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期旅遊出行的趨熱,酒店業開始反思在疫情防控階段所採取的各種策略,其中預售尤其是線上直播預售成為業者議論較多的話題。業者的觀點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一種觀點認為,預售尤其是線上預售活動,作為疫情防控階段廣受行業關注的一種銷售方式,實際上對於市場恢復、酒店業務復甦並未起到促進作用,不過是作秀而已。
另一種觀點認為,為了吸引眼球形成亮點,酒店預售時實施的是低價格的銷售策略,酒店產品的價值沒有得到相應的價格體現,預售不過是賠本賺吆喝。
還有觀點認為,不少消費者入住酒店,使用的是此前低價「囤」下來的酒店房劵。當下看似繁榮的暑期旅遊市場,其實質並非如此。長此以往,勢必影響酒店整體的價格策略和收益。可對於消費者而言,則很可能遇到「囤」下來的房券無法兌現的情況。
當然,也有不少觀點對於疫情防控期間的預售行為持支持態度,認為在三四月份市場慘澹之時,正是預售向正在「挨餓」的酒店撒了一把「食糧」,才讓酒店有了「回血」的力氣。即便暑期出現了類似三亞亞特蘭蒂斯「爆雷」這樣的問題,這「鍋」也不該由「預售」來背。
雖然觀點各異,但業者的出發點都是為了酒店行業更好地發展,其立論也有其理由和內在邏輯性。勤於思考是一種良好的品質,善於總結則更為可貴及具有建設意義。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分析,筆者認為,分析「預售」行為,有幾個關鍵性問題應該引起行業高度關注。
第一,養成歷史性思維方式
所謂歷史性思維方式是指基於實事求是的原則,重視事物各種客觀因素和歷史條件,強調尊重事物內在連接規律與發展邏輯性的一種思維方式。
具體到預售方式而言,酒店銷售方式原本無所謂對錯,關鍵在於可行性與實用性。而在消費被暫時阻斷、行業整體陷入停頓的狀態下,預售是那個時間點酒店刺激市場、恢復信心、啟動生產所能實施的唯一銷售方式,是一種在非正常市場情況下非單純商業性的市場舉措,不完全為盈利,更為聚氣凝神。所以說當時實施的預售更多是行業為激活消費欲望、創造消費氛圍、刺激消費行為的一種「生產自救」,更是行業重拾信心、提振士氣、促進組織肌體復活的一劑強心劑。而客觀上,在面臨生死考驗的關鍵時刻,預售所帶來的現金流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讓酒店「活下來」的輸血作用。
按照歷史性思維方式分析,應對疫情,酒店所實施的預售在那個時點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和適用性,對現階段市場趨暖起到了不容忽略的促進作用,對行業存在感的傳遞更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評價前一段時間盛行的預售就不能拋開特定背景,忽略事物的內在演進邏輯,更不能從現有的狀況出發,單純從淡旺季收益落差的角度指責預售「賠本賺吆喝」,存在「後遺症」等等。
割斷歷史評價事物是一種虛無主義的思維方式,不具有反思的價值。至於說到目前部分酒店出現的所謂「爆雷」現象,並非預售方式的問題,而恰恰是實施預售過程中受行業內長期存在的急功近利式的思維方式影響所造成的後果。因此,無論圍繞預售所開展的討論最終結果如何,業者最大的收穫都應該是意識到酒店業建立和形成一種歷史性思維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要求業者在處理問題、對待一切矛盾之時,都應該秉持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都應該以歷史的、辯證的視角看待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客觀理性。
第二,形成科學的價格意識
預售反思中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認為預售產品價格低,貶低了產品價值,尤其是在現階段生意有所好轉的情況下。對於預售產品的低價,有的業者對此是萬般心痛、諸多不願。
按照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價格是一項以貨幣為表現形式,為商品、服務及資產所訂立的價值數字。也就是說,價值是價格與需求間關係的一種數字體現,價格體現產品價值的豐度和廣度,價值越大,價格越高。但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價格體現價值是基於正常的商業市場環境而言,而價格是由供給與需求之間的互相影響、平衡產生的,有需求才有價值,需求越旺,價值也才越能實現高價格。因而在需求嚴重不足,甚至匱乏、停滯的時點,價格與產品價值之間的正常邏輯必將被破壞。因此酒店產品價值評價固然有特定的標準體系,但在市場化轉換過程中,受需求彈性影響很大,不能單純以主觀價值評價去衡量價格,需要辯證的分析,而「活下來」成為最大的價值體現。
第三,樹立正確的收益管理思想
收益管理理論所強調的收益最大化並不等於心理期許價格,更不是一味追求最高價格數字,而是依據酒店市場消費狀況,希望通過完善的銷售策略,實現「綜合」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說,依據酒店產品需求指數,在最適宜的時間,以最適宜的價格,將最適宜的產品,賣給最適宜的客人,形成最合理持續的收益。
因此,疫情期的預售,後疫情期的價格上浮均是基於收益管理思維酒店所實施的正常的、連續性的價格策略,沒有不合理,更沒有賠本吃虧的問題。同時,即使在當前市場消費趨熱的情況下也很難有酒店實現持續滿房,365天100%滿房只是一種幻覺,更何況尚有許多地區的消費仍然處於停滯狀態,所以酒店應該有足夠空間消化預售所形成的訂單,不應該存在所謂「後遺症」的問題。
業者一定要意識到,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應對疫情,「活下來」仍然是酒店業的第一要務,這需要全行業腳踏實地,珍惜每一單生意,重視每一位消費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合理的價格策略才是實現利益最大化的上佳之策。
連接才能接觸,接觸就會了解,了解產生刺激,刺激形成欲望,欲望造就市場。面對疫情的巨大衝擊,預售發揮了酒店與市場的連接功能,具有不可忽略的經營貢獻,不能一味唱衰,更不可全面否定,這才是歷史性思維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