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新」方便食品還能火多久?|柳州螺螄粉|自熱火鍋|方便麵...

2020-12-25 騰訊網

疫情之下,什麼東西最緊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但以下兩個選擇肯定會引起普遍共鳴:一是口罩,一是以螺螄粉、自熱火鍋為代表的「新」方便食品。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新」方便食品可謂炙手可熱,頻頻因為斷貨而上熱搜,成為廣大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族瘋搶的「香餑餑」。那麼,疫情期間,「新」方便食品到底有多火?疫情過後,「新」方便食品還能火多久?對此,小編進行了深度的採訪調查。

點擊播放 GIF 0.0M

疫情點燃「宅經濟」,方便食品階段性爆發

2020年春節前後,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蔓延全國,特殊時期的「宅經濟」催生方便食品呈現階段性的大爆發 。

數據顯示,疫情開始後淘寶上「方便麵」及相關關鍵詞增長了200倍。自營電商中,京東平臺上方便麵10天就達到1500萬包銷量,此後各品牌產品都處於時斷時續的缺貨狀態,蘇寧小店裡的方便麵也迎來了342%的增長。春節期間,康師傅成交額同比超過20倍,統一成交額同比超15倍,進口方便麵品牌農心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6倍。

相比傳統方便麵的回暖和爆發,「新」方便食品的崛起給人們帶來的衝擊更大。疫情期間,作為國內「新」方便食品的代表型公司,白家食品獲同創偉業領投1.1億元A輪融資。白家食品董事長兼總裁陳朝輝表示,公司2017年底制定了「挺進新型方便食品領域」的戰略 ,現在已經進入了收穫期。截至目前,白家食品擁有方便粉絲、方便米線、非油炸方便麵、全料掛麵、方便自熱火鍋、方便自熱米飯、川味複合調料等七大產品系列,分別隸屬於「阿寬」、「白家陳記」兩大品牌。

螺螄粉、自然火鍋領銜,「新」方便食品崛起

「新」方便食品的崛起,除了資本的青睞,數據最有說服力:自嗨鍋在京東超市、天貓超市等平臺的線上訂單量增長2~3倍;宏綠自熱食品銷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3倍,2月份訂單缺口近1個億;莫小仙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50%;曹操餓了即食拌麵庫存全部清空,銷售較平時翻了一倍;螺霸王螺螄粉庫存全部清空,線下脫銷……

從淘寶食品熱銷TOP5榜單不難發現,螺螄粉和自熱火鍋在「新」方便食品裡無疑風頭最勁 。其中,新一代偶像明星宋祖兒堪稱螺螄粉的「鐵粉」,經常在個人微博為螺螄粉打Call。柳州市螺狀元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清石透露,公司主打產品牛骨金湯螺螄粉疫情期間平均日銷量達到6.8萬袋,幾乎是「每天生產多少就銷售多少」,已經處於嚴重斷貨狀態,訂單已經排到了6月份 。

而從百度指數顯示情況來看,自熱火鍋一改之前「周末上漲、工作日下降」的熱度規律。自1月24日起,自熱火鍋和自熱米飯搜索指數保持高位。自熱品牌莫小仙創始人王正齊認為,這次疫情打開了全國消費者對自熱食品的認知,自熱食品更深入地滲透到了消費者生活之中,逐漸完成從網紅爆款到日常消費品的屬性轉變 。

此外,除了已經爆紅的自然小火鍋、酸辣粉、螺螄粉,還有更多「新」方便食品湧現:一方面,自然食品的賽道變寬,自然米飯、自然燒烤、關東煮等細分品類不斷湧現 ;另一方面,更多地方特色風味產品逐漸走紅 。比如,以酸辣粉著稱的嗨吃家,新品就涵蓋了胡辣湯、花甲江湖花甲粉、麻醬麵皮、順心小面等系列。

傳統方便麵繼續活,「新」方便食品繼續火

疫情過後,方便食品前景幾何?小編綜合各方反饋:傳統方便麵將繼續「活」,雖然熱度回落,但依然可以維持平穩;「新」方便食品將繼續「火」,呈現持續高速的發展狀態。

究其原因,在於快節奏、重壓力的生活改變了傳統生活習慣,懶宅群體日益龐大,人們對便捷、健康、美味的方便食品需求增大,特別是對新鮮事物接受度高的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疫情之後,並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與此同時,有更多企業嘗到了「新」方便食品的甜頭,並加大了投入力度 。

劉清石表示:「疫情過後,方便食品的火爆程度肯定會有所降低,但我相信不會下降太多!畢竟疫情的影響要完全從人們的心中消除,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這種消費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營養衛士市場總監桂衛榮則認為,消費者的新需求,正在倒逼企業去適應新潮流。營養衛士在2018年推出「曹操餓了即食拌麵」就是企業由傳統轉型升級的一個案例,至少到目前公司嘗到了升級的甜頭。

轉門面網小編在調查中得知,在現有飲料及休閒食品兩大板塊基礎上,小樣品牌也以「有吃有喝才叫好生活」為口號,正式進軍「新」方便食品領域,推出小樣自熱煲仔飯、小樣酸辣粉兩大新品,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美味、健康、安全的代餐解決方案。目前小樣煲仔飯推出香菇牛肉、番茄牛肉、紅燒牛肉、紅燒獅子頭、川味香腸、臺式滷肉、魚香肉絲7個口味,小樣有酸辣粉川渝味、酸菜魚味、花甲粉三個口味系列。

此外,一直困擾「新」方便食品發展的產業鏈難題,未來也有望得到解決 。宏綠集團董事長助理劉輝表示,宏綠食品第一堅持做產品優質、價格厚道的產品,第二將豐富產品線,研發新品,第三,堅持全產業鏈布局。「目前我們產品的全部食材均自行生產,這是我們在行業內的優勢。下一步,我們將打造包裝生產線。」

品類先行者和傳統豪強共舞,未來有四大趨勢

那麼,未來的「新」方便食品,會呈現哪些品類趨勢呢?

品牌上,品類先行者和傳統豪強共舞。以自然食品為例,在經過長時間的觀望之後,康師傅、統一已經相繼入局,未來的品牌格局勢必發生裂變,留給其他中小企業的機會和空間越來越小。

理念上,產品概念廚房化。嗨吃家創始人張順心表示:「日常餐飲便攜化、方便食品廚房化。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強化,追求更健康、更有品質的快捷美食。」勁面堂CEO閻堃也強調,勁面堂致力於中國面的即食化,相比傳統方便速食,勁面堂的產品主打健康、美味、滿足的國面正餐,不再只是果腹或替代品。

創新上,地方口味工業化。隨著加工工藝的提升,未來將會有更多大江南北、國內國外的特色美食被工業化生產。桂衛榮表示:「繼柳州螺螄粉、重慶酸辣粉之後,我比較看好的是拌麵,這幾年很多企業都在涉足這一塊,我覺得這不是憑空搞的概念,而是基於中國傳統麵食文化延伸出來的。在中國有著豐富的拌麵品種,比如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重慶小面、陝西臊子麵、上海蔥油拌麵、沙縣飄香拌麵等,未來都有很大的挖掘潛力。」

渠道上,從線上到下線,從高線市場到低線市場 。疫情期間,人們足不出戶,電商渠道的爆發可謂水到渠成。疫情之後,「新」方便食品若想開拓更大市場空間,必須從線上走到線下,從高線市場走到低線市場,渠道下沉到三四線及以下城市。

— END —

轉門面網

2010年成立,總部位於湖南長沙

全國專業的門面綜合服務平臺

10年來與大家成長

微信、微博、PC網站、APP、手機網站

等多渠道立體推廣

以商戶、商場為對象,提供線上廣告發布、線下推薦等組合的

轉店、找店、招租等一條龍服務

上百名一線門面專員

第一時間發布有價值的行業資訊

讓我們與轉門面網共同成長!

文章部分內容、圖片來源網絡

由轉門面網小編整理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點擊,下載"轉門面網"APP

全國專業的綜合門面服務平臺

微信ID:zhuan_menmian

長按二維碼關注轉門面網服務號

長按二維碼 關注轉門面網訂閱號

————————————————

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給朋友

相關焦點

  • 螺螄粉提前40天預售,10分鐘賣萬盒方便火鍋……自熱食品春天來了?
    一周被搜索320萬次、外賣訂單環比飆升了58%,被全國網友催發貨並喜提三次熱搜榜……疫情期間,有網友感嘆,難道「網紅」螺螄粉已經取代方便火鍋、方便麵的江湖地位了?現實可能沒那麼簡單。就在上個月,小龍坎在淘寶的一場直播,10分鐘賣出了上萬盒自熱小火鍋,暗戳戳地秀出了自己的實力。
  • 人氣暴漲 螺螄粉能打敗方便麵嗎
    疫情下方便麵最火?螺螄粉表示不服。近日,「你買的螺螄粉到貨了嗎」已經成為消費者的熱議話題,並頻頻登上微博熱搜。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線上購物平臺,多家企業的螺螄粉產品均處於預售狀態。在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螺螄粉的生產仍以中小企業為主,如今螺螄粉並沒有統一標準,因此難以實現大規模生產,產能也無法快速提升,這也是導致目前疫情期間產品供應緊張的主要原因。據了解,由於螺螄粉熱賣,目前有的企業訂單都排到了5-6月。為了解決目前脫銷的問題,柳州的螺螄粉企業也在積極復工復產。
  • 方便麵再難獨大,自熱火鍋、螺螄粉、酸辣粉、小龍蝦混戰搶市場
    其中,自熱火鍋、螺螄粉、酸辣粉、速凍小龍蝦等新型方便食品表現異常強勁。 下午沒吃飽,晚上煮包螺螄粉;好久沒吃火鍋了,來份自嗨鍋;火車上花費的時間太久了,吃盒自熱米飯。 在很多年輕人看來,方便食品的特點就是方便,價格也能接受,最重要的是能隨時隨地解饞。 消費者的口味越來越多了,這也促使方便食品行業加快了更新的步伐,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 打敗了烤冷麵的螺螄粉,還能打破「網紅」魔咒嗎?|稜鏡
    廣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姚炳陽告訴《稜鏡》。疫情宅家期間,以自熱火鍋、方便麵為代表的方便速食類產品需求爆發,並引發資本關注。青山資本在《2020中國快消品早期投資機會報告》中,將方便速食作為重點關注品類,估計其市場規模將達2500億。
  • 「半個娛樂圈都在吃」的自嗨鍋能成為下一個螺螄粉嗎?
    在廣西柳州的街頭走一走,隨處都可以看見螺螄粉店。"嗍"(吃)碗螺螄粉,是當地人的日常。而現在,螺螄粉已經成為美食界當之無愧的網紅,從路邊攤火到了全球。英國布萊頓市市長韋恩·博廷都說,螺螄粉是他吃過最好吃的麵條,比英國的麵條好吃太多太多倍。
  • 從方便麵到自熱火鍋 千億級方便食品市場還有哪些增長空間?
    這次疫情令整個市場重煥生機。2020春節期間,消費者恐慌性囤貨,令方便食品成為最火爆的賽道。線下貨架一個又一個地被搶空,電商銷量也出現了同比700%的增長。但當疫情過後,恐慌性採購勢必降溫,方便食品要想獲得新增量,必須在產品本身和營銷上創新。
  • 螺螄粉會取代方便麵?
    螺螄粉出圈、新速食爆紅是否會取代方便麵的「老大」地位可就在國內疫情剛剛穩定,全面復工整裝待發的時刻,一個叫做「螺螄粉」的詞彙迅速殺到,「螺螄粉」頻頻出新,被當做「新晉網紅」持續佔據網絡頭條話題榜,引發消費關注,直接掀起食品行業尤其是方便速食領域的又一熱議。
  • 方便麵復甦螺螄粉躥紅,速食界重燃扛把子之爭
    方便麵板塊成為了康師傅主要的利潤來源,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麵業務實現營收149.1億元,同比增長29.16%,佔公司總營收的45.27%;淨利潤16.94億元,同比增長93.54%。主要競爭對手統一企業中國上半年實現收益118.17億元,股東應佔溢利潤為10.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8%。統一在半年報表示,方便麵行業在應對全球突發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很好的應急作用。
  • 從路邊小吃到年銷100億,螺螄粉火遍全國,為啥狂熱的資本卻不參入?
    螺螄粉走出本地,登上全國舞臺,受到越來越多外地人的青睞。但門店銷售畢竟有限,輻射範圍受到地域限制,而預包裝則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如同方便麵那樣,將食品預先定量包裝好直接面向消費者出售,用戶從原來的堂食變為半成品購買後加工食用。螺螄粉食材豐富,約有 10餘種原料,食材口感還原度高消費者才會買單。
  • 康師傅方便麵與李子柒螺螄粉,方便食品30年的變與不變_詳細解讀...
    而在30年後,同樣味道獨特的方便食品卻用另一種方式在全中國流行。 李子柒螺螄粉:IP→品牌周邊 郭德綱早年的相聲裡就提到過,評判一個北京人的標準是給他灌一碗豆汁,喝完罵人的不是北京人,喝完抹抹嘴還要焦圈的是正宗北京人。
  • 一碗粉撐起一座城,為什麼柳州螺螄粉這麼火?
    很多人以為,螺螄粉是在疫情期間才突然火起來的,其實這是錯覺。螺螄粉初進大眾視野,是在2012年。自《舌尖上的中國1》的播出,螺螄粉的熱度開始蹭蹭上漲,但此時的螺螄粉也僅僅是作為地方特色小吃被大眾所熟知,遠未達到如今的火爆程度。螺螄粉真正火起來,是在2014年。當年柳州第一家預包裝螺螄粉企業註冊,柳州商務局開始大力扶持當地的袋裝螺螄粉品牌,同時阿里巴巴也開始大力為螺螄粉引流。之後,螺螄粉的熱度和產值一路飆升。
  • 思賓格:螺螄粉、酸辣粉、熱乾麵……4800億的方便食品市場沸騰了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方便食品相關企業註冊量達千餘家,較2019年同期上升26%,疫情後的二季度,相關企業註冊量更是同比上升了98%;截至2020年7月24日,今年方便食品相關企業註冊量已達3766家,接近2019年全年水平。
  • 疫情結束後,繼續吃螺螄粉可能嗎?
    我們對食物的渴望從未如此強烈過——沒錯,說的就是新進網紅螺螄粉。 近一個月來,螺螄粉在微博上話題性十足,相關話題討論超十萬、閱讀量輕鬆過億,消費者購買慾也隨之大漲。 據悉在淘寶、京東等多家電商平臺上,螺螄粉基本處於缺貨、預售狀態。
  • 重口味奇蹟:「柳州之光」螺螄粉的崛起之路
    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工廠夜夜燈火通明,日夜不停地趕工,還是滿足不了搶著要貨的代理商和「嗷嗷待哺」的「嗦粉」愛好者。2019年,袋裝螺螄粉行業的產值已經達到60億元。2020年的疫情為袋裝螺螄粉的銷量又添了一把火。柳州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袋裝螺螄粉產業上半年時間已經創造了49.8億元的產值,預計全年將達90億元。
  • 「新」方便速食當道,方便麵去哪兒了?
    一方面,外賣蠶食著方便麵市場,另一方面,自熱火鍋、衝泡米飯等新方便食品「趁虛而入」,不斷衝擊方便麵市場。雙重夾擊之下,曾火爆一時的方便麵,被遺忘在角落裡了嗎? 1 被遺忘的國民記憶 作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銷售國,方便麵曾經在中國持續了十幾年的輝煌。
  • 柳州螺螄粉:一碗網紅粉的誕生
    / 圖蟲創意一碗螺螄粉,一年賣出 100 億元,有望比肩沙縣小吃、蘭州拉麵、麻辣燙、黃燜雞飯,成為"第五大國民小吃"。在這個集納風俗特色、地域文化、鄉愁滋味和商業經驗的小吃裡,你可以窺見柳州這座小城的轉型之路。廣西柳州人覃神姣用圍裙揩著手,表情有些困惑:"螺螄粉火了?為什麼?"
  • 疫情後,方便火鍋居然迎來了第二春
    然而好景不長,自熱火鍋由於其本身味道與堂食火鍋存在不小的差距,且品牌眾多競爭激烈,加上外賣、螺螄粉等其他方便產品的擠壓,火過一陣後便淪為各大特產超市裡的常客。誰知,在2020年開始的前兩個月裡,不少品牌的自熱產品再次迎來銷售高光時刻。
  • ...賣13萬袋突然爆火,廠家也懵了,日加產百萬包也不夠!會步方便麵...
    在柳州實地走訪中,多家螺螄粉廠商均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承,2月以來,螺螄粉銷量飆升至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個別廠商增長量甚至超5倍。「年前誰也沒料到,疫情居然帶火了螺螄粉,目前我們已經24小時生產,但是訂單還是要排到7月份。」廣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這家公司同時負責生產「李子柒」、「柳江人家」、「百草味」等品牌袋裝螺螄粉。
  • 為了找出它爆紅的奧秘,我在雙十一前探訪了柳州螺螄粉基地
    △螺螄粉工廠包裝現場 尤其是疫情爆發以來,作為宅家方便速食新品的螺螄粉加上螺螄粉特殊的酸臭味具有極強的噱頭、記憶點和傳播力,滿足了更多人對這一地方特色小吃的獵奇和嘗鮮。 再加上電商直播這一風口的興起,疫情宅家隔離期間,淘寶發布的「吃貨宅家都在吃什麼TOP20」榜單當中,2月份螺螄粉坐上了第一把交易,超越了方便麵、自嗨鍋和自熱小火鍋。
  • 柳州「網紅」螺螄粉的逆襲路
    8月,新成立的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在廣西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首期培訓。消息一出,網友們一下炸開了鍋:「螺螄粉都能辦學院啦?」「這學院學的啥呀?」「現在報名還來得及嗎?」這不知道是螺螄粉第幾次引起話題了,自從當上「網紅」後,螺螄粉的話題熱度似乎就一直沒降下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