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人員行為規範保障患者安全

2020-12-15 健康界

衛生部網站消息,衛生部近日印發《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規範》明確,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應廉潔自律,恪守醫德,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財物,不利用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對於違反規定者,《規範》明確了相應的懲處措施。

該《規範》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適用於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內所有從業人員。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既要遵守本文件所列基本行為規範,又要遵守與職業相對應的分類行為規範。

醫療機構從業人員基本行為規範

以人為本,踐行宗旨。堅持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的宗旨,發揚大醫精誠理念和人道主義精神,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

遵紀守法,依法執業。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醫療衛生行業規章和紀律,嚴格執行所在醫療機構各項制度規定。

尊重患者,關愛生命。遵守醫學倫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和隱私權,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和健康隱私,維護患者合法權益;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權利,不因種族、宗教、地域、貧富、地位、殘疾、疾病等歧視患者。

優質服務,醫患和諧。言語文明,舉止端莊,認真踐行醫療服務承諾,加強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積極帶頭控煙,自覺維護行業形象。

廉潔自律,恪守醫德。弘揚高尚醫德,嚴格自律,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財物,不利用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不收受醫療器械、藥品、試劑等生產、經營企業或人員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的回扣、提成,不參加其安排、組織或支付費用的營業性娛樂活動;不騙取、套取基本醫療保障資金或為他人騙取、套取提供便利;不違規參與醫療廣告宣傳和藥品醫療器械促銷,不倒賣號源。

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熱愛學習,鑽研業務,努力提高專業素養,誠實守信,抵制學術不端行為。

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忠誠職業,盡職盡責,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關係,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和諧共事。

樂於奉獻,熱心公益。積極參加上級安排的指令性醫療任務和社會公益性的扶貧、義診、助殘、支農、援外等活動,主動開展公眾健康教育。

管理人員行為規範

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業績觀,加強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與時俱進,創新進取,努力提升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提高服務水平。

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努力提高管理能力,依法承擔管理責任,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服務臨床一線。

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正確行使權力,遵守決策程序,充分發揮職工代表大會作用,推進院務公開,自覺接受監督,尊重員工民主權利。

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嚴格人事招錄、評審、聘任制度,不在人事工作中謀取不正當利益。

嚴格落實醫療機構各項內控制度,加強財物管理,合理調配資源,遵守國家採購政策,不違反規定幹預和插手藥品、醫療器械採購和基本建設等工作。

加強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建立健全醫療風險管理機制。

尊重人才,鼓勵公平競爭和學術創新,建立完善科學的人員考核、激勵、懲戒制度,不從事或包庇學術造假等違規違紀行為。

恪盡職守,勤勉高效,嚴格自律,發揮表率作用。

醫師行為規範

遵循醫學科學規律,不斷更新醫學理念和知識,保證醫療技術應用的科學性、合理性。

規範行醫,嚴格遵循臨床診療和技術規範,使用適宜診療技術和藥物,因病施治,合理醫療,不隱瞞、誤導或誇大病情,不過度醫療。

學習掌握人文醫學知識,提高人文素質,對患者實行人文關懷,真誠、耐心與患者溝通。

認真執行醫療文書書寫與管理制度,規範書寫、妥善保存病歷材料,不隱匿、偽造或違規塗改、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不違規籤署醫學證明文件。

依法履行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傳染病疫情、藥品不良反應、食源性疾病和涉嫌傷害事件或非正常死亡等法定報告職責。

認真履行醫師職責,積極救治,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增強責任安全意識,努力防範和控制醫療責任差錯事件。

嚴格遵守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範和單位內部規定的醫師執業等級權限,不違規臨床應用新的醫療技術。

嚴格遵守藥物和醫療技術臨床試驗有關規定,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應充分保障患者本人或其家屬的知情同意權。

護士行為規範

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尊重關心愛護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注重溝通,體現人文關懷,維護患者的健康權益。

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正確執行臨床護理實踐和護理技術規範,全面履行醫學照顧、病情觀察、協助診療、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等護理職責,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

工作嚴謹、慎獨,對執業行為負責。發現患者病情危急,應立即通知醫師;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應及時實施必要的緊急救護。

嚴格執行醫囑,發現醫囑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臨床診療技術規範,應及時與醫師溝通或按規定報告。

按照要求及時準確、完整規範書寫病歷,認真管理,不偽造、隱匿或違規塗改、銷毀病歷。

藥學技術人員行為規範

嚴格執行藥品管理法律法規,科學指導合理用藥,保障用藥安全、有效。

認真履行處方調劑職責,堅持查對制度,按照操作規程調劑處方藥品,不對處方所列藥品擅自更改或代用。

嚴格履行處方合法性和用藥適宜性審核職責。對用藥不適宜的處方,及時告知處方醫師確認或者重新開具;對嚴重不合理用藥或者用藥錯誤的,拒絕調劑。

協同醫師做好藥物使用遴選和患者用藥適應症、使用禁忌、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和使用方法的解釋說明,詳盡解答用藥疑問。

嚴格執行藥品採購、驗收、保管、供應等各項制度規定,不私自銷售、使用非正常途徑採購的藥品,不違規為商業目的統方。

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自覺執行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

醫技人員行為規範

認真履行職責,積極配合臨床診療,實施人文關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隱私。

愛護儀器設備,遵守各類操作規範,發現患者的檢查項目不符合醫學常規的,應及時與醫師溝通。

正確運用醫學術語,及時、準確出具檢查、檢驗報告,提高準確率,不謊報數據,不偽造報告。發現檢查檢驗結果達到危急值時,應及時提示醫師注意。

指導和幫助患者配合檢查,耐心幫助患者查詢結果,對接觸傳染性物質或放射性物質的相關人員,進行告知並給予必要的防護。

合理採集、使用、保護、處置標本,不違規買賣標本,謀取不正當利益。

其他人員行為規範

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增強為臨床服務的意識,保障醫療機構正常運營。

刻苦學習,鑽研技術,熟練掌握本職業務技能,認真執行各項具體工作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

嚴格執行財務、物資、採購等管理制度,認真做好設備和物資的計劃、採購、保管、報廢等工作,廉潔奉公,不謀私利。

嚴格執行臨床教學、科研有關管理規定,保證患者醫療安全和合法權益,指導實習及進修人員嚴格遵守服務範圍,不越權越級行醫。

嚴格執行醫療廢物處理規定,不隨意丟棄、傾倒、堆放、使用、買賣醫療廢物。

嚴格執行信息安全和醫療數據保密制度,加強醫院信息系統藥品、高值耗材統計功能管理,不隨意洩露、買賣醫學信息。

勤儉節約,愛護公物,落實安全生產管理措施,保持醫療機構環境衛生,為患者提供安全整潔、舒適便捷、秩序良好的就醫環境。

《規範》要求,醫療機構行政領導班子負責本規範的貫徹實施。主要責任人要以身作則,模範遵守本規範,同時抓好本單位的貫徹實施。

同時,醫療機構相關職能部門協助行政領導班子抓好本規範的落實,紀檢監察糾風部門負責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貫徹執行本規範的監督檢查。

《規範》要求,醫療衛生有關行業組織應結合自身職責,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本規範的貫徹實施,加強行業自律性管理。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實施和執行本規範的情況,應列入醫療機構校驗管理和醫務人員年度考核、醫德考評和醫師定期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醫療機構等級評審、醫務人員職稱晉升、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規範》明確,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違反本規範的,由所在單位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通報批評、取消當年評優評職資格或低聘、緩聘、解職待聘、解聘。其中需要追究黨紀、政紀責任的,由有關紀檢監察部門按照黨紀政紀案件的調查處理程序辦理;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由有關衛生行政部門依法給予相應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相關焦點

  • 衛生部發《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全文)
    全文如下:  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範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根據醫療衛生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結合醫療機構實際,制定本規範。  第二條 本規範適用於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內所有從業人員,包括:  (一)管理人員。
  • 衛生部關於印發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的通知
    關於印發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食品藥品監管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屬(管)各醫療機構:    為進一步規範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了
  • 衛生部就《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徵求意見(2)
    第三十條 按照《病曆書寫基本規範》要求,及時準確、完整規範書寫護理病歷,認真管理,不偽造、隱匿或違規塗改、銷毀護理病歷。  第六章 醫技人員行為規範  第三十一條 愛護儀器設備,遵守各類操作規範,發現患者的檢查項目不符合醫學常規的,應及時與醫師溝通。
  • 衛生部《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發布會實錄
    《行為規範》結合醫療衛生改革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新希望,整合、細化了有關醫療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中對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的要求和規定,對於進一步規範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改進醫療服務質量,解決醫療服務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升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加強醫療機構管理,保障醫改順利進行,促進衛生事業科學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出臺
    本報訊(記者劉禹彤)日前,唐山市衛健委制定出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規範》),對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的行為規範作出明確規定。 《規範》旨在進一步規範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醫德醫風素質,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改善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構建和諧醫患關係。《規範》適用於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內所有從業人員,包括管理人員、醫師、護士、藥學技術人員、醫技人員及在醫療機構從業的其他人員。
  • 衛生部就規範引導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答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呂諾)衛生部起草了《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徵求意見稿)》,以期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管理,規範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    這部行為規範將如何規範和約束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的行為?怎樣確保行為規範貫徹執行?新華社記者就此專訪了衛生部有關負責人。
  • 安徽省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實施細則出臺
    近日,《安徽省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實施細則》公布,要求醫師要書寫規範、字跡清楚易認,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紅包」、禮品等財物;醫療行業從業人員如違反規定,或將面臨解聘、調離崗位等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 遲到的《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管用嗎
    日前,衛生部頒發《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對全國860萬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的行為進行規範。18日,衛生部召開專題發布會,對《規範》做出了解讀。(7月19日《京華時報》)  這是迄今為止衛生部頒布的最權威的規範從業人員行為的紅頭文件。咱先不追究如此重要的紅頭文件為何姍姍來遲,只關心該文件能否落到實處。從網眾的反映看,似乎信心不足,《規範》未及實施,早早就唱衰了。
  • 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7月18日正式出臺
    目前我國有860萬醫療機構從業人員,其職業道德水準、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直接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乎醫療衛生行業形象;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的規範化、制度化建設,需要不斷健全和完善。在深化醫藥委身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實施衛生「十二五」規划起步與展開的銜接時期,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針對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醫療服務、診療行為中存在的問題,組織制定了《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
  • 唐山衛健委出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試行)》_綜合...
    原標題:市衛健委出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試行)》違反者或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媛媛)為進一步規範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醫德醫風素質,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改善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
  • 衛生部發布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規範 執業中不得過度醫療
    衛生部發布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反對醫生為不正當利益過度醫療   從昨日起,全國860萬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有了行為規範。衛生部昨日發布《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醫療人員對行為規範的執行情況將與年終考核、評級和工資等掛鈎。
  • ...安全日|衛健委|患者|醫院|響應|世界|消毒|醫療|供應|中心|安全...
    總體目標是提高全球對患者安全的了解,增加公眾對醫療安全的參與程度,促進全球行動以提高患者安全並減少患者傷害。國家衛健委就《世界患者安全日》發文強調:患者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和健康,是醫療管理的核心。保障患者安全、減少可避免的傷害是醫療服務的基本要求。
  • 武漢市門診重症慢病用藥保障下沉基層醫療機構 43萬患者未來有望家...
    29日,武漢市醫保局下發通知,為進一步方便我市醫保門診重症慢病患者就近複診購藥,同時支持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推進分級診療,經報市政府同意,即日起正式在武漢市醫保定點基層醫療機構中啟動試點申報。12月4日之前,全市醫保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可從武漢市醫療保障局官方網站下載相關申請表。
  • 《上海市醫療衛生人員權益保障辦法》(滬府令40號)
    公安機關負責指導醫療衛生機構的安全保衛工作,依法處置擾亂醫療衛生機構正常秩序、侵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等違法犯罪行為,協助人民法院執行停止侵害人格權禁令。   發展改革、財政、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療保障、司法行政、教育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醫療衛生人員權益保障的相關工作。
  • 醫院從業人員不得非法收受患者財物
    本報北京7月18日訊 記者胡建輝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國家中藥管理局近日印發了《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衛生部18日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指出,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違反規範的,由所在單位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等直至解聘。衛生部政法司副司長趙寧介紹說,全國860萬醫療機構的從業人員是醫療衛生事業的主力軍和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
  • 贛州市醫療保障局關於印發《贛州市醫藥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辦法...
    第二十一條 定點醫藥機構應做好與醫保有關的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工作,遵守數據安全有關制度,保護參保人隱私。定點醫藥機構重新安裝本地信息系統時,須報所在地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備案。個工作日內向市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報備,並重新提交定點評估準入申請,機構等級、銀行信息、執業人員、聯繫方式等其他一般信息應及時書面告知。
  • 國家醫療保障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二)組織制定並實施醫療保障基金監督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醫療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機制,推進醫療保障基金支付方式改革。(三)組織制定醫療保障籌資和待遇政策,完善動態調整和區域調劑平衡機制,統籌城鄉醫療保障待遇標準,建立健全與籌資水平相適應的待遇調整機制。組織擬訂並實施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改革方案。
  • 衛健委發文響應"世界患者安全日",醫院方如何改善患者安全?
    總體目標是提高全球對患者安全的了解,增加公眾對醫療安全的參與程度,促進全球行動以提高患者安全並減少患者傷害。國家衛健委就《世界患者安全日》發文強調:患者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和健康,是醫療管理的核心。保障患者安全、減少可避免的傷害是醫療服務的基本要求。
  • 基層醫療機構需對全部發熱患者進行核酸檢測
    基層醫療機構需對全部發熱患者進行核酸檢測和血常規檢查,不具備檢測能力的,需通過與其他醫療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的方式為發熱患者提供檢測服務。,充分發揮其「哨點」作用,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傳染病患者的發現和預警能力,保障群眾醫療服務需求,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 自貢大安:把好醫療機構監管方向盤,保障就醫安全
    四川新聞網自貢9月3日訊 近年來,大安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高度重視醫療服務行為監管工作,採取「三分法」把好醫療機構監管方向盤,規範醫療機構執業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分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