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內的翠玉白菜造型精美,天津博物館的白菜同樣價值連城

2020-12-14 大咖說史

大家好,我是大咖說史工作室的大慧,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民間非常有名氣的「蟈蟈白菜」和「翠玉白菜」。

在臺北最有名的博物館內放著一件寶貝,雖說這件寶貝並不見得價值有多高,但是在民間卻有非常高的知名度。這件寶貝就是翠玉白菜,是晚清光緒皇帝其中一個妃子的陪嫁品。其實這顆白菜本身的價值並不是很高,至少無法與國寶級的寶貝相比。但是這顆玉白菜的雕刻手法卻非常精緻,表面上看起來就像真正的白菜一樣。工匠在製作這顆白菜的時候,根據材質特定工藝,用白玉雕刻成白菜的菜身,再把翠玉雕刻成白菜的菜葉,而且菜葉上還有兩隻昆蟲。大家可不要覺得雕刻師刻意雕刻這兩隻昆蟲,是為了表達白菜沒有注射農藥的意思,其實這兩隻昆蟲寓意在於多子多孫。整顆白菜用白玉和翠玉結合而成,象徵著未嫁之人的清白,同時也有祝願家庭美好的意思。雖然玉本身非常貴重,但是白菜非常接地氣,其中所象徵的寓意更是簡單又親民,就連普通的百姓都可以輕易看懂,所以這件寶貝非常受歡迎。

很多人都知道臺北博物館內的寶貝,卻不知道天津的博物館內,同樣收藏著工藝和價值足以和臺北故宮的寶貝並列的蟈蟈白菜。這個蟈蟈白菜同樣來自清朝時期,材質上有點比不上臺北的翠玉白菜,菜身除了白色以外還多了一層灰黃。不得不佩服清朝工匠的奇思妙想,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好的材質,卻被工匠們大膽的修改,直接把材質中的缺陷進行雕琢。反而把整棵白菜做得更加接近現實,這顆白菜也因此又被稱為「凍白菜」。

翠玉白菜的菜身只有白色一種顏色,蟈蟈白菜的菜身部分除了正常的白色以外多了一層灰褐色,連菜身上的經脈也雕刻的非常分明清楚。菜葉呈自然卷,菜心中間還有三隻正在吃菜的昆蟲,兩隻蟈蟈,另外一隻螳螂,讓這顆白菜看起來更加逼真。從這兩顆白菜中就可以了解到整個清朝對於白菜和蟈蟈的搭配有多常見了。不過工匠們巧妙的思維和精湛的雕工,還是讓人敬佩不已。這兩顆白菜的問世,也可以了解到清朝時期的雕刻工藝已經爐火純青了。

白菜造型之所以在清朝如此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它和「百財」諧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求財得財。白菜也預示著做人需要清白,所以為官者和女性都非常喜歡白菜。據說慈禧的眾多陪葬品中就有兩顆極品白菜,可是因為盜墓者作孽,最終兩顆白菜下落不明。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獨家原創製作!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內的翠玉白菜造型精美,天津博物館的白菜同樣價值連城
    大家好,我是大咖說史工作室的大慧,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民間非常有名氣的「蟈蟈白菜」和「翠玉白菜」。在臺北最有名的博物館內放著一件寶貝,雖說這件寶貝並不見得價值有多高,但是在民間卻有非常高的知名度。這件寶貝就是翠玉白菜,是晚清光緒皇帝其中一個妃子的陪嫁品。其實這顆白菜本身的價值並不是很高,至少無法與國寶級的寶貝相比。但是這顆玉白菜的雕刻手法卻非常精緻,表面上看起來就像真正的白菜一樣。工匠在製作這顆白菜的時候,根據材質特定工藝,用白玉雕刻成白菜的菜身,再把翠玉雕刻成白菜的菜葉,而且菜葉上還有兩隻昆蟲。
  • 大陸這件翡翠蟈蟈白菜,造型精美不遜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
    大陸這件翡翠蟈蟈白菜,造型精美不遜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現代很多家庭裡面都會看到一些工藝品,其中最多的是玉雕工藝品,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別人的家裡面看到一個大大的玉佛,或者是玉白菜,其中翠玉白菜比較多,那麼這個其實也是有含義的
  • 大陸這件翡翠蟈蟈白菜,造型精美不遜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
    大陸這件翡翠蟈蟈白菜,造型精美不遜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現代很多家庭裡面都會看到一些工藝品,其中最多的是玉雕工藝品,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別人的家裡面看到一個大大的玉佛,或者是玉白菜,其中翠玉白菜比較多,那麼這個其實也是有含義的
  • 翠玉白菜在臺灣?國內這個博物館還有一顆精美的翡翠蟈蟈白菜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很高興在#百家文瀾:博物館探秘#活動中給大家分享一些博物館館藏國寶的故事,今天是第八期,今天我們聊一下中國民間知名度最高的文物之一:翡翠白菜的故事。在祖國的寶島臺灣有一家著名的博物館,叫做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翠玉白菜在臺灣?這個博物館還有一顆翡翠蟈蟈白菜,同樣精美
    翠玉白菜在臺灣?這個博物館還有一顆翡翠蟈蟈白菜,同樣精美不知道朋友們去沒去過寶島臺灣,雖然與我們隔著一道淺淺的海峽,但是兩岸人民的心相連,如果有機會還是應該去看一看寶島的美景。當然如果你去過臺灣,那肯定也去過臺北故宮博物院。
  • 大陸驚現「翡翠蟈蟈白菜」,名氣不亞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
    大陸驚現「翡翠蟈蟈白菜」,名氣不亞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在祖國的寶島臺灣有個著名的博物館,這就是著名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卻藏有一件舉世聞名的藏品,那就是「翠玉白菜」!相傳這件寶貝是光緒帝的愛妃瑾妃的陪嫁品,這顆翠玉白菜是由翠玉雕琢而成,跟實物一模一樣,乾淨的白玉雕琢成白菜梆子,菜葉上還有兩隻昆蟲,而白菜也象徵著姑娘的清白和家庭美好的寓意。
  • 翠玉白菜在臺灣?國內這個博物館還有一顆精美的翡翠蟈蟈白菜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很高興在#百家文瀾:博物館探秘#活動中給大家分享一些博物館館藏國寶的故事,今天是第八期,今天我們聊一下中國民間知名度最高的文物之一:翡翠白菜的故事。在祖國的寶島臺灣有一家著名的博物館,叫做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大陸驚現「翡翠蟈蟈白菜」,名氣不亞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
    大陸驚現「翡翠蟈蟈白菜」,名氣不亞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在祖國的寶島臺灣有個著名的博物館,這就是著名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卻藏有一件舉世聞名的藏品,那就是「翠玉白菜」!相傳這件寶貝是光緒帝的愛妃瑾妃的陪嫁品,這顆翠玉白菜是由翠玉雕琢而成,跟實物一模一樣,乾淨的白玉雕琢成白菜梆子,菜葉上還有兩隻昆蟲,而白菜也象徵著姑娘的清白和家庭美好的寓意。
  •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傘受歡迎 可變翠玉白菜造型
    「轉心趣味膠帶臺」則以轉心瓶造型兼具膠帶臺功能,頗富趣味 以及巧思。中國時報圖  中新網8月2日電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人氣商品「朕知道了」紙膠帶截止7月底已賣出2000份,臺北故宮善用院藏珍寶開發文創商品,產品多達4000多種。  臺北故宮文創營銷處副處長王耀鋒表示,「朕知道了」紙膠帶人氣高,但翠玉白菜周邊商品目前仍穩居銷售排行前10名。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獨具匠心的珍寶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存放著一件名氣很大的文物——翠玉白菜。我國古代的玉器雕刻藝術一向世界聞名,因此具有巧奪天工技藝水準的這件「翠玉白菜」理所當然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為什麼這件接地氣的「大白菜」能夠既受當年皇家大內的喜愛,又得到如今芸芸眾生的推崇呢?
  • 臺北故宮的翡翠白菜值1000億美元?天津博物館「凍白菜」毫不遜色
    蜀黍曾經去過三次中國臺灣省,也參觀了三次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別是在2019年5月的那次到訪,竟然被允許拍攝,因此蜀黍才有機會記錄下許多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珍寶,並通過圖文和視頻把它們分享給了大家,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翠玉白菜。為何那棵翠玉白菜會堪稱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 臺北故宮稀世珍寶「翠玉白菜」遭到毀損(圖)
    臺北故宮稀世珍寶受損   「翠玉白菜」斷須 「紅燒肉」缺了角 「女屍圖」不翼而飛  近日,臺灣媒體傳出驚人消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翠玉白菜」遭到毀損,而該院的珍貴文獻《滿文原檔》中的「女屍圖」也不見了。
  • 國內的翡翠蟈蟈白菜,雕刻精美不亞於臺北的翠玉白菜
    國內的翡翠蟈蟈白菜,雕刻精美不亞於臺北的翠玉白菜幾千多年的中國歷史,可謂是歷史悠久,我們國家的文化之深是很多國家無法相比的,即使是在幾百年前國家受到了重創,但是我們國家蘊含的文化底蘊是無法抹去的,很多世代傳承的東西是所有國家都無法相比的。
  • 圖文:臺北故宮珍藏文物-玉雕「翠玉白菜」
    圖文:臺北故宮珍藏文物-玉雕「翠玉白菜」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原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一件高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道不錯的菜:「東坡肉」炒「翠玉白菜」
    一講到臺北,首先大家都會想到那裡的小清新、文藝範,還有就是夜市裡的美食。臺北並不算大,101作為地標有時候不經意抬頭就可能出現前方。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然而來到臺北,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打卡,看看這些國寶,在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
  • 臺北故宮文物翠玉白菜裝箱赴日 運送過程曝光
    來源:臺灣「中央社」    臺北故宮文物赴日展出,珍貴文物封箱運送過程曝光。圖為故宮人員小心翼翼將翠玉白菜裝箱。來源:臺灣「中央社」    臺北故宮文物赴日展出,裝置文物的外箱最後還套上防潮鋁箔包,並進行封口抽真空作業,防止文物受潮。
  • 一顆價值過億的白菜 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翠玉白菜」
    【名稱】翠玉白菜【類別】玉雕【年代】清代【文物原屬】清宮舊藏【文物現狀】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翠玉白菜的原料來自緬甸,它的翠色晶潤淡雅,通透無暇。「種」多指翠玉的顏色和通透程度,有「玻璃種」、「水種」、「蛋清種」、「金絲種」、「芙蓉種」和「紫羅蘭種」等。其中,透明度高,水分充足,顏色純正的翡翠被稱為老坑玻璃種。 翠玉白菜傳說此寶是從慈禧陵中流失之物,價值根本無法估計。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翠玉白菜將赴日本展出
    原標題: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翠玉白菜將赴日本展出   臺北故宮今天(16日)舉行文物赴日展籤約儀式,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臺北故宮鎮館之寶之一翠玉白菜、肉形石將赴日本展出2周。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天下午舉行臺北故宮文物赴日交流展籤約儀式暨記者會,包括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東京國立博物館長錢穀真美、九州島國立博物館長三輪嘉六,共同籤署臺北故宮文物赴日展出合約。   臺北故宮文物赴日,受到日本媒體高度關注,今天籤約記者會現場有多家日本媒體前來採訪,同時也關注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翠玉白菜是否可能赴日展出。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獨具匠心的珍寶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存放著一件名氣很大的文物——翠玉白菜。我國古代的玉器雕刻藝術一向世界聞名,因此具有巧奪天工技藝水準的這件「翠玉白菜」理所當然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為什麼這件接地氣的「大白菜」能夠既受當年皇家大內的喜愛,又得到如今芸芸眾生的推崇呢?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翠玉白菜,到底是誰的陪嫁?
    「翠玉白菜」是翡翠中的極品,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這件更是極品中的極品,它不僅是臺北故宮十大國寶之一,更是臺北故宮的「招牌」。這件「翠玉白菜」來自於清朝皇宮,據說出自於一名天才工匠之手,是其嘔心瀝血之作。這位匠人根據玉料自然形成的外形與色澤,發揮超凡的想像力,終於設計出了最合適的形狀,成就了「翠玉白菜」量材就質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