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分享會,有不止一個讀者問我,「環遊世界在路上的這幾年,最怕遇到的事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需要特別的思考就已經有了答案,因為這樣的事,我曾經遇到過,在德國的柏林。
身體的虛弱,精神的脆弱
我清晰記得那時是2016年的歐洲杯期間,作為德國球迷,我特意趕去歐洲看比賽。賽程到了德法的半決賽,滿懷期待。我計劃從波蘭華沙趕去柏林,希望在柏林和德國人一起看這場比賽,倘若德國隊贏了就去巴黎看決賽。
可是,還在華沙時,我就隱隱感覺身體有些不舒服,可行程已經確定,也就顧不上休息,直往柏林奔去。許是在路上又吹了空調,剛到柏林就覺得身體沉重,頭重腳輕,住進酒店便徹底無力了。
在酒店昏睡了一下午醒來,才確定自己生病了,發了高燒,還有嚴重感冒,吃不下東西,全身乏力,拳頭都捏不緊,呼吸變得急促。
後來,隨身攜帶的藥吃完了,卻還未好轉,考慮到再嚴重就需要住院用錢的可能性,我強撐著拖起行李箱換了便宜一些的旅舍,那一刻,我只想離開柏林,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在路上旅行的三年來,我幾乎很少生病,最多就是在埃及有類似於尋麻疹的病狀,那時身邊有小夥伴陪著,而這一次,只有我單槍匹馬一個人,歐洲五彩繽紛的花花世界那時那刻在我眼裡都變成了黑白,黯然失色。
身體一虛弱,人就會變得非常脆弱,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一瞬間不知道自己為何身處此地。這一路上,我遇到過很多事,一些可能危及安全的緊急情況,也遇到過丟失所有行李的無助,還遇到過一些麻煩,但這些和生病比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
在那些情況下,無論怎樣,你的精神狀態和內心力量都是在的,還能一心想著如何解決問題,雖然千難萬難,也有無限的擔憂和害怕,但你不脆弱。然而,身體的虛弱帶來的是無力的反抗,像回到幼兒時期,無法抵抗外界的任何衝擊。
那一刻,是無比脆弱,想用勁卻使不了力,完完全全的被動。
這就是我在旅途中最怕遇到的事,在異鄉生病。
旅行最佳的準備是身體素質
有了這次經歷,回國後,我再也不敢怠慢對身體的重視,再也不想在途中經歷這樣的時刻,尤其是在異國他鄉、徹底陌生的環境下。
當時在新書分享會上也有讀者問,環遊世界最需要準備的是什麼?和此相對應,我的回答也很明確——扛得住累和抵抗力好的身體!再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了。
所有熱愛旅行並決心出發的人,都需要面對與自己熟悉環境不同的地區差異衝擊,這種衝擊不僅僅是文化、精神、三觀上的衝擊,最最直接的是身體上的衝擊。
就我的個人旅行經驗來隨便舉例,都可以明確看清旅行對身體的要求之高。
如果西藏是你夢寐以求的地方,那麼你將要面臨的身體挑戰就是高原反應,如果沒有好的身體素質,有可能要面對剛到西藏,全程吸氧,繼而被抬上飛機重返家鄉的遭遇。
如果想去北歐看極光,身體需要有強大的抗寒能力和耐力,因為在寒冷下,等待極光的過程是漫長的,為了在有生之年見到一次極光,要抵擋的除了寒冷,還有不能入睡的疲憊,身子骨弱一些都扛不住。
如果想去探索印度的神秘,沒有一定的抵抗力是萬萬做不到的,我兩次進印度,第二次一到就拉肚子,那裡的食物確實需要考驗,水質也極差,一不注意,就會垮掉,也無法更深入感受到印度的震撼了。
如果要去充滿野性的非洲,身體需要抵抗的便是熱帶的氣候,還有當地的病毒,沒有足夠的抵抗力和抗熱力,在非洲這樣醫療措施不佳的地方,丟掉半條命都是隨時隨地的事。
如果去到南極,身體抗寒抗冷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南極全年氣溫都在零下,寒季時,沿岸地帶了到零下20至零下30度,而內陸地區為零下40至零下70度,這樣的氣溫之下,身體弱一些都沒法繼續,更何況南極的醫療條件更是荒涼。
我們都鼓勵有夢就去實現,但這並不是盲目為之的事,大家都在考慮環遊世界錢的問題,可我真正想要大家深思的是,持續性的環遊世界,你的身體是否扛得住?
這不是一件想當然的容易的事,尤其是計劃長期在路上,不停趕路,很多時候為了節約錢,只能犧牲睡眠在夜間趕路,真正休息的時間,未必能得到滿足。很多地方的條件是十分惡劣的,身體素質才是能完成這些的最根本保證。
如何做好增強身體素質的功課?
環遊世界,身體需要達到怎樣的素質?總的來說,抗寒、抗熱、抗累、抗髒。免疫力、抵抗力、耐力,這些都必不可少。要塑造良好的體質,一般從以下兩點入手。
健 身
為了能走更遠更多的地方,每次回國休整,我都會堅持健身,就算是在路上,遇到有健身條件的地方,我也會適當健身,不能讓身體拖累夢想,更不想再體驗那份無力的脆弱感。
健身鍛鍊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健身的品類,但要注意的是,耐力和力量都需要訓練到。
跑步作為最普遍的有氧運動,對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都有很大的幫助,長期堅持慢跑還能提高身體的耐力。力量訓練則有助於提高身體的整體運作,不僅能美觀身體的線條,更能增強體質。針對這兩者的訓練都不可少。
飲 食
除去健身之外,飲食也是很重要的一塊,現在我們身體多少虛弱都是吃出來的毛病,要麼是食品安全有問題,要麼是飲食結構有問題。長期健身和鍛鍊的人都知道,飲食出錯,再多的鍛鍊都無補於事。
在健身房時我特意諮詢了一些健身達人和健身教練,得到的答覆基本上都遵循膳食寶塔的規格——以穀物為主,搭配蔬菜水果,並保證蛋白質的攝入。一位健身朋友還特別強調雞肉的營養價值,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能增強體質、強壯身體。
健身和飲食,作為強身健體的兩隻翅膀,一定得搭配運作,才能讓我們有更好的狀態。
想要走得遠,必須想得遠
環遊世界是許多人的夢想,在路上的快樂和成長是屬於生命無盡的財富,我們都在尋找離開人世那刻感到此生值得且無憾的事,然後奮力完成它,深覺唯有如此這般才對得起這次生命的眷顧。
如果你也有這份環遊的夢想,認為這就是能讓自己一生感到值得且無憾的事,那就去追吧,路途中的風景和故事,會刷新你的認知和感受,對生命也會產生全新的理解,只是在出發之前,最重要的準備一定是身體素質的培養。
在路上,比起能力不足解決不了問題來說,我更不能接受的是,明明有能力去解決或達成的事,卻因為身體的緣故無力錯過,這份脆弱感,才是真正的生命不能承受之最。
錢還沒存夠,可以繼續存;路線還沒規劃好,可以繼續考察研究;勇氣沒儲備夠,可以繼續增強......可身體若是虛弱,便是寸步難行。從今天起,好好鍛鍊,健康飲食,終究,只有擁有強勁的體魄,才有夢想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