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4號線半年曝7宗事故 公眾批港鐵不負責

2020-12-25 搜狐網
  7月10日晚,由香港地鐵公司運營的深圳地鐵4號線清湖站發生一起扶梯逆行故障,導致多人受傷。這是7月11日,發生事故的清湖站B出口扶梯已被封閉。 新華社發  

  

  香港商報記者 姚志東

  據報導,由港鐵(深圳)公司承建的深圳地鐵4號線工程實在是太多「意外」了,據記者統計,僅半年時間內被媒體曝光的就有7宗事故。

  3月10日

  列車脫軌延後一月公示

  今年3月10日晚7時30分,港鐵(深圳)公司承建的深圳地鐵4號線二期工程列車進入正線調試時,運行至龍華車輛段出入線道岔位置,因列車上正線調試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實,軌行區交叉施工,道岔人工搬開後未復原,造成上線列車脫軌事故,致使大約125米範圍內軌道出現不同程度受損,402號列車因為受損,需要返廠修理。這是在該事故發生近一個月後,有知情人士向媒體爆料後才得以公示。

  5月31日

  信號故障列車延誤

  5月31日上午8時04分, 4號線會展中心車站發生信號聯鎖系統故障,導致龍華線一期部分列車不同程度延誤,至8時39分,故障解除,列車恢復正常運營。經初步調查,此次事件是由列車信號發生故障而引起。

  6月12日

  疑機師技術不過關

  強行上崗致列車停駛

  6月12日,一趟從福民地鐵站剛剛開出的地鐵列車,突然在隧道內停駛,車廂內30餘名乘客被困,駕駛員在半小時內連續啟動多次未果後,故障列車被隨後趕來增援的列車「推回」福田口岸站。

  有深圳媒體表示,對於即將在16日全線正式開通的地鐵4號線,港鐵公司高層倍感壓力,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港鐵中層幹部爆料稱:「港鐵公司管理不規範,待遇低,骨幹力量紛紛離開,而新進的駕駛機師在接受培訓過程中,據傳未能全面熟記操作指令和信號即被安排上崗的情況。」

  6月17日

  屏蔽門故障致列車停留

  6月17日早晨8時許,深圳港鐵4號線上梅林站地鐵屏蔽門出現故障,屏蔽門有的打不開、有的關不上,導致正常的地鐵班次不得不出現停留,大批地鐵乘客滯留在地鐵站或地下軌道中。港鐵服務水平再遭質疑。

  7月10日

  扶梯逆行摔傷乘客

  據媒體報導,有目擊者稱,7月10日晚9點10分左右,有五六名乘客乘地鐵龍華線清湖站的扶梯準備出站,扶梯突然出現逆行,所有人站不穩失去重心摔倒,不少人被這突來事故嚇得夠嗆。其中,一名中年女子的臉部和手部被劃傷,血流不止,是所有乘客當中傷勢最重的一個。其他幾名乘客雖然也摔倒了,但看不出明顯的外傷。事發後,清湖站的工作人員很快關掉了扶梯。不過港鐵公司在隨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經過檢驗表明事發電扶梯運作正常,電梯質量也合格。

  7月中旬

  地基因暴雨發生塌陷

  有自稱是港鐵(深圳)員工的報料者對媒體表示,「深圳地鐵龍華線車輛段出入線地基日前因暴雨發生過塌陷,為防止意外,公司下發通知要求司機進出時限速。該員工近日從現場觀察到,事發路段正在進行加固工程。」

  港鐵(深圳)公司在回應時表示,「受7月中旬連日暴雨的影響,位於龍華車輛段出入段入口處的小部分地面水土流失而出現輕微沉降。港鐵(深圳)公司已與承包商一起完成了工程整治,在工程期間,該路段進行了限速,由原本的25公裡/小時減至10公裡/小時。此路段屬非運營服務行車路段,不會影響龍華線運營服務。」

  7月25日

  列車疾駛車門突開

  7月25日下午6時40分,深圳地鐵4號線(龍華線)一趟列車在從市民中心站開往會展中心站的過程中,一扇車門在列車疾駛過程中突然自動開啟,10秒鐘後列車緩緩停下並將車門關閉。所幸當時車廂內沒有乘客靠著車門,未造成人員傷亡,但車上乘客被嚇出一身冷汗。

  港鐵公司事後稱,7月25日18時51分,一趟龍華線列車自市民中心站開往會展中心站途中,列車緊急制停。經初步調查顯示,列車行駛途中有1個車門稍微打開10釐米,約1秒鐘,過程中列車安全保護功能立即發揮作用,自動緊閉車門,列車同時緊急制停,列車服務受影響約1分鐘。

  港鐵(深圳)

  拒絕回應

  安全問題

  記者就港鐵(深圳)公司今年以來屢屢發生的安全事故及原因等問題對港鐵(深圳)公司採訪,但在等待數日後,該公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8月3日致電記者表示,以「目前討論安全問題不合適」為由,拒絕回答記者所提出的相關問題。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深圳4號線除已經公開報導和披露的事故外,港鐵(深圳)公司還隱瞞一部分事故。記者也就此問題向港鐵(深圳)公司求證,但均遭到回絕。

  有隱瞞真相嫌疑

  公眾批港鐵

  「不負責任」

  記者通過採訪發現,深圳地鐵4號線半年內先後被多家媒體曝光發生多宗事故,但其中相當一部分事故都是經過港鐵內部員工及知情人士向媒體爆料後才得以讓公眾了解真相,而港鐵也才迫於壓力才被動出面回應。而在回應事故過程中,其言行並不能服眾,甚至讓公眾認為港鐵有隱瞞真相的嫌疑。

  港鐵(深圳)4號線之所以故障頻發,是因為公司在管理系統方面缺失,還是其它原因?對此深港兩地居民提出強烈疑問。有深圳市民指出,港鐵運營地鐵線路時間很久,按理說應該具有非常豐富且成熟的安全管理經驗,但通過深圳4號線屢屢發生的事故來看,卻恰恰相反。深圳當初吸引港鐵來投資運營4號線,不但是為了學習港鐵的先進管理經驗,及享受他們成熟的優質服務,但港鐵所為卻讓深圳市民大失所望。

  還有市民指出,當初得知港鐵要參與深圳地鐵的建設和運營,都心懷期待,但優質服務還沒享受到,卻發生一次又一次的事故讓深圳居民驚魂。「難道是因內地與香港地域不同,其服務也不同?」更有民眾質疑港鐵對內地乘客服務「區別對待」、「不負責任」!

  有專家認為,客觀上講,任何一家公司或機構在管理上都會出現疏漏,但不能屢屢出錯,尤其是在涉及市民出行必須乘坐的公眾交通工具領域,更要謹慎再謹慎、細心再細心,安全永遠放第一。

  就在記者結束採訪之際,又有讀者爆料稱:深圳四號線昨天上午又出問題,列車停了10分鐘左右才恢復運行,工作人員解釋說是因為乘客太多,觸動了報警器。

(責任編輯:成誠)

相關焦點

  • 深圳地鐵4號線停兩小時 港鐵:信號問題致故障
    經濟觀察網 綜合網訊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 近期,深圳和香港兩地媒體分別對港鐵運營線路事故進行總結,發現深圳龍華線半年內曝出8次事故,而香港地鐵8月份5天之內發生了6起事故。最近一次是,8月7日由港鐵(深圳)公司運營的深圳地鐵4號線(龍華線)發生列車延誤事故,其中部分區間線路半小時後開始恢復運營,龍華線全線恢復時間為事故後2小時左右。  針對香港工會提出的港鐵削減維修資源及人手的質疑,港鐵車務工程總管張少華近日表示維修人員充足。
  • 港鐵公司:深圳地鐵事故與電扶梯逆行「無關」
    7月11日,發生事故的深圳地鐵4號線線路運營商、香港地鐵(深圳)公司副總運營經理胡瑞華在新聞發布會上對事故作出解釋。當日,發生事故的深圳地鐵4號線線路運營商、香港地鐵(深圳)公司舉行新聞發布會,聲稱「此次乘客受傷事件與電扶梯逆行無關」。港鐵(深圳)公司當天在發布會上公布了該公司此前錄製的監控錄像資料,以證明這一觀點。該公司副總運營經理胡瑞華在當天的發布會說:「根據港鐵公司和電梯製造商塞納電扶梯公司的調查,以及地鐵車站扶梯監控錄像顯示,事發過程電扶梯沒有發生逆行情況。」
  • 港鐵接管深圳地鐵4號線
    從昨日起,深圳市民進入到地鐵4號線車站內,將感受到一陣「濃濃的港式氣息」,醒目的紅白相間標識牌、地鐵站務人員統一的黃色系制服……正如深圳市常務副市長呂銳鋒在昨日接管儀式上所說:「港鐵接管深圳地鐵4號線,就像"港思維碰上深智慧,凍鴛鴦遇上功夫茶",將會給乘坐地鐵的市民帶來不一樣的體會。」
  • 第一線:四號線事故背後 京港地鐵內地運營虧損
    2011年7月5日早晨,北京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A口上行電扶梯發生設備故障,正在搭乘電梯的乘客出現摔倒,發生踩踏事故,最終造成一人死亡,28人受傷。除了奧的斯電梯,四號線地鐵運營商京港地鐵公司,也開始備受公眾關注。
  • 出現多個投資主體 深圳地鐵4號線港鐵獲經營權
    南方網訊深圳地鐵將結束靠政府投資的模式,並出現多個投資主體。昨日(1月15日),香港地鐵公司與深圳市政府就深圳地鐵4號線二期建設、4號線全線30年營運,以及4號線一期軌道設施的使用權籤訂了項目投資建設運營原則性協議。
  • 港鐵將參與運營深圳地鐵13號線
    原標題:地鐵13號線港鐵參與運營   繼運營深圳地鐵4號線之後,港鐵將參與運營深圳地鐵13號線。記者從港鐵(深圳)公司獲悉,8月3日,港鐵技術諮詢(深圳)有限公司與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獲得深圳軌道交通13號線公私合營項目中標通知書,後續將與深圳市政府正式籤署PPP項目合同,並組建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將對該PPP項目進行投資、建設及為期三十年的營運。
  • 港鐵在深圳為何水土不服
    □ 張 亮 本報記者 傅江平  9月5日,深圳地鐵龍華線發生深圳地鐵成網運營以來最嚴重「癱瘓」事故——當日13點37分癱瘓,至19點45分恢復運行,半條龍華線停運近7個小時,深圳的晚高峰也因為港鐵多個站點停運變得更為擁擠和混亂。
  • 北京地鐵事故背後:京港地鐵內地運營虧損
    2011年7月5日早晨,北京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A口上行電扶梯發生設備故障,正在搭乘電梯的乘客出現摔倒,發生踩踏事故,最終造成一人死亡,28人受傷。除了奧的斯空調,四號線地鐵運營商京港地鐵公司,也開始備受公眾關注。這家總部在香港的公司,應該是全球運營最成功甚至唯一盈利的地鐵公司。
  • 港鐵將參與運營深圳地鐵13號
    10月30日,深圳地鐵13號線PPP項目正式籤約,本次籤約的13號線PPP項目建設內容包括車輛、信號、自動售檢票系統、機電設備及鋪軌工程。
  • 定了,繼4號線之後,港鐵(00066)拿下深圳13號線運營權
    要聞 定了,繼4號線之後,港鐵(00066)拿下深圳13號線運營權! 2020年11月1日 16:40:34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源「深圳市城市更新網」10月30日上午,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2、13號線PPP項目籤約儀式舉行。
  • 深圳地鐵12、13號線新進展來了,港鐵再次拿下深圳地鐵新線路
    通過公開招標,深圳地鐵與中國電建聯合體中標12號線PPP項目,港鐵諮詢與中鐵電氣化局聯合體中標13號線PPP項目,兩個聯合體將分別與政府出資人代表出資組建項目公司,負責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和維護、資產更新及追加投資等業務的全過程管理。
  • 深圳地鐵13號線由港鐵參與運營,預計通車時間在……
    2020-08-06 12:35來源:蛇口消息報 蛇口消息報2020年8月6日訊 深圳眾多地鐵線路中地鐵4號線是深圳目前唯一一條由港鐵公司運營的地鐵線不過很快,地鐵4號線就不是那個唯一了,正在建的13號線建成通車以後,也要加入港鐵小分隊啦!
  • 港鐵將參與運營深圳地鐵13號線,為期三十年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秀瑜 繼運營深圳地鐵4號線之後,港鐵將參與運營13號線。記者從港鐵(深圳)公司獲悉,8月3日,港鐵技術諮詢(深圳)有限公司與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獲得深圳市軌道交通13號線公私合營項目中標通知書,後續將與深圳市政府正式籤署PPP項目合同,並組建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將對該PPP項目進行投資、建設及為期三十年的營運。
  • 港鐵接管深鐵4號線營運 工作人員工作服耳目一新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港鐵(深圳)公司今起全面接管深圳地鐵4號線一期,由福田口岸至少年宮5個車站的運營。除全線已更換港鐵的紅色標誌外,最讓人耳目一新的,莫過於站臺工作人員已全部換成以鵝黃色為主色調的港鐵工作服。港鐵(深圳)負責人稱,日後還會透過車廂內的電視,播放一些專為北上港客與赴港遊客而設的特色節目。港鐵(深圳)承擔建設的軌道交通龍華線(4號線),全長約20公裡,分兩期落成。一期從福田口岸至少年宮站共5個車站,目前已通車運營。
  • 港鐵投資60億在深圳營建地鐵4號線二期工程(圖)
    (圖片來源:文匯報)  中新網3月19日電 香港《文匯報》今日在「要聞」欄目刊發報導稱,深圳市政府18日上午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正式籤署深圳市4號地鐵線特殊經營協議,由港鐵投資近60億元建設深圳市軌道交通4號線深圳少年宮站至龍華拓展區的二期續建工程,並承租軌道交通4號線首期工程。
  • 深圳軌道交通12、13號線PPP項目籤約,港鐵將參與運營地鐵13號線
    10 月 30 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 12、13 號線 PPP 項目正式籤約,本次籤約的 12、13 號線 PPP 項目建設內容包括車輛、信號、自動售檢票系統、機電設備及鋪軌工程。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出席籤約儀式。
  • 港鐵在深圳故障頻發 引港式運營"水土不服"質疑
    ,導致地鐵停運6個小時,至晚上8時才全線恢復運營,這也是深圳地鐵成網運營以來發生的最嚴重「癱瘓」事故。龍華線事故頻發,引發港鐵在深圳是否「水土不服」的質疑。港鐵龍華線地鐵5日接連發生兩宗故障,其中一宗是發生在早上8時,由清湖前往福田口岸的401號列車行至深圳市民中心時,司機室側門發生故障,隨後列車緊急停車並進行清客。另一宗是發生在下午1時37分,因深圳北站至上默林站上行區段接觸網故障跳閘,導致上行線6輛列車緊急停車。
  • 香港地鐵公司獲得深圳地鐵4號線經營權
    據悉,此前深港雙方就該項目合作進行了半年多的艱苦談判,此次協議為雙方達成授權經營協議擬定了各項基本原則。其後,雙方還將進一步達成《授權經營協議》,在協議獲得中央政府批准後,香港方面將在深圳成立項目公司,並開始地鐵4號線的建設,以及全線30年期的經營。地鐵4號線將於2008年通車。
  • 「原創」港鐵將參與運營深圳地鐵13號線,為期三十年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秀瑜繼運營深圳地鐵4號線之後,港鐵將參與運營13號線。記者從港鐵(深圳)公司獲悉,8月3日,港鐵技術諮詢(深圳)有限公司與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獲得深圳市軌道交通13號線公私合營項目中標通知書,後續將與深圳市政府正式籤署PPP項目合同,並組建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將對該PPP項目進行投資、建設及為期三十年的營運。
  • 杭州地鐵1號線師從港鐵 成熟管理帶來穩定運營
    杭港地鐵是一個公司名稱,是由杭州地鐵集團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的新公司,其中港鐵方面佔49%的股份。  新成立的杭港地鐵公司,取得杭州地鐵1號線試運營日起25年的特許經營權,負責經營、管理地鐵1號線。港鐵將全面帶來品牌、經驗、技術和管理,為杭州公共運輸事業輸入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