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將建28公裡慢行綠道 配建3.5米寬自行車道

2020-12-21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11月13日消息:今後,晉江又有了一個散步鍛鍊的好去處,慢行專用,山水環繞,這樣一條長約28公裡的綠道即將出現在晉江。昨天,記者從晉江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了解到,一山一水慢行系統規劃方案已敲定,綠道將晉江的青山綠水串聯起來,營造出「一山一水、一段一景、山水相連、情景相依」的景觀效果。目前,規劃方案已交由晉江市政園林部門組織實施。

28公裡綠道串起青山綠水

根據規劃方案,慢行系統南端是靈源山,北端是晉江出海口。該系統將羅裳山、靈源山、石刀山、華表山、崎山、八仙山、晉陽湖、綠洲公園和九十九溪浦溝支流等,主要山體水系及相關綠地公園景觀串聯起來,並進行河道整治及道路兩側的景觀提升。

山線示範段選線設計全長約20公裡,當前,各山體間聯繫並不緊密,所以,此次規劃還著力將各山體之間聯繫起來。同時實現山水相連,拉近山體與城市的距離。未來,還將進一步完善山體的交通建設。

水線示範段選線設計全長約8公裡,包括九十九溪和浦溝河示範段、晉陽湖慢行道和綠洲公園慢行道。將現狀較好的水系及晉陽湖公園、綠洲公園串起來,實現濱水綠道景觀效果,打造漫步休閒的綠色走廊。

規劃中,綠道主要為約3.5米寬的自行車道和1米多寬的人行道,綠道兩側還將種植木芙蓉、紫薇、黃花槐、刺桐、鳳凰木和菩提樹等花木景觀。

連線成網正做綠道網總規

「綠道建設是現在城市建設的一個大趨勢,現在全省各地都在修建綠道。」晉江住建規劃部門相關人士說,本次規劃方案是針對自行車道和步道以及周邊景觀進行提升,可以更好地滿足市民對健身休閒的需求,提高城市生活品質。

「長遠來看,還要將綠道連線成網,形成一個較大體系。」該相關人士還透露,從西濱鎮至陳埭鎮段的這段長約74公裡的晉江沿海大通道,也已被納入省級綠道規劃建設中,相關規劃設計工作目前正在進行中。

推薦閱讀:

廣東:深圳為呼應地名 梅林綠道種梅花

嘉興綠道美景遇尷尬花草被「順手牽羊」

安徽:環巢湖將建世界級景觀綠道

南昌市五年內在主城區河道兩側實施「綠道系統」

(來源:東南網)

相關焦點

  • 崇明建"自行車綠道" 413公裡串聯自然景點
    【新民網·獨家報導】自行車騎遊愛好者又有好出去!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獲悉,崇明將建設總長約413公裡的「自行車綠道」,騎遊愛好者將享受在綠蔭中穿行的樂趣。據悉,今年計劃貫通350公裡左右。目前,位於陳家鎮的自行車綠道已初具雛形。崇明已建成的「自行車綠道」是紅色的。
  • 什剎海將改造"慢行系統" 自行車道寬不小於2.5米
    原標題:什剎海將改造「慢行系統」   改造後自行車道寬度不小於2.5米 今年本市80條道路將進行「慢行系統」改造   人車混行、機動車亂停這些現象在什剎海周邊地區屢見不鮮,今年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將什剎海地區作為慢行系統整治示範地區,整治範圍包括19條道路,總長約14.3公裡。
  • 廣東:江門將建2.5公裡人文景觀綠道
    中國園林網7月17日消息:近日,記者從江門市規劃局獲悉,江門市將建一條從大西坑至濱江新區的綠道,總長約2.5公裡,目前路線圖已初步選定。據悉,該綠道將作為連接大西坑自然風景與濱江啟動區人文景觀的一條綠色走廊,橫跨江沙路與五邑碧桂園之間的山地,大致呈東西走向,2.5公裡綠道將鋪設3米寬的山地車道。市規劃局稱,建成後該綠道將極大地縮短濱江啟動區、大西坑休閒綠地景觀的距離,並有效串聯綠地、山水資源,形成「翡翠項鍊」式的生態城市綠地休閒空間。
  • 深圳發布自行車交通規劃 5年將建自行車道1500餘公裡
    原標題:深圳發布自行車交通規劃 5年將建自行車道1500餘公裡   日前,廣東省深圳市
  • 哈爾濱要建濱江景觀大道了!全長24公裡,配自行車道、慢跑道
    例如通往拉薩的綿延長路↓↓常州嘉澤鎮花海大道↓↓上海金山景觀大道↓↓別急咱哈爾濱也要建景觀大道了依據該公示,道外區內將建一條全長約24公裡濱江景觀大道。什麼是「道路紅線」?道路紅線是規劃道路的路幅邊界線,是劃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其他建設用地的分界控制線,通行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寬度。
  • 北京五環內要建3200公裡自行車道 違停將拖車扣分
    北京五環內要建3200公裡自行車道 違停將拖車扣分 原標題:   北京將建3200公裡 自行車道路系統  4月24日, 「第八屆北京市體育大會暨2016北京自行車日」活動在石景山體育場舉行。「2016北京自行車日」活動包括獨木橋、慢騎、繞標騎行、定車擂臺及自行車拆裝比賽等項目,吸引了廣大騎行愛好者參與。
  • 廈門島外今年將建成3條綠道
    在綠道建設方面,通過具體項目建設將省、市、區三級綠道系統貫通一起,形成廈門慢行交通系統(步行、自行車通行的交通系統)獨特的風景。綠道建設5年任務200公裡,每年40公裡。今年的任務主要由集美新城慢行系統一期工程、廈門山水步道系統(五緣灣-湖邊水庫-東坪山步道,即南北方向)景觀提升工程、瑤山溪綠道慢行系統工程和南鎮山公園周邊慢行系統工程四個較大項目組成,其中島外三條步道計劃年內建成,島內的廈門山水步道系統計劃於年內啟動建設。另外,還有一部分綠道建設任務則「化整為零」,通過在廈門市行政區劃內各大小公園、各條道路或幾十米或百餘米分散建設完成。
  • 深圳發布自行車交通規劃5年將建自行車道1500餘公裡
    日前,廣東省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布《深圳市自行車交通發展規劃(2021—2035)》(簡稱《規劃》),明確實施38項行動舉措,新建6條自行車快速路、12條幹線主廊道及自行車主題公園,率先在深南大道、寶安大道等主幹道試點自行車信號系統。今後5年,全市每年將建設不少於300公裡的自行車道。
  • .| 東塘商圈再建22公裡自行車專用道!雨花區推進自行車道「織網...
    雨花這一年② | 東塘商圈再建22公裡自行車專用道!在綠樹成蔭的勞動路上,一條寬兩米的彩色小路不斷延伸,騎著自行車的人悠然駛過。呼應長沙的「一圈兩場三道」建設,雨花區正在推進自行車道「織網」改建工程。
  • 成都將打造798公裡自行車專用道
    3月28日,成都市規劃局召開《成都市慢行交通系統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會,會上透露將構建高品質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打造798公裡的自行車專用道,同時規劃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隔離的2325公裡自行車主通道,取締非法佔道停車,保障騎行安全。在步行系統上,在小學周邊打造884公裡通學優先道,提升上下學安全指數。
  • 崇明首條"生態綠道"年底貫通 自行車綠道350公裡長
    圖說:崇明自行車道示範工程現場 網絡圖   【新民晚報·新民網】崇明縣第一條「生態綠道」——350公裡長的自行車綠道,將於今年底將貫通。在年初將建設自行車道的相關提案確定為縣政協領導重點督辦提案的基礎上,7月中旬又組織縣政協民進界別的政協委員實地考察車道建設進度,以「領導督辦」結合「黨派促辦」的新形式,為生態綠道各項建設的有序推進獻計出力。
  • 成都成華建綠色生態空間 方家河綠道將於2019年底完工
    成都成華區方家河綠道附近(成都成華區委宣傳部 供圖)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劉垚):2月4日,國際在線四川頻道從成都市成華區獲悉,方家河綠道體系是連接海濱公園與二仙橋公園的重要線型段落,方家河綠道全長約21公裡,
  • 廈門島外今年將建成3條綠道!分別位於這裡
    廈門將新增三條健康步道分別是:集美新城慢行系統一期工程位於廈門市集美新城,共有10條道路,共計64.5公裡,施工內容以現狀道路為主局部進行修復和貫通,增加指示系統、標識指示系統、站點等配套設施;綠道以新建為主,包含指示系統、標識指示系統、站點及驛站等配套設施
  • 建100公裡自行車專用道接駁公交站和地鐵站
    深圳昨天提出「綠色出行」一攬子計劃說,將「完善慢行系統」,力圖構建更完整的交通體系。  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副主任於寶明說,根據規劃,深圳將以軌道、公交站點為基點構建慢行接駁網,以站點為中心500米(5分鐘步行行程)半徑範圍內,構建步行接駁通道;3公裡(15分鐘自行車行程)半徑範圍內,構建自行車接駁通道。
  • 中國多城市加快建設步道自行車道等慢行系統
    2019年5月31日,國內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通,30分鐘內可從北京昌平回龍觀騎行至海澱上地軟體園。回龍觀自行車停放點管理員介紹,自行車道設計時結合實際,將淨寬6米的專用路分為3個車道,兩側是綠色,為正常行駛車道;中間是紅色,為潮汐車道,每天12點後轉換方向,保持早晚高峰時期始終有兩個車道可以使用。「行人、電動車與其他車輛不能上去,必須要騎自行車。
  • 中國多個城市加快建設步道自行車道等慢行系統
    2019年5月31日,國內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通,30分鐘內可從北京昌平回龍觀騎行至海澱上地軟體園。回龍觀自行車停放點管理員介紹,自行車道設計時結合實際,將淨寬6米的專用路分為3個車道,兩側是綠色,為正常行駛車道;中間是紅色,為潮汐車道,每天12點後轉換方向,保持早晚高峰時期始終有兩個車道可以使用。「行人、電動車與其他車輛不能上去,必須要騎自行車。
  • 自行車道上天可好?
    但是由於深圳各主要街頭幾乎沒有專門的自行車道,騎行上班經常要和行人或者車輛混合搶道,既不暢快又存在一定風險。  在福田區新聞路附近一家寫字樓上班的白領小劉也表示有的自行車道設計非常狹小,僅一米寬,只能容一車通行,如果後面有來車只能從人行道上超車。他還支招說,如果上下班騎行一定要設計好路線,儘量選擇人車較少的路線,預估好時間。
  • 島外將建成3條綠道 五緣灣-湖邊水庫-東坪山步道擬開建
    在綠道建設方面,通過具體項目建設將省、市、區三級綠道系統貫通一起,形成廈門慢行交通系統(步行、自行車通行的交通系統)獨特的風景。  綠道建設5年任務200公裡,每年40公裡。今年的任務主要由集美新城慢行系統一期工程、廈門山水步道系統(五緣灣-湖邊水庫-東坪山步道,即南北方向)景觀提升工程、瑤山溪綠道慢行系統工程和南鎮山公園周邊慢行系統工程四個較大項目組成,其中島外三條步道計劃年內建成,島內的廈門山水步道系統計劃於年內啟動建設。另外,還有一部分綠道建設任務則「化整為零」,通過在廈門市行政區劃內各大小公園、各條道路或幾十米或百餘米分散建設完成。
  • 出行:木瀆建慢行綠道 串聯天平山和靈巖山
    14條公交線路國際競走賽期間調整現代快報網電 (記者 蔣文龍 王玲玲) 記者昨天從客管部門獲悉,因太湖國際競走賽於11月9日-15日在吳中區太湖旅遊區舉辦,涉及太湖度假區、穹窿山、旺山、東山部分道路實施封閉交通管制,公交43、552、58、582(度假區段)、583、585、582(穹窿山段)、627、629、63、64、667、69、691等14條線路將臨時調整
  • 又一批慢行項目投用!沿著江邊漫步,這些「江門綠」...
    據介紹,結合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我市自2018年啟動主城區步行與自行車交通系統示範項目建設,三區比學趕超,推動一批標準較高、效果較好的項目建設完成。➥蓬江區慢行系統建設項目▲城心軸線步行道和自行車道蓬江區2018年建成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系統長度約29.98公裡,2019年截止7月建成約6.1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