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淳一:寫性是為了寫人生

2020-12-25 半月談網

日本文學家渡邊淳一(下文稱渡邊)的去世,令日本及全世界的渡邊「粉絲」深感惋惜。他從事創作60年來,為世人奉獻了以《失樂園》為代表的上百部激情四溢的作品。他以特立獨行的文學與人生,成就了情愛文學大師的地位,他的逝世造成的空缺不知何時能被填充。

《失樂園》成了渡邊的代名詞

渡邊在中國的知名度很高,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失樂園》。

《失樂園》1997年在日本出版,中國幾乎是同步引進了這本書。1998年我有幸首次將它翻譯成中文。出版社是由於《失樂園》在日本熱銷而大膽引進的,希望也同樣在中國暢銷。然而,看到性描寫幾乎覆蓋全篇,我和出版社都擔心會被審查槍斃,經過商量決定進行刪改。所以,那版《失樂園》基本上沒有了「肉」,只剩下「湯」了。儘管如此,其情節及結局的驚世駭俗仍然引起轟動,渡邊迅速成為中國讀者熟知的日本當代作家,成為中國人了解日本當代文學的一個窗口。

若問為什麼人們會對這樣一本書爆發空前熱情,現在思考起來,也不奇怪。

《失樂園》的書名非常響亮。雖然有借用前人書名之嫌(17世紀英國詩人彌爾頓以《舊約聖經》為基礎創作了長篇史詩《失樂園》),但這3個字的確極具感召力,讓人一聽就想一睹為快。題目與內容的契合,寓意的深刻,等等,都起到了吸引眼球的作用。

內容上,《失樂園》講述事業失意的久木,偶識書法教師凜子,凜子與工作狂的丈夫感情冷淡,久木與妻子則維持著不冷不熱的麻木關係。無愛的家庭婚姻與難於抵禦的情感誘惑,使凜子與久木陷入婚外情的漩渦,並最終在愛的極致中一起死去。故事悽美而震撼人心,充滿了異國風情,讓國人第一次見識了日本人的櫻花情節。包括武士道精神在內的所謂「大和魂」,浸透了島國人的心靈,反映在情愛作品裡,演變成為情而死。渡邊寫出這樣的結局,無疑更給虛無而極致的純愛之情添加了魅力。

書中大膽露骨的性愛描寫也是《失樂園》暢銷不衰的因素之一。儘管刪節了很多,但我聽到的反饋依然是「非常令人驚訝」。以至於從此,一提到渡邊,人們總是會聯想起「情愛」「情慾」「情人」「情痴」等詞語,這些詞似乎已經成了渡邊文學的符號。而我在送給別人《失樂園》這本書時,也要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讓小孩子看」,「影響不好」等。因為,在中國人的意識裡,正式場合比較忌諱談論性,小說裡也是點到為止。發乎情止乎禮是中國人理想的道德規範。然而,壓抑是需要發洩渠道的,儘管不能直白地說渡邊的書起到這樣的作用,但換個詞,說成是「宣洩」或許是比較貼切的。所謂水中月鏡中花,也可以撫慰人的某些缺失。

渡邊探究的不倫之愛這一主題,在讀者中贏得了廣泛共鳴。當人們不甘於平淡的婚姻時,婚外戀便成為了一種調劑。儘管人們深知有悖道德,對不起配偶,卻仍然管不住自己,從中獲得愉悅與罪孽的雙重感受,二者相輔相成。而渡邊則毫不掩飾地將人們在婚外戀中的種種困惑都寫了出來,他認為「倫理和欲望的衝突永遠存在,人不得不面對」。讀者從他的作品中尋找到了某種近似共鳴的東西,或至少能從中各取所需。

《失樂園》引入中國時,正值改革開放,萬物勃發,對於外來文化的渴求和吸收達到了空前的程度,比喻為久旱逢甘雨也不為過。渡邊的這部情愛文學巔峰之作,淺顯易懂,雅俗共賞,符合大眾口味,任何人讀來也不會有距離感。恰逢其時地被中國讀者接受,也就順理成章了。如果時光推後20年,是否還能這麼暢銷,就很難說了。

幾乎都以作者的經歷為藍本

日本作家歷來有著作者生活與作品高度統一的特點,渡邊也不例外。為了藝術追求,他不惜將自己的個人隱私袒露無遺:「我的情愛小說幾乎都是以自己的經歷為藍本。」

小說《魂斷阿寒》裡,寫的就是渡邊的一段青澀往事。高二時,渡邊有個初戀女友叫加清純子。他曾回憶:「純子常約我到圖書室,我們晚上在那裡抽菸、喝酒,她還帶我去札幌藝術家出沒的咖啡店和酒吧,我覺得自己一下成熟起來。然而,高三那年早春,純子在北海道的阿寒湖投水自殺了。前晚,她在我家窗臺上留下一束火紅的康乃馨,仿佛向我告別。我當時覺得她對我的感覺非常特別,但後來才知道,與我交往的同時她還有5個男友,其他人都收到了她的康乃馨。我一直在想,她到底最愛誰?直到成為作家我才明白,她不愛我們,她最愛自己。她喜愛表演,甚至主動去墮落,衝破一些道德觀念。」

20世紀80年代,渡邊打算挑戰已婚男女的婚外情題材。醫生出身的他發現「男女間的差別不外乎肉體差別,肉體快樂有無和程度可以改變愛的形式」,於是誕生了《一片雪》,題目的寓意是:男女情愛猶如片片飄落的雪花消融一般,狂熱的激情過後,餘下的只是虛無。

《一片雪》在日本大賣,從此渡邊一發不可收,此後的《化身》《泡沫》,他反反覆覆描寫愛的愉悅與虛無。這些婚外情描寫,最終都是「無言的結局」,出軌的男人和女人或是回歸家庭,或是天各一方,最終都沒有生活在一起。渡邊認為,如果設定他們生活在一起,便意味著回到世俗生活,激情會再一次陷入平淡。他想要「寫更深刻的性愛,作為這些作品的拓延」,於是創作了《失樂園》。男女主人公一起選擇死亡,震撼了世人的心靈。之後發表的《瞬間》,描寫為愛而死的女性;《愛的流放地》裡的男主人公為了心愛的女人而不惜承擔殺人的罪名去坐牢,這些以死亡為結局的作品,將渡邊式情愛文學理念牢牢地定格在了「愛的極致是死亡」上。

渡邊坦言曾有過追求極致的愛的欲望,卻終於沒有那樣的勇氣,所以要在小說裡寫出來。儘管是虛構,卻不乏他自身感受的寫照。借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我寫性是為了寫人生。而很多年輕人寫性愛,就像寫家常便飯一樣,和人物命運沒有什麼關係。或者純粹為了色情而色情,這是對文學的褻瀆。」

很多讀者都對渡邊的婚姻感到好奇。一直反對婚姻的他,為何也選擇了結婚?在作品中如此直白地描寫婚外情,又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家人?渡邊曾很坦誠地說:「我結婚的時候,還是一個醫生。那時沒想到日後還有當作家的生涯在等著自己。如果當時是作家,就不會結婚了。通常一個作家創作時,身邊如果有妻子和子女,是寫不出什麼好東西的。」在生活中,渡邊幾乎從不與妻子交流與小說有關的東西,「她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並不是為了夫妻圓滿才寫小說的。」

2004年5月,古稀之年的渡邊曾和妻子來中國上海,參加他的《丈夫這東西》新作發布會,妻子都已到發布會樓下,卻接到渡邊助理打的電話,希望她不要在媒體前亮相。渡邊曾說:「我已經很對不起她們了(指妻子和孩子),現在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不在公開場合談論她們。」

隨著自身年齡的增長,一直專注描寫中年人情愛的渡邊,又將目光轉向了中老年人的戀情,陸續發表了以老年公寓為背景的《復樂園》,反映男人退休後感情生活寂寥的《孤舟》,謳歌忘年戀的《天上紅蓮》,以及針對70歲以上老年人性愛問題的《再愛一次》。年逾古稀仍然保持旺盛的創作力,令人肅然起敬。

「寫性」在日本文學作品中在所難免

許多讀者,特別是年輕讀者對渡邊的作品中大量的性描寫及不倫之戀感到不解,甚至有些反感。由於他的性描寫尺度過大,即便在日本也每每引發爭議,毀譽參半。《一片雪》發表後,有人給他寄來剃鬚刀片,讓他「去死吧」。《失樂園》出版後,曾有家庭主婦跑到他家門口遊行,反對這本小說。渡邊對此很不以為然,他認為不同的眼睛和心理會讀出不同的境界,表現的是其自身的水準。他還自信地說過:「在日本能夠把性愛描寫得很細緻、豐富、到位的作家極少。能夠把性寫得不淫穢,很單純而乾淨、深刻是很不容易的。」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這樣一位挑戰禁忌的作家,有不同看法非常自然。對渡邊先生的評價,即便在他去世後也很難蓋棺定論。在此,我只是從譯者的角度談一談在翻譯他的作品過程中,一點點感受或是想法,與大家一起探討。

首先,要知道,無論日本和中國距離多麼近,無論其歷史上受過中國多少影響,畢竟文化有很大不同。日本對於性文化的寬鬆是人所共知的。「寫性」在日本文學作品中,幾乎不可或缺。因此,以男女情愛為主題的渡邊文學,性愛描寫大量登場就在所難免了。

另一方面也是主題的需要。渡邊中後期的作品致力於探索兩性情感,以及愛情與婚姻的衝突,也是立足於對人生的思考。為了表現這樣的主題,具象化的性愛描寫便成為必需。男女主人公的情愛並非以滿足情慾為目的——做愛是為了確認彼此的愛。「醫學是通過探究肉體達到理性的結論,而小說則是從精神上探究理論無法解決的問題。從醫學的角度,我看到了人最肉體的東西;從作家的角度,我看到了人最本質的東西。當然,兩者都需要對人的愛,都必須對人具有深刻的關懷。」從他的這些話可以明白,他認為肉體決定精神,寫性是為了更真實地反映人的狀態,性是為其文學主題服務的。

常有記者問我,你翻譯了那麼多渡邊的作品,也寫了很多譯後記,一定很喜歡他的風格吧?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排除有些譯者是從喜好出發進行選擇的,但我本人更偏重於職業化,無論個人喜歡與否,我只想儘可能全方位地將日本文學介紹給中國讀者,而與好惡無關。

日本國民作家夏目漱石在名作《心》裡說過:「戀愛是罪惡的,同時又是神聖的。」曾幾何時,「戀愛是神聖的」獨步日本文壇,到了渡邊這裡,又進一步放大了已婚男女這個獨特的視角,使其作品不但描寫了戀愛的神聖,也描寫了戀愛的罪惡。而他在表現主人公享受性愛快樂的同時,也寫出了他們忍受著虛無、道德的煎熬和內心的掙扎,拷問著靈魂的深處。渡邊正是懷抱著這樣的使命感,從純文學起步,後轉向大眾文學,數十年來專注於男女情愛的探索,儘管遇到種種的毀譽褒貶,仍然矢志不渝地走到了今天。且不論該怎樣評價他的文學,僅僅從他對藝術的全身心投入來看,都是很難得的。

對任何一位作家的評價都不是單一的,也不是當下的。需要歷史的檢驗。對兩性關係的本質,千百年來,無數的作家進行了探索,有些甚至被封殺,值得慶幸的是,渡邊獲得了世人的垂青,得以為自己的文學生涯畫上了完滿的休止符。(國際關係學院日法語系 竺家榮)

人物簡介

渡邊淳一,小說家,被譽為日本情愛大師。1933年生於日本北海道,1958年自札幌醫科大學博士畢業,在母校授課行醫之餘開始文學創作。他的作品僅《失樂園》一部就在日本暢銷逾600萬冊,《無影燈》的銷量也突破500萬冊。在全球擁有億萬讀者。

竺家榮,著名翻譯家,專攻日本近現代文學。出版過三島由紀夫、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等日本知名作家的譯作。也是渡邊淳一作品的權威譯者,翻譯過《失樂園》《復樂園》《幸福達人》《天上紅蓮》《再愛一次》等。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渡邊淳一 以第一感覺寫真實人性
    1933年出生於日本北海道的渡邊淳一,從走上文壇開始,一直都以關注男女情感著稱,他的小說在題材、手法和觀念等方面為日本文學開闢了新的思路,他因此贏得了「寫情聖手」、「情愛文學大師」的稱號。讓渡邊淳一廣泛進入大眾視野乃至為整個世界所熟知的長篇小說《失樂園》,講述的就是一對已婚中年男女偶遇後相愛,兩個人在困境中掙扎,最後服毒自盡的故事,曾引起了極大轟動。
  • 渡邊淳一:人生的下半場,拼的是鈍感力
    但是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卻認為,鈍感是人們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他把這種遲鈍稱為「鈍感力」。他說:「鈍感就是一種才能,一種讓人們的才華開花結果,發揚光大的力量。」究竟鈍感力有怎樣的神奇力量,得到了渡邊淳一如此高的評價?答案就在他的這本名叫《鈍感力》的書裡。
  • 渡邊淳一:名起《失樂園》,不只「情色」
    日本「情愛文學大師」渡邊淳一因前列腺癌去世,享年80歲。 因為他,「失樂園」一詞成為當時的流行用語。2013年6月,年近八旬的渡邊淳一,以纏綿病榻之身,在日本又推出了挑戰自我的《再愛一次》。這也是渡邊淳一生前在日本出版的最後一部小說。該作品直面罕有作家觸及的「老年性無能」這一備受人們忌諱的話題,從而引發新的熱議。 渡邊淳一之所以引發爭議不休,不得不說到渡邊情愛文學的特色。竺家榮說,「首先,醫生出身的作家渡邊,善於把醫生對人的生理認識與作家對人的心理認知有機地結合起來。
  • 出版人憶渡邊淳一:為讀者籤售用毛筆 一筆一畫寫
    出版人憶渡邊淳一:為讀者籤售用毛筆 一筆一畫寫   他的作品暢銷亞洲,他的人生「告別式」卻相當低調。1965年,他以第一人稱寫就心理分析小說《化妝》,獲「新潮同人雜誌獎」;1969年,小說《光與影》為他贏得「直木文學獎」,渡邊從此棄醫從文,專事寫作。由於這一階段的作品緊扣生死主題,描寫命運坎坷,通常被稱作「醫學小說」。1980年,渡邊淳一為世界級細菌學家野口英世所作傳記 《遙遠的落日》獲「吉川英治文學獎」。  渡邊淳一不僅在日本擁有廣泛讀者,其作品在中國亦相當受歡迎。
  • 渡邊淳一:名起《失樂園》 不只「情色」(圖)
    製圖姚海濤  日本「情愛文學大師」渡邊淳一因前列腺癌去世,享年80歲  因為他,「失樂園」一詞成為當時的流行用語  渡邊淳一生平  1933年10月24日,渡邊淳一出生於日本北海道,從醫學院畢業後從事外科工作,後棄醫從文,以小說《光和影》獲直木文學獎
  • 筆耕不輟的渡邊淳一
    熱愛日本文學的中國讀者對渡邊淳一這位作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被譽為「日本情愛大師」的渡邊淳一出生於日本北海道,畢業於札幌醫科大學,擁有醫學博士學位並擔任長達十年的外科醫生。
  • 渡邊淳一:當我們談論愛情時……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不妨讀一讀渡邊淳一。渡邊淳一一生中發表了130多部作品,從人倫到孝悌,甚至是社會關係等問題,他都能融入到小說中去。他把「愛和性」捆綁到了一起,獲得了日本情愛大師的稱號。渡邊淳一最著名的作品自然是《失樂園》。
  • 渡邊淳一:情慾寫作高度來自於「驚駭美學
    導語:以《失樂園》聞名的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日前去世。評論家馬小鹽認為,渡邊小說赤裸裸的性描寫、將性高潮與死亡同一化、挑釁婚姻倫理與通姦規則,均給讀者帶來了強烈的「驚駭」體驗。渡邊式情慾敘事以「老房子著火」的毀滅精神,焚燒一切,具有一種情愛美學中的武士道精神。而在情愛的巔峰期死去,宛若在櫻花盛放時凋謝,這屬於日本「物哀美學」的一部分。
  • 日本情愛大師 渡邊淳一
    >渡邊淳一   一貫堅持從正面描寫愛與性甚至,他的作品有時會被稱為情色小說畢生探求生與死的作家譜出的人間讚歌正因渡邊一直探尋包括自己在內的『人性』將自己的體驗冷靜透徹地注入作品之中他始終對人類的本性充滿了好奇
  • 渡邊淳一:愛情與自由、短暫與永恆博弈,碰撞出極致的美麗
    對此,渡邊淳一做了深刻的思考,並將這種思索融入到作品中去。他書寫了大量涉及到愛情、婚姻以及婚外情的「男女之愛」的小說,並樂此不疲。在渡邊淳一看來,「現今的人們以犧牲性愛為代價,換取到夫妻這種形式」。他認為,性愛是體現個人自由的重要方面,而在無愛的家庭中,性是不自由的,人更是不自由的。
  • 《失樂園》作者渡邊淳一辭世
    渡邊曾獲日本多個文學獎項,是描情寫愛的高手。棄醫從文開蹊徑    渡邊淳一1933年出生在日本北海道,1958年畢業於札幌醫科大學,醫學博士,曾是整形外科醫生,在母校擔任整形外科講師,授課行醫多年。
  • 渡邊淳一:「愛是鈍感力的源泉」
    渡邊淳一:「愛是鈍感力的源泉」  也許我們可以將鈍感力解釋成為「有意義的感覺遲鈍」。  撰稿/陳 冰(記者)  渡邊淳一,這位因《失樂園》而廣為人知的「寫情聖手」,突然拋棄了擅長的情感話題,將七十餘載的人生悟道濃縮成獨特的人生智慧,推出散文集《鈍感力》。  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就曾針對輿論指責安倍內閣欠缺領導能力,提出了自己的「鈍感力」忠告:「對於近在眼前的事情必須遲鈍一點,鈍感力非常重要,不要總把支持率的起伏掛在心上。」
  • "情愛文學大家"渡邊淳一:對異性失去興趣會衰老
    渡邊淳一對中文全譯本的出版感到很高興,「我希望中國讀者能把小說和自己的人生經歷聯繫在一起,給大家提供思考的契機,這正是我所期待的。」  《孤舟》主角依舊是老人  對於此次全譯本的出版,一直希望來華與中國讀者進行交流的渡邊淳一非常高興,並於23日—25日來華進行一系列的宣傳活動。
  • 《失樂園》作家渡邊淳一永別樂園
    1998年,在渡邊淳一的故鄉札幌市設立了「渡邊淳一文學館」,已對公眾開放。   暢銷同時伴隨爭議   渡邊淳一是有著醫生背景的小說家,國內讀者對渡邊的第一印象就是「情愛小說」、「不倫小說」。如《失樂園》中露骨的性描寫以及男女主人公為愛殉情自殺;《男人這東西》中對男人由生理至心理直白的剖析等。渡邊的書籍在中國暢銷的同時,尤其是早年間,也伴隨著很大爭議。
  • 日本著名作家《失樂園》作者渡邊淳一逝世
    [華聲在線導讀]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4月30日晚11點42分因前列腺癌在東京的自家住宅內去世,享年80歲。渡邊以《失樂園》《無影燈》《櫻花樹下》等愛情小說和醫療題材作品聞名,曾獲直木獎。他的情愛小說,深入男性和女性本質,尤為受讀者喜愛,僅《失樂園》一部作品在日本即暢銷逾600萬冊。你的愛情觀被他哪本書影響過?
  • 渡邊淳一:生死,情愛的極致考驗
    相比之下,作為中期的渡邊淳一和他「世俗」的情情愛愛,反而更具煙火氣一些。日本女演員黑木瞳(出演《失樂園》女主角):渡邊淳一將自己的人生描繪成了故事,留下令人難忘的回憶後離開。我深愛著他,心中對他充滿了感激之情。
  • 渡邊淳一去世 曾發表多部描寫"愛"與"性"的小說
    渡邊淳一去世 曾發表多部描寫"愛"與"性"的小說 渡邊淳一逝世的消息震動日本文壇,日本多位知名作家發表悼文緬懷這位文學大師。  渡邊淳一是北海道人,在札幌醫科大學就讀時就發表過小說。畢業後,他留校擔任講師,但之後為成為專職作家而赴東京發展。渡邊運用當過醫生的經歷,寫過多部醫療題材小說,1970年因《光與影》獲得直木獎。1980年,渡邊憑藉描寫日本名醫野口英世人生的《遙遠的落日》和《長崎俄羅斯遊女館》贏得吉川英治文學獎。
  • 用毛筆籤售 渡邊淳一:愛情似櫻花綻放般豔麗眩目
    圖片說明: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做客東方網嘉賓聊天室    東方網記者朱雯婷、沈量8月16日報導:大部分人對於渡邊淳一的認識應該是從今天,渡邊淳一先生從日本趕到上海書展現場為中國的書迷籤字售書,展覽中心再度沸騰。  售書現場:用毛筆為讀者籤名  76歲高齡的渡邊淳一頭花白頭髮,舉止優雅、待人彬彬有禮。他為讀者籤名都是使用毛筆,每個字都寫得很認真,籤完字蓋上印章,並讓助手在書上放上一張紙巾,合上之後才交還給讀者。而每籤完一本書,老先生都會對讀者說聲謝謝。
  • 渡邊淳一:我只關注人性,情色僅是表達方式
    渡邊淳一的夢想是想當一名記者,因為可以寫自己的文章,所以在大學報考時,他非常想讀文科。但母親的意見是讓他讀醫科,從現實的角度考慮,醫生不僅社會地位高,而且收入也可觀。最終,渡邊淳一聽從了母親的建議,選擇了讀醫科。大學的前兩年渡邊淳一就讀於北海道大學,他開始讀海明威、哈地歌耶、卡繆等人的作品,卡繆的寫作風格以簡潔著稱,是渡邊淳一最為喜愛的。
  • 走進渡邊淳一電影"失樂園"【2】
    原標題:[羊晚獨家]走進渡邊淳一電影"失樂園" ●《淚壺》 時間:2008年 導演:瀨瀨敬久 演員:染谷將太、石田一成、佐藤籃子 改編自渡邊淳一作品《淚壺》。數年後,愁子罹患乳腺疾病,臨終前她囑託雄介將自己的骨灰做成瓷壺,壺身上卻有一滴眼淚般的紅色痕跡…… 靈肉生死的糾纏 渡邊淳一的作品總是不乏專業醫學術語,這跟他曾經的從醫經歷相關。在成為作家之前,畢業於札幌醫科大學的渡邊淳一曾經從事過10年的骨科醫生工作。他甚至還寫過一部以日本細菌學家和生物學家野口英世為主角的紀實文學,叫《遙遠的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