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古鎮: 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下來的千年古鎮

2021-01-07 十點讀書踏馬行者

沙溪鎮位於劍川縣東南部,距縣城32千米,地處大理、麗江、香格裡拉三大旅遊區之間,東南與洱源縣交界,西北與劍川縣彌沙、羊岑、甸南相鄰,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區老君山片區東南端;沙溪壩四面環山,瀾滄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縱貫全壩。

沙溪是一個青山環抱的小壩子。這裡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物產豐饒,人傑地靈,瀾滄江水系黑惠江由北至南縱貫全壩。是一個以白族為主,漢、彝、僳僳族共居的少數民族居住地,是一個被人們譽為「山美、水美、壩子美、姑娘更美的魚米之鄉和歌舞之鄉」。這裡的村民和多數雲南人一樣熱情好客,因為沒有很大名氣,所以每天只有些許遊人到訪,除了公眾假期外,沙溪小鎮安靜的就像未被喚醒的孩童。

石寶山歌會為傳統的盛大民族節日,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初一在石寶山舉行。歌會期間,劍川、洱源、麗江、蘭坪、大理等地的白族群眾和歌手都穿上民族盛裝。石寶山歌會的主要內容一是對調賽歌,許許多多的白族歌手和青年小夥子、小姑娘都到石寶山上來對白族調、唱情歌。

本主崇拜是白族獨有的一種原始宗教崇拜,「本主」被視為地方保護神,每個白族村寨都有自己的獨立本主廟。本主廟中泥塑的雕像稱「坐像」,用香柏樹等上好木質的材料雕刻成一套與正廳塑像相似的完整的雕像,稱「行像」。每逢祭祀本主時,全村老幼一起參加,焚香沐浴後將本主行像請到村裡稱為「下殿」的本主行宮。迎本主活動中,人們組織打霸王鞭,跳「耕牛舞」,唱滇戲,老年人們組織焚香禱告。

寺登街是沙溪的核心,魁閣帶戲臺則是這核心中的核心。寺登街一直是溝通東南亞、南亞、南詔和吐蕃的咽喉要道。寺登街只剩下了興教寺、古戲臺、玉津橋和青石鋪成的四方街等遺蹟,還有以歐陽大院為代表的30多家老宅院。

大家都說魁閣是整個壩子中最精美的建築,第一次見面,甚至會覺得眼熟。是的,因為北京中華民族園、大理洋人街的魁閣帶戲臺都是它的複製品。眾多簷角,如鳥似革,如翼似飛,極其吸引眼球。但我最愛的是,盤坐在老屋咖啡館的二樓,可以輕鬆的眺望到整個小鎮的全景,飛簷上的走獸騰起,街場上的人影潺動,遠處是碧空如洗的記憶和對未來懷抱的熱望。

寺登街位於沙溪壩子中部,坐落在黑潓江西岸鰲峰山北端「鰲頭」所在的緩坡之上,是沙溪最佳的一塊風水寶地。寺登街上前鋪後店的每家每戶都串聯了起來,疏密有致,層次分明。民族服飾、旅遊紀念品、特色小吃應有盡有,店主閒情逸緻的看管著自己的地盤,沒人吆喝叫賣,沒人招攬顧客,讓紙做的金錢來去自由,淡然面對,順其自然。與經濟浪潮中的喧囂、奔波格格不入,無疑是另一塊天地,另一方淨土,另一個「世外桃源」。

沙溪有蛛網般完好的古道,明澗哨古道和沙溪通彌沙鹽井的古道保存較完好,在青石板鋪就的路面上,深深的馬蹄印隨處可見。在這些古道上還留下了眾多的老橋,其中寺登街東面的玉津橋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後多次坍塌和重修,現存的橋是1931年沙溪民眾集資重修的。除此之外,有名的老橋還有馬坪關的單孔石拱瓦屋廊橋關風橋。

寺登街的中心四方街用紅色砂石鋪成,面積35000平方米,是商品交易的主要場所。街場四周商鋪林立,馬場眾多。建築多為前鋪後店的兩層木樓,這是茶馬古道上集市建築的主要特色。其臨街的房間為店鋪,用來做生意;店鋪後的房間為馬店,供馬幫和客商住宿。

夕陽下,橫跨在黑惠江上的建於清康熙年間的玉津橋很美。站在橋上,就是觀賞全鎮的最佳角度,也是村童們玩耍的聚會處。橋上的情侶卿卿我我,看著遠處的風景,橋邊還有當地的沙溪村民,在這裡聊著我們聽不懂的鄉村趣事。大片大片的格桑花,看著就心生憐愛。

玉津橋是茶馬古道南連大理的第一橋,也是所有南來北往馬幫的必經之路,它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幾百年來幾經坍塌和戰火的破壞。1931年,大理州劍川縣沙溪民眾募資再建古橋,白族著名學者趙藩為玉津橋的重修專門撰寫了《修橋募引》。

重建的玉津石拱橋高6米,長35.4米,寬5米,設有石柱和護欄,橋身的石板被過往車馬和行人踩踏得坑坑窪窪,泛著青光。拱頂上有石雕鱉頭,雄視黑惠江上遊,另一側是石雕鱉尾連接江水下遊,護欄的盡頭還有四隻「娃娃魚」石雕。值得一提的是,玉津橋的拱圈是用糯米紙漿灰黏結。製作糯米紙漿灰首先是用糯米煮成粥,另將棉紙泡爛搗成紙漿,再將糯米粥、紙漿、石灰攙和攪勻,調成黏稠狀便可使用。糯米紙漿灰的黏結力和強度可與水泥相媲美,是古人運用物質屬性,將之綜合而成的一個精妙創意。

古戲臺是沙溪古鎮的靈魂,每一個初到沙溪的人都會被她那獨特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工藝所驚嘆!是四方街上最具特色的建築。 古戲臺始建於清代,為三層樓魁星閣帶戲臺結構,前臺後閣,結構獨特,飛簷疊角,14個飛角凌空射出,屹立在藍天白雲之下。真想不到在這交通閉塞的鄉間,竟有這般華美精緻的戲臺。 如今的古戲臺靜靜地豎立在空曠的四方街上。古往今來,穿行過往的馬幫駝隊都曾到過它的面前,幾百年來,它一遍遍地接受著人們仰面觀望的讚嘆目光。古戲臺見證著歷史的變遷。是古人留給今人的一座美輪美奐的建築。

如果有人問起,最喜歡大理的哪裡,我一定會將「沙溪」兩個字脫口而出。我覺得那就是我最

相關焦點

  • 沙溪古鎮: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富足物產,使得沙溪早在漢唐時期就成為茶馬古道一個重要驛站。時過境遷,如今沙溪繁華雖已褪去,卻依然保留著歷史文化的原初形態。  到了唐宋兩朝,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沙溪成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是茶馬古道上鹽、茶葉的集散地。  唐代以後,沙溪附近發現鹽井,因為是離鹽井最近的茶馬古道集市,沙溪一度成為舉足輕重的「鹽都」。現如今,沙溪以「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被外界熟知。
  • 沒門票的沙溪古鎮,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
    雲南沙溪古鎮位於大理西北部,從大理下關動車站到沙溪古鎮車程約1小時,處於大理古城和麗江古城之間的一個古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曾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古鎮,是茶和鹽道運銷線上的重要驛站,是古代屯兵守關之重地,曾經的繁華之地。
  • 雲南大理除了蒼山洱海,還有茶馬古道唯一倖存的千年古鎮沙溪古鎮
    也許有些朋友會說雙廊古鎮、挖色鎮等地,因為都在洱海周邊。其實除了以上地方,大理還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沙溪古鎮,一起去看看吧!茶馬古道上的古集市――沙溪古鎮茶馬古道經四川、雲南,北連西藏、印度,南通東南亞。古道過雲南大理、麗江、香格裡拉等地,在這幾處名鎮之間,有著一個古集市——沙溪古鎮。雲南有宜人的氣候、美麗的風景、原生態的美食,更有遠離塵囂的慵懶,而本文要介紹的是沙溪鎮,位於大理劍川縣東南部,距縣城32千米,地處大理、麗江、香格裡拉三大旅遊區之間,東南與洱源縣交界,西北與劍川縣彌沙、羊岑、甸南相鄰。
  • 茶馬古道上的千年繁榮,沙溪古鎮
    古鎮,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名稱。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具有5000千文明歷史,並不間斷延續至今的中華文明,遺留下許多古城古鎮,並至今仍生活著當地的人們。因此,許多嚮往著古中國文化的遊人們,都選擇去古鎮進行一番遊歷。著名的烏鎮,南潯古鎮,鳳凰古鎮,應運而生。但過度的開發,大同小異的搭配,讓原本古色古香的小鎮,變得燈紅柳綠,變得嘈雜,讓人失去興趣,開始想念更原生態的古鎮。
  • 一部茶馬古道文化史書——沙溪古鎮
    適合慵懶的地方那一定是個寧靜的古鎮,也許未經修飾的沙溪古鎮會是一個不錯的去處。華夏文明的延伸歷史具備兩個基本走向,一個是絲綢之路,一個是茶馬古道。沙溪,就是一部凝固的茶馬文化史書,地位絲毫不低於敦煌。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集市,也曾繁華一時。
  • 雲南沙溪古鎮,茶馬古道上延續下來的千年古鎮,你去過嗎?
    雲南沙溪古鎮,茶馬古道上延續下來的千年古鎮,你去過嗎?沙溪古鎮位於雲南省大理劍川縣西南部,位於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自然保護區的東南部,是大理著名的風景旅遊景點,位於大理的名勝區和麗江古城之間,遠近聞名的石寶山就在這裡,沙溪是青山環繞的小水壩,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瀾滄江水系黑水河從北到南貫穿大壩。
  • 沙溪古鎮,茶馬古道上唯一保存下來的街市,值得欣賞!
    雲南劍川縣的沙溪古鎮,有一條保存完好的茶馬古道街市,外界稱之為「寺登四方街」,它跟麗江的「四方街」一樣聞名,只不過沙溪古鎮的四方街,是歷史上跑馬幫的漢子遺留下來的,也是現今古道上唯一保存完好的一條街市。沙溪,位於劍川縣的東南部,當地人稱之「壩子」,意思是山谷間的平原。
  • 中國沙溪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集市,值得一遊!
    沙溪是中國西南橫斷山脈中一個極其普通的小壩子,由於高山的阻隔,與外部的聯繫極為不便。然而,崇山峻岭阻隔不了商業貿易的誘惑,中國西南民族重要的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因藏區的茶葉需求而形成。茶馬古道是存在於中國西南山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以茶葉為主要貨物的民間國際交通驛道。它連接著五尺道、博南古道等數條古道,構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商貿網絡。
  • 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市集,比麗江大理寧靜太多的古鎮!
    但是隨著雲南旅遊業的發展,很多曾經寧靜單純的古城古鎮竟變了味,商業化氣息日益濃厚。也不再是遊客逃離城市,享受慵懶慢生活的目的地。其中大理和麗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目的地。但是只要用心發現,在雲南很多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的地方,依然能夠找到寧靜秀美、生活單純的地方,沙溪古鎮就是這樣一個尚且寧靜安逸的古鎮。
  • 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千年古鎮,我愛上了這裡美麗的姑娘
    ,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曾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古鎮,曾經也繁華一時。茶馬古道經、,北連、,東南亞,古道過雲南、、等地,在這幾處名鎮之間,有著一個古集市―寺登街,這裡被稱為「茶馬古道上惟一倖存的古集市」。
  • 沙溪古鎮|茶馬古道唯一倖存古集市今晚21:16亮相雲南衛視
    《小鎮大賞》一千年前,沙溪古鎮是滇藏茶馬古道上的陸路碼頭,僅憑沙溪古鎮中心位置的古戲臺和古廟就足以證明當時這裡的繁榮程度。但是,隨著茶馬古道成為歷史,沙溪的發展也隨之停滯了。現代高速公路、鐵路的建設碰巧也遠離沙溪,使得沙溪猶如在迅速地時代發展中靜止了一般,保留下了歷史的原貌。藉助特色小鎮創建的機遇,沙溪古鎮將會迎來怎樣的新發展呢?節目將向您推介沙溪古鎮即將迎來的變化和升級。
  • 麗江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千年古鎮,我愛上了這裡美麗的姑娘
    沙溪古鎮才是一個真正的古鎮,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曾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古鎮,曾經也繁華一時。茶馬古道經、,北連、,東南亞,古道過雲南、、等地,在這幾處名鎮之間,有著一個古集市―寺登街,這裡被稱為「茶馬古道上惟一倖存的古集市」。
  • 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下來的千年古鎮,山美水美姑娘美
    沙溪古鎮才是一個真正的古鎮,古色古香,現在仍然保持著最原始的建築特色。古寺廟,古戲臺,古商鋪,馬店,古老的紅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樹、古巷道、古寨門。沙溪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曾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古鎮,曾經也繁華一時。
  • 沙溪古鎮,千年倖存下來的古鎮,心中的那一片世外桃源
    沙溪古鎮才是一個真正的古鎮,古色古香,現在仍然保持著最原始的建築特色。古寺廟,古戲臺,古商鋪,馬店,古老的紅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樹、古巷道、古寨門。沙溪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曾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古鎮,曾經也繁華一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由於還沒有被過度開發,這裡的景色與古鎮中的居民都保留著那份原始質樸的美。
  • 行影旅行|沙溪古鎮,一部凝固的茶馬文化史書
    Photographer: 喬月汐,Location: 沙溪01沙溪古鎮一部凝固的茶馬文化史書-有一句老話:北有敦煌,南有沙溪。華夏文明的延伸歷史具備兩個基本走向,一個是絲綢之路,一個是茶馬古道。沙溪,就是一部凝固的茶馬文化史書,地位絲毫不低於敦煌。
  • 茶馬古道上的千年集市-沙溪古鎮
    沙溪古鎮是茶馬古道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我是2005年去的,那時的古鎮比現在更具有原生態,真正是沒有什麼商業氣息,讓心靈可以自由放鬆的地方,好巴適啊劍川沙溪古鎮就在這山環水繞
  • 「麗江遊記」DAY1~2 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集市—沙溪古鎮
    古城內的民宿好幾家都是同一個老闆,在攜程上訂的和住的不一定一樣,但其實都長得差不多;2.DAY2 早上9:00出發,拼車去沙溪古鎮沙溪古鎮去的人比較少,包車也很貴,人少建議拼車▲馬幫菜料理餐具▲茶馬古道路線圖
  • 雲南海拔最低的古鎮,絲毫不遜於麗江,「茶馬古道上倖存的集市」
    古鎮依山傍水,坐擁滇西四大著名鹽井。自唐代以來,這裡就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貿易集散地,是連接東南亞,南亞,南詔,吐蕃的咽喉要道。可謂曾經顯赫。隨著茶馬古道的衰落,古鎮也逐漸被人遺忘。但如此一來,如今的沙溪更加寧靜古樸,也更好地保留了茶馬古鎮的風貌。滇西北有句俗話:「路過大理,麗江,不要錯過沙溪」。
  • 雲南沙溪古鎮
    雲南沙溪古鎮,是茶馬古道上倖存下來的千年古鎮,這裡有藍天白雲,白牆青瓦,參天古樹。沙溪古鎮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西南部,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區老君山東南端,位於大理風景名勝區與香格裡拉、麗江之間。雲南沙溪古鎮三教寺,三教合流,匯聚了佛教文化、白族文化、馬幫文化,全國唯一。
  • 華夏文明兩條走向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之一!沙溪想來看看嗎?
    ,就去雲南吧,所以雲南的小鎮一直是我的逃離首選,每天轉瞬間日出日落,郊野晚霞,逃離城市,回鄉下思考人生,然後下一個考慮對象是雲南,那麼雲南劍川的沙溪古鎮會是一個好去處,眺望遠方山的那邊是新的旅程,因為曾被《LONELY planet》保舉過,也因為它特殊的歷史地位,反而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今天我就好好帶你了解下,有一句老話:北有敦煌,南有沙溪,華夏文明的延長歷史具備兩個主要走向,是絲綢之路,茶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