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每天吃什麼?竟如此令人驚訝

2020-12-17 1顆小棗兒

日本皇室是目前全球歷史最悠久的皇室,許多感覺只出現在歷史上的名詞,在負責服侍天皇的宮內廳仍真實存在,例如負責天皇飲食的御膳廚房。

日皇有26名廚師

日本皇室的御膳廚房稱大膳課,旗下分為負責料理的廚房系與負責配膳的主膳系。廚房部門共有五個下屬單位,日本天皇有26名廚師,其中11人烹飪日本料理,這11人也是主要負責天皇每日餐飲,11人負責西餐,另外還有甜點部門、麵包部門,以及負責皇太子一家飲食的部門。

精簡清淡要健康

天皇日常飲食不是滿漢全席,反而出乎意料的精簡清淡,早餐是烤吐司、燕麥與沙拉的組合,午餐、晚餐則是日本料理、西餐交替出現,若輪到日本料理,只有三菜一湯,只讓天皇吃八分飽。

大膳課最重要的任務,是通過飲食保護天皇健康,採取有機飲食,還要嚴格遵從醫生的指示,將天皇每日攝取熱量控制在1800大卡左右,鹽分不得超過10克,糖分從水果中攝取,除了不使用任何化學調味劑,還要儘量減少使用油,採取最低限度的調味,生菜沙拉以檸檬榨汁佐以鹽、胡椒品嘗。

菜單兩周規劃一次

菜單以兩周做一個周期規劃,經過大膳課的料理長與醫生討論過後,根據天皇的健康狀況做菜單調整。

大膳課料理時還必須謹守天皇家族世代流傳下來的一物全體食,身土不二的飲食哲學。一物全體食,是指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浪費,削下來的蘿蔔皮,風乾後製成蘿蔔乾,魚骨、肉骨拿來熬湯。身土不二原本是佛諺,身指行為,土是身處環境,身土不二被引申指支持本土食品,讓天皇食用當季食品,達到身心與環境調和。

大膳課要負責宴會

大膳課除了照顧天皇飲食,還要負責宮中大小宴會,工作吃重。考慮到國際飲食文化,宮中晚宴多半安排法國料理,配合國賓的飲食喜好調整,美國總統川普訪問日本時,宮中晚宴就為愛吃肉的川普準備了牛排為主餐。

配合各國與宗教的飲食文化,避開飲食禁忌,像是今年德仁天皇即位,來賓眾多,宮中晚宴除了預備素食菜單,也準備了符合清真認證的料理。天皇每年春秋兩季主辦的園遊會,雖然只提供輕食,但因為招待人數多達近2000人,還必須尋求知名飯店廚房部門的協助。

日本天皇吃核汙染區食品?

大膳課所用的食材都是出自御料牧場,牧場內栽種約20種的青菜,不論羊、牛、豬、雞都採取放牧模式,同時自製酸奶、奶酪、牛奶以及火腿、香腸等肉製品。有趣的是,天皇的御料牧場,位於栃木縣宇都宮市的近郊,緊鄰發生核電站洩漏的福島縣,依照食品的管制標準,天皇等於是天天都在吃核食。

可以看出,即便是作為一國元首的日本天皇,也不能擁有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的權利,如果讓各位讀者每天只能吃清淡的食物,還只能八分飽,各位能忍受嗎?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每天吃什麼?
    為了紀念記紀中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在昔日神武天皇的宮殿(畝傍橿原宮)所在地創建。 日本的天皇制,堪稱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君主制度,從日本神話時代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天皇製作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是謎一般的存在。一般人對天皇制看不透,也理解不了。
  • 日本天皇名號竟來自武則天,看唐朝是如何完美徵服日本的
    眾所周知,日本自1945年戰敗後,被美軍佔領6年,之後便成為美國最忠實的盟友之一。然而,在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間,中日關係,就和現在的美日關係一樣。那段時間,就是唐高宗統治的大唐。現代的一些日本歷史學家,稱呼那段歷史中的日本為」大唐的兒子」。就連日本人人敬仰的天皇的稱號,也是來自大唐。
  • 日本天皇過年會吃些什麼?皇家飲食生活又是怎樣的?
    但神秘歸神秘,天皇是人不是神這件事兒在昭和天皇「裕仁」發表《人間宣言》時就已經公開表明了,所以揭開神秘的面紗,天皇也和普通人一樣要依靠一日三餐來過日子。不過令人好奇的是,日本皇室的飲食和普通老百姓會有啥不一樣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盤一下。01天皇新年都吃些什麼呢?
  • 二戰之後,失去所有權力、淪為吉祥物的日本天皇,每天都幹什麼?
    自1947年開始施行的《日本國憲法》,z戰敗後的日本雖然把天皇制保留了下來,但是,天皇在日本政治中的地位已發生明顯改變。天皇不再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在位天皇不能主宰國政,也無法處理任何國家事務。原本高高在上的天皇,成為了這個國家象徵性的君主代表。
  • 日本天皇不從政也沒實權,那每天都幹什麼?
    二戰後,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了下來,《人間宣言》的發表將天皇從神壇上拉下並且失去了所有實權不過根據日本法律,天皇仍舊可以根據國會提名任命首相,也可以召集國會、解散眾議院、批准各項法律等。當然,天皇做這些都需要經過國會或內閣的授意,只是形式上需要天皇來做而已。
  • 日本天皇沒有實權,那他每天做什麼?一般人或許10天也做不下去
    而現今依然有不少國家保留著君主之位,比如英國、西班牙、荷蘭、葡萄牙、丹麥、日本等。不過現代的一些皇帝並不一定還握有權力,像日本天皇就沒有了實權,他就是擺在皇位上的一個「吉祥物」,從政治層面上看,他說的話不管用。那既然他就是個政治擺設,每天做什麼?
  • 日本投降後,發動戰爭的裕仁天皇為何不謝罪自殺?他如此狡猾回應
    從近代上看,鬼子的存在給中國史添上了重彩濃墨的一頁,最為可恨的是,戰後的日本卻始終沒有正視他們犯下的錯誤,一度造謠自己是為了幫助中國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戰敗後,日軍很多將領選擇自殺,但遲遲不見天皇自殺,後來,有人問裕仁天皇為何不自殺謝罪,他卻說了一句相當無恥的話,讓國人十分憤怒。
  • 日本人發明的神奇鏟子,竟能輕鬆、原樣的鏟起果醬,令人感到驚訝
    日本人發明的神奇鏟子,竟能輕鬆、原樣的鏟起果醬,令人感到驚訝說到了果醬,想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吧!就連小編也都喜歡用果醬來抹麵包吃!相信各位小夥伴們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一不小心就會把果醬給滴在了衣服或者是桌子上。
  • 日本海軍嗜食牛肉的背後,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天皇秘話
    大概在明治4年(1871年)時,天皇的侍從們聚在宮中值班室裡打算偷偷地吃牛肉火鍋。他們並不想讓旁人知道,但仍然擋不住煮牛肉的香味飄過走廊,傳到了天皇的鼻子裡。天皇以前從沒有聞過如此香味,於是尋味而來,猛地推開了值班室的房門,看到侍從們正圍坐在一起吃著什麼東西。
  • 日本天皇既然沒有什麼權力,那麼他每天究竟做了些什麼事
    (天照大神)那麼,既然沒有作用,為什麼日本還要設立天皇?天皇每天都在幹什麼呢?相傳,日本天皇是日本創世神話中天照大神的後裔。天皇的權力一直處在被架空的狀態中。不過,皇權被架空,顯然遠遠好過被篡位。日本各路諸侯無論怎麼打,都始終沒有人想到要廢皇自立。比起世界歷史上,各國諸侯為了爭奪皇位而殺得頭破血流來說,被神道教思想保護的日本天皇,顯然要幸運得多。並且「天皇」這個稱呼的由來,也被認為與中國的歷史有關。日本統治者最早使用天皇的稱號,大概是在明治時期。
  • 二戰後,日本天皇的權力被架空,那麼天皇現在的作用是什麼?
    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稱號,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領袖,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從神話傳說中的神武天皇,到現在的德仁天皇,共傳了126代。相傳,天皇是日本神話傳說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這也是日本天皇沒有姓氏的原因。日本最早有關天皇名臣的記載,是於公元689年日本頒布的《飛鳥淨御原令》。
  • 到底是誰殺死了日本天皇
    不管是戰國時代大混戰,還是二戰後期的慘敗,都沒把天皇怎麼滴。畢竟,日本民眾可是把天皇家族當神供起來的。但其實,日本天皇的日子一直過得很苦逼。戰國時代,天皇更是成了各大名爭奪的「寶貝」,人人都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比漢獻帝苦逼許多,正月十五吃口年糕都要寫申請書。德川幕府時代,天皇如果不跟幕府將軍搞好關係,連登基大典都沒錢辦。
  • 看完歐巴馬見日本天皇,再看川普見日本天皇,差距之大令人詫異
    看完歐巴馬見日本天皇,再看川普見日本天皇,差距之大令人詫異 看完歐巴馬見日本天皇,再看川普見日本天皇,他們真的不一樣!
  • 日本天皇家族為什麼持續了2000多年?
    日本天皇現存的最古老的皇室,也是現代唯一一個使用年號的國家,比如令和、平成、昭和、大正等。現在的日本天皇是第126代,也就是持續了2600多年。就好像秦始皇的子子孫孫到現在還是皇帝,令人驚訝。奇怪的是,日本天皇幾千年裡都是同一個家族,那麼為什麼沒有其他家族篡位呢?我們先來看看日本天皇是怎麼來的。傳說天皇是日本的創世神天照大神的後裔,也就是神的後代,有君權神授的感覺。
  • 日本天皇對皇后有什麼要求?除了要嬌美豔人外,還有兩點令人震驚
    日本天皇對於皇后有什麼要求?除了要嬌美豔人外,還有兩點令人震驚日本,它的全稱是日本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四面環海,也被稱為島國。早期的日本還是一個四處分裂的小國,而且這些分裂的小國一直在頻繁的發生戰爭。後面經,領主的長期擴張,徵服了日本的大部分領土,首領之前一直被稱為「大王」,後面才改為了天皇。其實天皇這一角色是中國古代的神話人物,他們採取這個稱呼也只是為了鞏固統治者的權利而已。他們宣揚他們民族是被神選定的民族,而天皇是創造日本的國土和子孫後代的人。
  • 明治天皇有多硬派?為打造一流海軍每年自掏30萬,每天僅吃一頓飯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的傑出統治者,可以說他改變了日本的命運,他就是明治天皇,日本史上最硬派的一位天皇。說到這裡,也許許多朋友會產生疑問了,明治天皇到底有多「硬派」呢?接下來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明治天皇為了日本的發展,到底「硬派」到了怎樣的程度。
  • 裕仁天皇去世,我國竟收到追悼邀請,回復了四個字讓日本惱羞成怒
    日本這個國家早在明朝就大舉進犯了我國沿海海域,名為''倭寇''的日本強盜就踏上了中國的領土,加之二戰時期日本對我國進行的侵略戰爭,這片土地都被日本慘無人道的帝國主義所浸染。 但是日本裕仁天皇卻啥事情都沒有,甚至就連中國對於日本二戰戰犯的罪名都不願意承認。 再到後來的二戰時,更是在我國國土上燒殺辱掠、惡事做盡,不過最後在我國軍人的浴血奮戰和全球人民對於反法西斯的戰鬥下,日本還是投了降,並且付出了慘烈的代價。那是主導侵華戰爭的人,便是日本人心中的神——裕仁天皇,但是戰敗後他什麼懲罰都沒有,還是''心安理得''的活著。
  • 在籤訂《馬關條約》三年後,光緒竟要致送日本天皇勳章,這是為何
    作為洋務領袖,李鴻章被罷免,不僅震撼了朝野,也引起了國際影響,沙俄竟為此事還向大清提出了抗議,因為光緒罷免李鴻章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李鴻章力主與沙俄結盟,結果,作為盟友,沙俄從清廷手中強租了大連灣,李鴻章也就自然難逃干係了。
  • 日本新天皇即位,慶典晚宴吃什麼?附菜單
    日本東京時間10月22日,日本的新天皇德仁宣布即位。上一代天皇明仁於2019年4月30日正式退位,是日本歷史上比較少見的生前退位例子。明仁天皇退位後與皇后美智子被稱為「上皇」和「上皇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太上皇」。
  • 日本天皇到底承載著何種歷史意義
    某種意義上,國人對天皇的印象也是如此:這五十年(1894-1945)的天皇引人討論,而延續的兩千年的天皇卻無人問津。山東大學副教授胡煒權《菊花王朝:兩千年日本天皇史》一書便嘗試跳出日本天皇在「這五十年」給人的印象,將目光投向更為廣泛的「兩千年」,通過一問一答的淺顯模式,讓更多人從大歷史角度理解天皇制度的誕生與演變、發展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