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鎮位於劍川縣東南部,距縣城32千米,地處大理、麗江、香格裡拉三大旅遊區之間,東南與洱源縣交界,西北與劍川縣彌沙、羊岑、甸南相鄰,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區老君山片區東南端;沙溪壩四面環山,瀾滄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縱貫全壩。
沙溪是一個青山環抱的小壩子。這裡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物產豐饒,人傑地靈,瀾滄江水系黑惠江由北至南縱貫全壩。是一個以白族為主,漢、彝、僳僳族共居的少數民族居住地,是一個被人們譽為「山美、水美、壩子美、姑娘更美的魚米之鄉和歌舞之鄉」。這裡的村民和多數雲南人一樣熱情好客,因為沒有很大名氣,所以每天只有些許遊人到訪,除了公眾假期外,沙溪小鎮安靜的就像未被喚醒的孩童。
石寶山歌會為傳統的盛大民族節日,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初一在石寶山舉行。歌會期間,劍川、洱源、麗江、蘭坪、大理等地的白族群眾和歌手都穿上民族盛裝。石寶山歌會的主要內容一是對調賽歌,許許多多的白族歌手和青年小夥子、小姑娘都到石寶山上來對白族調、唱情歌。
本主崇拜是白族獨有的一種原始宗教崇拜,「本主」被視為地方保護神,每個白族村寨都有自己的獨立本主廟。本主廟中泥塑的雕像稱「坐像」,用香柏樹等上好木質的材料雕刻成一套與正廳塑像相似的完整的雕像,稱「行像」。每逢祭祀本主時,全村老幼一起參加,焚香沐浴後將本主行像請到村裡稱為「下殿」的本主行宮。迎本主活動中,人們組織打霸王鞭,跳「耕牛舞」,唱滇戲,老年人們組織焚香禱告。
寺登街是沙溪的核心,魁閣帶戲臺則是這核心中的核心。寺登街一直是溝通東南亞、南亞、南詔和吐蕃的咽喉要道。寺登街只剩下了興教寺、古戲臺、玉津橋和青石鋪成的四方街等遺蹟,還有以歐陽大院為代表的30多家老宅院。
大家都說魁閣是整個壩子中最精美的建築,第一次見面,甚至會覺得眼熟。是的,因為北京中華民族園、大理洋人街的魁閣帶戲臺都是它的複製品。眾多簷角,如鳥似革,如翼似飛,極其吸引眼球。但我最愛的是,盤坐在老屋咖啡館的二樓,可以輕鬆的眺望到整個小鎮的全景,飛簷上的走獸騰起,街場上的人影潺動,遠處是碧空如洗的記憶和對未來懷抱的熱望。
寺登街位於沙溪壩子中部,坐落在黑潓江西岸鰲峰山北端「鰲頭」所在的緩坡之上,是沙溪最佳的一塊風水寶地。寺登街上前鋪後店的每家每戶都串聯了起來,疏密有致,層次分明。民族服飾、旅遊紀念品、特色小吃應有盡有,店主閒情逸緻的看管著自己的地盤,沒人吆喝叫賣,沒人招攬顧客,讓紙做的金錢來去自由,淡然面對,順其自然。與經濟浪潮中的喧囂、奔波格格不入,無疑是另一塊天地,另一方淨土,另一個「世外桃源」。
沙溪有蛛網般完好的古道,明澗哨古道和沙溪通彌沙鹽井的古道保存較完好,在青石板鋪就的路面上,深深的馬蹄印隨處可見。在這些古道上還留下了眾多的老橋,其中寺登街東面的玉津橋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後多次坍塌和重修,現存的橋是1931年沙溪民眾集資重修的。除此之外,有名的老橋還有馬坪關的單孔石拱瓦屋廊橋關風橋。
寺登街的中心四方街用紅色砂石鋪成,面積35000平方米,是商品交易的主要場所。街場四周商鋪林立,馬場眾多。建築多為前鋪後店的兩層木樓,這是茶馬古道上集市建築的主要特色。其臨街的房間為店鋪,用來做生意;店鋪後的房間為馬店,供馬幫和客商住宿。
夕陽下,橫跨在黑惠江上的建於清康熙年間的玉津橋很美。站在橋上,就是觀賞全鎮的最佳角度,也是村童們玩耍的聚會處。橋上的情侶卿卿我我,看著遠處的風景,橋邊還有當地的沙溪村民,在這裡聊著我們聽不懂的鄉村趣事。大片大片的格桑花,看著就心生憐愛。
玉津橋是茶馬古道南連大理的第一橋,也是所有南來北往馬幫的必經之路,它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幾百年來幾經坍塌和戰火的破壞。1931年,大理州劍川縣沙溪民眾募資再建古橋,白族著名學者趙藩為玉津橋的重修專門撰寫了《修橋募引》。
重建的玉津石拱橋高6米,長35.4米,寬5米,設有石柱和護欄,橋身的石板被過往車馬和行人踩踏得坑坑窪窪,泛著青光。拱頂上有石雕鱉頭,雄視黑惠江上遊,另一側是石雕鱉尾連接江水下遊,護欄的盡頭還有四隻「娃娃魚」石雕。值得一提的是,玉津橋的拱圈是用糯米紙漿灰黏結。製作糯米紙漿灰首先是用糯米煮成粥,另將棉紙泡爛搗成紙漿,再將糯米粥、紙漿、石灰攙和攪勻,調成黏稠狀便可使用。糯米紙漿灰的黏結力和強度可與水泥相媲美,是古人運用物質屬性,將之綜合而成的一個精妙創意。
古戲臺是沙溪古鎮的靈魂,每一個初到沙溪的人都會被她那獨特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工藝所驚嘆!是四方街上最具特色的建築。 古戲臺始建於清代,為三層樓魁星閣帶戲臺結構,前臺後閣,結構獨特,飛簷疊角,14個飛角凌空射出,屹立在藍天白雲之下。真想不到在這交通閉塞的鄉間,竟有這般華美精緻的戲臺。 如今的古戲臺靜靜地豎立在空曠的四方街上。古往今來,穿行過往的馬幫駝隊都曾到過它的面前,幾百年來,它一遍遍地接受著人們仰面觀望的讚嘆目光。古戲臺見證著歷史的變遷。是古人留給今人的一座美輪美奐的建築。
如果有人問起,最喜歡大理的哪裡,我一定會將「沙溪」兩個字脫口而出。我覺得那就是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