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確定28家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醫院 落實首問首診負責制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新疆14日召開疫情防控第二十八場新聞發布會。 孫亭文 攝

 (抗擊新冠肺炎)烏魯木齊:確定28家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醫院 落實首問首診負責制

中新網烏魯木齊8月14日電 (記者 孫亭文 趙雅敏)烏魯木齊市衛健委主任張衛在新疆14日召開的疫情防控第二十八場新聞發布會上稱,疫情期間,為全力滿足市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確保急危重症患者能及時得到救治,烏魯木齊專門確定了28家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定點醫院,實行首診負責制,實現無縫銜接,聯防聯治。

張衛說,落實首問首診負責制。要求烏魯木齊地區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嚴格執行首診醫院、首診醫師負責制,不得推諉和拒收病人,凡經掛號的病人,各醫院均需做到「誰首診、誰負責」,並耐心向患者解釋疫情期間相關政策。發現推諉病人而延誤病情或導致對傳染病的誤診漏診者,將追究首診醫院、醫師責任。

他還說,各醫療機構成立救治及轉診領導小組,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及轉診提供各種保障;建立傳染病專用病房、病床,專人負責,並做好隔離、消毒,防止院內感染。對急危重症不具備救治條件的患者,及時將病人轉診到具備救治條件的醫療機構,轉診機構不得拒收病人。

烏魯木齊市衛健委主任張衛在新疆14日召開的疫情防控第二十八場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孫亭文 攝

張衛稱,烏魯木齊地區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要設立專門投訴管理部門,統一承接患者的投訴,規範投訴處理程序,做到投訴必管、投訴必復。紀檢監察部門將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於推諉拒診的醫療機構嚴肅追究責任。

張衛回答記者提問時稱:「為確保住院病房防疫安全,我們提升了參與病房現場工作人員的個人防護級別,從收納、歸集病房內公用物品等細微環節著手,全面抓好安全消殺和終末消毒工作。」

張衛說,醫療機構更換清洗公用床單、被罩等非一次性物品前,先參照《醫院空氣淨化管理規範》,對需要更換物品的病房開展無人條件下的過氧乙酸或二氧化氯噴霧法消殺,並使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對公共區域,有肉眼可見汙染物時,須先行清除,再使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殺;無肉眼可見汙染物時,可直接用含氯消毒液進行噴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試乾淨。通過床單位消毒機對使用過的被褥、床墊進行消殺後,再按照防疫流程,拆下床墊包布、床單、被罩,集中收納並安全打包,收納全程不得接觸皮膚,並避免產生氣溶膠。

「非一次性公用紡織物統一收送洗滌車間,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鐘;或先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然後進行常規清洗;或直接投入清洗設備,用500mg/L的有效氯含量消毒液消殺30分鐘後,再進行清洗。」張衛如是說道。(完)

相關焦點

  • 海南人民醫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團隊: 插管「敢死隊」跟死神...
    海南省人民醫院感染科(海南省傳染病醫院)是一棟獨立的四層樓房,也是這個春天海南省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重要戰場。一樓為發熱門診,二、三、四樓為確診患者收治病房,其中四樓為負壓隔離病房,專門收治危重症患者。近兩個月來,在海南省傳染病醫院時刻上演著驚心動魄的抗擊疫情、抗擊死神的鬥爭,醫療救治團隊每天在進行著各種高難度救治工作:在厚重的防護服、防護面罩下,近距離進行經口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並持續守護在患者床邊進行血液濾過、監護有創呼吸機和ECMO 確保救治萬無一失……搶救危重症患者,就是在跟死神賽跑,戰勝死神的獎勵是患者康復出院,否則將付出生命的代價。
  • 專家: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救治能對危重症患者發揮良好作用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記者張千千、申鋮)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黨委書記葉永安1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救治能夠對危重症患者發揮良好的作用。葉永安介紹,經過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的80例重症患者,治療有效率達到92.5%。對於危重症患者,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糾正休克,改善患者感染狀態,並為插管患者拔管提供有利的條件。
  • 中山大學附屬三所醫院「最強天團」首次大會診 跨區域救治危重患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3月5日下午,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組成的20多名專家,齊聚中山一院高端遠程會診中心,為省內5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把脈問診」,討論和制定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
  • 武漢金銀潭醫院危重症患者「清零」 外援醫療隊全部撤離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金銀潭醫院危重症患者「清零」 外援醫療隊全部撤離中新社武漢4月13日電 (郭曉瑩 董曉斌)隨著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危重症患者「清零」,13日,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醫療隊、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江蘇)部分隊員和江蘇援武漢前線指揮部成員共
  • 重症危重症全集中救治,已轉67人
    【關鍵詞:救治】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重症、危重症全部集中救治,已轉67人張若石介紹,按照「四早」「四集中」要求,我省千方百計提高患者治癒率,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我省醫療救治實施「兩上轉、兩調度」,分級分類,精準救治。
  • 北京東直門醫院葉永安:中西醫聯合治療80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有...
    目前在醫院的新冠肺炎病人已大為減少,剩下相當一部分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針對這類的患者,中醫藥治療起到了什麼作用和效果呢?對此,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黨委書記葉永安說;「我想用一句話來概括,中西醫聯手救治危重症,大有可為。」
  • 「尖刀連」開拔,為危重症患者爭取時間 仁濟醫院ECMO團隊出徵武漢...
    他們每一個都身懷絕技,是ECMO(體外膜肺氧合,俗稱"葉克膜"、"人工心肺",是一種醫療急救技術設備,主要用於對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和CRRT(通過體外血液淨化方式連續、緩慢清除水及溶質的一種血液淨化治療技術,以替代腎臟功能)等生命支持技術領域的專家。此次出徵,他們將和已經奮戰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仁濟醫院醫護人員一起,共同參加該院ICU病區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 煙臺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與患者同呼吸 戰疾病
    煙臺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在科室主任費建文的帶領下,為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建立起一個充滿愛和力量的避風港,在這裡,他們與患者一起戰勝疾病,走向健康。推進規範化建設 為科室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煙臺山醫院東院區正式投入使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無論是病房還是門診建設上都越來越全面、規範,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費建文看來,這不僅僅是工作環境的改變,更是給患者提供更加規範化診療的基礎和保障。
  • 使命如山——火神山醫院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記事
    新華社武漢3月17日電 題:使命如山——火神山醫院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記事  新華社記者賈啟龍、黎雲  2月3日起,1400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開始承擔武漢火神山醫院醫療救治任務。一個多月來,他們扛起如山使命,在抗疫一線勇當先鋒,成功救治了一個個生命。  截至3月17日,火神山醫院出院患者超過1900人。
  • 東部城區急危重症患者福音!煙臺山醫院東院區內科病房本月底投用
    近日,記者從煙臺山醫院獲悉,東院區自去年12月28日起試運行,首批28個門診開診,多個醫技科室投入運行。東院區內科病房已經完成了設備設施的配置,預計本月底前可投入使用。煙臺山醫院黨委書記於遠臣介紹說,東院區自去年12月28日起試運行,首批28個門診開診,多個醫技科室投入運行。它將有效滿足周邊居民的就醫需求,為煙臺及其他城市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診療服務。
  • 千方百計救治危重症患者(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3月26日上午,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12病區,重慶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送走95歲的新冠肺炎患者劉爺爺,這是該病區最後21名出(轉)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之一。病人離開後,醫療隊的9名醫護人員將病區清理消毒完畢後,清點好剩餘的物資交給醫院,正式結束了自己在武漢抗擊疫情的戰鬥。「來的時候,沒想很多,覺得就是一種職業素養,也有一種情懷。」醫療隊副領隊賴曉東說。
  • 煙臺毓璜頂醫院多學科合力救治 危重症患者生死線上「返程」
    水母網12月9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燈火通明的重症監護室,滴答作響的儀器聲和醫護人員匆忙的腳步,構成了每個ICU患者的24小時。看似平靜的外表下,藏著接踵而來的生死瞬間,就像呂麗(化名)一周前所經歷的那般。提到呂麗(化名)的名字,煙臺毓璜頂醫院多個學科的大夫們心頭一緊。
  • 武漢金銀潭醫院危重患者"清零" 外援醫療隊全部撤離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金銀潭醫院危重症患者「清零」 外援醫療隊全部撤離  中新社武漢4月13日電 (郭曉瑩 董曉斌)隨著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危重症患者「清零」,13日,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醫療隊、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江蘇)部分隊員和江蘇援武漢前線指揮部成員共205人離漢返蘇,這也是從金銀潭醫院撤離的最後一支外援醫療隊
  • 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要怎麼治?華西醫院連線義大利巴裡分享抗疫經驗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庭銘)「重症患者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有創通氣?」「四川有病人使用ECMO麼?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4月10日下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遠程中心,一塊大屏幕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專家和義大利巴裡大型綜合醫療機構的專家連在了一起。
  • 火神山醫院將開始收治危重症患者!親人們放心,他們吃到了湯圓
    今天,又一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轉到火神山醫院。目前火神山醫院的ICU病區準備就緒,將開始收治危重症患者。探訪!火神山的ICU病區什麼樣火神山醫院專家組副組長、重症二科主任李維勤介紹,ICU病區收治的是病情最危重的患者。ICU病區與普通病區有什麼不同?
  • ...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30年篳路藍縷,深耕...
    「從呼吸內科到如今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變的是名稱,不變的是科室醫護人員對待工作嚴謹、認真的態度。」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何子純談道。作為江北區人民醫院成立最早的臨床科室之一,經過30多年的發展歷程,科室現已成為輻射江北及周邊地區呼吸內科疾病的臨床、教學、科研中心。今年6月成功申報為重慶市重點專科,並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近兩千名醫務工作者放棄春節假期...
    醫院統籌安排,將徽州大道與繁華大道交叉口的感染病院住院病區全部清空,為此次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做好充分準備。醫院成立了醫療救治專家組和醫療防控專家組,分管領導牽頭,呼吸與危重症科、感染病科、重症醫學科、急救醫學、醫學影像、臨床檢驗、醫院感染等相關學科、部門的近60位專家組成強大的院內MDT專家組。
  • 西安現有1400餘張收治床位 428名醫護後備力量隨時可投入救治一線
    記者會上獲悉,截至目前,西安現有總收治床位1400餘張,已投入救治一線醫護人員3800餘名。  西安市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虎威表示,在第一批次1043名醫護人員投入救治一線的同時,西安市組建了醫療救治第二梯隊後備力量,抽調培訓全市二、三級醫院醫生175名、護士253名,隨時可以整建制投入救治一線開展工作。
  • 海南又有10名患者治癒出院,七旬阿公唱起《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一度病危卻重獲新生因為各種病症一波三折,危重症患者張先生屢次被拉響生命的警報。感染科副主任吳濤說,經過負壓監護病房連續超過24小時不間斷嚴密觀察和醫療護理處置,隨時調整呼吸機參數,在抗炎,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營養支持等對症處理後,生命體徵才逐漸穩定,於2月11日撤機,拔除氣管插管。2月13日轉出負壓病房。從死神邊緣拉回的高齡患者73歲的高齡患者丁先生是另一位出院的危重症患者。
  • 海南省人民醫院成功救治一極危重病人為其換肝 全國罕見
    (南海網記者劉麥攝)  南海網海口6月1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麥)6月11日,南海網記者獲悉,海南省人民醫院近期多學科聯合成功救治一名極危重患者,醫院為其做了肝臟移植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準備出院。海南省人民醫院院長李灼日介紹,「該患者的搶救成功是個奇蹟,這在海南甚至在全國醫學史上都是很少見的。這表示海南綜合診療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