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全藕宴、彰武全魚宴讓大家大飽眼福

2020-12-25 閩南網

­  2月21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為「舌尖3」)第三集《宴》在中央電視臺火熱播出。播出前,總導演劉鴻彥偕《宴》導演沙洛、作曲張逸馬、攝影師安同慶一同作客央視新聞客戶端,與網友分享各具特色的宴席以及舌尖上的禮儀。

­  中國飲食,聚的是情,講的是禮,宴席便是情和禮的完美展現。節目中呈現出的,寶應全藕宴、彰武全魚宴、蕪湖張修林老人的壽宴、平江十碗席以及文會宴,則是一道道精緻的「硬菜」,讓大家大飽眼福。

­  宴席是烹飪的極致

­  宴席是烹飪的極致,不是說它鋪張,而是宴席具有儀式感。儀式感讓食物變得更有意義,而這也是宴的本質。

­  沙洛說:「宴首先要完成它的美食功能,它是美食的極致。中國人好客,朋友來了,就要用最好的招待,所以它是烹飪的極致和食材的極致。」

­  片中,將某種單一食材做到極致的寶應全藕宴、彰武全魚宴可謂是讓大家大飽眼福。以全藕宴為例,藕作為食材本身不算驚豔,但全藕宴,卻是食材應用智慧的極致。全藕宴的數十道菜品,全用藕這一食材烹飪而成,將味覺藝術與視覺藝術巧妙地融為一體,考驗的不僅僅是廚師高超的烹飪技巧,更是對於生活美的極致追求。

­  除此之外,宴席,還是一種情感的極致。沙洛介紹到「因為好客,宴從美食上升到情感寄託。」家宴是每個在外漂泊的遊子歸回又出發的地方,主創團隊選擇為觀眾呈現武術家張修林的耄耋之慶,講的不僅只是團聚的親情,還有他對於傳承中華武術傳統的期望。

­  中國人講究吃,習慣把人生喜怒哀樂、婚喪嫁娶、應酬交際導向飲食活動。正所謂「禮尚往來」,增進人與人的關係,宴飲聚會的風貌因此極大發展。宴席,是文人的雅聚、是家人的團聚,也是宗族的榮耀。

­  人們將飲食與社交緊密相連,飲食之事傾注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期許。人們通過宴會,不僅獲得飲食藝術的享受,而且可增進親和,達成和諧。

­  宴,是世界上共通的一個東西,只是我們中國人更愛用吃這個方式來呈現。宴,對某些人來說,它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是對一些辦宴的和參宴的人來說,是一個見證,也是一個記號。宴,賦予特定時間以特定意義,將普通變得特殊。

­  宴席是情之所託,是禮之所依

­  自古以來,中國人講究規矩,而飲食裡的規矩,讓我們的生活更有味道。「舌尖3」通過宴席,講述中國人吃飯的講究,講述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講述在社會飛速發展下我們已經逐漸淡忘或者丟失的禮儀文化。

­  劉鴻彥表示:「在飛速發展的當下,每個人都需要用一種方式守住自己,而食物就是最好的方式。吃永遠不是吃的本身,美食也永遠不是食物本身,這是我們的宗旨。我們希望通過『宴席』的呈現,讓已經淡忘或者丟失的飲食文化,特別是文化的部分,我們的禮儀、我們的講究,能有一個回歸或是起到提醒的作用。」

­  中華民族歷來被稱為「禮儀之邦」,又是聞名於世的「烹飪王國」,作為禮儀與烹飪完美結合的中國古代宴席,更是凝聚著我們先祖的勞動和智慧。片中的人物葉放,在古籍中搜尋優秀的餐飲文化,並將其復原、創新、保留;此舉不僅帶給我們一些超出美食之外的趣味,更是做到了從美食到精神的升華。

­  在湖南平江,「十大碗」族宴有著深厚的文化土壤。據說得益於宋代理學大師朱熹的幾位得意門生,他們到平江開壇講學,推廣朱子禮教。而平江的尚禮之風也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

­  獨具平江特色的「十大碗」族宴不僅體現在大碗的氣勢,菜必須做足工夫;更體現在菜品以外的文化禮節上,一招一式既要有傳統又得體面。「禮節」的意義,就在於鄉鄰間表達彼此的情感。

­  平江「十大碗」族宴,聯絡的不僅僅是一族一姓,或許也是傳統和現代之間的紐帶,更接納著歸鄉遊子的腳步,和我們遙遠的鄉愁。

­  宴,可以是禮儀之邦的中國,最高的誠意。宴,也可以是生生不息的傳承,最深的心意。宴,可以知書達理,也可以知書不拘禮。宴,是由口入心的相逢和相識。

­  美食之外的聽覺、視覺盛宴

­  美食首先給大家的是視覺的衝擊,只有把美食拍得非常精美,才會讓人特別想去吃,特別想去了解。安同慶說:「把食物拍得垂涎欲滴,是總導演給我們下的死命令;除此之外,還要重視對於人物的刻畫。通過鏡頭語言,將食物、人物、自然三者之間的關係巧妙地講述出來。」

­  安同慶介紹,要將食物拍得誘人,就要同一個動作多個角度,更多地採取特殊角度來表現動作的力量感;要捕捉紀實段落,彰顯人物的情感,深入了解被拍攝者;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拍攝,使得人物和食物渾然一體、和諧共存。

­  第一集「器」的拍攝中,在雲南怒江,少數民族的鮮豔服飾、古老語言是兩大亮點。安同慶與祖孫二人的朝夕相處,發掘出的爺爺看石板的眼神,一如他看孫子的眼神飽含深情,也為片子增色不少。

­  此次,「舌尖3」的音樂製作團隊,在創作過程中,加入了獨具中國特色的樂器,如:中阮、小阮、琵琶、笛子、笙、中國鼓等,力求體現中國人的審美觀。

­  在味道中尋找音樂,在音樂中創造味道。食物無論是多精細、多繁瑣,多簡單、多粗放……無非就是好吃二字,就像音樂,無論是多強大的作曲技法、多大的樂隊編制,無非就是好聽二字。

­  音樂的每個音符都帶有色彩和表情一樣,美食亦如是。花開的聲音、魚躍出水面的聲音、火鍋咕嘟咕嘟的聲音、油鍋滋滋的聲音、在廚房裡做飯時鍋盆碗盞發出的叮叮噹噹的聲響……每一首配樂都像是天地萬物的迴響。

­  據「舌尖3」作曲張逸馬透露,此次為《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作曲,他的靈感來自於對食物的情感,平生有過幾次吃飯時被食物感動得落淚的經歷。「舌尖3」的音樂裡有他對食物的態度,也有他對音樂的態度,同樣都是一種依賴、一種珍惜、喜悅和感懷。

­ 

原標題:《舌尖3》「宴」主創團隊:讓觀眾「垂涎欲滴」之外還有什麼?

責任編輯:曹瑞

相關焦點

  • 寶應人的驕傲,全藕宴亮相《舌尖3》!
    3》  總共有8期內容,  主題分別為:  器具、小吃、宴席、食養、  廚人、點心、節氣和融合。《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宴》全藕宴蜜餞捶藕、桂花藕粉圓、糖水花香藕、炸藕夾、蔥花藕餅、荷葉叫化雞、合葉粉蒸肉、金蓮瓣、琥珀蓮羹、荷葉八寶粥、甲魚蓮子羹、藕絲糕、糯米爛藕、蓮菜八寶飯、百年和合水晶糕、荷塘戲鴨、荷花金針木耳湯
  • 漁樂文化--全魚宴
    本次推文為大家介紹幾種有名的全魚宴。
  • 夏有全藕宴、邵伯龍蝦,冬有紅橋羊肉……揚州鄉鎮的美味從不讓您失望
    炎炎夏日,揚州人的餐桌上開始頻頻出現藕,說到藕,在今年《舌尖上的中國3》亮相的寶應「全藕宴」可是讓不少外地朋友和揚州朋友饞了一把。了解一座城市的風土人情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品嘗地道的當地美食,揚州可不僅僅有全藕宴這樣的鄉鎮美味,今天,小編給你盤點一下揚州特色鄉鎮美食!寶應全藕宴在《舌尖3》第三集宴席上亮相,也讓小編這個揚州本地人第一次知道,藕也可以被做成這麼多美味!
  • 赫哲全魚宴
    赫哲族歷史上依三江流域生息繁衍,是東北地區典型的漁獵民族。魚類是赫哲族的主要食物來源,經年累月逐漸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食魚習俗,也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食魚文化。赫哲族人熱情好客,每有賓客到來,必以全魚宴款待,以示對賓客的尊重。赫哲全魚宴全魚宴的菜餚主要有剎生魚、生魚片、刨魚花、塔拉哈、魚毛、烤魚、魚坯子、炸魚塊、魚籽等。以上多種魚食品,從殺魚、放血、拆骨、加工、製作到搭配調料,各自都有一套特殊的工藝流程和飲食方法。
  • 廣州久負盛名的三文魚全魚宴
    店子不大,藏身在海珠區江燕路商場的角落裡,但卻因食材新鮮、超高性價比、帥哥老闆的十足誠意,一直在日本料理圈內享有好評。【火焰三文魚腩壽司】——經過火槍噴烤以後,三文魚內的魚油開始沁出,香氣四溢,這個一定要趁熱吃哦,~~直上十件!
  • 賞荷季怎麼能沒有全藕宴?吃貨走起!(有福利)
    正值賞荷季,在佛山的高明荷城,色香味俱全的全藕宴隆重登場了!
  • 「全藕宴」:認準這15家最有特色的店!
    原標題:荷城2017年「金牌全藕宴單位」榜單揭曉 享受「全藕宴」 15家店最有特色/佛山日報記者嚴曉瑩攝佛山日報訊 記者嚴曉瑩 通訊員荷宣報導:前晚,2017年「金牌全藕宴單位」榜單揭曉,佛山市灣仔漁村餐飲有限公司等15家餐飲單位獲授牌。金牌全藕宴成為荷城打造「荷花之城」的重要名片。今年5月,荷城街道正式啟動「全藕宴」活動,高明區內餐飲企業將結合自身的特色相繼推出全藕宴。全藕宴是使用高明本土的食材製作而成,並融入中西式烹飪方法烹調。
  • 巴中味道|一起探尋舌尖上的美味——白衣全魚宴系列(油炸魚)
    在巴中除了秀美山水舌尖上的美食你也不能錯過哦~來巴中最不能錯過的巴中美食了解下~十大名小吃白衣全魚宴系列—油炸魚美食簡介據傳,清光緒年間,吳翰林回家省親,時逢巴河水漲,又經白衣全魚宴五六代傳人在八九十年代精心改良才形成了白衣古鎮現在特有的美食。其特點:選料自然生態本地野生小魚,米粉入油鍋炸至金黃即食。是佐酒、旅遊、休閒之佳品。白衣油炸魚曾被中央電視臺、四川電視臺、《四川日報》、《四川烹飪》等知名媒體推薦,二00四年獲「巴中十大名優小吃」。
  • 荷城全藕宴上市了,嘗到的每一口都是驚喜!第一站我們去這裡!
    綠茵荷葉、粉柔荷花、白胖蓮藕為炎熱的天氣帶去清香淡雅,一道道宛如藝術品的菜式讓人垂涎欲滴,話不多說,小編帶你「吃」全藕宴。 本次「全藕宴」活動共有15家高明區內餐飲企業參加設計製作,在5、6月份,荷城微新聞將推出全藕宴專輯介紹,宣傳階段,各大酒樓也會同時以優惠價格將全藕宴推出市場供市民品嘗。美食當前,肉肉算什麼!
  • 【假日自助遊】| 遊生態彰武,品沙泉魚宴!彰武吃喝玩樂全攻略!
    沙泉魚宴就是我們熟知的清溝全魚宴,算起來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了。清溝的水養人,這裡的姑娘都是水靈靈的鮮嫩;清溝水灌溉出的大米壯人,這裡的小夥兒都是虎背熊腰,200斤大米上肩就走。蒙古族少年巴特爾的祖輩是養息牧場從察哈爾八旗徵調來的牧民,母親是養息牧場墾民的後代。
  • 全魚宴,全都是魚做的菜嗎
    全魚宴都是魚做的菜嗎?非也!全魚宴,並非整個宴席全部都是魚!而是以魚為主,再配以其它非魚的小菜。以前在濟南曾吃過一次全魚宴,因為人多,十一個人,點了一套888元的全魚宴套餐,大小共二十四道菜,各種魚類佔了一半多。雖然都是魚,但做法及口味卻各不相同,有的看上去倒不像魚。反正煎炒烹炸什麼都有。除了魚外,還有幾道非魚肉製作的小菜。
  • 看舌尖上的中國 遊指針上的中國 遼寧彰武大青溝
    「指針上的中國」是由《指針自由行》手機APP行為大家獻上的一部集各地美食與美景於一身的系列報導。如果你的身邊也有極佳的景色或者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歡迎你下載並註冊《指針自由行》手機APP,參加正在進行中的「拍美景 領現金」活動。大青溝是遼寧一處保存完好的古代殘遺森林植物群落,水資源豐富。
  • 烏蘇里江全魚宴:一種魚,十二種吃法
    在他手裡,一條魚能做出一桌子菜。一條魚,可以做出十二甚至十六種吃法。魚鼻子、魚頭、魚筋、魚塊、魚尾、魚雜、魚腹,魚的每個部位,都可以單獨做成菜,變成一桌全魚宴。
  • 12斤重的三文魚全魚宴,你敢來挑戰嗎?
    請點擊右上角
  • 白洋澱全魚宴有什麼不尋常?看這裡
    今天,咱們先來品嘗吃魚不見魚的白洋澱全魚宴。「滿載荷花千頃葦,稻香菱紅魚鴨肥」。白洋澱人愛吃魚,更會做魚,一道「白洋澱全魚宴」,既有水上人家的日常吃食,又做出了往來商賈的精緻富貴。叫的是「全魚宴」,可一端上來,這魚在哪呢?
  • 上猶客家特色傳統宴席—龍門全魚宴
    富有文化寓意和地方特色的上猶客家傳統宴席——龍門全魚宴,源於一個美好而又歷史悠久的傳說故事。相傳,明天啟四年(1624年),為了盛科第、出人材,知縣龍文光特意在營前建文峰塔以培文明、障水口而興文風。為了趕夢中所示的吉時吉兆,黃世奉來不及置辦餞行的酒宴,傖促之間就以船中之魚在岸邊壘石成灶,烹飪出餞行的魚宴。魚宴剛成,知縣龍文光從文峰塔峻工典禮回府的官船路經龍門水域,見江邊情景欣然靠岸。知縣見魚宴餞行雖簡,學子意氣風發可期,不禁大喜讚嘆:「群山拱秀映朝暉,遊鱗竟相躍龍門;蓬瀛之宴留野趣,金榜題名報春回。」
  • 風味浙江,浙西南這個小城,一到夏天就開始吃花,全魚宴獨一無二
    走進浙西南的遂昌,感受不一樣的舌尖風味,這次很幸運的是,來到了一家當地人最喜歡來吃的土菜館,這家老闆以做魚起家,做的全魚宴,在遂昌獨一無二。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遂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這裡被稱為「中國竹炭之鄉」、「中國菊米之鄉」 和中國龍谷麗人名茶之鄉,很多人對於遂昌都會感覺到有些陌生,可是提起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大家都會有所耳聞,牡丹亭就是在遂昌寫的。遂昌全魚宴裡面,用小溪魚做的菜是我個人很喜歡的,外酥裡內,不管是魚骨還是魚頭,整個都可以吃。
  • 廣州新體驗3:漁家村的全魚宴
    漁家村掌門人斌哥告訴我:全魚宴可以有20多種食法。但一般來說,按一條魚的量,我們做5-6種吃法。魚身,即魚脊至魚腹的肉,可做魚生、無骨魚;魚頭魚尾可以豉汁蒸、酸筍蒸、瓦罉煎焗;魚肉起出來後剩下的骨腩可以做鐵板生焗魚骨腩、秘制黃椒醬蒸骨腩、涼瓜炆魚骨腩;魚腸可以煎蛋、蒸水蛋;魚皮可以做酥炸魚皮,也可以白灼;魚瘦肉——從魚肉起出來的背肉部分,可以炒飯、炒粉或與菜心粒滾粥。
  • 用一種食材做成的全宴,除了「全羊宴」,你還知道哪些?
    在歷史上,有名的宴席除了「滿漢全席」等名宴外,還有一些用一種食材製作的「全宴」,如「全羊宴」「全鴨宴」「全雞宴」……這些宴席,究竟有何特色?說到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宴席,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滿漢全席、孔府宴等。然而,除了這些,被入選為我國名宴的還有一類宴席,都是用一種食材製作的,有人盡皆知的北京全羊宴、全聚德全鴨宴、山東德州的全雞宴等。
  • 《舌尖3》裡有這麼多江蘇美食!千年名菜復活,看圖就流口水
    >最開心的莫過於《舌尖3》終於暖心回歸。因為《舌尖3》胖十斤我也願意!   而在21日晚播出的節目《宴》中,江蘇美食和美食家隆重登場。江蘇寶應的「全藕宴」令人神往,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蘇州美食家葉放帶領大家領略的《紅樓夢》中令人神往的茄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