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醫院成功救治一極危重病人為其換肝 全國罕見

2020-12-24 南海網

  患者和患者家屬向海南省人民醫院贈送錦旗。(南海網記者劉麥攝)

  南海網海口6月1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麥)6月11日,南海網記者獲悉,海南省人民醫院近期多學科聯合成功救治一名極危重患者,醫院為其做了肝臟移植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準備出院。海南省人民醫院院長李灼日介紹,「該患者的搶救成功是個奇蹟,這在海南甚至在全國醫學史上都是很少見的。這表示海南綜合診療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患者鄭南生,男,今年44歲,是一名骨科醫生,曾經參加過汶川的抗震救災工作。2015年1月8日,這名優秀的醫生卻因「嘔血、黑便」病重,入住海南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進行治療。診斷為: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性休克、肝硬化失代償期、門靜脈高壓症、重度肝昏迷、2型糖尿病。主治醫生表示,患者當時出血不止,伴隨持續性休克,出血量累計達1萬毫升。

  病情危重之下,2015年1月9日晚,李灼日院長主刀為患者進行手術。患者短時間內病情好轉,但到4月1日,患者再次出現消化道大出血等病症,轉入重症監護病房,出血量達1萬5千毫升,病情再次陷入危險的境地。省醫院專家積極搶救,海南省衛計委組織協調血液供應,海南省血液中心大力支持,患者家屬單位職工踴躍獻血,都竭盡全力希望挽回患者的生命。海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感染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等20多個科室聯合會診,專家一致認為肝功能衰竭和門靜脈血栓形成是患者再次大出血的主因,肝移植手術是目前可能挽救該患者的唯一手段。但患者的具體情況存在做手術的很多不利因素,結合國內外肝移植治療經驗,該類患者手術成功率不足10%。

  患者及其家屬做好手術準備後,肝源也已經聯繫好。4月22日,海南省人民醫院組成15人的器官移植團隊,在中山大學醫學院專家的指導下,給患者行肝臟移植手術,手術歷時8小時,術中輸血1萬毫升。

  術後,省人民醫院多學科密切協作治療。經過1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和護理,患者艱難闖過各種難關,重獲新生。南海網記者在醫院見到了患者,患者雖然瘦弱,但精神狀態良好。醫生表示,患者目前恢復不錯,肝臟功能維護正常,近期可以痊癒出院。

  鄭南生說,「感謝醫院、感謝社會讓我有一個重生的機會,我的生命來之不易,我將堅定信心,繼續進行康復治療,爭取早日回歸工作,回饋社會!」

  「每個成年人的血液總量在4000至4500毫升,患者不斷出血輸血,身體裡的血液都換了5-6次。病情如此為重,能救治成功,實在是奇蹟!」省人民醫院的不少醫護人員都感嘆。李灼日院長表示,「這是我院多學科聯合救治急危重症的典型案例,體現了我院作為全省疑難極危重症診治中心的綜合實力。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工作是我院內涵建設的發展方向。」

  據了解,海南地處南方海島地區,是B肝的高發區。每年有較多的晚期肝硬化、重型肝炎等病人死於肝功能衰竭,而肝移植是挽救這類病人的唯一手段。海南地處祖國邊陲,與大陸隔海相望,與內陸省份交通不便,醫療衛生發展相對滯後。近5年來,以海南省人民醫院為代表的醫院診療水平整體提升。海南省人民醫院積極申請了海南省心臟死亡器官捐獻移植試點醫院,並以此為契機積極開展器官捐獻和肝、腎移植手術,挽救了近40例患者的生命,填補了省內無肝移植手術的空白。

責任編輯:甘晨卉

相關焦點

  • 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成功救治一名昏迷危重高齡孕產婦
    ——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產科團隊近期向大家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生死一線,奮戰數小時搶救危重高齡孕產婦  9月23日13時,剛剛做完剖宮產手術的產科主任李幼香,正準備下班回家。此時,產科護士站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當班護士胡豔接到電話「一名孕晚期昏迷、極危重孕婦由樂平沿溝醫院經120轉送至三院產科搶救室」,接到電話後,胡豔立即電話通知產科主任李幼香,與此同時病房護士張婷、胡秀媚、醫師徐曉園、助產士周美傑備好搶救物品做好準備工作,李主任立即趕回產科啟動危重孕產婦搶救小組,盡全力救治這位昏迷、危重高齡孕婦。
  • 海南人民醫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團隊: 插管「敢死隊」跟死神...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3月24日,最後一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從海南省人民醫院治癒出院,至此海南實現了「清零」。海南省人民醫院感染科(海南省傳染病醫院)是一棟獨立的四層樓房,也是這個春天海南省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重要戰場。一樓為發熱門診,二、三、四樓為確診患者收治病房,其中四樓為負壓隔離病房,專門收治危重症患者。
  • 廣東省人民醫院成功救治5例跨境轉運澳門危重先心...
    廣東省人民醫院轄下的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作為華南地區首屈一指的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機構,影響力輻射整個華南地區及港澳臺乃至全國,即使疫情期間,亦有大量病人不遠千裡前往就醫。 病毒無情人有情,據統計,8月-9月間,澳門已經有5例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在兩地醫護人員及珠海海關、珠海邊檢、澳門衛生局等機構的通力合作下,從澳門轉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就醫,其中就有3例入住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均診斷為複雜型先天性心臟病,分別為:重度主動脈縮窄/室間隔缺損(3kg,1月齡),極重度肺動脈瓣狹窄(2.95kg,2天大)和肺動脈閉鎖/室間隔缺損(2.62kg,31+6周早產兒,
  • 河口區人民醫院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這也是急診綠色通道與心內介入治療的一次完美配合。據了解,患者崔某,64歲男性,當天下午突然感覺心前區憋悶不適,並伴有出汗、噁心、嘔吐,隨後被救護車送到醫院。當晚急診值班醫生高宏健認真分析完患者的心電圖後,決定立馬組織心內科進行會診。值班醫生、心內科主任高玉梅在接到會診通知後來到急診科,與高宏健醫生再次對患者情況進行了分析,初步判斷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廣東醫院成功救治5例跨境轉運澳門危重「先心」新生兒
    廣東醫院成功救治5例跨境轉運澳門危重「先心」新生兒 2020-09-24 19:30:35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廣東省人民醫院成功救治
  • 中山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李建偉獲全國抗疫先進個人稱號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中山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李建偉主任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中山市人民醫院也委任他為醫院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李建偉堅決服從組織安排,迅速組建好隊伍,隨時準備投入到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中。2020年2月1日中午,經他會診後確診:中山市出現了第一例危重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是一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膿毒症休克、多臟器功能不全(心、肺、肝、腎)和剖宮產術後的產婦,他在組織把病人轉運到市第二人民醫院(定點醫院)後,就馬不停蹄地帶領市專家組成員一起投入到病人的救治工作中。
  • 惠東人民醫院:完善綠色通道 危重患者成功救治率提升到90%!
    4月25日下午6時,縣人民院普外科徐剛潮主任接到吉隆安康醫院會診病例,一名51歲男性患者,不慎摔倒,導致35釐米長鋼筋從會陰部插入體內,考慮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多學科聯合手術搶救,患者被立即送往惠東縣人民院進行手術,經過多學科醫生會診救治,該患者轉危為安。
  • ...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30年篳路藍縷,深耕...
    「從呼吸內科到如今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變的是名稱,不變的是科室醫護人員對待工作嚴謹、認真的態度。」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何子純談道。作為江北區人民醫院成立最早的臨床科室之一,經過30多年的發展歷程,科室現已成為輻射江北及周邊地區呼吸內科疾病的臨床、教學、科研中心。今年6月成功申報為重慶市重點專科,並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 為生命開道——浙江溫嶺爆炸事故危重傷員救治追蹤
    6月15日,工作人員在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忙碌。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記者黃筱、俞菀)6月18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為生命開道——浙江溫嶺爆炸事故危重傷員救治追蹤》的報導。16日凌晨,呼嘯而過的鳴笛,打破了深夜的寧靜。
  • 中山大學附屬三所醫院「最強天團」首次大會診 跨區域救治危重患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3月5日下午,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組成的20多名專家,齊聚中山一院高端遠程會診中心,為省內5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把脈問診」,討論和制定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
  • 瑞金醫院成功救治肺栓塞英國患者,病人送上英文錦旗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救治來自英國的患者克裡斯。出院當天,克裡斯在家人陪同下送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You see us at our worst,we see you at your best.」呼吸科副主任醫師陳巍翻譯為「你見我憐,我見你安。」
  • 發病率不足十萬分之一!中山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救治煙霧病合併複雜...
    經過仔細檢查和研究病情,並了解到病人特殊的家庭情況,趙醫生決定為其奮力一搏!病人入院後,陳瑞珍教授、楊茗副主任醫師、王琦住院醫師、張賢護士長組成醫療小組並結合神經內科李鑫副主任醫師的會診意見,在第一時間完成了術前檢查,同時調整了圍手術期的抗栓策略,如術中抗凝藥改為顱內出血風險小的藥物比伐蘆定,術後的雙聯抗血小板藥物調整為氯吡格雷+吲哚布芬。
  • 鍾南山團隊遠程會診中山危重產婦
    鍾南山表示,現在全國很多大城市都是在使用ECMO技術。「這些病人(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治療如繡花一樣,精雕細琢,包括按摩、調劑量逐步增加、慢慢轉換等,這個工作我覺得中山市還是做得非常好的。當然有省醫院、我們醫院的專家來指導,但最關鍵是你們自己團很爭氣,做得很出色,所以,首先祝賀你們。」他會診時向中山方面表示。
  • 「中國肺移植第一人」陳靜瑜:肺移植病人術後成功跟正常人沒什麼兩樣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為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國舉全國之力使用了大量且多樣的救治方法。在這些救治方法中,既非常規卻又極重要的肺移植手術相當引人注目。靠著它,中國的醫生們挽救了多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生命,也向國外輸出了寶貴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經驗。
  • 全國領先丨八旬高齡老人在青大附院成功換肝,為全國肝移植領域一大...
    全國領先丨八旬高齡老人在青大附院成功換肝,為全國肝移植領域一大突破 2020-07-08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烏魯木齊:確定28家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醫院 落實首問首診負責制
    孫亭文 攝 (抗擊新冠肺炎)烏魯木齊:確定28家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醫院 落實首問首診負責制中新網烏魯木齊8月14日電 (記者 孫亭文 趙雅敏)烏魯木齊市衛健委主任張衛在新疆14日召開的疫情防控第二十八場新聞發布會上稱,疫情期間,為全力滿足市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確保急危重症患者能及時得到救治,烏魯木齊專門確定了
  •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成功救治罕見「藍色橡皮皰痣症候群」患者
    多家醫院表示,女子活下來已是奇蹟,而對於治療已無對策,只能回家治療。可喜的是,近日,女子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微創外科接受了手術治療,醫生為其在全麻下進行了乙狀結腸、直腸全切術,手術取得圓滿成功,女子從此告別常年消化道出血的噩夢,迎來「重生」。
  • 「尖刀連」開拔,為危重症患者爭取時間 仁濟醫院ECMO團隊出徵武漢...
    此次出徵,他們將和已經奮戰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的仁濟醫院醫護人員一起,共同參加該院ICU病區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3月6日,仁濟醫院接到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的通知,緊急組建一支ECMO醫療隊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以開展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 重症危重症全集中救治,已轉67人
    【關鍵詞:救治】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重症、危重症全部集中救治,已轉67人張若石介紹,按照「四早」「四集中」要求,我省千方百計提高患者治癒率,最大限度降低病亡率。我省醫療救治實施「兩上轉、兩調度」,分級分類,精準救治。
  • 蓬萊市人民醫院更名為「煙臺市蓬萊人民醫院」
    如今的煙臺市蓬萊人民醫院,已發展成一所融醫療、保健、康復和急救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醫院。目前,醫院總建築面積8萬平米,編制床位716張,實際開放床位889張。現有員工1130人,高級職稱100人,碩士研究生124名。擁有西門子光子雙源CT、1.5T核磁共振等大型先進診療設備800餘臺套,固定資產總值5億元。醫院年門診總量60萬人次,出院病人3.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