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 秘魯:「白色之城」阿雷基帕

2021-02-28 秘魯華人分類廣告

 

阿雷基帕位於秘魯南部,是秘魯第二大城市,也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城裡的許多建築都是由白色的火山石建造而成,因此它也被稱為「白色之城」。 

阿雷基帕古城四周火山密集,在城裡能清楚地看到火山在冒煙。曾經,火山爆發對周邊的城市和村莊破壞嚴重,但是火山灰卻又十分肥沃,因此,火山群附近仍然有大量的人口居住。 

這座城市清新整潔,白色的前面、碎石地面、藍色的窗戶和陽臺上盛開的小花,這些都會讓你戀戀不捨。 

阿雷基帕的當地人市場很值得一看,這裡人都穿著傳統的印巴人服飾,尤其是女人們穿的非常豔麗,都戴著大帽子。

由於交通和地理條件的原因,阿雷基帕在國內的名氣沒有那麼大,因此,這裡的中國遊客並不是很多。但這並不意味著這裡缺少景致和歷史,科爾卡峽谷、聖卡塔莉娜修道院、阿雷基帕大教堂、孔帕尼亞教堂、米斯蒂火山、Santury博物館等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景點。 

被安第斯山「斬斷的裂縫」——科爾卡峽谷

科爾卡峽谷位於秘魯境內的安第斯山脈中,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之一。 

科爾卡峽谷橫穿安第斯山脈,看起來像是用一把大刀把山斬斷的裂縫。峽谷內有20多種仙人掌和170種飛禽,其中最大的飛禽是山鷹,每隻翅膀的長約120釐米,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飛禽。山鷹十字谷不容錯過,因為在這裡可以看山鷹在山谷中自由翱翔,切身感受自然的力量。

峽谷距離阿雷基帕大約四小時路程,沿途穿過自然保護區風景壯闊,可以盡情欣賞美麗的曠野、成群的羊駝、印第安村落,覆蓋積雪的火山。 

科爾卡有彩色邊緣繡花、白鐵物件、蠟燭和雕刻木等特色手工藝品,當地女性的傳統繡花衣物和帽子也十分特別。 

「城中之城」聖卡塔利娜修道院 

始建於16世紀的聖塔利娜修道院位於阿雷基帕市中心,佔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是世界上最豪華的修道院。這座修道院由一位富裕的寡婦創辦,她從西班牙富有的家庭挑選修女,修女們以享樂的態度在修道院生活了三個世紀。 

聖卡塔莉娜修道院外牆和樓房是用米斯蒂火山兩千多年前噴發時產生的火山巖建成的,修道院四周有圍牆,高牆內外儼然兩個不同的世界,因此這座修道院又被稱為「城中之城」。

這座修道院以白、藍、紅為主色調,鮮豔粗獷,構成簡單卻又震撼的視覺盛宴。不同顏色也代表了不同的生活和活動區域:藍色在當時是尊貴的象徵,因此該區域也是「富人區」:庭院漂亮,房間面積大,室內家具、壁畫精美,同時還配有私人廚房、小花園、祈禱室、傭人房等。紅色區域房間窄小陳設就簡陋了許多,廚房和露天浴室也都是公用的。

聖卡塔莉娜修道院每周二、周四開放時間會延長至晚上八點。傍晚頂樓可以看夕陽,晚上燈光下的修道院別有一番風味,漫步其中,令人忘卻世間紛擾,得到片刻心靈寧靜。 

地標建築阿雷基帕大教堂 

阿雷基帕大教堂是一座哥德式大教堂,是天主教阿雷基帕總教區的主教座堂,是秘魯自西班牙徵服以來最著名的教堂之一,也是阿雷基帕的地標建築。 

大教堂是用火山巖建成,雄偉壯麗。白天,它在太陽光下熠熠生輝,傍晚時分,落日的餘暉灑滿教堂外牆,晚上,亮燈後景觀也分外美麗。 

大教堂二樓有博物館,頂層的鐘樓是俯瞰武器廣場的好地方。到大教堂對面的樓上,可以看見以皚皚白雪為背景的城市名片圖:雪山下的雄偉大教堂! 

每晚五點後,大教堂會免費向公眾開放。 

「秘魯富士」米斯蒂火山 

因為阿雷基帕從米斯蒂山腳建起,米斯蒂火山又稱「阿雷基帕火山」,它是這個城市的守護神,在秘魯民間傳說及詩歌中備受頌仰。 

米斯蒂是一座立錐形熄火山,海拔5821米,最近一次火山噴發在1985年。米斯蒂火山錐優美壯麗,山頂終年覆蓋著白雪,與日本富士山十分相似,被稱為「秘魯富士」。 

米斯蒂火山的最佳觀賞時間是日落前,城郊有一座社區教堂,在鐘樓頂,能夠看到被落日餘暉包裹的火山和火山下靜謐的城市。 

七月至十一月是攀登米斯蒂的最佳時節,在此期間,山上積雪最少,登山者視野最為清晰。另外,米斯蒂火山兩側的查查尼火山和皮丘皮丘火山都是活火山,也都是熱門攀登點。 

展示獻祭少女的Santury博物館 

對於印加人而言,火山是殘暴的神靈,只有獻祭才能安撫它們。Santury是一家由大學經營的小型博物館,專門展示和介紹印加人如何用活人祭祀火山。 

這裡面展示著五百多年前被送上安帕託峰當作祭品的印加少女胡安妮塔,這位少女是當時權貴的女兒,被供奉給山神,埋在雪山頂,至今仍栩栩如生,連衣服都保存完好。

另外,博物館展示的陪葬品也值得一看,當時的織布、陶土已經比較精緻了。 

最具代表性的殖民地建築傑作孔帕尼亞教堂

孔帕尼亞教堂就在阿雷基帕武器廣場旁邊,這座精緻的小教堂也被稱為「耶穌陪伴教堂」。 

比起熱鬧的武器廣場和大教堂,這裡更安靜。教堂採用米斯蒂火山石薇建築材料,正門外為巴洛克式的雕刻,精美細緻,堪稱是南美洲最具代表性的殖民地建築傑作之一。

遊玩指南 

美食:辣椒釀肉、阿鬥波、白湯都是阿雷基帕的一道標誌性菜餚和湯品,布奴耶羅、冷凍奶酪是這裡比較知名的甜品,另外,巧克力和太妃糖也很有名。 

餐廳:在當地頗負盛名的TradiciónArequipeña、秘魯名廚開的ChiCha、絕對地道的當地餐館La Nueva Palomino以及將創新融入秘魯美食的Zingaro都是不錯的選擇。 

購物:阿雷基帕的羊駝製品品種多品質好並且有設計感,商店也隨處可見。

相關焦點

  • 秘魯:「白色之城」阿雷基帕--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旅遊--人民網
    阿雷基帕位於秘魯南部,是秘魯第二大城市,也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城裡的許多建築都是由白色的火山石建造而成,因此它也被稱為「白色之城」。 阿雷基帕古城四周火山密集,在城裡能清楚地看到火山在冒煙。
  • 頭條 | 秘魯旅遊指南:阿雷基帕
    阿雷基帕(Arequipa)是秘魯西南部一個令人驚嘆的火山環繞的殖民時代城市,它不僅僅是一個被低估的寶石 - 它絕對是必遊之地。綽號「 La Ciudad Blanca 」的獨特白色建築由當地的火山材料Sillar製成,Arequipa將以其獨特的美麗和魅力立即吸引您。你甚至可能覺得自己離開了秘魯的邊界,任何自豪的Arequipeo都會說你有。
  • 美洲【22】秘魯:白色之城阿雷基帕,一抹亮麗的回憶
    沒錯,2015年起就不用花這90多美金,再又聽說阿根廷現在也可以憑美籤進入了,讓我這些辛辛苦苦花錢花時間積攢的籤證乾貨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實在深深的失落。不過也真心為紅褐色護照高興,畢竟現在越來越好使,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越發可能啦!庫斯科的室友凱特同學說,她朋友推薦了一個阿雷基帕的旅館很不錯,不如一起去住。
  • 廣州友城阿雷基帕(組圖)
    廣州友城阿雷基帕(組圖) 夕陽的餘暉照耀著米斯蒂火山山頂,白色的山峰染成了紅色,甚為壯觀。  阿雷基帕市(Arequipa)是秘魯第二大城市,為阿雷基帕省的首府、秘魯南部的經濟中心城市,海拔2304米,人口77.6萬。2004年10月28日,在阿雷基帕市的歌劇院裡,廣州市市長張廣寧與阿雷基帕市市長亞美爾·羅米洛·佩拉爾塔代表兩市籤署了締結友好城市關係的協議。
  • 遊記|美洲【22】秘魯:白色之城阿雷基帕,一抹亮麗的回憶
    庫斯科的室友凱特同學說,她朋友推薦了一個阿雷基帕的旅館很不錯,不如一起去住。到了之後才發現,歐美同學的推薦根本就不適合我:這是一家以色列人開的青旅,有個酒吧,人氣很旺,熱熱鬧鬧。按我的經驗,但凡有酒吧的的青旅,一定很吵。而且房間都不怎麼樣,因為有酒吧啊,你們還呆房間裡面幹嘛,快來酒吧消費!前一晚夜班車沒睡好,酒吧震天響我也還是早早有睡意。
  • 秘魯白城,阿雷基帕,與君一遊
    但阿雷基帕這座由幾座火山附近的火山巖建成的城市,更像是一座灰色的城市,而不是白城。火山巖裸露在外,沒有粉刷,讓人想起家鄉沉悶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為了抗震,這些建築物很厚,而且不透氣,沒有蘇克雷靈巧的雕刻就像碉堡和監獄。但即便如此,阿雷基帕最後逃不過地震的破壞,建築物紛紛倒塌。隨處可見現代重建的房屋和商店。視覺上的雜亂讓人們想起了同樣被地震摧毀的利馬。火山巖做成的厚牆是阿雷基帕建築的第一感。
  • 白色之城:阿雷基帕.附玻利維亞籤證攻略
    封面:聖卡塔琳娜修道院 攝影師:饢阿雷基帕(Arequipa)是秘魯南部的大城市,人口僅次於利馬,周圍火山密集。有一個小插曲,就是我們一行三人來的時候,偶遇一群國人,十幾個男女和我們一樣開心地拍照。不過他們發出了太大的聲音,隔著幾個小巷都聽到了,明顯與周圍安靜的氛圍格格不入。
  • 中國醫療專家組走訪秘魯高原城市阿雷基帕
    新華社利馬6月4日電(記者張國英)中國醫療專家組3日前往秘魯南部高原城市阿雷基帕,與當地政府和醫護人員交流新冠病毒的防治經驗,得到秘魯多家媒體關注並現場進行報導。阿雷基帕省首府阿雷基帕是秘魯第二大城市,地處海拔近2400米的高原,目前確診新冠病例3817例,也是全國重災區之一。當得知中國專家組來到秘魯,阿雷基帕市政府請中國專家為當地阻擊疫情把脈,分享中國的抗疫經驗。6月3日,在秘魯阿雷基帕市奧諾裡奧·德爾加多醫院,中國醫療專家與當地醫護人員交談。
  • 【秘魯】阿雷基帕城歷史中心
    阿雷基帕城歷史中心(Historical Centre of the City of Arequipa)位於秘魯阿雷基帕省的三座白雪覆蓋的火山腳下,它代表了當地建築技術和特點與歐洲設計的綜合反應阿雷基帕城歷史中心主要是用白色或粉紅色的火山巖建造的,由於自然原因和歷史背景,它有著鮮明的特點。先前存在的土著居民、西班牙的徵服和傳教、壯觀的自然環境和頻繁的地震,都是阿雷基帕身份定義的主要因素。
  • 去秘魯哪裡好玩,秘魯旅遊景點有哪些?看我介紹你就懂了
    導語: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正處太平洋邊,有著兩千多米的海岸線,自然風光美不勝收。在古印第安語中「秘魯」是玉米之倉的意思,意味此處盛產玉米,物產的豐富致使文明在此生長,這些歷史變換,使作為印加文明發祥地的秘魯註定不同凡響。
  • 了解秘魯:秘魯主要城市一覽
    秘魯主要城市:【利馬】利馬,位於秘魯中部太平洋沿岸,與秘魯第一大海港卡亞俄相連,是秘魯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約912萬人(2018年末)。利馬城卡亞俄還是秘魯海軍的搖籃,卡亞俄的聖洛倫索島是秘魯主要的軍港基地。
  • 讓我們一起走進秘魯,來到阿雷基帕
    導語:讓我們一起走進秘魯,來到阿雷基帕!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在計畫環球之旅之前, 我對於秘魯的認知就是首都 Lima 利馬以及印加古道主要出發的城市 Cusco 庫斯科. 從來沒有想過我會這麼熱愛這個我以前從來都沒有聽過的以白色火山石建造而聞名的世界遺產古城 Arequipa 阿雷基帕 .Arequipa 位於秘魯的南方, 是這個國家人口第二大城.
  • 西班牙殖民者和當地土著居民的絕妙傑作——阿雷基帕城
    秘魯阿雷基帕古城,是由白色火山凝灰巖建成,結合了歐洲建築和當地傳統建築的技術和建築形式,是西班牙殖民者和當地土著居民的絕妙傑作。阿雷帕基古城的美麗在堅固的城牆、拱門和拱頂、庭院和寬敞的戶外空地以及其繁冗複雜的巴洛克式裝飾壁畫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 秘魯|從奇克拉約到阿雷基帕,21天縱穿昔日印加帝國
    不過,Trujillo是秘魯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工業的中心,規模龐大的工廠釋放出的濃煙霧霾遮天蔽日,氣味嗆人,天藍也是偶露崢嶸。如果說Lambayeque的西潘王陵墓是Moche文明的墓葬巔峰之作,那麼Trujillo的太陽神廟和月亮神廟則是宗教祭祀的頂巔。
  • 秘魯正值動物觀賞季——觀賞禿鷹、粉河豚、樹獺和羊駝
    阿雷基帕是一座全年都很耀眼的城市,冬天,城市四周都是被白雪覆蓋的山脈,令人難忘。阿雷基帕的巴洛克式建築是由白色的火山巖塔建造而成,一直延伸到淺藍色的天空。從低調謙遜的聖卡麗娜修道院(Santa Catalina de Siena Monastery)及其旁邊安靜的小巷和色彩斑斕的灰泥牆,到聖教堂令人眼花繚亂的氣勢,阿雷基帕是一座充滿崇高理想和苦行魅力的城市。
  • 般馬精選 | 秘魯戶外人文+印加古道徒步精華線(1D INCA) 10 Days
    1天的印加古道(Inca Trail),徒步最精華路段,二次深入天空之城馬丘比丘(Machu Picchu),感受古道600年的滄桑歷史,見證無盡的自然奇觀,感受印加文化帶來的視覺震撼。強度:初級時間:10天戶外活動類型:戶外人文探索+徒步徒步印加古道精華路段,徒步走入傳說中的「天空之城」馬丘比丘神秘的高原湖泊的的喀喀湖,拜訪浮島上烏魯斯人家,感受南美異域民俗文化首都利馬、阿雷基帕、庫斯科古城、普諾城市徒步
  • 秘魯「羊駝世界」博物館展現獨特印加文化
    秘魯「羊駝世界」博物館展現獨特印加文化   觀光客到秘魯南部印加古城阿雷基帕,遊覽老城區殖民地時期建築、科爾卡大峽谷等名勝後,一般還會到訪市中心廣場附近的「羊駝世界」博物館,感受印加傳統文化一脈的編織藝術。
  • 中國「熊貓」花車在秘魯狂歡節大受歡迎
    新華社利馬8月15日電(記者張國英)為慶祝建市476周年,秘魯南部城市阿雷基帕15日舉行一年一度的盛大花車巡遊。秘魯聖瑪麗亞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的大型「熊貓」花車,以及舞龍、舞獅、民族服裝秀、太極扇等富有中國特色的表演成為節日亮點。8月15日是阿雷基帕市建城日。
  • 從印加文明到新藝術派:秘魯的世界性建築
    從神奇的印加遺蹟到利馬的現代天際線的旅程  從殖民時期阿雷基帕的街道到繁榮時期城市的裝飾藝術設計,秘魯的建築之旅可追溯到印加石匠精湛的石工技藝。許多印加文明仍留存至今,與現代秘魯設計一同吸引著世界的關注,這也是前印加建築師們的精神影響和環境意識的證明。秘魯三個標誌性的建築時期——前哥倫布時期、殖民時期和當代時期,影響了秘魯神奇的印加文化遺產、前印加文化、西班牙文化遺產,以及兼收並蓄的移民文化。
  • 秘魯舉辦「法國麵包節」
    周末兩天,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第三屆法國麵包節不僅讓市民和外國遊客品嘗到地道的法式麵包,還讓他們有機會親手製作和烘焙麵包。  在曼努埃爾·博尼利亞體育場內搭起的20多個藍色大帳篷內,來自法國和秘魯利馬、阿雷基帕等各大廠家的麵包大師在案臺上揉捏麵團,熟練地製作出各種形狀的麵包,陣陣濃鬱的麥香不時從旁邊的烤箱裡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