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納稅407萬,阿里納稅516億,華為:麻煩讓讓

2020-12-20 環球觀察廳

納稅是身為公民每個人都必須盡的職責和義務,人民的稅收推動著國家的快速發展,所以不僅很多公民都積極納稅,公司也不例外。

個人納稅相對於公司來說自然會少得多,因為兩者的收入就不一樣。就算再小的企業一年下來也能賺個上百萬上千萬,所以對於小公司來說每年的上百萬的稅收也不算少了。可是一些大公司每年的稅收可能都是按億來算,像我們的國產企業幾大巨頭公司,每年在納稅方面都是有明確數據的。

在2018年京東納稅407萬,這是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僅次於阿里的京東為何在2018年納稅金額如此之少。當年劉強東可是豪言萬丈,說過自己要將京東做到國內行業第一,甚至世界第一,還表示過京東的收入將超過1萬億,會給國家帶來上千億的稅收。

可是在2018年劉強東遇到了不少事情,劉強東事件爆發,京東業績大跌,,經過差不多一年的整頓,京東才停止了虧損,也導致了京東的納稅金額僅僅只有幾百萬。

而作為京東最大的競爭對頭阿里巴巴在同一年的納稅金額為516億,直接趕超京東幾條街。馬雲在這幾年裡也把阿里巴巴越做越大,直接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龍頭老大,劉強東想要趕超馬雲的心只怕得有心無力。

阿里巴巴一年的納稅金額為516億,也就是說每天就需要上稅1億多,那麼想像一下阿里每天的營收額簡直巨大。阿里如今的現狀已經超過馬雲當初每天100萬的目標,讓阿里巴巴成為網際網路行業連續6年納稅最高的公司。

說到這,一直專心技術研發低調的華為就得出來說句話了,麻煩你們都讓讓。華為近些年來在高科技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為國家做出了不少的貢獻,多元化的業務邁向了世界各地,這也讓華為日漸龐大起來,雖說這兩年來華為受到了美國的打壓,但是大家都相信華為能挺過這個難關。那麼作為我國的巨頭公司,華為在2018年的納稅為多少呢?據悉,華為在2018年的納稅金額為1100億,也就是說每天的納稅額將近2億元。

國內的各大行業對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沒有積極納稅的企業和公民們,國家的經濟也不會發展得如此迅速,中國經濟的繁榮是靠每個人每個企業共同打造出來的!

相關焦點

  • 同樣是納稅,阿里一年516億,京東年納稅407萬,那華為納稅多少?
    同樣是納稅,阿里一年516億,京東一年納稅407萬,那華為納稅多少?眾所周知,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這是每個人和每家企業應盡的業務,想必大家也十分好奇我國這些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每年都需要納多少稅吧,畢竟納的稅越多往往就意味著這家企業的運營得很不錯,賺到了不少錢。同樣是納稅,阿里一年516億,京東一年納稅407萬,那華為納稅多少?
  • 華為一年納稅1100億,阿里516億,京東407萬,差距怎麼那麼大?
    如果是一家小企業,納稅多少可能沒有人會在意,但是如果做到業內頂級的企業,比如像阿里巴巴、騰訊、華為、京東等企業,有沒有納稅,納稅金額多少就會有很多人去關注,看這家企業是否有社會責任感。作為民營企業很多按時納稅的企業都會公布自己每年繳納稅收的情況。
  • 華為年納稅1100億,阿里日納稅超1.4億,為何京東卻只納稅407萬?
    對於一些小企業而言,每年納稅千萬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了,更別提那些上千萬甚至上億的。有句話說得好:能力有多大,納稅就有多高。如今做大做強的中國企業中,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和騰訊等眾多行業巨頭,納起稅來可是一點都不含糊。據報導,2018年,華為公司共為國家納稅1100億。
  • 華為交稅1100億,阿里巴巴516億,京東一年還不如它們一天的多!
    納稅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與義務,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而言,需要交納工資稅收,那麼那些大企業呢?是否也要納稅?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相對於我們幾百元的納稅金額,這些知名的中國企業一天就有上億的稅,甚至有的一年稅收直接過千億。例如電商「大佬」阿里巴巴的馬雲、劉強東的京東,或是國產手機「大哥」華為,各個都是納稅「神人」,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三家企業的納稅情況吧,讓我們都開開眼!
  • 2018年華為納稅1100億,是阿里巴巴的2倍,是京東的多少倍?
    2018年3月29日,華為發布了2018年的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業績穩健增長,2018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5%,淨利潤為5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25.1%。同時消消費者業務領域實現收入3489億。運營業務領域實現銷售收入2940億人民幣。
  • 阿里一年納稅516億,全球第一電商亞馬遜又是多少?結果讓人意外
    從企業納稅方面,其實可以看出很多事情來。就比如說阿里巴巴的納稅額,可是讓不少人有些意外。根據阿里去年的財報來看,阿里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納稅額度高達516億元。這個納稅額,可以說是目前國內網際網路納稅最高的一家公司了。
  • 中國菸草「納稅」再創新高!3億多菸民,2019年納稅「這個數」!
    像我們熟知的阿里、華為,都逐漸成為了「國際巨頭」。2月13日阿里巴巴公布財報(大家要注意,阿里巴巴財年是從每年的4月1日開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結束。),根據數據顯示其2020財年第三財季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523.09億元,同比增長58.26%;營業收入為1614.56億元,同比增長37.67%。2018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僅為2502.66億元,同比增長58%。
  • 深觀察|阿里巴巴納稅是亞馬遜的15倍,背後信息量挺大
    4月1日,阿里巴巴在2020財年的第一天宣布:2018全年,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向國家納稅51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日均納稅1.4億元,穩居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納稅第一名。新聞裡還提到:阿里巴巴的納稅已經是美國網際網路巨頭亞馬遜的15倍,也遠超谷歌母公司Alphabet。
  • 納稅近10億 超20家衛浴企業上榜納稅大戶名單
    前段時間,阿里巴巴公布該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向國家納稅516億元,意味著2018年阿里巴巴平均每天納稅超過1.4億元,是當之無愧的納稅大戶。說起納稅,近日在衛浴行業也有多家企業上榜當地的納稅大戶名單,其中佛山有3家衛浴企業納稅超過1億元,南安的九牧集團更納稅超過3億元,另有多家企業納稅超1000萬元被表彰。
  • 中國最厲害的3家民營企業:第一名日均納稅1.9億,京東只能排第四
    在8月29日由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分別以6036.21億元、5578.75億元、4917.99億元的的營業收入位列前三。京東則由2016年的第8位躍升為第4位。而不久前剛剛取得亮眼年中成績的恆大集團則以超過17000億元的巨無霸規模位居資產總額榜首。
  • 飛瀑之下,必有深潭,阿里巴巴每天納稅超1億的背後
    近日阿里巴巴公布,2018年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向國家納稅516億元。這背後是站在未來的戰略布局,和對現在的降維打擊。換句話說,阿里巴巴的平臺,拉動消費不說,更是激發了就業士氣,乃至布局到了未來。
  • 中國納稅最多的三家民營公司:阿里巴巴僅排第三,第一是誰呢
    華為的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絡中的交換網絡、傳輸網絡、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絡和數據通信網絡及無線終端產品,為世界各地通信運營商及專業網絡擁有者提供硬體設備、軟體、服務和解決方案。華為近十年來投入的研究法費用已經超過3940億元,在研發方面,華為不僅重視前沿科技的研發,還對基礎研究投入巨大。華為懂得讓利於員工,華為目前有18萬員工,業務普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 中國最「牛」企業 年納稅上萬億 每天賺30多億 一天納稅27億!
    比如阿里、騰訊、華為等都是國內非常優秀的民營企業。其實除了民營企業外我國的國企也在飛快的發展著,每年的世界500強企業中我國的國企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很多國企的賺錢能力都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或許大家都還覺得中國最賺錢的企業是華為、阿里巴巴或者是中國平安保險吧?
  • 中國平安納稅1200億佔全國1% 日均納稅3.3億
    記者了解到,中國平安2018年全年納稅突破千億大關,超1200億元,日均納稅超3.3億元,全年納稅總額佔全國稅收的1%。此外,中國平安面向「村官、村醫、村教」的「三村智慧扶貧工程」在去年全面推進,相當於每天幫助一個扶貧村脫貧。
  • 中國最低調的有錢人:一年納稅近百億,還給員工建5萬套房子
    阿里京東等科技巨頭企業為了解決員工的無後顧之憂,都推出了針對員工的住房、子女教育等福利。為了能讓員工在杭州置業,馬雲找到了宋衛平旗下的綠城,2016年,阿里在杭州總部附近新建380套高級公寓,阿里的員工購房可以享受六折優惠。除了馬雲,還有一位對員工這麼好的人就是魏橋集團的董事長張士平了。他當年憑藉著一家小油棉廠,衝到了世界500強。
  • 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出爐 為什麼沒有阿里、騰訊和京東?
    其中,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8588.33億元排名第一,蘇寧控股集團以6652.59億元排名第二,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6138.99億元排名第三。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從區域來看,廣東省是最多的,共有58家民營企業入圍,佔到全國比例的12%。
  • 年納稅超萬億,中國菸草為何不見上榜世界500強企業?
    一年上稅達到萬億,平均一天的話納稅就能超過33億元。且不說全年的稅收,按照一天的納稅金額就已經遠超國家電網、四大行、兩桶油、騰訊、華為、阿里等知名企業,更是能夠秒殺絕大多數國內的上市公司。中國菸草能有如此驚人的業績,所要感謝的就是菸民。據統計,全球菸民大概有11億多,而我國菸民就達到了3億多。喜歡抽菸的人,平均一天一包不在話下。
  • 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的「戶口」居然都不在中國?
    你知道嗎,我們一些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巨頭,比如馬雲的阿里巴巴,馬化騰的騰訊帝國,還有劉強東的京東商城,他們的戶口本地址都不是中國。去年的數據沒找到,2018年阿里巴巴納稅516億,騰訊145億,京東才407萬,而同年華為納稅1100億,這避稅天堂的名號可不是白來的,並且在開曼群島,企業的運營信息完全受法律保護,諸如董事和股東的身份、股權比例、企業收益等數據,都高度保密,公眾不能查閱,為很多高淨值人士提供一條隱藏財富的途徑。
  • 每年納稅超過萬億,平均一天納稅27億多,這家企業為何這麼「牛」
    比較突出的就如: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在內的世界級企業。然而,這些公司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他們多年來都在潛心專注研發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我們都知道,核心技術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正是因為如此,這三家企業才成為中國企業500強。
  • 修復納稅信用 優化納稅服務
    南方網訊(記者/吳詩航 通訊員/江浩)「這一次稅務局將我們的信用評級由D級改為扣11分,讓我們有了一個改正錯誤的寶貴機會,警醒了我們,也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納稅信用了。」11月10日,揭西縣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