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和患者家屬向海南省人民醫院贈送錦旗。(南海網記者劉麥攝)
南海網海口6月1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麥)6月11日,南海網記者獲悉,海南省人民醫院近期多學科聯合成功救治一名極危重患者,醫院為其做了肝臟移植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準備出院。海南省人民醫院院長李灼日介紹,「該患者的搶救成功是個奇蹟,這在海南甚至在全國醫學史上都是很少見的。這表示海南綜合診療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患者鄭南生,男,今年44歲,是一名骨科醫生,曾經參加過汶川的抗震救災工作。2015年1月8日,這名優秀的醫生卻因「嘔血、黑便」病重,入住海南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進行治療。診斷為: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性休克、肝硬化失代償期、門靜脈高壓症、重度肝昏迷、2型糖尿病。主治醫生表示,患者當時出血不止,伴隨持續性休克,出血量累計達1萬毫升。
病情危重之下,2015年1月9日晚,李灼日院長主刀為患者進行手術。患者短時間內病情好轉,但到4月1日,患者再次出現消化道大出血等病症,轉入重症監護病房,出血量達1萬5千毫升,病情再次陷入危險的境地。省醫院專家積極搶救,海南省衛計委組織協調血液供應,海南省血液中心大力支持,患者家屬單位職工踴躍獻血,都竭盡全力希望挽回患者的生命。海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感染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等20多個科室聯合會診,專家一致認為肝功能衰竭和門靜脈血栓形成是患者再次大出血的主因,肝移植手術是目前可能挽救該患者的唯一手段。但患者的具體情況存在做手術的很多不利因素,結合國內外肝移植治療經驗,該類患者手術成功率不足10%。
患者及其家屬做好手術準備後,肝源也已經聯繫好。4月22日,海南省人民醫院組成15人的器官移植團隊,在中山大學醫學院專家的指導下,給患者行肝臟移植手術,手術歷時8小時,術中輸血1萬毫升。
術後,省人民醫院多學科密切協作治療。經過1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和護理,患者艱難闖過各種難關,重獲新生。南海網記者在醫院見到了患者,患者雖然瘦弱,但精神狀態良好。醫生表示,患者目前恢復不錯,肝臟功能維護正常,近期可以痊癒出院。
鄭南生說,「感謝醫院、感謝社會讓我有一個重生的機會,我的生命來之不易,我將堅定信心,繼續進行康復治療,爭取早日回歸工作,回饋社會!」
「每個成年人的血液總量在4000至4500毫升,患者不斷出血輸血,身體裡的血液都換了5-6次。病情如此為重,能救治成功,實在是奇蹟!」省人民醫院的不少醫護人員都感嘆。李灼日院長表示,「這是我院多學科聯合救治急危重症的典型案例,體現了我院作為全省疑難極危重症診治中心的綜合實力。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工作是我院內涵建設的發展方向。」
據了解,海南地處南方海島地區,是B肝的高發區。每年有較多的晚期肝硬化、重型肝炎等病人死於肝功能衰竭,而肝移植是挽救這類病人的唯一手段。海南地處祖國邊陲,與大陸隔海相望,與內陸省份交通不便,醫療衛生發展相對滯後。近5年來,以海南省人民醫院為代表的醫院診療水平整體提升。海南省人民醫院積極申請了海南省心臟死亡器官捐獻移植試點醫院,並以此為契機積極開展器官捐獻和肝、腎移植手術,挽救了近40例患者的生命,填補了省內無肝移植手術的空白。
責任編輯:甘晨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