實現扭虧為盈。

  儘管如此,2018年味千(中國)經營溢利為2.31億元,同比減少23.1%。年報顯示,經營溢利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存貨消耗成本、員工成本、折舊及攤銷成本、物業租賃及相關開支和其他經營開支都同比增長。年報顯示,味千(中國)人力成本佔營業額的比例約為25.6%,較去年同期上升約0.3個百分點。公司存貨消耗成本佔營業額比例為24.6%,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公司憑藉調整菜單價格和採用直接購買穩定材料成本而小幅增加了毛利率。

  然而,讓人關注的是在味千發布財報之前不久的3月14日,味千中國發布了關於財務長劉家豪涉嫌挪用資金的最新進展。官方稱在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間,最多約2363.7萬港元遭劉家豪以支票欺詐方式挪用。這個數額遠超去年底事件披露時,179.5萬港元的數字。一年過去,金額翻了10倍不止。

  我們再結合一下味千拉麵的每年的利潤只有2.31億元,就可以想到這個被挪用的兩千多萬對於味千的影響究竟有多麼深遠了。從股價上更能表現的非常清楚,截止到3月22日,味千(中國)跌至2.29港元,跌幅為1.72%,距離其巔峰時刻——2011年7月15日18港元的歷史最高點可謂是「望塵莫及」,截至2019年味千拉麵已經股價連續七年下跌。

  淨利潤下滑兩成、股價連續七年下跌、內部貪腐嚴重,這樣的拉麵之王味千不得不讓人覺得揪心了,但是味千的問題真的僅僅是內部貪腐出了問題這麼簡單嗎?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味千的發展歷程和問題何在?

  二、味千拉麵到底做錯了什麼?

  其實,說到味千拉麵,基本上所有中國人都會以為這是一個日本品牌,的確如果我們一定要追根溯源的話,味千拉麵的確是一個日本品牌,正宗的味千拉麵開創於1968年是一個名叫重光孝治的日本人創建的,但是重光孝治的味千拉麵只是一個在日本熊本縣經營著一個不大門面只有十餘個座位的小型拉麵店,店鋪的logo就是用重光孝治的小女兒為其店面形象。1995年,中國味千拉麵的創始人潘慰去日本考察在九州的熊本市轉悠,當時的熊本市可沒有今天舉世聞名的熊本熊,只是一個較為貧困的農業縣,但是就是這個小拉麵檔,由於人滿為患引起了潘慰的注意,在排長隊吃到一碗拉麵之後,潘慰希望可以在中國地區代理這款拉麵。由於味千拉麵在日本是一家只有十幾個座位的小店鋪,自然潘慰用極低的價格就成功取得了味千拉麵在中國地區的終身代理權。

  1996年,第一家「味千拉麵」在香港銅鑼灣開業。由於主打計程車的哥優惠,「10元吃飽,20元吃好」 味千拉麵一下子成全港的哥首選午餐,到了年底實現了60多萬的盈利。此後,潘慰趁勢又開了15家門店,「味千」很快在香港站穩腳跟。之後,味千拉麵憑藉在深圳世界之窗推著流動手推車賣拉麵,一炮走紅,之後味千拉麵在中國內地可謂是勢不可擋,根據味千拉麵的官網顯示,截至2018年5月底,味千拉麵網絡遍布中國120個主要城市的商業地段,在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廣州、杭州、南京、福州、大連、成都、武漢等地區設有708家分店,但是根據啟信寶的數據顯示,當前的味千拉麵其實和日本的味千拉麵基本上沒有任何關係,從股權關係來看這就是一家打著日本招牌的中國企業。

  2007年3月30日,味千中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潘慰憑著一碗拉麵製造出90億估值的神話,個人身價也飆至50億,她也一舉打破內地連鎖餐飲從未在香港上市的僵局。2008年,味千中國被福布斯選為營業額10億美元以下「200家最佳亞洲企業」之一。潘慰也於同年登上「胡潤餐飲富豪榜」榜首,並在此後4次蟬聯榜單首富,被稱為「中國拉麵女王」。

  但是,如今的味千卻出現了嚴重的經營問題,股價一路下跌姑且不提,淨利潤下滑嚴重,內部管理缺失,味千的問題出在哪了呢?

  首先,忽視品質管理所帶來的品牌重挫。其實,從2007年味千上市到2011年的四年多的時間當中,味千可謂是進入了一個高光時刻,對於味千來說,它不僅牢牢地佔據中國快餐品牌的C位,更是憑藉一碗拉麵就成功地徵服了香港的諸多投資者,其股價在當時達到了迄今為止的最高價18港元,但是正如同王熙鳳在《紅樓夢》中的那句話:大有大的難處。突然快速發展,快速壯大的味千犯了大多數高速發展企業的通病,這就是「蘿蔔快了不洗泥」,高速發展的味千拉麵在品質管控上面栽了大跟頭。2011年7月,有媒體報導,30多元一碗的味千拉麵,湯底是用湯粉、湯料調製出來,每碗成本僅幾毛錢。隨後,味千在官網做出回應,承認湯底由濃縮液還原而成。其實中國人吃食物最注重的就是口感就是品質,如果一個食品的品質出了問題,對食品品牌來說不啻於滅頂之災。特別是售價相對高昂的味千拉麵都是用勾兌出來的湯底,立馬讓消費者形成了極為嚴重的消費偏見,這樣的味千我不如去吃康師傅或者路邊幾元一碗的蘭州拉麵了。

  其次,多元化時代的單一產品尷尬。中國是全世界的吃貨大國,在中國民以食為天,即使是貴為世界洋快餐名牌的肯德基進入中國之後都需要根據中國人的味蕾不斷調整自己的口味,做中國式的肯德基,味千拉麵碰到的問題同樣嚴峻,在日本一家拉麵店可以憑藉幾款簡單的食品紅火五十年,但是在中國味千拉麵相對單一的食品品種就非常難以在長期範圍內聚集消費者。味千其實也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很早就布局多元化發展,推出了10多個子品牌,包括高端品牌和歌山,中端品牌喜多藏、西屋武藏,甜品麻布十番,燒烤店炭火燒肉味牛,大眾品牌東京食尚等等。其實,味千忘了一點,中國人的食品品類其實遠超過日本,拉麵的確是中國和日本共有食品味蕾,但是其他產品真的不一定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了,味千的子品牌最終沒有一個像拉麵一樣受到中國消費者的承認。

  第三,網際網路化的押錯籌碼。品牌信任度受損,產品新鮮度不足,味千想到用網際網路流量紅利來給自己加持,期待著網際網路賦能能讓自己再搭一波順風車,這個時候味千看中了中國網際網路三極的百度這一極,不惜拿出7000萬美元投資百度外賣,仔細想想對於一家餐飲企業來說,7000萬美元是需要其賣出多少碗面才能賣出來的?可以說,潘慰還是看的比較準的,外賣市場的確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重要風口,只是這個風並沒有吹給百度,而是給了美團和餓了麼,結果,2017年,百度外賣被餓了麼以5億美元虧損收購,味千也一舉虧損9.35億元。

  再加上我們一開頭說的味千內部的貪腐管理問題,其實味千的問題已經非常明晰了,這就是味千雖然有著比較讓人敬佩的創業史,但是其無論是創辦拉麵品牌還是做後面的資本擴張,其實都沒有把主要精力致力於產品上去,都是在營銷上面下功夫,由於缺乏對中國吃貨足夠的了解,一次引入外部可能會成功,但是想要依靠其長遠特別在一個吃文化盛行的吃貨市場實在是太難太難,如今味千最好的辦法還是回歸回來安心地做食品,只要味千能夠推出幾款消費者熱捧的網紅食品出來,這才是它解決問題的唯一法門。

  拉麵之王味千的遭遇,你從中看懂了什麼嗎?

 

 

(責任編輯:王惠綿)

相關焦點

  • 淨利潤同比下滑80.9%,品牌老化 味千拉麵業績連續3年下滑
    封面新聞記者 陳怡然你有多久沒有吃過味千拉麵了?2010年,味千(中國)首次公開提出「千店計劃」,預計在中國用5年時間實現1000家店面的目標。那個時候的日式拉麵店,除了味千幾乎沒有更多的選擇。近幾年,一風堂、元町之味、雷門等日式拉麵品牌陸續在成都跑馬圈地,而味千拉麵還是味千拉麵,消費者出現審美疲勞,新鮮感喪失。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到,新生消費力的群體給餐飲行業帶來紅利,但味千卻沒有享受到這種增長。「味千從店面設計、產品創新和服務都跟不上新生代的需求。」數據同樣說明了問題。
  • 淨利下滑逾7成 味千拉麵該如何挽回消費者信心?
    淨利潤大幅下滑3月31日晚間,主打日式拉麵的上市公司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0538.HK 下稱「味千拉麵」)發布2019年報。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總營收25.65億元,同比增長7.9%,稅前淨利潤為2.31億元,同比下滑65%,歸屬於股東應佔淨利潤為1.56億元,同比下滑71.6%。
  • 味千拉麵元氣大傷,十年重臣背叛,年淨利潤下滑65%,股價暴跌
    來源:市界作者 | 市界 何珊珊 編輯 | 老拿 味千拉麵時運不濟。3月31日晚,港股上市公司味千拉麵發布2019年報。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總營收25.65億元,同比增長7.9%,稅前淨利潤為2.31億元,同比下滑65%,股東應佔淨利潤為1.56億元,同比下滑71.6%。可以說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2018年底,味千拉麵原財務長劉家豪監守自盜挪用公司數千萬資金。
  • 味千拉麵業績下滑超八成 關店數量持續增加
    2016年曾依靠投資百度外賣實現淨利潤翻5倍的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味千(中國))如今陷入業績下滑的泥潭。半年報數據顯示,味千(中國)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額11.5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2.5%。淨利潤1.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80.9%。與此同時,味千(中國)依然在不斷關店,距離其2015年擬實現的「千店計劃」規模漸行漸遠。
  • 味千拉麵困局:中國消費者長大了 拉麵女王卻老了
    可能的選擇並不多,必勝客、味千拉麵肯定在備選名單內。但是現在,這兩家「老字號」齊齊陷入危機,先是必勝客拖了百勝中國的後退。現在,輪到味千了。上個月末,味千出臺了2017年上半年的財報,淨利潤、主營收持續下降,上半年營業額11.52億元,同比下滑2.5%,淨利潤1.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80.9%。
  • 味千拉麵、九毛九的「瑞幸」之鑑 「大胃王」的渡劫進行時
    上述兩行為,無疑大大降低了「千店」難度。不過,通過「降維」實現的目標,價值和意義又在哪呢?更尷尬的是,就算大幅調低目標,從近年來其開店數量看,味千拉麵的「千店夢」或仍難以實現。味千拉麵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總營收25.65億元,同比增長7.9%。稅前淨利潤為2.31億元,同比下滑65%,歸屬於股東應佔淨利潤為1.56億元,同比下滑71.6%。淨利潤下滑7成,堪稱「斷崖」。
  • 味千拉面上半年業績變臉:淨利降八成 關店13家
    今年上半年,味千拉麵營業額11.52億元,下滑2.5%;去年投資百度外賣貢獻6.3億元收益  去年靠投資百度外賣淨利潤翻了5倍後,味千拉麵未能續寫這一投資神話。今年上半年其業績「變臉」,下滑八成。  8月23日,港股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公布的2017年中報數據顯示,其上半年實現營業額11.5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2.5%;淨利潤1.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80.9%;基本每股收益0.10元;擬每股派現0.02元。  公開資料顯示,1996年,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潘慰將日本味千拉麵引入香港及內地,並先後取得該品牌在香港、澳門及內地的永久經營權。
  • 因為多收了一包紙巾,味千拉麵丟了8成市場!
    和在味千拉麵消費時遭遇到種種「不如意事」相對應的是,今年21歲的味千似乎正走進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局。今年11月末,味千中國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財報,營業額11.52億元,同比下滑2.5%,淨利潤1.09億人民幣,同比下滑80.9%。唉,就因為多收了一包紙巾,丟了8成市場!
  • 一碗拉麵毛利高達73%!味千拉麵為何遭遇淨利驟降8成?
    斑馬消費 陳曉京味千(中國)開店21年來,第一次深刻體味著摸到天花板的感覺。日前,味千(中國)披露的2017年半年報顯示,其營收同比下降2.5%至11.51億元,淨利潤1.09億元,降幅達80.9%。一碗拉麵,73%的毛利潤這個冬天特別寒冷,如果能每天吃上一碗熱乎的拉麵,也是件非常幸福的事。至今來看,味千(中國)的主要產品味千拉麵,並不是性價比高的餐廳產品。
  • 收縮門店、發展副線,業績下滑的味千要成為拉麵界的百麗了
    2017年6月30日,味千中國發布了半年中期成績單,顯示營業額和淨利潤雙雙下滑。其中營業額下滑2.5%至11.52億元,這已經是連續下滑的第三年,淨利潤下降80.9%至1.09億元。   同樣在下降的數字還有連鎖門店的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味千拉麵的門店減少13家至649家。要知道,在2014年之前,味千門店還一直處於快速擴張階段,2011年業績巔峰時期曾一年內開出154家門店。
  • 拉麵大王味千怎麼了?靠73%的毛利幹丟80%的市場
    近來唱衰味千拉麵的聲音漸濃。   2017年上半年,味千拉麵營業額下滑2.5%至11.52億元,連續第三年下滑,淨利潤年比下降80.9%至1.09億元,雙下滑。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毛利率竟然達到了73%,根本原因,就是原材料成本和存貨成本被控制到很低,比上一年降低了2.3%。
  • 味千拉麵業績下滑 子品牌難成增長新引擎
    同味千拉麵的其他副牌一樣,鮮有消費者知道這一品牌是味千旗下的副牌。北京商報記者也是通過味千拉麵官網信息以及味千門店工作人員介紹才獲知,味千拉麵目前已有十多個子品牌。然而調查發現,這些子品牌規模普遍較小,在市場上幾乎看不到蹤影。由於味千自去年以來業績持續下滑,有業內人士分析,味千大規模推出副牌,或為應對當前餐飲市場壓力。但就目前表現來看,這些副牌對業績拉動作用並不明顯,味千能否借副牌翻身還有待觀察。
  • 味千拉麵回歸主業不濟 門店營收降6%股價連跌7年
    幾乎整個傳統餐飲老品牌,都在經歷一場考驗,23歲的日式連鎖拉麵品牌味千也不例外。3月20日,味千(中國)發布的2018年年報顯示。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該公司營業額23.78億元,同比增長1.9%,公司股東應佔溢利5.5億元,而淨利潤卻下滑兩成,股價連續七年內下跌。
  • 味千拉麵2019年淨利下滑超7成:「貪腐門」挫傷品牌 食安隱患頻發...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4月3日訊(見習記者賈玉靜 記者陳瓊)3月31日,味千中國(00538.HK)發布業績公告稱,2019年公司營收25.65億元,同比增長7.9%;歸母淨利潤1.56億元,同比下滑71.6%。
  • 味千拉麵就「骨湯門」正式道歉
    而在店內收銀臺附近則擺放了「關於味千豬骨湯底」的說明,說明中寫道:「消費者品嘗到的味千拉麵豬骨湯底,是用日本重光產業株式會社控股供應商生產的 味千千味湯 在門店兌制還原而成。」但記者發現其店內的餐單上,仍然印有「味千自信的白湯是由豬骨慢燉熬製濃縮而成的」字樣,旁邊印著「湯底是拉麵的生命」。關於「骨湯門」報導對天津門店的銷售影響,店長曾飛表示,影響很小,而且正在逐漸恢復。
  • 百億神話輝煌一時的味千拉麵,到底經歷了什麼
    時間往回倒退個十幾年,當時最火的拉麵品牌非味千拉麵莫屬了,2007年味千中國正式在香港上市,市值達到90億元,至此味千拉麵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第二年,味千的CEO潘慰更是多次蟬聯行業首富,在胡潤餐飲富豪榜連續四年獲得第一。門店數也從上市前的210家,提高到2011年底的662家,那時她的身家高達50億。
  • 味千拉麵7年前就喊出了「千店計劃」,如今門店不增反降
    味千拉麵這個曾以「骨湯」為賣點的拉麵品牌,在深陷「骨湯門」之後,又面臨品牌老化等諸多問題,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超八成。味千拉麵早在2010年就喊出了「千店計劃」,7年過去了,門店數卻不增反降。
  • 拉麵越來越賣不動了,終於扭虧為盈的味千無憂了嗎?
    不過,梳理味千的2018年財報可以發現,味千淨利潤得以大幅增長,並非是餐廳銷售收入增長所致,而是因為其投資控股帶來的溢利大幅增長。2018年味千投資控股帶來的溢利達3.68億元,較2017年的-8.82億元,同比上漲141.72%,味千2017年的巨額虧損主要是投資的百度外賣被餓了麼折價收購所致。
  • 味千拉麵「骨湯門」之後:泥沼中艱難的自我救贖
    8月末,味千拉麵公布2018年中期財報:截至6月30日,味千拉面上半年實現營收11.5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0.1%。相比營收微增,淨利潤增速更加明顯:報告期內,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21億元,同比上升11.7%。 即便如此,這仍是味千拉麵三年來最漂亮的一期財報。
  • 味千拉麵三年業績下滑,蘭池拉麵頂替成為拉麵界龍頭?
    原標題:味千拉麵三年業績下滑,蘭池拉麵頂替成為拉麵界龍頭?拉麵行業一直都是餐飲內佔據比例較多的品類之一,這麼多年以來拉麵在市場的佔比數依舊巨大,新與舊的更迭,品牌的創新也使一些傳統的拉麵行業逐年走低,甚至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