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俺的還是恁的山東水餃?

2021-01-17 過敏時代

我是離開山東後,才知道山東人愛吃水餃的,一如我離開山東,才知道山東人愛吃煎餅愛吃大蔥。「不是傳說中的煎餅卷大蔥嗎,不是傳說中的大蔥蘸醬嗎?」別人問我,我只好老老實實回答——我沒這樣吃過。在蘭州讀的大學,軍訓的時候,因為個子高,教官讓站在前面。我從小就不擅長體育,最怕的就是體育課,體育比賽時緊張得幾乎昏厥。踢正步總晃悠,齊步走的時候,作為領頭羊中的一隻也總是把大家帶歪了。那個年輕的教官,總覺得我不認真,「像是逛大街的!」我很委屈,又無法解釋,也不擅長私下裡與他溝通一下,搞好關係,所以每天就緊緊張張地過著。終於在有一天,他又旁敲側擊地批評「有的人態度不認真!說了多少遍,就是不改……」我眼淚忍不住流下來,有一些女同學就過來安慰我,其中一個江蘇姑娘,長得肉肉的,帶著很開放、很有活力的那種漂亮,拍拍我肩膀說:「哎呀呀,別哭啦,別哭啦,山東姑娘吃一根大蔥就好了。」我聽了,很驚訝,為何吃一根大蔥就好了?後來類似的說法聽多了,才知道山東人都是愛吃煎餅卷大蔥的。不過因為在蘭州是拉麵一統天下,所以並沒有多少人跟我探討「你們山東人是不是都愛吃水餃」的問題,但他們普遍認為山東人愛吃煎餅卷大蔥。可我第一次吃到煎餅,還是2009年在濟南。交換生宿舍舍友有個泰安的姑娘——毛毛,給我們帶了一疊疊的煎餅,有玉米的、有紅棗的。我嚼了一口,好硬!好幹!不過也有點甜味,仔細品嘗還覺得有吃頭的。這才明白,原來我媽用油煎的香噴噴的那叫——油餅。我媽還做一種烙餅,也是放油、雞蛋、蔥花、鹽、五香粉,用油稍微煎一下,反覆反轉,熟了之後挑出來——好香!表層焦焦的,麵餅軟軟的,味道鹹香。之前我管它們都叫煎餅,一直以為外界傳說的山東人愛吃煎餅,是指的我們家那種。所以當有人向我抱怨,山東煎餅好幹,怎麼會好吃,我覺得:怎麼會呢?現在發現,這個誤會太大了。


在南京的時候,有名的是一家家哈爾濱水餃店,有的還是24小時營業……後來舍友阿傑表示,當年他們去哈爾濱開會,那裡的水餃真好吃啊,個兒那麼大,味兒那麼香。聽她繪聲繪色的描述,我兩眼發光,看來是真的好吃,以後去了哈爾濱一定要去吃水餃。哈爾濱在我的地圖中,關鍵詞除了大教堂、秋林格瓦斯、紅腸、冰雕之外,又多了一個「水餃」。南大鼓樓校區有個很有名的「大叔水餃」,位置很隱蔽,我單獨去找過,沒找到。後來朋友帶我去吃,才終於得償「夙願」。食堂裡面又有一個窗口叫「大娘水餃」,好奇的我一個勁兒問大家:「大娘與大叔有啥關係不?這兩家水餃咋回事?」漢口路上還有一家哈爾濱水餃,餃子味道很一般,不過兼賣涼菜與豬蹄。每次去,啃豬蹄啃得一嘴油光,我覺得蠻開心。

北方過年必吃餃子,但我們都不愛吃水餃,大部分還是被爸媽吃了。以致後來我爸直接說我媽,不要包餃子了了, 你包的不好吃。我媽認為,過年不吃餃子,不像是過年的樣子。所以餃子仍舊年年有,豬肉或豬肉白菜、羊肉或羊肉紅蘿蔔、韭菜雞蛋……我們依然不愛吃。從小我就受不了餃子餡裡面有姜,我媽一準會說:「吃薑好啊!防感冒!」「姜是好東西,人家都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不用開藥方!」我說不過我媽,賭氣不吃,有一次還氣哭了。菜裡面放了姜我還可以避開,餃子餡裡面有姜,我就只能氣哭了。抗爭那麼幾年,我還是屈服了。因為剁餃子餡的不是我,包餃子的不是我,而不吃薑的卻只有我一個。

長了了一些,人變得包容,比如對於姜,不再如臨大敵。對於蔥,作為可以避開的調料可以,作為無法剝離的內容,我也總覺得是遺憾——好好的東西,為什麼要放蔥?對於蒜也是如此,加了蒜的食物總讓我覺得有一股子「死蒜氣」。
離開家後,去了別的城市,才知道山東的餃子好吃。不然怎麼動輒就有人根據我是山東人,判斷我愛吃水餃呢,而且每每熱情建議我去吃某某家的水餃,你們山東人開的,據說很正宗啊!我總是笑著,表現出很開心地領情,跟著去吃。也慢慢發現了餃子的好——方便快捷,含澱粉含肉還含菜,一碗滿足營養需要。
在臺北交換的時候,到最後的一段時間,我賴以存活的東西就是水餃與煎包。「八方雲集」與「四海遊龍」是我最愛去的連鎖店。在士林捷運站附近有一家,有段時間我幾乎每天去吃,直到有一天在胡辣湯裡面赫然看到了一隻綠頭蒼蠅,一陣噁心之後,才中斷了這一瘋狂行為。那個時候,每天都不知道吃什麼,食堂裡面的自助餐到了盛夏有股臭味。可麗餅熱量高、雞排奶茶偶爾吃一吃。哦,對了還有各種面。那些很有名氣的臺式小吃,看到大家都說好吃,我跟著去吃,但沒有覺得怎麼樣。大家都很誇張大喊——「好好吃哦」,我也跟著大喊「好好吃哦」,然後使勁兒品味,還是沒覺得哪裡好吃。反倒是不經意間闖進一間無名小店,吃到一些意外的驚喜。電視臺一半節目講美食,另一半講減肥。到了後來我對於吃已經沒有了想像力。開始納悶——吃有那麼重要嗎?

臺北街頭或者菜市場賣饅頭的,都是山東大饅頭。我很好奇是什麼味道,奇怪的是自己卻從來沒買過。都是笑笑看看,就走了。據說是甜的。


我現在倒是愛上了吃水餃,其中大家認定的「山東人愛吃水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福州的水餃店有很多招牌寫的是山東水餃,偶爾我也犯犯鄉愁,過去吃一下。也嘗試了那麼三四家,有一家店,店主店員長得很不山東,水餃更是特別不山東,付帳的時候,我忍不住還是問了:「你們是哪裡人?」答曰「龍巖的。」讓我想起來,在山東某地問一家重慶雞公煲的老闆娘是哪裡人,老闆娘爽朗地回答:「我和店裡的都是哈爾濱的!」


我離開家之前也不愛吃魚,因為我媽做魚不好吃。直到在蘭州吃了「熗鍋魚」,才喜歡上了吃魚。在南京吃酸菜魚,在紹興吃燻魚,在福州吃石鍋黑魚都覺得好吃。沒少黑我媽的廚藝,其實需要說明一下,我媽燉的雞,蒸的饅頭,熬的羊肉湯,煮的粥,炸的丸子、藕夾子、焦葉子、糖糕……,乃天下第一。 只是近年來,她老人家高血壓,做飯不放鹽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爸少不了在桌子上隨時放個鹽袋子。我也一邊附和著我媽嘮叨的「少吃鹽有好處」,一邊拿過來鹽袋子,「戰戰兢兢」地傾倒……

「一個人鄉音與他的胃口,是他的第二身份證」,這句話是我說的。這些年在不同城市生活過,儘管學語言學(方言調查與研究)的朋友從我說話中聽出蘭州方言、南京腔調、臺灣腔,但我一直堅信我的普通話是以山東話為基調與本色的,直到有一天我跟山東人民打招呼,他們說——咦,你沒有山東腔啊!我風中凌亂了。昨天跟一個老鄉說話,他誇我——你普通話很標準啊!我再次凌亂了——因為身邊很多朋友(來自各地)一直調侃、批判我的普通話……我卻被山東老鄉們認定為沒有多少山東腔了。我已經自成一家——南腔北調集,一如我的胃口。


本期文字與編輯:蟀蟀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相關焦點

  • 阜南106歲婆婆和80歲兒媳相伴一甲子:你對俺恁好,俺真捨不得死
    真不想拖累你,可你對俺恁好,俺真捨不得死……」梁娥呵呵一笑:「娘啊!咱們都這樣一輩子了,都高高興興的不好嗎?有你陪著,我活著得勁,心裡自由。」在梁娥的言傳身教下,這個大家庭孝道蔚然成風。三女兒王靜家住在阜南縣洪河橋鎮截流村,同樣是當地群眾口口相傳的好兒媳。
  • 膠東大院漁家三將——手工大餡海鮮水餃.
    說一說昨天三大尤物裡的水餃這不今天有家人們發來反饋說水餃買少了,還老是買不上,怨有才哥沒給留住水餃。恁看這水餃皮擀的,比俺媽擀的都好。恁看這兩雙手,一天都沒閒著,包的手都抽筋了。(兩位阿姨辛苦啦!)海腸水餃:選用店內活海腸,輔以後肘肉、本地韭菜,調以自壓榨花生油,杜絕味精!口味鮮香濃鬱,海腸清脆鮮、餡滿多汁。
  • 山東辣子雞,抓個饃饃蘸著吃……
    店裡客人不少,聽口音,山東老鄉確實不少。 看了半天,也沒確定哪個是店老闆山東胖子,只見老闆娘在忙來忙去。點菜時候用山東話問大姐:「恁這裡這個辣子雞兒正宗吧?」「正宗,俺是滕州li。」大姐也忙用山東話說著。 小徐點菜,四個大男人加一個小孩兒,點了四涼六熱十個菜。
  • 山東高速公路服務區除夕夜免費提供水餃、住宿
    □王興龍 吳志成 報導本報濟南訊 為切實做好春運期間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保障工作,除夕夜(1月24日18:00-次日6:00),山東高速公路服務區將免費為過往司乘人員提供水餃、住宿等服務。這是繼2012年全國實行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通行後,山東高速公路服務區推出的又一惠民新舉措。除夕夜,山東高速公路服務區將為過往司乘人員提供免費水餃,且葷素搭配,足量供應,保證有三種以上餡的水餃,其中一種為清真水餃,要求嚴把材料進貨關、加工製作關、儲存關,確保水餃安全衛生不出問題,並做好保溫和食品留樣工作。
  • 同為山東人,為啥你的山東話我聽不懂?
    春節對於山東人來說意義非常大,除了辭舊迎新外,它還是人們情感的釋放和團聚的曙光。最令山東遊子期待返鄉的,莫過於回到家鄉和家鄉人吃著家鄉菜,喝著家鄉酒,說著家鄉話。齊魯大地,地域遼闊有些地方的方言說起來真是太難了同為山東人為啥你的山東話我聽不懂?
  • 世界上最會包水餃的山東姑娘走了!40年間,她把山東水餃的味道帶到了全球!
    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提起「灣仔碼頭」水餃,幾乎無人不曉。中國人愛吃水餃,一個當年因意外流落到香港的青島姑娘,真正把水餃做成了大產業。臧健和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水餃皇后」或者「臧姑娘」,這兩個名字大體上可以概括其一生。從青島,到香港「灣仔碼頭」是家喻戶曉的水餃牌子,也是臧健和於獅子山下奮鬥的傳奇故事。
  • 徐州方言篇:前一繃,俺回老家吃大席,碰到一個下財濫!
    文:鄉下玉米前一繃,俺回老家吃大席,碰到一個下財濫。剛上桌的是瓜子和果子,一桌人剛動筷,她就忙連利地章手大把大把抓起來,抓完了也不吃,統統胡嘍到她褂子挎包裡了,嘴來還咕嚕倒將的:「俺孫子那個小熊黃子跟他娘走親戚去了,俺裝點給他剋,恁不知道,他多能吃不!」
  • 這家在後堡藏了23年的水餃館子,山東人吃到想家了!
    它是在南坪開了23年的山東水餃藏身在一棟神奇的居民樓裡
  • 萊陽聚焦:萊陽魯海海鮮水餃被評為「山東知名品牌」
    萊陽聚焦:萊陽魯海海鮮水餃被評為「山東知名品牌」
  • 山東濟南:8元水餃自助餐讓建築工人吃到飽
    【解說】近日,山東濟南某建築工地附近的8元水餃自助餐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工人們只需花8元錢便能吃到飽。記者經走訪了解到,目前,該工地附近已有三四個8元水餃自助餐的攤位,現年50餘歲的邢井蘭就是其中一位攤主。三年來,她每天堅持將售賣水餃的三輪車騎到工地旁,為建築工人們提供實惠、健康、可口的水餃。  【解說】1月9日,氣溫低至零下十度,此時的邢井蘭裹著厚厚的棉衣,正不停地翻滾著鍋中的水餃。不一會,一碗碗熱騰騰的水餃便端到了建築工人們的面前。
  • 大娘水餃,灣仔水餃,思念水餃,媽媽做的水餃,哪個更好吃?
    但其中最平凡又最特別的,還是媽媽做的水餃,今天我們來聊聊,大娘水餃,灣仔水餃,思念水餃,媽媽做的水餃,哪個更好吃?大娘水餃始創於1996年,總部位於江蘇常州。現如今,大娘水餃已在北京、上海、江蘇、安徽、山東、浙江、廣東、江西、甘肅等上百個城市開設了連鎖店300多家,每年光顧「大娘水餃」的消費者超過了5000萬人次。
  • 韭菜蝦仁水餃、韭菜豬肉粉條水餃鮮香味美,元旦必備
    無論是雞鴨魚肉還是山珍海味,都不如餡料豐富、美味多汁熱氣騰騰的水餃好吃。元旦馬上就要來,家家戶戶樂開懷,老老少少包水餃,有說有笑吃的歡。頭條餃子大比拼,你家水餃是啥餡?韭菜,我的最愛!韭菜蝦仁餃子,韭菜豬肉粉條水餃軟嫩可口、鮮香味美,元旦必備。
  • 山東七彩水餃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秘訣看這裡
    在節目中,王桂雲展示了七彩水餃的製作方法(央視截屏)  任教於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的王桂雲副教授,日前攜該院烹飪學院師生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節目中亮相,引發餐飲界廣泛關注作為國寶級面點大師、山東面點大王第二代傳人,王桂雲38年來專注於面點的研究與製作,始創船歌墨魚水餃、船歌黃花魚水餃。此次在節目中,王桂雲將自己製作七彩餃子的獨家秘訣與公眾進行了分享。
  • 水餃皇后逝世 真正把水餃做成了大產業
    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提起灣仔碼頭水餃,幾乎無人不曉。中國人愛吃水餃,一個當年因意外流落到香港的青   原標題:水餃皇后逝世 真正把水餃做成了大產業     21世紀經濟報導公號消息據多家港媒報導,知名食品品牌「灣仔碼頭」創辦人、人稱「臧姑娘」的臧健和被證實已逝世,終年73歲。
  • 把水餃做成大生意,產值達到幾十億,她被稱為「水餃皇后」
    水餃是我們北方人經常吃的一種食物,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幾乎是家家戶戶都要吃的,象徵團圓。其實南方在早些時候是不怎麼吃水餃的,後來還是受北方人的影響而逐漸喜歡吃水餃的。這種食物在我們看來再平常不過了,不過卻有人把它做成了大生意,一年的產值就能達到幾十億。
  • 為什麼山東人聽不懂山東話?
    外省小夥伴總是覺得山東話好學又普遍,想著學會幾句山東話,走遍齊魯都不怕。山東人對此只想說:你以為我們只會倒裝句麼?實際上,咱山東話的內部差異,絕對超乎想像,足夠初來乍到的外地人喝一壺。山東話,煎餅味兒 VS 海蠣子味兒?▲山東方言「好吃」得很。圖/知乎。來到山東,一定要先搞清楚三件事:你們叫人都叫「老師兒」嗎?當然不!
  • 思念、三全、灣仔碼頭這些水餃都是南方的
    ,唯獨沒有山東的水餃品牌。    賣的多是外地貨本地品牌極少有    三全——鄭州品牌,思念——還是鄭州品牌,灣仔碼頭——品牌名稱來源於香港,生產廠家卻位於上海,不少消費者表示,咱山東人都愛吃餃子,咋就沒有咱們本地的品牌呢?
  • 第15期水餃培訓再次升級增加清真水餃、各種素餡、海鮮餡、魚餡、麻辣水餃等配方
    >(絕密萬能海鮮餡、絕密萬能牛肉餡、絕密萬能豬肉餡、絕密萬能羊肉餡、絕密萬能蝦仁餡、鮁魚水餃,墨魚水餃,各種素餡,淡水魚水餃調餡、海參水餃調餡)揭秘和水餃過年禮盒設計、年夜飯水餃及青島水餃旺店考察活動(授課:劉泉大師團隊 )學費4980(含食宿) 2天,地點:山東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