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1307公裡綠道串起市民健康生活

2020-12-24 光明網新聞中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光明日報通訊員 葉豐收 周佩佳 光明日報記者 嚴紅楓 陸健

  雖已是寒冬時節,但在浙江省嘉興市的城鄉,到處可見這樣的戶外活動景象:市民紛紛走上綠道,或健走或騎車或慢行……綿延在城鄉的1307公裡的綠道,串聯起南湖兩岸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百姓生活。

  從2010年起,嘉興率先在全省開始謀劃生態綠道建設,利用濱水或林蔭空間,打造市民能進入、可休閒的場地。今年是綠道建設的第10個年頭,嘉興市開展了廣泛的「綠道十年,五彩嘉興」系列活動。10年來,嘉興市整合要素資源、優化城市內涵、統籌城鄉發展、創新生活理念,把綠道變成了市民身邊的觀光道、健身道、幸福道,串聯起心靈與美景,見證了城鄉面貌的變遷,織就了全民健康的生活理念。

  從最初的市區綠道延伸到市域、郊區、農村;再由市域轉變為省域,再從省域到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嘉興綠道形成了「一心兩環九放射」,市域「雙環七廊」,省級綠道1、2號線,上海大都市圈綠道網嘉興段等綠道網規劃布局。

  在綠道上閱讀這座城市,在行走中品味美好生活。10月31日,一場綠道健走活動在嘉興市南湖區王廟塘綠道展開。嘉興市文化學者、科技創新企業、綠道規劃設計施工企業代表及2020年新評選的十大傑出青年、最美家庭,以及通過網絡報名的近千人,興致盎然地參與了全程8.6公裡的綠道健走。

  當天活動承辦綠道——王廟塘綠道正是嘉興綠道建設的縮影。王廟塘綠道是一條具備科技文化底蘊、休閒遊憩功能、生態功能、景色優美的濱河綠道,這條綠道遠離車水馬龍,一步一景。沿著綠道,參加活動的嘉興城鄉市民,既能看到科技感十足的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也能欣賞到「最江南」的鄉村風貌,一路歡聲笑語,一路揮灑汗水。

  10年間,一條條各具特色的綠道將全市的美麗河湖、歷史人文古蹟、美麗鄉村等串珠成線。

  綠道健走活動結束後,原本就非常喜愛走綠道的嘉興市民,又掀起了新一輪走綠道熱潮。除了大量市民繼續自發走上綠道,各個單位的工會、社區街道、鄉鎮也紛紛將大家組織起來,在各個綠道上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除了散步、跑步、騎行,嘉興人還以綠道為載體,開展輪滑、攝影、親子行等活動。

  在今年的「綠道十年,五彩嘉興」系列活動中,城鄉市民紛紛背起了照相機,用鏡頭記錄綠道美。市民們踴躍參賽,發來了3000多張各種角度的綠道照片。作為一等獎獲得者,邱一梅既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又是一位綠道健走愛好者。邱一梅說:「走綠道和攝影這兩個愛好相輔相成,我在綠道能收穫好照片,又能收穫好心情,還結識了新朋友。」

  「綠道」這個詞,已經在嘉興被普遍地提及。綠道的優點,從綠道上一張張百姓的笑臉就能看到答案。未來,市民對綠道的期待更多了,嘉興的建設者們也自我加壓提標。在《綠道系統建設規範》的指引下,嘉興市按照「路通、景美、燈亮、設施全、標識清、管護好」的總體要求,從綠道的新建和完善提升入手,推進生態綠道網建設。

  在因地制宜系統規劃之下,嘉興建成了6條「浙江最美綠道」,綠道上建起了市民驛站,綠道不僅連點成線,而且連線成片,形成網絡。眼下的嘉興綠道,正在向著「3.0版本」邁進。「多規銜接」「人本初心」「全城風景化」「高標準」「智慧化」等將是日後綠道建設的標籤。新一輪《嘉興市綠道網專項規劃》將引領嘉興綠道走向特色定製、回歸初心和品牌建構的建設新時期。

  嘉興市計劃要為綠道裝點上更多色彩:體現革命的紅色,圍繞環南湖、環古城的初心綠道和新時代重走一大路等,做好綠道建設與紅色旅遊精品線的結合;體現經濟的藍色,探索「綠道+旅遊」「綠道+觀光農業」的新模式,打造「美麗經濟」;體現文化的青色,讓更多自然文化遺產更方便地惠及百姓,為推動禾城文化復興貢獻綠道力量;體現生態的綠色,與城市水脈相輔相成,與公園綠地相得益彰,形成「九水連心、織綠閱城」的生態綠道網體系。

  嘉興市建設局副局長陸芸告訴記者,嘉興市區綠道布局將本著「城市大循環、組團小循環、社區微循環」的三重循環以及「步行、騎行、車行、舟行」四行接駁理念,利用綠道充分串聯沿線自然、歷史和人文節點,煥發城市活力。

  目前,嘉興的綠道,也已與示範區內的青浦、吳江做好規劃銜接。「十四五」期間,嘉興市還將建成378公裡的市域綠道和296公裡的省級綠道。嘉興市委書記張兵表示,嘉興將舉全市之力打造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

  「小綠道、大民生」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標準管理。張兵說:「嘉興綠道在往鄉村延伸的過程中,既要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又要保留鄉野特色,做到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21日 04版)

[ 責編:孫宗鶴 ]

相關焦點

  • 嘉興南湖這條精品綠道被「刷爆」!串綠成線、布線成網 ,「內外兼修...
    浙江在線11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龐舒青)10月31日上午,嘉興市綠道網規劃建設十年系列活動暨浙江省第二屆「綠道健走大賽」嘉興站綠道健步行活動在南湖區王廟塘綠道舉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及市、區領導與近千名市民代表一起邁開矯健步伐,領略秋日綠道之美。
  • 南湖區湘家蕩綠道成功入選「浙江最美綠道」
    湘家蕩綠道集成了城鎮型綠道、郊野型綠道、景區型綠道3種類型,全長約12.9公裡,2014年開工建設,2016年底全線貫通,綠道沿東外環河溯流北上,途經萬畝湘家蕩森林公園,最終到達國家AAAA級環湖景區。近年來,兩家科創研究院先後入駐湘家蕩,湘家蕩將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科創湖區。
  • 3500公裡綠道 串起美麗廣州
    10年時間,廣州建成了3500公裡綠道。這綠道,貫穿田園林地,蜿蜒錯落、阡陌交通,將綠水青山與現代都市串聯起來,不僅方便市民出行,也讓市民樂水、樂山的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實際上,廣州綠道的建設始終與廣州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城市更新的步伐緊密相關。綠道功能也經歷了由「推進城鄉一體化」到「改善居住環境」再到「提升城市品質」的轉變。這一轉變映射了廣州城建的進化歷程與人們生活方式的提質升級。
  • 舟山這條綠道,獲評「浙江最美綠道」!
    山間層林盡染、濱海水韻壯美、四季繁花似錦、一島一種風情……環繞舟山的477.6公裡綠道,融合「山、城、海、島」,化成一條綠色項鍊,串起如珠美景,讓人們感受海島獨特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一條濱海綠道,一輛自行車,或陽光下,或星月時,一路風景無限。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穩步推進城市綠道建設
    自2019年起,山東省開展「全省綠道建設三年集中行動」,各縣(市、區)每年建成不低於10公裡長度的綠道,到2021年年底前,全省力爭建成綠道5000公裡,初步構建全省綠道主體框架;到2025年年底前,基本建成有機串聯全省內主要公園綠地、山體、海域、河湖水系、生態區和歷史人文空間的全省綠道網絡系統。
  • 以路為軸串綠成網 300公裡綠道成韶關「生態名片」
    以江為脈,繞山成環;以路為軸,串綠成網韶關是一座山水之城。湞江、武江依山繞城南下,在市中心交匯成北江,蓮花山、芙蓉山、皇崗山隔江相望,山、水、城相互輝映,形成韶關三江六岸的山水城市格局。近年來韶關市建設的300多公裡綠道,以江為脈,繞山成環,以路為軸,串綠成網,成為韶關這座山水名城的「生態名片」。韶關綠道主要有三種類型:濱江綠道、山林綠道、交通綠道。三百裡韶關綠道的建成,把環保出行和健康生活理念融入市民生活,滲入市民心中。公園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城市生態價值、城市持久競爭力以及城市文化魅力正不斷彰顯。
  • 綠道串起來的「綠色」生活
    4月20日傍晚,正在中央山山體公園遊步道散步的王女士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其他地方儘量少去,把家門口的綠道好好利用起來。」健康設施從家門口到身邊,綠道建設無疑是一個典型代表,用綠色增進城鄉生態空間有機聯繫,向群眾傳遞綠色生活方式。
  • 18條綠道串起815公裡泉州山水
    綠道控制區內將設置一級驛站22個、二級驛站若干個,配套必要的輔助設施,包括管理設施、商業設施、服務設施、遊憩設施、科普教育設施和安全保障設施。不得進行其他開發建設行為。  今後市民或遊客,可以沿著綠道享受旅遊觀光、運動健身、休閒娛樂。而泉州的旅遊業,也將因綠道的增設,有望得到盤活。
  • 浙江嘉興港區環城河夜景亮化
    嘉興港區環城河夜景亮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嘉興港區環城河夜景亮化 項目位置:浙江嘉興港區 燈具供應商:杭州勇電照明有限公司 竣工時間:2019年9
  • 日本綠道:串起名山大川
    日本綠道:串起名山大川 2016-06-22 10:23:40來源:羊城晚報作者: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密集、自然資源匱乏,而建設綠道網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矛盾
  • 晉江將建28公裡慢行綠道 配建3.5米寬自行車道
    中國園林網11月13日消息:今後,晉江又有了一個散步鍛鍊的好去處,慢行專用,山水環繞,這樣一條長約28公裡的綠道即將出現在晉江。昨天,記者從晉江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了解到,一山一水慢行系統規劃方案已敲定,綠道將晉江的青山綠水串聯起來,營造出「一山一水、一段一景、山水相連、情景相依」的景觀效果。目前,規劃方案已交由晉江市政園林部門組織實施。28公裡綠道串起青山綠水根據規劃方案,慢行系統南端是靈源山,北端是晉江出海口。
  • 綠道十年,五彩嘉興!秀洲區綠道健走鳴槍開拔
    10月24日一早,「綠道十年 五彩嘉興」系列活動秀洲區綠道健步行暨浙江省第二屆「綠道健走大賽」嘉興秀洲站鳴槍開拔,參賽者從秀湖公園北廣場出發,沿秀湖綠道一圈,完成全程5.3公裡健走。今年,是嘉興生態綠道建設10周年,秀洲區自2010年啟動生態綠道試驗段建設以來,建成各類綠道約200公裡,形成了風景優美的城鄉生態綠道體系,得到了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新塍塘生態綠道於2017年9月獲評首屆浙江省最美綠道,目前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今年,秀湖綠道、王江涇古運河綠道也成功獲評首屆嘉興市最美生態綠道。
  • 這些浙江騎行綠道不容錯過 騎著單車去感受秋日風景線
    浙江在線杭州8月3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閔玲豔 實習生 李豔霄 彭越 綜合整理)一場秋雨一場寒。夏末初秋浙江的天氣也開始溫柔起來了,不如在浙江的小城綠道間,赴一場騎行之約,任風聲呼呼在耳邊響起,伴著路上的風景,讓身心得到放鬆。一起來看看,浙江的11地市都有哪些好去處吧!
  • 2448公裡!深圳綠道串起山海城林,這6條精品你走過嗎?
    自2010年啟動綠道建設以來,深圳已建成總長度約2448公裡的綠道網絡,平均密度達到1.2公裡/平方公裡,綠道覆蓋密度全省第一,建成綠道「公共目的地」382個,綠道網絡串起山、林、城、海、河,給市民生活提供綠色福利,也為城市構築綠色休閒體系提供重要基礎。
  • 九龍湖東錢湖松蘭山一線牽 寧波擬建千餘公裡「綠道」
    在前天舉行的一次規劃沙龍上,規劃部門透露,未來若干年內,初步設想在全市範圍內建設總長度超過1000公裡、互相連接的「綠道」,把寧波獨特的山、海、江、湖風光融入其中,供市民遊憩。市域骨架「綠道」總長約850公裡:九龍湖、東錢湖、松蘭山一線牽按照規劃部門的初步設想,寧波的「綠道」分市域、市區兩個層級。其中,市域綠道又分骨架線、區段線,前者由市裡統一規劃,總長度約850公裡,後者則由各地按各自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長度並建設。
  • 民生事實|椒江生態綠道——美麗「綠項鍊」串起幸福生活
    綠蔭環抱的綠道串聯起城市已有的綠地、林地、公園將原本散落在各處的「珍珠」串成一根美麗的「綠項鍊」「綠道靠著山邊,空氣很好,隔三岔五我都會帶著小孫子來玩家住雲健小區的鄭女士帶著三四歲的孫子,正在環白雲山綠道旁嬉戲。她說,現在她和家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晚飯後到綠道上走一走,跑一跑。與普通的慢行步道、健身步道相比,綠道最大的特點是被綠蔭環抱。它能串聯起城市已有的綠地、林地、公園,將原本散落在各處的「珍珠」,串成一根美麗的「綠項鍊」。美好的春日裡,我區很多綠道都換上了嶄新的景色,讓人在漫步、慢跑、鍛鍊身體的同時,也能養眼養心。
  • 濟南綠道網規劃初步方案出爐 市級綠道總長約2680公裡
    基本完成綠道試點任務,形成示範帶動效應,初步建立「濟南綠道」特色品牌;2024年,實現全面推進、骨架成形。綠道綜合功能和社會效益日益顯現,成為市民生活好去處,編製成為一張泉城濟南獨特魅力的國際性名片;2030年,實現綠道成網、綠色未來。綠道成效深入人心,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全面呈現。
  • 浙江1800公裡生態海岸帶如何建
    浙江擁有6696公裡的海岸線海岸線長度為全國第一作為海洋強省浙江應當怎麼保護、修復和建設海岸線包括此區域在內,《方案》還劃定了北起嘉興平湖市金絲娘橋,南至溫州市蒼南縣霞關漁港,長度約1800公裡的大陸海岸線陸側20公裡左右帶狀區域。
  • 嘉興辦綠道健行活動 以秋天名義與自然約會
    嘉興在線的網友們腳步不停歇,紛紛以秋天的名義,和大自然來約會。  綠道運河健行活動舉行  在亮麗的綠道上,如今不乏徒步者的身影,越來越多的嘉興市民喜歡以體驗綠道的方式回歸自然。  10月25日上午9時,由廣發銀行嘉興分行主辦的第二季「奔跑吧!廣發」運河綠道健步行活動如期舉行。
  • 257公裡生態綠道串起鹽田人的愜意生活~
    隨著鹽田區257公裡綠道的全面建成,轄區不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在鹽田,不少市民的休閒生活大多是從綠道開始的,他們或騎行、或慢跑、或散步、或載歌載舞,在攬山觀海間享受一份自得其樂的恬靜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