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最早的理髮師
在剪刀被發明前
一些時髦的人類會找它們理髮
但由於技術粗糙(只會剪齊劉海)
再加上用時太長
所以很快便被社會被淘汰了
如今,樹懶們只會互相理髮
不再為人類服務
。。。
樹懶(學名:Folivora)是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動物的通稱,共有2科2屬6種。
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熱帶森林中的它們,將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用來睡覺。在野外,樹懶每天要睡上15個小時,清醒的時間不到9個小時。
樹懶的新陳代謝速率極低,約為每千克體重耗能162千焦,遠低於同樣以節能著稱的考拉(410千焦),它們的體溫一般維持在30℃—34℃,而極低的新陳代謝率,意味著它們的移速會非常緩慢。
移速緩慢
成體樹獺每天只能移動41米的路長,還不到半個操場的長度。
由於移動緩慢的緣故,它們在遭遇敵害時會保持靜止不動,並牢牢抱緊自己身下的那棵樹。
沒有長門牙的它們靠進食樹葉、樹枝和花蕾等維生,在進食後,樹懶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消化其它哺乳動物幾小時就能消化掉的食物。
雌性樹懶每年只會生一個孩子,剛出生的小樹懶會掛在樹懶母親身上,並在出生大約六個月後離開,在周圍找一棵新的樹住下來,並繼續通過叫聲與母親交流。
當小樹懶遭遇危險時,樹懶媽媽......好像什麼都做不了。
廁所歷險記
樹獺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樹上,而它們最積極的行為,是每周會下樹排洩一次,每次能拉出相當於其體重1/3重量的糞便。
有人認為,這是樹懶的一個社會化行為,通過下樹排便,樹懶與其他樹懶之間可能會發生更多的接觸。而留在樹下的糞便就仿佛徵婚啟事,以此告知其他異性:「這棵樹上正住著一隻單身的樹懶。」
遊泳「健將」
在雨林中,樹木和樹皮能為樹懶提供天然的保護,免受美洲虎和老鷹等食肉動物的侵害。只有在缺乏食物或者求偶時,樹懶才會冒險離開那棵樹。
「如果一隻樹懶被迫必須換樹,那它肯定會跳到離它最近的水裡去。」英國動物學家、樹懶保護基金會創始人貝基克裡夫說。
樹獺是純素食的動物,它們消化食物時會在胃腸中產生不少的氣體,就好像一個「充滿空氣的氣球」。事實上,樹懶遊泳的速度比它們爬樹的速度要快上3—4倍。一隻樹懶遊泳一天,可以移動123—164米。
「比起在地上慢慢爬行,樹懶更擅長在水裡遊泳,居住在海邊的樹懶通常會用這種方式搬家。但由於潮汐的緣故,它們偶爾會面臨擱淺的困境」
一隻擱淺在海灘上的二趾樹懶
天敵,送死
樹懶的天敵,有鷹和美洲獅。
來源:youtube
這隻美洲獅嘗試上了4次樹,還被樹杈卡住了一次,也沒有抓到樹上的樹懶。
而樹懶可能是認為美洲獅技窮了,於是便開始浪,主動從較細的樹杈換到稍粗的上去,而且也沒有繼續往高處爬。與之前相比,粗的樹杈更容易攀爬,於是美洲獅一鼓作氣......
可憐的樹懶
真替它們捉急啊...
如今,南美洲和中美洲對於熱帶森林的砍伐,破壞了樹懶們賴以生存的食物和庇護所,雖然不是所有的六種樹懶都瀕臨滅絕,但二指趾樹懶與侏三趾樹懶正受到來自棲息地喪失的嚴重威脅。目前,世界自然基金會正通過一個名為ARPA for Life的項目,保護亞馬遜雨林1.5億英畝土地中的樹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