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亞諾
北京時間10月9日19時,瑞典文學院宣布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法國作家派屈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在其授獎詞中寫道,其作品「喚醒了對最不可捉摸的人類命運的記憶」。
聽聞法國作家莫迪亞諾獲獎,不少人為一路陪跑的村上春樹發出了一聲嘆息,但熟悉莫迪亞諾的人,卻眾口一詞地說,他獲獎一點兒也不意外。
寫巴黎像劉心武寫《鐘鼓樓》
莫迪亞諾1945年出生於法國布洛涅-比揚古,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環城大道》和《暗店街》等。翻譯家柳鳴九認為,在20世紀法國眾多文學流派中,「新寓言派」是最了不起、最閃亮的流派,而莫迪亞諾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對於莫迪亞諾獲獎,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翻譯家李玉民沒有絲毫意外,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他已翻譯了《暗店街》《夜巡》《星形廣場》等5部作品,是國內翻譯莫迪亞諾作品最多的譯者。李玉民說,莫迪亞諾所有的作品都有一條主線「尋」——尋找他的朋友,尋找他的父親,尋找他自己,「他題材多樣,但是主題只有一個,這令他的作品很獨特。」李玉民分析,這和莫迪亞諾本人的經歷有關,他父親是猶太人,但在「二戰」時和蓋世太保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而他母親作為演員,也曾為德軍效勞過。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很多人物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他也希望藉助寫作來解開自己的困擾,或者說舒解那種永遠不知道真相的焦慮情緒。
《暗店街》說的是尋找自己的故事。主人公數年前偷越邊境時遭遇劫難,受到極度刺激後喪失了對過去生活的記憶。他當上了私人偵探,開始用探案技術,在茫茫人海中調查自己的身世和來歷,他通過種種線索搜集了許多片斷。「莫迪亞諾以偵探方式來寫尋找自己的故事,很有意思。」李玉民說。
「我喜歡看他那些在巴黎大街小巷鑽來鑽去的情節。」《世界文學》主編餘中先說,莫迪亞諾非常擅長從地理上描寫巴黎,和劉心武《鐘鼓樓》的寫法很像。餘中先還提到,莫迪亞諾總是在過去的往事中尋找一種東西,像《星形廣場》《來自遺忘的最深處》等,都是通過尋找過去的友誼、童年、天真的方式,從而尋找精神上、本源上的自我。
王小波對其作品推崇備至
對中國作家而言,莫迪亞諾獲得2014年諾獎,算不上爆冷,因為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這位法國作家已在中國文化界、文學界贏得聲譽,而那個時候他還正當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灕江出版社出版了《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叢書》,書中收錄莫迪亞諾的多部作品,柳鳴九任主編,他回憶說:「這部書當時影響非常大,作家們幾乎無人不知。」其中,著名作家王小波對莫迪亞諾推崇備至,其《萬壽寺》的開頭就提到莫迪亞諾的小說《暗店街》。
作家徐則臣對莫迪亞諾作品如數家珍,他讀過莫迪亞諾幾乎所有的中譯本。「《暗店街》是很多年前出的,簡潔又精緻的語言,是很多作家無法比擬的;還有他對神秘氣氛的營造,直到現在我都難以忘懷。」徐則臣說,他是非常風格化的作家,看過他的作品,肯定不會和其他作家弄混。而餘中先也認為,他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的確值得一說,「他的作品中有史料,文獻當中有虛構,很多資料都是信手拈來,很自然,很妥帖。」
和中國作家熱衷於出現在籤售會、研討會不同,莫迪亞諾一直是個很低調的人,幾乎從不在媒體上露面。這也許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他語言的古典和安靜,還有他執著於寫作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