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驚現「翡翠蟈蟈白菜」,名氣不亞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
在祖國的寶島臺灣有個著名的博物館,這就是著名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卻藏有一件舉世聞名的藏品,那就是「翠玉白菜」!相傳這件寶貝是光緒帝的愛妃瑾妃的陪嫁品,這顆翠玉白菜是由翠玉雕琢而成,跟實物一模一樣,乾淨的白玉雕琢成白菜梆子,菜葉上還有兩隻昆蟲,而白菜也象徵著姑娘的清白和家庭美好的寓意。
殊不知在國內也存有一件這樣的藏品,那就是天津博物院的「翡翠蟈蟈白菜」,這件藏品是清朝末年的作品,在顏色和材料沒有臺北的翠玉白菜好。這顆白菜的顏色除了白和綠之外還有灰黃色,當時的工匠大膽的將這個灰黃的位置而進行了雕刻,現在看起來更是真假難辨了,因為太過寫實,甚至就有了另一個稱號「凍白菜」!大家會疑問天津這顆白菜的來歷,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來說一下。
新中國成立之後,百廢待興各個部門都在忙碌之中。1950年的時候,天津的文物工作者在整理倉庫時卻發現了這件藏品,隨後交給天津歷史博物館,後來天津歷史博物館又把這個交給天津藝術博物館,最後在2004年,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合併,成立了今天的天津博物館,這顆翡翠蟈蟈白菜自然也就成為這裡的藏品。
據說在慈禧太后的墓中還有兩件極其精美的翡翠玉白菜,但是隨著東陵大盜孫殿英的挖掘盜墓,讓這些文物從此流失在人間,至今下落不明。各位老鐵想要看一下翡翠白菜的真面容的話,不一定就非要去臺灣還可以去天津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