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DAHON騎行家環臺騎行之逛遍臺北

2021-02-17 DAHON大行摺疊車

來臺北的前兩天就是逛這逛那,吃遍喝遍臺北的大街小巷。除了吃,現在該講一講住宿的問題了。這是我入住的臺北旅館,逼格不高,但是小有文藝。它家的床墊超厚超軟,本來我以為這只是它們一家的特色呢,後來發現入住的青旅(臺灣這邊叫民宿)基本都是如此。

除了「住」之外,該輪到「行」了。臺北的地鐵是不需要安檢的,刷卡即可出入,票價不高,好像16臺幣封頂,比帝都的要便宜很多。正準備乘坐板南線,前往南港展覽館,來的時機不錯,正好趕上臺北國際自行車展,去湊湊熱鬧~

來到展館,自行車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好尼瑪炫的自行車,小巧精湛,可惜沒來得及試騎一下!

臺灣的自行車實力還是挺雄厚的,全球知名的品牌都在這兒聚集亮相,大行也不另外。由於本人不是什麼技術達人,對有些工藝設計還達不到了解的層次,所以也就走馬觀花,大致欣賞一下。

參觀完自行車展,坐一通地鐵回來,很快一天就過去了。燈火通明,好不氣派,這些整齊的廣告燈箱讓街道顯得更加整潔井然,我們大陸的廣告牌可以參考一下哦!

又說到吃了,排骨麵,排骨分量倒是很足,面倒是稍微顯少了一些,味道嘛,一般般,到底是比不過有著千年美食文化的大陸啊,咱們僅僅是面的做法就能讓灣灣們閃瞎眼!

13臺幣一個的肉包,絕對的肉包,不含糊,皮薄肉多,吃得我都快流淚了,這是在做生意嗎?

吃飽喝足了,亮亮自己的戰車,該出去溜溜,好好體驗一把臺北的夜色去咯!

看到這個店的廣告牌,哥算是漲見識了,臺灣竟然有這種機構,哥也是醉了~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歡迎分享,謝謝!

【關於大行】1982年大行(DAHON)第一臺摺疊車由美國著名航天專家、物理學家韓德瑋博士研製而成 - 後成為大多數現代摺疊車的原型,DAHON自此引發了摺疊自行車的革命;今天DAHON被公認為全球摺疊車的領導品牌並開創了「摺疊車」這一行業新品類。三十多年來,DAHON憑藉領先的摺疊技術、完美的工業設計和持續的創新精神,一直致力於創造高品質的產品,獨特的騎行體驗和綠色出行方案,引導人們積極、活力和環保的生活方式。總部設在美國加州,DAHON分公司、生產和組裝工廠以及分銷合作夥伴遍布世界各地。

相關焦點

  • 大行DAHON騎行家環臺第三天
    今天是3月23日,環臺路線:臺中~臺南,總程154公裡。今天就不騎了,坐坐火車,體會一下摺疊自行車上火車的感覺。
  • 【大行騎行家】一臺小折走天下——青藏線騎行第一日
    我只知道109國道在西寧市區的路名叫崑崙西路,只能從那裡開始我的青藏線騎行之旅。 出西寧的路可以用爛路來形容,路面幾乎沒有保養,重型卡車經過的時候灰塵漫天,還有些路段坑坑窪窪,騎著小折在這種路面上奔馳,是修煉貼屁股功的最佳方式。 緩坡+起伏路,一路騎行至湟源。這裡有西海鎮和倒淌河鎮的交叉路口。沿倒淌河鎮方向前行一公裡左右,經過贊普林卡寺。
  • 【大行騎行家】一臺小折走天下第2日
    今天早早地起床,目的地是黑馬河鄉,環青海湖的南岸騎行。青藏線騎行要從此處左轉前往茶卡,環湖騎行則右轉進入環湖西路。由於今天五點鐘就抵達黑馬河鄉,時間尚早,我們決定在向前騎行15公裡,那裡距離青海湖僅150米距離,是早上看日出的絕佳地點。 沿環湖西路前行12公裡,左手邊有一家不知名的客棧,近海且價格優惠,我們便決定在此留宿。
  • 環臺騎行 300車友競技
    通訊員供圖    南都訊 記者申鵬 通訊員陳舒文 環臺山騎行,逐漸成為臺山自行車運動的一張名片。11月5日,第八屆「環臺」成功舉辦。比賽共吸引了近300名車友參賽。    活動升級成比賽    本屆「環臺」最大的亮點是從「活動」到「比賽」的升級,在往年個人計時的基礎上,新增了團體競速比賽。
  • 臺灣寫真:泉州小夥環臺騎行「訪親記」
    中新社臺北5月15日電 題:泉州小夥環臺騎行「訪親記」  中新社記者 劉雙雙 劉舒凌  一個人,一輛單車,負重20公斤的行李,完成615天、30000多公裡的騎行。這是「80後」泉州小夥劉海翔用單車車輪和頑強意志創造的屬於自己的海上絲綢之路和環中國騎行路。
  • 2017臺灣環臺旅行線路 | 讓我們來一次環島單車騎行吧!
    雙溪難度係數:★★騎行距離: 46KM今天要跨三縣市~花蓮、宜蘭、臺北,完成整個193線道後從新城出發搭隨行小巴穿越蘇花公路到宜蘭頭城再騎行到新北市。一早我們從光復出發騎行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花蓮、臺中及南投三縣,是臺灣第四座國家公園,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945)。乘小巴經過蘇花公路到宜蘭頭城,這段路程非常漂亮但卻非常險峻,因此我們選擇乘車經過,抵達頭城後繼續騎行到新北市雙溪。雙溪區位於新北市,全境地形多山靠海,屬於基隆北海岸的一員,因為牡丹溪及平林溪在鄉境內交會故名雙溪。
  • 鐵馬環臺日誌(八) | 臺灣最美的濱海騎行線路是……
    如標題所述,我認為「花東線」是臺灣濱海最漂亮的騎行線路了。上網打上「臺灣最美騎行」就能搜到諸如《臺灣花東:騎行世界最美NO.2單車路線》這樣的文章,言之鑿鑿是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家報」專題報導的「世界最佳十個單車度假勝地」之一。世界性的排名我不敢妄論,但在臺灣,在濱海線路裡,這條線路確實是數一數二的。
  • ERIC和劫色的機車騎行環臺雜記(下)
    想想還是出發了,又路過恆春鎮,緊一緊頭盔,回頭看看國境之南的雲彩,繼而一路向北。過了楓港,就是「南橫」,自古南橫一條道;路窄,懸崖,車多,彎急。。翻山就是這樣,彎道聖經說的再好也不如實地操練來的長進:卡車,旅遊大巴如同藤原豆腐店少東家般的在這裡熟能生巧,在這裡高速制霸他們從盲彎對面衝過來,一招神龍擺尾越過黃線 稍不當心就能讓你行程報銷。
  • 時光膠囊 | 環臺雙塔騎行,用不一樣的方式看見臺灣!
    不一樣的旅行方式決定了你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騎行看世界,註定不一樣在騎行愛好者眼中,騎行不僅僅是一種愛好,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癮。如果說旅行能改變一個人,那麼騎行就能讓這個人認識真的自己。這一群人,他們選擇用車輪丈量生命的長度,用鏡頭記錄旅程的精彩。
  • 歐亞馬環臺騎遊-Day5 雨中熱情騎行
    在我們騎乘的前半段部分,雨水漸漸變小了,抵達豐濱7 eleven便利店休息的時候,還偶遇到一位來自海南島的車友,他與我們的方向相反,聽他說,他已經騎著車子在中國等地騎行了4個多月了,佩服之餘還帶有小小羨慕,香港車友們也在這個時候到達了便利店
  • Dahon(大行)
    韓氏兄弟發明了全世界第一輛小到能夠放進火車座椅底下的摺疊自行車,由此開啟了創新之旅。220多項專利和30年潛心打造的獨創性革新技術,使大行成為摺疊自行車技術行業的領導品牌,也改變了全世界人民在兩點之間的移動方式。20世紀70年代,韓博士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博士學位,由於停車場距校園很遠,他每天都要把自行車輪拆下來,塞進汽車裡。
  • 環臺那些事——寫給準備環臺的車友!
    關於環臺騎行衣物準備寶島臺灣是世界上少有的熱帶「高山之島」,整年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且多颱風及陣雨。北回歸線穿過寶島中部: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除高山外,年均溫度約為22℃、平均最低溫度不低於12-17℃。
  • 下個月,我想去環臺,Wo are 伐木累
    著名的阿里山景區便是位於嘉義縣境內,春可賞花,夏可避暑,環臺騎行必經之地。到高雄,必須要去漁人碼頭,旗津半島,吃鱔魚意面,筒仔米糕,逛臺灣第二高樓,高雄85大樓,記得在高雄好好放鬆,我們的行程已經過半。
  • 好書推薦 |《兩個輪子一個島》,單車環臺灣騎行記+指南書
    左篇:沈思的騎行記她和她的大行P8摺疊車一起空降臺北。一個女生,15天的自由行,穿越整個太平洋海岸。她的旅程,是無數的對話、相識,溫情的臺灣。中篇:指南書百餘張圖片,百餘個景點,十餘份騎行地圖和高程,和簡單易讀的單車攻略,讓你的旅行計劃輕鬆開始。還有鮮活的評註文字,分享無可取代的旅行體驗。
  • 【騎行預告】騎行臺灣-寶島大環線1200公裡(第十三隊)
    最完整的環臺大環線1200公裡,探索神奇的臺26旭海密境,用車輪去感悟臺2壯觀的北濱公路,挑戰號稱"最美的死亡公路"臺9蘇花公路,這是不容錯失的最美海岸線。一場長途騎行必不可少的是一輛好車,我們提供最專業萬元以上價格的碳纖公路車為個人環臺搭檔,每臺重量不到8.5公斤,事半功倍。提供無優的後勤保障,配有奔馳商務車後勤保姆車隨行,快速維修,飲水補給以及醫療保障全方位,為騎行者保駕護航。堅持小團隊,騎+遊臺灣,最適宜的小組規模。
  • 元旦環臺東海岸跨年騎行全紀錄!(也是一份詳細的騎遊攻略)
    楓港 — 壽卡 — 太麻裡   每個人都要爬的一座山:壽卡   壽卡,海拔455米,南回公路的制高點,是環臺路上的必經之處,也是每位環臺騎士都必須攻克的一個關卡。 在臺北當地領騎胥大哥的帶領下,大家都卯足了勁,畢竟來到了本次騎行的最後一站,就來一場完美的收官之戰。
  • 自助騎行「環」臺灣島攻略
    Day 1路線臺北-基隆裡程80KM途徑臺北市區-淡水關渡大橋(2之0k)-金山(2之42k)-基隆市區(2之62k) 景點富貴角燈塔Day 2路線基隆-蘇澳裡程107KM途徑基隆市區景點蘇花公路、粉鳥林、太魯閣國家公園、長春祠難度*****因為路窄、大車多、爬坡,但是沿著太平洋騎行、也是風景最美的一段Day 4路線花蓮-瑞穗裡程臺9線約65公裡 +拍照玩耍途徑花蓮市區(9之205k)-瑞穗(9之270k)
  • 臺灣癌友開啟單車環島 10天騎行1100公裡
    臺灣抗癌協會從2011年開始,每年11月都會舉辦「不倒騎士挑戰千裡」自行車環臺活動。今年是第五屆活動,昨天在臺北「國父紀念館」開啟,來自臺灣和海外的抗癌勇士及家屬共65人,將開展為期10天1100公裡的環臺騎行挑戰。其間,預計將有上千位公益陪騎朋友加入,該活動旨在鼓勵罹癌的朋友們跨越癌症陰影,走到戶外開展運動,活出生命的價值。
  • 環臺騎行遊記——那些人與事
    入住旅館、洗漱後,問過店主哪有好吃的,就到街市上找吃的、喝的,這種模式是環臺路上的基本基調,基本上到那個地方就把那個地方的夜市逛個透,溜好幾圈,把駐店店主推薦的好吃、好喝的先吃個遍,基本沒晚都要吃到十一點多。
  • 【騎行召集】21.2.14-2.25騎行臺灣-寶島大環線1200公裡(第十三隊)
    一場長途騎行必不可少的是一輛好車,我們提供最專業萬元以上價格的碳纖公路車為個人環臺搭檔,每臺重量不到8.5公斤,事半功倍。提供無優的後勤保障,配有奔馳商務車後勤保姆車隨行,快速維修,飲水補給以及醫療保障全方位,為騎行者保駕護航。堅持小團隊,騎+遊臺灣,最適宜的小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