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調味標準化,如何為大小餐企提升競爭價值

2020-12-21 IT商業新聞網

  「民以食為天」國人對於食物的訴求已經不僅是基本的溫飽裹腹,而愈發講究五味調和、色香味全,豐富的美食體驗通過味覺記憶飽滿留存,或為收藏、歷久彌新,或為談資、口口相傳。

  調味品作為美味菜餚中激活味蕾中重要的因素,在日常飲食烹飪和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日益受到消費者和商家的重視。回顧我國人均調味品支出總金額與人均GDP的歷史關聯,近10年兩者比例穩定,隨著我國整體GDP的上行(據IMF估計2023年達到人均1.5萬美元),我國人均調味品支出金額在2023年有望達到20美元左右,19-23年化複合增速約8個百分點。

  隨著消費者追求食品風味的天然化和多樣化的要求,人們不單單僅局限於口感單一、缺乏層次感的普通調味品上,進而衍生出了複合型調味料。複合型調味料,不僅配比準確,口感豐富,而且大大減少烹飪菜餚的手續和時間,為家務勞動社會化創造了條件。

  而餐飲連鎖化加速,大企業化進程的推進,餐企在擴大品牌的同時,穩定質量保證產量是必不可少的,於是形成了餐飲調味標準化。餐飲調味標準化,快速、穩定、規範化為企業在餐飲市場提供了有力的競爭力。

  標準化的產品首先能夠優化人力成本,無需自己炒料或是聘請大廚炒料,更是能夠讓大小餐企資源利用率提高,簡化烹飪流程,為調整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創造了條件。從而促進了餐飲市場的規範化、專業化。

  而在眾多的餐飲調味標準化服務品牌與公司中,位於郫都區中國川菜產業園區的四川省川海晨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正是西南地區的前沿供應鏈品牌。

  對於專注餐飲調味標準化的川海晨洋來說,川海晨洋與公司服務眾多國內一線餐飲品牌,專注為全國3000多家行業品牌客戶、近6萬家門店,提供健康、美味、高品質的產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那麼,川海晨洋是如何為大小餐企提升競爭價值的呢?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二。

  1、單店運營:減少成本,去廚師化

  2020年1月9日國家統計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國內CPI上漲2.9個百分點,較2018年增加了0.8個百分點,創2012年以來新高。

  與此同時,房租成本,人力成本在市場下行時依然保持上漲趨勢。各項成本上漲,餐飲消費卻逐漸保持理性,引流、增收成為大小餐企面臨的共同課題。

  眾所周知,原材料不好,就很難生產出好的產品,然而餐飲行業中,諸多的原材料,都是非標準化產品,相對於專業的調味料企業來說,臨採的原材料,比起產區合作,標準定採,有很大的區別。近幾年來,餐飲原材料特別是香辛料漲幅驚人,對於餐飲單店來說,小批量採買議價能力較低,而且品控困難,只有定製化的工廠,才具備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在穩定成本和原材料質量方面,川海晨洋為客戶進行科學而準確的成本剖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制度,依託與一線供應商及原產區批量集採優勢,在保障產品品質的基礎上,儘可能的壓低成本,同時因為川海晨洋的長期採購合作,保障原料成本浮動在可控範圍。

  小店運營除了原材料成本問題,還有就是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一般體現在廚師上,一個好廚師就能撐起一家店,這句話既體現了好廚師的價值和重要性,也反應了傳統餐飲門店對好廚師的高度依賴性。好廚師的經驗與技藝很難複製,人員一走菜品跟著走。而且培養一個廚師的周期相當長,且很難「克隆」出水平一模一樣的廚師,這在時間和效果上都很容易失控,因此嚴重製約了經營速度。

  去廚師化有利於降低人工成本,易於管控。標準化後,只需稍有經驗的廚工經過培訓即可製作出符合標準的菜品。而且能對調味「標準」和調味標準化的快速複製和準確應用,效率更高,可操作性和可控性也更高。

  在人工成本上,川海晨洋1994,專注餐飲定製逾26年,是集生產、研發、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定製生產企業,產品涵蓋調味油、植物油、複合型調味料等。旗下子品牌有鍋氣,根據客戶需求不同和地域的不同衍生出中餐餐飲調味標準化和特色餐飲調味標準化,在大大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選擇的多樣性更能讓小店穩健運營。

  2、品牌企業:快速生產,千店一味

  餐飲業的連鎖化增長,也是處於內生優化時期發展進程的重要標誌之一。

  據數據顯是,餐飲連鎖門店正在以3倍於整體餐飲的增長率擴張。

  而很多餐飲品牌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形成工業化的生產標準。沒有數位化的配方、缺乏穩定的口味和質量標準,成為連鎖餐飲標準化發展的「瓶頸」。

  為此,川海晨洋斥資逾5億元,打造西南前沿智造工廠。是集合多種自動化硬體設備、MES(生產執行系統)、ERP(生產管理系統)、QMS(品質管理系統)、SCM(物流管理系統)等眾多強大軟硬體集成的管理控制平臺,以此保證規模化的生產穩定。

  管理平臺集合「排產」與「生產調度」、針對客戶靈活下單、生產、檢驗、標籤管理、原料管理、成品管理,能夠為客戶解決訂單靈活性、標準要求複雜性、產品穩定性、出貨及時性等痛點。並且結合大數據和智慧工廠,構築「硬體+軟體+服務」商業模式,圍繞餐飲定製標準化場景,為客戶提供更穩定的產品和更多方面的服務。

  在生產方面,川海晨洋配備了強大的技術團隊,研發團隊根據用戶需求的產品,測定含水率、原料核心成分數值、溫度控制等數十道科學化工藝標準,並引入食品工程行業經驗超10年專業人才,國內一本食品專業高材生,以厚實的基底和新鮮的血液,為客戶預判風險,探索趨勢,每年為客戶主動提供升級化方案,保障客戶的競爭力。專業品控團隊在現場監控與設備監控上同時進行,並在每個生產環節,儀器記錄,人工記錄同步並行。生產現場品控團隊超30餘人,切實將嚴格的質量管理落實,實現雙向質量追溯,從原料採購、產品研發、生產加工、產品銷售、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嚴加把控,盡一切力量保障產品的穩定性。

  川海晨洋研發團隊還承載了從OEM到ODM的轉化,OEM,針對客戶需求,提供「超市化」的定製服務,從原材料選擇、工藝搭配、食材處理方式,都向客戶開放,所有的資源和生產方式,皆可控可選,配備專業研發工程師為客戶進行思路的落地可能,保障每一個想法的實現。

  從產品立項、口味分析、成本定位到產品的研發、應用再到菜品的呈現,川海晨洋建立了專業化程度達到行業高標準的專業流程設計。即使面臨同時推進多個客戶的項目,仍然保障每個項目由完整的工作組,保證在有效時間內完成項目,3天內拿出測試結果,7天內給出成品初步味型。

  目前公司獲得產品及設備專利30餘項,研發實驗室面積超1500平米,達到省級研發實驗室標準。

  在此基礎上,川海晨洋旗下有四大公司,眾合一家生產調理肉製品、新潤油脂生產系列食用油、海聚良品未來專業供銷品牌、星球傳媒制定優化品牌策劃,並逐步構築起開放、繁榮的生態體系,同步建立「生態化全供應鏈」,引入行業相關合作夥伴,為客戶提供涵蓋菜單優化、爆品戰略、連鎖化體系打造、視覺升級等系列衍生服務,助力合作夥伴成長。

  3、代理商:行業整合加速,消費者需求高

  調味品是居民生活的剛需品,隨著我國整體生活水平提高,消費需求促使行業進入上升期。

  近幾年,我國調味品行業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產量銷量迅速增長,品種日益豐富,調味品行業已成為我國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調味品業的發展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和不斷升級的、多樣、健康、營養、方便食品消費需求,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具有積極作用。

  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調味品製造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顯示:2012-2018年調味品行業銷售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到8.5%,預計2023年行業收入有望超過5000億,複合增速8%。據調味品協會公布的百強企業數據,調味品行業2018年總產量1322.5萬噸,同比增長6.0%,銷售收入938.8億元,同比增長14.4%,總體銷售均價為7098元/噸,同比增長8.4%,行業整體呈現量價齊升趨勢。

  四川省川海晨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堅持以「讓世界享受健康美味的中國食品」為使命,把控細節,品質為本,引進全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定製化生產線,切實將嚴格的質量管理落實到原料採購、產品研發、生產加工、產品銷售、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同時,公司服務眾多國內一線餐飲品牌,專注為全國3000多家行業品牌客戶、近6萬家門店,提供健康、美味、高品質的產品,致力於打造成為國內前列餐飲供應服務平臺。

  未來,川海晨洋將始終自身使命,把控細節,品質為本。以智慧工廠和前沿生態化供應鏈體系為基礎,秉承專注餐飲調味標準化的核心,提供健康、美味、高品質的產品。成為您可以交託後背的夥伴,助您乘風破浪。

相關焦點

  • 餐飲標準化成熱點,如何才算標準化?
    餐飲標準化成熱點,如何才算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個標準,有了標準,才有複製的可能性。而中餐往往被冠以「傳統」二字,在變革上也相對其他業態餐飲更難一些。
  • 打通餐酒融合「任督二脈」 看酒企如何玩轉餐飲市場
    而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也催生了餐飲新業態、新模式,這讓依賴餐飲消費場景的白酒行業看到新商機,怎樣打通餐酒融合「任督二脈」,成為擺在酒企當下發展的新課題。位於成都市建設路的宜賓燒烤店廖老闆坦言,相對以往「啤酒配燒烤」的模式,現在的年輕人更偏向小酌怡情的小瓶酒,「2月份,我們主要做餐飲外賣,3月份開始恢復堂食,隨著天氣逐漸炎熱,燒烤市場也開始火爆,如今小瓶酒的銷量也逐漸恢復到往年同時期。」在大眾消費的餐飲市場除了主打20-30元價位段的小瓶酒,60-70元價位的光瓶酒競爭也異常激烈。
  • 產品破局思維:如何基於競爭、需求、體驗等維度來實現餐企增長?
    關於產品的思維,如果只是修修補補,這從實用和沉澱的角度看,其意義幾乎為零。由此,筷玩思維(www.kwthink.cn)將產品思維與產品如何破局增長這兩者結合,從核心過程到具體如何落地來重新談產品如何拉動增長。最痛的痛點:產品本身不會帶來增長,從產品到增長還得找到其中的隱性踏板線下餐企增長靠的是什麼?
  • 品牌價值時代,星貝賦能餐企知產建設
    餐飲業作為最悠久的傳統行業,已經全面進入品牌競爭時代,智慧財產權作為無形資產已在整個品牌資產體系中佔據首位。然而餐飲業商標侵權事件層出不窮,海底撈、西貝、喜茶、周黑鴨、外婆家等知名餐飲品牌,幾乎都遭遇過商標侵權之殤。
  • 多地餐飲協會倡議做好「光碟行動」 餐企推小份餐食
    多地餐飲協會倡議做好「光碟行動」 餐企推小份餐食、節約有獎  8月12日,全國各地多個餐飲、烹飪協會接連發出倡議,號召餐飲企業主動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導消費者主動打包,深入做好「光碟行動」。同時,將制止餐飲浪費納入到餐飲生產、加工、服務的全過程,減少餐廚垃圾。
  • AI破局餐企營銷升級之道 開啟智能餐飲新時代
    如今,隨著消費的升級、AI技術的發展以及經營成本的上漲,餐飲行業粗放式發展的時代已經步入尾聲,市場逐步讓位於依靠精細化、數據化運營驅動的企業。餐企如何快速擁抱新技術,如何通過AI賦能創新商業模式進行盈利探索,成為每一個餐企轉型升級需要面對的問題。
  • 「餐+飲」盛行;茶葉標準化普及 | 一周茶事
    據悉,該白茶館是政和茶葉加工行業協會服務落地的茶葉公共展示館,目前已有40家政和茶企入駐。政和白茶館可展示茶廠樣品、服務外地茶葉批發商,結合新媒體短視頻領域引流,從而加強政和白茶的宣傳力度,加速政和茶業產業化、現代化建設,提升政和白茶的品牌價值。
  • 多地餐飲協會倡議做好「光碟行動」 餐企推小份餐食、節約有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多地餐飲協會倡議做好「光碟行動」,餐企推小份餐食、節約有獎8月12日,全國各地多個餐飲、烹飪協會接連發出倡議,號召餐飲企業主動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導消費者主動打包,深入做好「光碟行動」。同時,將制止餐飲浪費納入到餐飲生產、加工、服務的全過程,減少餐廚垃圾。
  • 餐飲新零售成餐企擴張新玩法 線上線下如何深度融合?
    把菜品變成可流通的半成品商品,新零售成餐企擴張新玩兒法   據口碑調研發現,目前在餐飲上市企業中,增速最快的呷哺呷哺只有70億的市值,而周黑鴨,一個餐前小吃品牌的市值已經是200億,口碑認為,這其中的本質差異就在於周黑鴨實現了商品的標準化流通,故此,口碑提出了一套餐飲新零售的模式,通過標品供應鏈,把呷哺呷哺等餐飲品牌的菜品變成可流通的半成品商品
  • 百福控股:人才、供應鏈,一舉解決兩大餐飲痛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升,做大、做強、連鎖擴張,成為餐飲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而餐飲企業連鎖擴張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在於餐飲標準化流程化——菜品的標準化和管理的標準化,前者對供應鏈提出要求,後者需要更專業的人才。
  • 廈航"三步走"提升航空配餐標準化(圖)
    為貫徹「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豐富服務內涵,廈航全力打造「精品、精細、精緻、精華、精美」的「五精」配餐服務,率先在國內民航業中建立集訂座系統、離港系統、FOC系統、配餐系統於一身的《航班配餐管理系統》,開發《高端旅客網上點餐系統》和《機組網上選餐系統》,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助力打造廈航「精、尊、細、美」的品牌服務形象。
  • 中烹協信息化委執行主席單位天財商龍攜手河南餐飲為發展賦能
    餐企在應對變化的時候,需要以「4個核心能力」為關注焦點制定各項發展策略和規劃,才能更好的適應市場。而其中,效率提升是見效最快的部分,餐飲行業只要加強時間管理能力、流程監控就能獲得較好的收益。賦能新餐飲,天財商龍用深耕餐飲業20年的行業經驗,打造出一套以餐企需求為核心的信息化一站式閉環解決方案,確保餐飲企業能夠以信息化系統為載體,完成數據分析、經營決策、平臺引流等一系列管理、發展需求。阿五黃河大鯉魚品牌創始人樊勝武:品牌保鮮五大秘籍初心保鮮——不忘初心,始終如一。
  • 國泰餐飲專家來訪 助力國航提升餐食品質
    民航資源網2014年10月11日消息:對於航空公司來說,航空配餐一直以來都是贏得競爭優勢的重要產品之一,也是評價航空公司綜合實力和整體服務品質的一大標準。  一直以來,國航都將提升餐食品質作為提升服務的切入點,以最大限度滿足旅客的需要,提升全流程服務水平。
  • 天財商龍餐飲數位化轉型發展百城論壇助力餐企快速復甦之路
    從2019到2020年的餐飲行業跌宕起伏,競爭格局的激烈,環境的變化,以及新冠疫情的突然來襲,讓眾多餐飲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同時也加速了餐飲行業新一輪進化的歷程。新形勢下,餐企應該如何提升,才能不被時代拋棄?提升盈利和抗風險能力的關鍵又是什麼?
  • ...龍餐飲數位化轉型發展百城論壇,共話餐企快速復甦之路,重燃2020!
    (原標題:天財商龍餐飲數位化轉型發展百城論壇,共話餐企快速復甦之路,重燃2020!)
  • 餐飲標準化成趨勢,看800多家味千拉麵如何引領行業發展
    導語:前不久,擁有800家店的連鎖餐飲巨頭味千拉麵,在其50周年品牌戰略升級發布會上宣布,接下來將繼續專注大骨熬湯,提升骨湯熬製工藝,布局全球門店,向品牌國際化的目標邁進。新戰略提出後,味千拉麵背後的標準化生產再度成為行業討論的熱點。
  • 餐飲業如何提升競爭力:餐飲主題化 開放式就餐環境
    在社交需求方面,吃飯不僅要吃得好,而且還要吃得有面子,餐飲的口味和就餐環境的選擇也就成為考慮最多的因素。朋友相見、戀人約會、家庭聚餐、部門同事會餐等多方面的日常交際,往往促使我們聚在一起,並坐下來吃飯。  因而,飲食消費、社交需求等餐飲服務鎖定了越來越多的人群,餐飲為購物中心帶來的聚客效應更加明顯,提升了人氣,附帶了消費者更多的消費機會。
  • 烹飪雲端上美味 廈航提升航空配餐標準化
    為貫徹「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豐富服務內涵,廈航全力打造「精品、精細、精緻、精華、精美」的「五精」配餐服務,率先在國內民航業中建立集訂座系統、離港系統、FOC系統、配餐系統於一身的《航班配餐管理系統》,開發《高端旅客網上點餐系統》和《機組網上選餐系統》,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助力打造廈航「精、尊、細、美」的品牌服務形象。
  • 協爾餐創發起餐飲湘軍年會,1000+餐飲人共生謀「2020連鎖餐飲怎麼...
    第二、餐創學院正式成立 打造餐飲人的黃埔軍校餐飲行業產業化已不是新鮮事,如何打造更具競爭優勢的餐飲企業才是持續發展之道。湖南省職業經理人協會執行會長孫朝陽在會上表明了此次成立餐創學院的目的和意義,即為餐飲人提供關於餐飲連鎖品牌打造的系統方法論和實戰經驗。樊登讀書會潘春、協爾餐創核心負責人、中南營銷群軍師唐堂在會上一起響應,表示定會身體力行,積極幫助更多餐飲人終生成長,助力打造連鎖餐飲品牌。
  • 多地餐飲協會倡議做好「光碟行動」,餐企、便利店「節約」各出新招
    8月12日,全國各地多個餐飲、烹飪協會接連發出倡議,號召餐飲企業主動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導消費者主動打包,深入做好「光碟行動」。同時,將制止餐飲浪費納入到餐飲生產、加工、服務的全過程,減少餐廚垃圾。 新京報記者從多家知名餐企了解到,餐廳目前已經從菜品製作、點餐以及廚餘垃圾處理等多個環節踐行節約、避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