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朕知道了」紙膠帶 看臺灣文創與傳統文化有機融合

2020-12-15 網易新聞

(原標題:從「朕知道了」紙膠帶 看臺灣文創與傳統文化有機融合)

「朕知道了」紙膠帶。
「電音三太子」。

說到臺灣文創產品,臺北故宮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其最為人所熟知當數「朕知道了」紙膠帶,簡單的四個字,是清康熙皇帝真跡的複製品,幾乎滿足了網絡傳播的所有元素,引發了網友的瘋傳和熱烈討論。

本次「逐夢他鄉重慶人」採訪組臺灣之行,從北端的臺北到南端的高雄,所到之處,發現臺灣的文創產品相當發達,這些產品與「朕知道了」紙膠帶一樣,深受市場歡迎。

賣萌膠帶,讓傳統文化走向時尚

在臺北故宮,三層樓都有一到兩個小型文化創意類小商品店,小店內每小盒紙膠帶賣200新臺幣,折合人民幣40餘元,一盒內有三個膠帶。其實價格小貴,但依然無法阻止遊客的熱情,一買就是數盒。除「朕知道了」外,還有五個系列共十多個品種,加入了青銅器圖紋和故宮院藏印章等圖案。

據宣傳資料顯示,臺北故宮的文創產品歷經50餘年,一開始,就是賣簡單的仿真品;到2000年,臺北故宮向全球徵集創意,設計了許多產品,這一發展思路至今還在執行。這個火爆兩岸的紙膠帶,就是兩個學生的方案。第三個階段則是臺北故宮自己做高端開發,創作高仿瓷器和畫作,自己發行出版品。

經過多年發展,臺北故宮的文創產品線豐富,達兩千多種。這些衍生品,已成臺北故宮博物院主要收入來源,直逼門票收入。

黃金撲克,將主題文創做到極致

臺灣善於將文創產品根據地域、人文、歷史特點做到極致,緊扣一個主題,衍生出豐富多彩的產品。

新北市瑞芳區的九份金礦博物館是一個金礦遺址公園,小地名叫金瓜石。整個景區緊緊圍繞金礦做文章,遊客可以在裡面體驗淘金、鍊金的全過程,這一活動很受遊客歡迎。同時,景區遍布各類以黃金、礦工生活為主題的文創產品。工藝品小店內,有黃金撲克、黃金手工香皂、金磚樣式的開瓶器、冰箱貼、鑰匙扣等琳琅滿目,品類有數十種。這些最具人氣商品,每天銷量可觀。

此外,臺北101大廈、眷村遺址、艋舺老街等地方,均有與之相配套的文創產品,這些地方的旅遊商品櫃檯前,隨時能看到圍滿爭相購買的遊客。

電音三太子,時尚外衣下的傳統之魂

細細梳理便能發現,對傳統文化的「活化」傳承,已然成為臺灣的一大特色,風靡臺灣青少年群體的「電音三太子」就是最好例子。電音三太子源於廟會的哪吒三太子陣頭,陣頭也稱為藝陣文化,是臺灣宗教活動的傳統習俗,早年皆以傳統鑼鼓為背景音樂。在陣頭文化中加入流行動感音樂,傳統民俗結合現代節奏,成為另類流行圖騰,意外地受到年輕族群歡迎。現在電音三太子已被引入新加坡,同樣在年輕人中掀起追捧熱潮。

本報記者 楊野

(原標題:從「朕知道了」紙膠帶 看臺灣文創與傳統文化有機融合)

本文來源:華龍網-重慶晨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臺「朕知道了」紙膠帶風迷兩岸 特色文創抗日韓
    中新網6月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日、韓創意小文具大軍壓境,臺灣文具品牌也不甘示弱。結合中華文化與臺灣創意元素的「朕知道了」紙膠帶,風迷兩岸收藏迷,更為臺北故宮帶來千萬元(新臺幣,下同)商機。
  • 「朕知道了」紙膠帶淘寶網被仿 臺北故宮:沒錢告大陸
    康熙皇帝一定想不到,數百年後的21世紀,他的硃批「朕知道了」會在「民間」如此火爆。這股熱銷風暴最近從臺灣刮到了對岸,爆款「朕知道了」紙膠帶在大陸淘寶網上出現仿冒品。原產地臺北故宮準備跨海提告,卻因沒錢只能作罷。
  • 「朕知道了」膠帶兩岸爆紅 臺灣把生意做成文化
    創意紙膠帶「朕知道了」兩岸爆紅   臺灣把生意做成了文化  臺北故宮日前推出的創意紙膠帶「朕知道了」,最近在海峽兩岸爆紅,簡單四字霸氣十足讓許多民眾掀起收藏熱。作品兩次推出,瞬間被搶購一空,臺灣的文創產品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 「朕知道了」霸氣十足 臺北故宮紙膠帶兩岸爆紅
    「朕知道了」霸氣十足 臺北故宮紙膠帶兩岸爆紅 Taipei Palace Museum’s 'emperor tape' becomes a hit
  • "朕知道了"設計者:兩岸文創應合作光大中華文化
    "朕知道了"設計者:兩岸文創應合作光大中華文化 2014-10-11 11:26:28臺灣的文化創意也繽紛亮相,用一個個會說故事的產品展現臺灣創意之光。(中國臺灣網 發)   2014年10月10日上海展覽中心內,「上海設計之都活動周」正如火如荼。臺灣的文化創意也繽紛亮相,用一個個會說故事的產品展現臺灣創意之光。  玉米做的杯子、紙制的錢包、咖啡渣和可樂瓶做的衣服....。。
  • 網店賣「朕知道了」膠帶紙仿冒品 臺北故宮擬追究
    原標題:網店賣「朕知道了」膠帶紙仿冒品 臺北故宮擬追究   「朕知道了」四字是康熙皇帝真跡的複製品,因康熙在批閱奏則時,愛在文末硃批「朕知道了」、「知道了」。臺北故宮推出此產品後,深受消費者喜愛。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22日在臺北表示,針對淘寶網上有店家出售許多如「『朕知道了』紙膠帶」等臺北故宮原創文創商品,正研擬委託律師直接在大陸訴訟。   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已成立智慧財產權維護小組加強網絡巡邏,目前淘寶網上的侵權商品皆已下架。
  • 文創產品如何傳播傳統文化?"朕知道了"
    臺北故宮介紹說,「朕知道了」的創意來自於院長馮明珠2005年策劃的「知道了:硃批奏摺展」,「展覽導覽手冊由當時任研究員的馮明珠執筆主編,目前已再版9次,封面即印有康熙滿漢文硃批真跡『知道了』。」
  • 「朕知道了」,紙賣瘋了
    原標題:「朕知道了」,紙賣瘋了 普普通通的膠帶紙,只因印上了康熙皇帝的御批手跡「朕知道了」,就霸氣十足到在臺北故宮紀念品店賣斷貨,據說排隊預購已排到了9月份。通過文化創意,將大白菜賣出黃金價在臺灣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紙文創在寶島行之有年,其間風景屢屢令人驚豔。
  • 脫銷的「膠帶」掀開臺北故宮文創商機
    「朕知道了」紙膠帶熱銷,僅僅是臺北故宮文化創意產業的冰山一角,臺北故宮僅依靠其文化創意商品,去年就獲得逾7億元新臺幣的收入。  「朕知道了」紙膠帶熱賣程度超過臺北故宮的預期,但製作廠商一次只能供貨3000卷,因此經常缺貨,曾長達半個月無貨可賣。今年8月底銷售更火紅,一到貨當天就銷售一空,日銷售量創臺北故宮文化創意商品新高。在此之前的紀錄,是仿「翠玉白菜」手機吊飾在2009年安利團參訪當天,銷售1000個。
  • 小兵也能立大功——文創商品中的紙膠帶
    若干年前,一款名為朕知道了的膠紙帶引爆文創商品市場,雖只是一款小小的膠紙帶,卻因為創意,一個點子就煥發出巨大的能量來,小兵也能立大功。除此之外,臺灣也還有一些設計、創意不錯的同類產品值得關注。1.菊水 KIKUSUI自1968年創立以來,將原先作為油漆遮護用途的紙膠帶發展為現在的文創商品,將臺灣技術、臺灣設計與臺灣製造三核心融入紙膠帶的靈魂,不僅推出多款充滿設計感的款式,更將臺灣的特色以童趣、可愛的方式呈現,可說是紙膠帶控的必備款式啊!
  • 豫劇元素的文創產品——膠帶設計
    近些年來,文創產品發展的火熱,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更是廣泛傳播了相關的文化,使人們對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有了更豐富的認識。從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朕知道了」紙膠帶等文創產品出現,在全國掀起了一陣文創產品的熱潮,到現在的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不僅開創了文化傳播的新形式,而且促進了文化流傳地的經濟發展。具體分析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口紅」膠帶,設計了具有豫劇元素的文創產品——膠帶設計。
  • 臺北故宮推出"朕知道了"膠帶 源自康熙真跡
    日前,臺北故宮推出的、以康熙硃批「朕知道了」設計的紙膠帶,引起兩岸網友瘋狂討論及購買。泱泱故宮能有如此新奇而頑皮的創意,怕是當年稟告給康熙,他也會略有遲疑地沉吟一聲:「朕知道了」。不管康熙會怎麼想,反正臺北故宮的此舉成功地接上了現代人的地氣,舊朝奏摺裡那沉埋的文字突然間就被喚醒了生命,這樣的「穿越」對於頻頻告危的中國傳統文化來說是一件好事,只是,其中的接引頗要費一番巧思。
  • 臺北故宮新款紀念品:「朕知道了」膠帶火速走紅
    [導讀]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流失頗令各方有志之人嘆息與焦急。臺北故宮的「朕知道了」的走紅,足以讓人們知道中國的古老文化與年輕人之間並非遠隔光陰的兩岸難以跨越,文化的傳承要從打動人心開始。日前,臺北故宮推出的、以康熙硃批「朕知道了」設計的紙膠帶,引起兩岸網友瘋狂討論及購買。泱泱故宮能有如此新奇而頑皮的創意,怕是當年稟告給康熙,他也會略有遲疑地沉吟一聲:「朕知道了」。不管康熙會怎麼想,反正臺北故宮的此舉成功地接上了現代人的地氣,舊朝奏摺裡那沉埋的文字突然間就被喚醒了生命,這樣的「穿越」對於頻頻告危的中國傳統文化來說是一件好事,只是,其中的接引頗要費一番巧思。
  • 臺北故宮「文創」生意巧思:「朕知道了」走紅
    一款以康熙硃批「朕知道了」設計的紙膠帶,在兩岸引發了銷售熱潮。隱藏其後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對於文化創意產業開發的巧思   撰文 九歌  今年7月4日,臺北故宮的粉絲團在某社交網站上貼出了一款寫著康熙硃批「朕知道了」的紙膠帶的照片,引發兩岸網友瘋轉,並很快激起了一輪銷售熱潮。
  • 中華文化是依託 臺灣文創產品風靡兩岸(圖)
    姑且不論這種觀念是否欠缺進取心,文創給臺灣人的生活增添了美與幸福感,卻是確定無疑的。  「朕知道了」怎麼來的  臺灣從上世紀60年代經濟起飛,到90年代富到「錢淹腳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逐漸成為社會普遍的觀念。1995年,臺灣「文化產業研討會」將文化創意產業的營造意識擴展至全島,臺灣的文創產業由此正式起步。
  • 臺北故宮文創產業生意:脫銷的「膠帶」商機
    「朕知道了」紙膠帶熱銷,僅僅是臺北故宮文化創意產業的冰山一角,臺北故宮僅依靠其文化創意商品,去年就獲得逾7億元新臺幣的收入。目前,臺北故宮的「文創」綜合能力,在世界博物館中高居第四位,前三名分別是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哎呀!就是這個,快買!」這裡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附設的商店,店員剛從箱子裡把紙膠帶商品上架,立刻就被買走,遊客們都衝著膠帶上的「朕知道了」四個字而來。
  • 臺北故宮再賣萌 繼「朕知道了」新推「朕又來了」
    繼2013年推出風靡一時的「朕知道了」紙膠帶之後,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再創新意,推出「朕又來了」系列傲嬌霸氣的文創商品。「朕知道了」紙膠帶(圖片來源於網絡)拿皇帝調侃,如今已成兩岸故宮行之有效的親民策略。
  • 臺北故宮康熙「朕知道了」紙膠帶賣斷貨
    臺北故宮康熙「朕知道了」紙膠帶賣斷貨
  • "朕知道了"膠帶火兩岸 江寧織造府康熙批折遭圍觀
    本周,臺北故宮推出的、以康熙硃批「朕知道了」設計的紙膠帶爆紅網絡。霸氣的墨寶黏貼在紙張或禮盒之上,網友頓覺因皇上的「一筆參與」,禮品「身價倍增」。這股「皇帝墨寶」膠帶引發的文化熱潮也刮到了南京,在與康熙頗有淵源的江寧織造府(如今的江寧織造博物館)裡,記者看到,往日乏人關注的康熙批閱奏摺,如今被年輕遊客點名要看。
  • 臺味紙膠帶——麒麟創意
    紙膠帶中日製品佔據了大半江山,但現在不光日本設計的紙膠帶富有趣味,而臺灣也在迎頭趕上,從幾年前故宮的「朕知道了」一炮而紅,到今天的遍地開花,價格親民,設計可愛,已不輸日本的紙膠帶了,其中,麒麟創意就是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