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併流風景名勝區:中國境內面積最大的世界遺產地

2020-12-25 甜甜旅遊百科

三江併流風景名勝區是中國境內面積最大的世界遺產地。三江併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並肩在崇山峻岭中並行奔流數百千米而不交匯的自然奇觀。地處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區,包括怒江州、迪慶州、麗江市、大理州的部分地區。景區內有怒江、瀾滄江、金沙江3個風景片區,8個中心景區,60多個風景點,總面積3500多平方公裡。三江併流共同孕育了數千年的「江邊文化」。

長江的第一大拐灣在著名的石鼓鎮旁,因石鼓鎮上有一面漢白玉雕刻的鼓狀石碑而得名。石碑直徑1.5米,厚0.7米,系明代嘉靖年間麗江木氏土司白壯擴張勢力得勝的紀念功碑,它是目前麗江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石碑之一。石鼓鎮鎮左側有鐵虹橋,橋用17米長的鐵鏈作梁,上鋪木板,兩邊用鐵鏈作欄杆,橋兩頭均建有門樓。石鼓歷來是藏區與漢族地區交易的重鎮,藏民把皮毛和中草藥帶來這裡出售,又買回茶葉、鹽巴、布匹等日用品。

老君山是三江併流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之一,為金沙江/長江和瀾滄江/湄公河的分水嶺。地處雲南麗江境內,主峰海拔4247米,被歷代史家稱為「滇省眾山之祖」,因傳說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而得明。景區面積710多平方公裡,主要有九十九龍潭片區、金絲石金山玉湖片區、利增滇金絲猴自然保護區、黎明/美樂丹霞地貌片區、新主植物園片區等景點。

金沙江是中國長江的上遊,長江江源水系匯成通天河後,到青海玉樹縣境進入橫斷山區,開始稱為金沙江。金沙江流經雲南高原西北部、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宜賓接納岷江為止,全長2316公裡,流域面積34萬平方公裡。

瀾滄江是湄公河上遊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九長河,亞洲第四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瀾滄江在中國境內長2179千米,流經青海、西藏和雲南三省;湄公河流經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國南海,總流域面積81萬平方千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河,被稱為「東方多瑙河」。

怒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又稱潞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熱拍格。它深入青藏高原內部,由怒江第一灣西北向東南斜貫西藏東部的平淺谷地,入雲南省折向南流,經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流入緬甸後改稱薩爾溫江,最後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從河源至入海口全長3240公裡,中國部分2013公裡。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的世界遺產「三江併流」是如何形成的?
    「三江併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境內自北向南並行奔流170多公裡,穿越擔當力卡山、2003年7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一致決定,將雲南省西北部的「三江併流」(金沙江、瀾滄江、怒江)自然景觀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是中國境內面積最大的世界遺產地,也是世界上蘊藏最豐富的地質地貌博物館。
  • 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
    」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境內自北向南並行奔流170多公裡, 穿越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怒山和雲嶺等崇山峻岭之間,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江水併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
  • 保護與開發:我們怎樣分享壯麗的三江併流
    7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一致通過將雲南「三江併流」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歷時近10年的三江併流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終於圓滿成功。  有消息稱,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到雲南省工商局商標處以「三江併流」為商標申請註冊的企業已達8類上百個品種。另外,一些旅行陪伴、旅行陪同等新興行業,也準備借「三江併流」賺取賣點。
  • 紀錄片丨《世界遺產在中國 》16:三江併流
    《世界遺產在中國 》16 三江併流十萬大山深處,壯觀與神奇共存河流奔騰怒吼,蜿蜒與秀麗並存今天給大家介紹中國內地4000萬年前的風景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在此地碰撞引發橫斷山脈的急劇擠壓、隆升、切割高山與大江縱橫也因此形成了世界上獨有的三江並行奔流170千米的曠世奇觀
  • 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風景名勝區,在這裡!
    普達措國家公園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既有明鏡般的高山湖泊、水美草豐的牧場,也有百花盛開的溼地和茂密的原始森林。春季的普達措,五顏六色的杜鵑花鋪滿山坡,秋季的普達措,則是一片五彩斑斕的景象。
  • 常識|「三江併流」是哪三江?
    「三江併流」,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之一,因亞洲3條大江—金沙江(下遊為長江)、瀾滄江(下遊為境外的湄公河)和怒江(下遊為薩爾溫江)而得名,它們在雲南省西北部自北向南並行170餘公裡,故名「三江併流」。
  • 「三江併流」女兒情
    蘭坪縣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蘭坪擁有『三江併流』遺產地的重要份額,旅遊業發展卻起步較晚。褚麗娟和同事們克服千難萬險,不辭勞苦奔波於崇山峻岭中,對旅遊資源進行普查、整理,為謀劃旅遊業快速發展提供詳實資料。」在風景如畫的羅古箐村,記者見到了時常陪同褚麗娟他們上山入箐的老書記和國誠,他既讚賞又心疼地說:「小麗娟個小體輕,體重不到40公斤,幾年來卻踏遍了這裡的山山水水。
  • 雲南三江併流——為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三江併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境內自北向南並行奔流 170 多公裡, 穿越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怒山和雲嶺等崇山峻岭之間,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江水併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
  • 常識積累|三江併流
    「三江併流」,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之一,因亞洲3條大江—金沙江(下遊為長江)、瀾滄江(下遊為境外的湄公河)和怒江(下遊為薩爾溫江)而得名,它們在雲南省西北部自北向南並行170餘公裡,故名「三江併流」。「三江併流」大體位於27°N—30°N,98°E—100°E。三江併流由四座高大山脈、三條大江組成。
  • 我國最美世界遺產——三江併流,又稱神秘東方大峽谷!
    「三江併流」是我國境內面積最大的世界遺產地,是指發源於青道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長江上遊)和瀾滄江(湄公河上遊)這3條大江,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以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為穿過橫斷山脈中幽深的峽谷,並行奔流數百公裡而不交匯的自然奇觀。
  • 中國地理奇觀:三江併流
    中國大陸內地4000萬年前 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在此地碰撞 引發橫斷山脈的急劇擠壓、隆升、切割 高山與大江縱橫 也因此形成了世界上獨有的 三江並行奔流
  • 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中國目錄,各個風景如畫,今生一定去看看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面積700平方公裡。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溼地,與九寨溝相距100千米。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九寨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南距成都市300多公裡,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80%。
  • 重走「茶馬古道」:三江併流
    香格裡拉屬於三江併流景區,三江併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境內自北向南並行奔流170多公 裡, 穿越擔當力卡山
  • 中國地理的一大奇蹟——三江併流
    來源:徒步中國 十萬大山深處,壯觀與神奇共存 河流奔騰怒吼,蜿蜒與秀麗並存 今天給大家介紹 中國內地4000萬年前的風景
  • 「三江併流」這一奇特景觀大家可見過?它是「世界生物基因庫」啊
    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自北向南於60 ~ 100km的狹窄地帶縱貫全區,構成了世界上魏櫻的三江併流的奇觀,形成了為世界所罕見的「江水併流而不交匯」的奇特的自然地理景觀。三江併流是一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在20世紀50年代在一張衛星遙感地圖上發現的。
  • 雲南「最壯觀」的世界遺產,不僅風景優美,而且免費
    你知道,這幾年我國的世界遺產越來越多了,到現在為止,一共有55個地方,其中,雲南壟斷了十分之一,而且雲南的世界遺產各有特點。今天週遊世界,帶你邂逅雲南最雄偉的世界遺產,這個世界遺產不僅風景優美,而且還免費來看,你在上面的圖中看到的這張照片是雲南最雄偉的世界遺產三江併流的一部分,看起來宏偉壯觀嗎?其實,更壯大的,還在後面!
  • 迪慶州——著名的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的核心地區
    是著名的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的核心地區。早在2300年前,吐備先民就在這裡生活。唐代吐盛在迪慶維西培城一帶設「神川都督」,並在金沙江上架起了鐵橋,使之成為與唐、南詔之間的通道。大理國時屬善巨郡轄地,元初為宣政院直轄地,後屬麗江路軍民宣撫司,明代為麗江木氏土司統治。
  • 先從這1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開始吧!
    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遊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原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如何才能成為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截止2017年,共有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44處那麼,到底是哪12個風景名勝區有幸成為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雲南境內的三江併流,一日內看四季景色
    200公裡的路程卻要用上五六個小時的車程,因為風景美三江併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並行奔流,在雲南境內約170公裡,跨越麗江地區、迪慶藏族自治州、傈僳族自治州。三江併流的形成構成了地理上的奇觀
  • 三江併流的壯麗風景,帶給你的是大氣磅礴的感受
    就比如說在這裡有著顯要地理位置的怒江大峽谷,而且同時怒江和瀾滄江、金沙江等三條江水併流,也成了當地有名的一個風景區,就是三江併流風景區。這一個風景區所給人展示的,不過就是經過歷史積澱而得來的一種關乎於水流加上地質的東西。而人從視覺之上來此進行遊行,就能夠得到視覺之上的滿足,從而產生一種對此風情區非常有感覺且留戀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