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重慶機場宣布與阿里雲合作打造智慧機場。阿里雲供圖
中新網重慶8月24日電 (記者 劉賢)「我們致力於打造智慧城市,積極推進『大城智管』,大力發展智能交通,給市政設施裝上『慧眼』,建設數據平臺『大腦』,讓城市運行效率更高、承載能力更強。」重慶市長唐良智在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簡稱智博會)期間如是說。
以「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為主題的智博會23日至25日在重慶舉行,參會嘉賓覆蓋政、產、學、研、經等領域。
智慧的數字世界是當前熱點話題。業內人士梳理軟體發展歷史認為,軟體經歷計算機、網際網路、萬物互聯3個時代演變,分別發揮賦值、賦能、賦智三大功能。其中,在萬物互聯時代,軟體與網絡、數據、硬體、內容深度結合,將具備智能思考和自我創造能力。賦智時代的第一個變化就是軟體將全面深入地融入經濟領域的方方面面,影響經濟領域組織結構、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資源配置方式;第二個變化是軟體將全面改變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的模式,成為「運行大腦」,構建更加精確、精細、精準的城市管理服務體系。
重慶是山水之城,長江和嘉陵江在朝天門交匯。依山而建的城市面貌、曲折迴旋的道路、主城區間用跨江大橋連接的交通格局,讓重慶成為「網紅打卡點」,同時也帶來尖峰時段擁堵、車位相對較少等急需解決的城市管理難題。
24日,重慶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成肇興在智博會上發布消息稱,將與阿里雲共同打造重慶市公共停車智能化管理服務平臺,通過平臺建設方便車主制定出行計劃,從靜態交通層面提升城市暢通水平。
記者從阿里雲獲悉,這項合作是要藉助ET城市大腦匯聚重慶市實時全量的停車資源信息,進行區域泊位信息監控和預測,並結合城市動態交通信息與交警聯動,提供出行規劃、流量引導、停車誘導等多種服務,為政府進行區域泊位規劃優化提供輔助支撐,預計到2020年將完成重慶全市聯動。
身處西部內陸的重慶,近年來致力於打通對外交通通道。2017年8月29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A及第三跑道正式啟用,使機場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首個擁有三座航站樓、實現三條跑道同時運行的機場。
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平川24日在智博會上也宣布與阿里雲合作,將把重慶機場安全運行、旅客服務保障等方面智能化水平提高到新高度,為旅客提供安全、舒心、愉悅的體驗。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稱,此次與重慶機場合作打造智慧機場,阿里雲將融入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他透露,人工智慧視頻分析技術識別準確率達95%,可運用於機場的計程車排隊調配、異常人群聚集處置等領域。
記者從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當地在軟體服務領域將重點發展面向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的作業系統、新型中間件和辦公套件,計算機視聽覺、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智能化軟體,計算機輔助設計與仿真、製造執行系統、企業管理系統、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業軟體及應用解決方案。重慶將創新軟體定義服務新理念,圍繞智能集成服務領域,提升「網際網路+」綜合集成應用水平,研發綜合性應用解決方案。
「當前,重慶正以建設全國一流的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示範之城為契機,推動大數據智能化在政務服務、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唐良智說,重慶將打造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智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