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博物館被譽"黃浦江畔文化寶盒" 揭秘展區看點

2020-12-12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沈文敏)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一座由臺灣企業創意布展的「震旦館」給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這家臺灣企業在上海永久打造的文化藝術新地標、被譽為「黃浦江畔文化寶盒」的震旦博物館也於前不久正式開館迎客。這座由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的博物館內近1000多件珍貴文物,全是震旦集團董事長陳永泰先生的私人收藏,「保護、傳承、奉獻」就是陳永泰先生成立震旦博物館的宗旨。

走進六層樓的震旦博物館,除了會被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獨到的設計與別具一格的陳列方式所吸引外,還可以清晰地看到震旦的收藏體系。從二樓至六樓,依次為:古代陶俑展廳、歷代玉器展廳、青花瓷器展廳、古器物學研究中心與佛教造像展廳。各個展廳又分為精品展區、主題展區及研究展區。每一層展廳因主題不同,各自呈現不同的視覺風格與空間氛圍。開幕階段古代陶俑展廳主要以漢代金縷玉衣和喪葬文化為主題,玉器和青花瓷反映的是古代貿易文化,有十分難得一見的1000多年前阿拉伯以及歐洲地區向中國定製的特色瓷器,而佛像區域則展示了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演變過程。

重視學術研究,是陳永泰先生建立震旦博物館的一大理念。據介紹,早在2003年,震旦就與北大聯合創辦了一個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上海震旦博物館的現任館長是原臺北故宮的副院長張林生先生,館內更是聘請了來自北大、復旦大學考古、歷史學系的博士生作為學術組的成員,現在很多人都崇尚西方藝術,但陳永泰希望,無論時代多發展,我們中國人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文化之根。

而以「料、工、形、紋」為研究核心的古器物學,是震旦博物館的主要學術特色。據介紹,古代器物不僅具有美學賞玩、文化傳承的價值,還有史學研究和人文教育的價值,在史料研究之前,每件古器物都應先作四方面的基礎研究,「料,是器物材質的基本特徵;工,是製作器物的工具和工法;形,從工具痕跡入手了解器形的成形方法;紋,則是紋飾、符號,而紋飾其中所涵蓋的信息量龐大,最具鮮明的時代特徵。了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逐步還原物質文化史,還原先民的生活思想和當時的文化交流狀態,而這也是震旦古器物學研究的最終價值。」

另據了解,震旦博物館計劃在今年年底在主館旁建立一個3000多平米的副館,主要用來做當代藝術品的展覽和國際間的館際交流。這樣加上現有6000多平米的主館,形成了矗立在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總共1萬平米的文化地標。對此,陳永泰先生認為,越是國際金融中心,越要重視文化場館的建立,比如在紐約、倫敦,美術館、博物館有上百個。而震旦博物館也希冀成為在寸土寸金的金融區中的文化領地,為上海的文化建設出一份力。

相關焦點

  • 尋寶震旦博物館:兩岸玉文化在黃浦江畔親密對話
    新華社上海12月27日電(記者許曉青)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代表之一——玉神人獸像,靜靜地陳列於黃浦江畔外觀宛若寶盒的上海震旦博物館內。  這件被文物收藏界奉為古玉神作的標誌性器物,曾以全息投影的形式,亮相2010年上海世博會臺灣震旦企業館,向世界展示中華玉文化。
  • 尋寶震旦博物館:兩岸玉文化在黃浦江畔親密對話
    新華社上海12月27日電(記者許曉青)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代表之一——玉神人獸像,靜靜地陳列於黃浦江畔外觀宛若寶盒的上海震旦博物館內。這件被文物收藏界奉為古玉神作的標誌性器物,曾以全息投影的形式,亮相2010年上海世博會臺灣震旦企業館,向世界展示中華玉文化。
  • 上海震旦博物館日前開館
    原標題:上海震旦博物館開館    被譽為「黃浦江畔的文化寶盒」的上海震旦博物館於10月下旬正式開館。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博物館的收藏以中國古代器物為主,藏品達8000餘件,分為佛教造像、玉器、陶器、青花瓷器及畫像石五大部分。
  • 上海震旦博物館日前開館
    原標題:上海震旦博物館開館    被譽為「黃浦江畔的文化寶盒」的上海震旦博物館於10月下旬正式開館。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博物館的收藏以中國古代器物為主,藏品達8000餘件,分為佛教造像、玉器、陶器、青花瓷器及畫像石五大部分。
  • 震旦博物館半開放陳列 3D展示「復活」大唐盛世[圖]
    東方網9月27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被業界譽為「黃浦江畔的文化寶盒」的震旦博物館,將於國慶期間試運營,10月20日正式開館。這座展示了千餘件歷代文物的博物館,以其獨特的文物內容和全新的3D 展示方式等,讓人充滿期待。記者昨日走進布展中的震旦博物館,先行探營。  3D展示文物整體  總面積六千多平方米的震旦博物館位於陸家嘴的富城路,共六層,從二樓至六樓依次為:古代陶俑展廳、歷代玉器展廳、青花瓷器展廳、古器物學研究中心與佛教造像展廳。
  • 震旦博物館半開放陳列 3D展示「復活」大唐盛世[圖]
    東方網9月27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被業界譽為「黃浦江畔的文化寶盒」的震旦博物館,將於國慶期間試運營,10月20日正式開館。這座展示了千餘件歷代文物的博物館,以其獨特的文物內容和全新的3D 展示方式等,讓人充滿期待。記者昨日走進布展中的震旦博物館,先行探營。  3D展示文物整體  總面積六千多平方米的震旦博物館位於陸家嘴的富城路,共六層,從二樓至六樓依次為:古代陶俑展廳、歷代玉器展廳、青花瓷器展廳、古器物學研究中心與佛教造像展廳。
  • 震旦博物館開館 展伊莉莎白·泰勒私家珍藏(圖)
    觀眾步入震旦博物館展廳     2月17日,位於黃浦江畔的震旦博物館撩開神秘的面紗,這座幾何形體、由極簡而明晰的設計凸顯於江岸的公益性民營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安藤忠雄擔綱改建設計     陳永泰早就有擴大新建震旦博物館的計劃,並於2009年10月邀請到國際知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先生,正式打造黃浦江畔第一個公益性民營博物館。     安藤忠雄是當今世界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他參與設計的多家博物館、藝術館均成為經典。
  • 震旦博物館開館 玻璃展櫃讓青花瓷"漂浮"(圖)
    震旦博物館開館 玻璃展櫃讓青花瓷"漂浮"(圖) 在陸家嘴金融區,這裡或將成為一處文化地標。  樓梯中透出光影之美  震旦博物館被稱為黃浦江畔的文化寶盒,因其外觀是玻璃幕牆構成的方方正正的幾何體,晚上燈光開啟,幕牆呈現藍色,像一個巨大的珠寶盒。而博物館的內部牆體,都是原色的混凝土鑄就,光潔如鏡,地面的顏色也與之相近,渾然一體。
  • 震旦博物館
    是震旦集團陳永泰董事長回饋社會的一項文化志業。震旦博物館位於上海市陸家嘴金融區黃浦江畔,2013年10月正式開放。館區共計六層,面積6316平方米。震旦博物館集典藏、研究、展覽、營運、傳揚為一體,秉持對中華文化「保護、傳承、奉獻」的宗旨,2003年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長期合作,推廣古器物學研究。
  • 震旦博物館開館 玻璃展櫃讓青花瓷"漂浮"(圖)
    震旦博物館正式開館了,這個由震旦大廈裙樓改造而成的建築,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中國完成的第一個項目,沿襲了他一貫的極簡主義風格。這位建築大師說,自己的設計初衷,就是營造一處能讓人安詳平靜地思考存在物和歷史的空間。
  • 震旦博物館成上海上班族新去處
    2003年,震旦博物館在臺北開幕,2005年,博物館已在上海開設了展廳。  「這些東西本來就是這裡(大陸)的水土孕育的,所以要在這裡做博物館。」震旦文化中心總經理賴任辰表示。  浦東的文化寶盒  要在上海建立震旦博物館緣起於世博期間他們在企業館片區設立的震旦館,當時推出的「中華玉文化」專題在整個企業館區域別具一格,吸引了221萬人次參觀。自此,博物館方面就開始計劃將陸家嘴震旦國際大廈的輔樓改建成一個博物館。  「現在做博物館,建築要有特色,觀眾才會進來。」
  • 震旦博物館|帶你進入博物館,參觀指南來啦!
    在高樓林立的陸家嘴金融區、金燦燦的震旦國際大樓旁,一座圓方結合、低調奢華的建築就是「黃浦江畔文化寶盒」的震旦博物館啦!震旦博物館是震旦集團創辦人陳永泰先生回饋社會的一項文化志業。於 2013年 10 月正式對外開放,是上海陸家嘴地區第一座私立博物館。
  • 震旦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 | 我們回來了
    在為不同身世和背景的人們創造有意義的體驗方面的潛力,是各博物館社會價值的中心。作為變革的推動者和被信賴的機構,博物館從未像今天這樣以建設性的姿態參與現代社會政治、社會、文化議題,以此展示其與社會的緊密聯繫。在日趨極端化的環境下,多元與包容面臨挑戰和各種社會問題的複雜性,雖不是博物館和文化機構所獨有的,卻因為社會對博物館的高度重視而顯得尤為重要。
  • 民辦館也能辦出專業味 震旦博物館成浦東文化新地標
    在浦東這塊「離世界最近」的開放熱土上,震旦博物館並不孤單,龍美術館、喜瑪拉雅美術館……民辦博物館、美術館成為浦東地區新的文化地標。   由專業團隊負責運營,釐清館藏與私人藏品之間關係   震旦博物館由日本著名建設師安藤忠雄設計,線條乾淨利落,灰色基調與錯落的光影相映,顯得靜謐而魔幻,珠寶盒的靈感使博物館有了「黃浦江畔文化寶盒」之稱。
  • 民辦館也能辦出專業味 震旦博物館成浦東文化新地標
    在浦東這塊「離世界最近」的開放熱土上,震旦博物館並不孤單,龍美術館、喜瑪拉雅美術館……民辦博物館、美術館成為浦東地區新的文化地標。   由專業團隊負責運營,釐清館藏與私人藏品之間關係   震旦博物館由日本著名建設師安藤忠雄設計,線條乾淨利落,灰色基調與錯落的光影相映,顯得靜謐而魔幻,珠寶盒的靈感使博物館有了「黃浦江畔文化寶盒」之稱。
  • 海波隨筆|周五,震旦博物館的晚間7點
    昨晚(7月20日),受陸家嘴金領驛站和震旦博物館的邀請,為震旦博物館「文化星期五」的「白領之夜」活動做陶瓷藝術鑑賞與投資的專題講座。這也是我首次嘗試將講座主要面向社會年輕白領人群,並接受他們自主報名。周五晚間,是大家工作一周後、悠閒周末假期的開始,年輕人通常都抓緊時間聚餐、玩樂,他們會選擇更加安靜的博物館嗎?會對中國傳統陶瓷藝術感興趣嗎?籌備演講時,我曾有這樣的擔憂。因此,即便得知震旦的官網報名通道開啟不到幾小時便滿員,也不曾覺得所有報名者會「如約而至」。
  • 海波隨筆|周五,震旦博物館的晚間7點
    昨晚(7月20日),受陸家嘴金領驛站和震旦博物館的邀請,為震旦博物館「文化星期五」的「白領之夜」活動做陶瓷藝術鑑賞與投資的專題講座。這也是我首次嘗試將講座主要面向社會年輕白領人群,並接受他們自主報名。周五晚間,是大家工作一周後、悠閒周末假期的開始,年輕人通常都抓緊時間聚餐、玩樂,他們會選擇更加安靜的博物館嗎?會對中國傳統陶瓷藝術感興趣嗎?籌備演講時,我曾有這樣的擔憂。因此,即便得知震旦的官網報名通道開啟不到幾小時便滿員,也不曾覺得所有報名者會「如約而至」。
  • 【7-8月德傳會員日】漫遊震旦博物館,德傳VIP限量專場免費報名
    震旦博物館由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以玻璃帷幕建構出極簡而明晰的幾何形體,在夜間以一個深邃、沉靜、內斂的藍色珠寶盒形貌,躋身於璀璨的上海黃浦江夜景之中。專題展區集中介紹銷往海外的貿易瓷器,以瓷器為媒介探索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專題展區顯示了青花瓷在世界範圍內的流傳路徑和重要影響區並配以典型器物,從而讓參觀者體會中國瓷器在世界範圍內的重要影響力。另外,古器物學研究展覽區集中分析了鈷料種類與青花呈色、繪畫技法與紋飾特徵、成型方法與裝燒痕跡等,極具教育意義。
  • 上海夜生活節今天啟動,觀復、震旦等7個博物館的奇妙夜活動等你來!
    地點是被譽為「黃浦江畔文化寶盒」的 上海震旦博物館! 震旦博物館自2013年開館迄今,即針對陸家嘴等周邊白領人群,推出「文化星期五」活動
  • 上海夜生活節今天啟動,觀復、震旦等7個博物館的奇妙夜活動等你來!
    地點是被譽為「黃浦江畔文化寶盒」的 上海震旦博物館! 震旦博物館自2013年開館迄今,即針對陸家嘴等周邊白領人群,推出「文化星期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