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的發達,恰恰表明了落後?著名公知發出的質疑很酸

2020-12-20 前沿觀察員

最近據相關媒體報導,河南一天開通了3條高鐵,分別為鄭阜高鐵、鄭渝高鐵鄭襄段和京港高鐵商合段,這也意味著河南南陽、平頂山、周口3個地方的居民出行將更加方便,也從此告別當地不通高鐵的歷史。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高鐵發展的輝煌成就,據相關數據統計,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的鐵路運營總裡程將上升到13.9萬公裡以上,而高鐵所佔的裡程則達到3.5萬公裡,將達到世界第一。

看到我國有如此驕傲的成績,國民心中也不禁自豪起來,但是仍有這麼一部分人發出了質疑的聲音。近日,一則微博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一位名為陳思進的著名公知發表了一段言論,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中國高鐵的發達恰恰表明了落後。」這樣的言論立馬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他首先對中國高鐵稱讚一番,然後又轉而誇讚美國的技術更優越,稱美利堅的高鐵在天上,不僅不佔土地還能更省能源,最後則以「中國高鐵的發達恰恰表明了落後」這句話來結尾。整段話表達出來的意思是:歐美的航空產業發達,人們平常出行坐飛機和汽車就夠了,高鐵也並不適合北美。這樣的評論讓外界看來,真的很酸。

這種言辭過於偏頗,即使歐美航空產業發達也並不能說明高鐵就沒有任何用處。自從飛機發明以來,其製造技術也越來越精湛,各方面的性能也越來越優異,但是這也並不能保證飛機沒有任何缺陷,飛機雖然速度快,但是在運輸量上還是有限制的。如果說所有的美國人都牴觸高鐵的話,咱也不說啥了。就在2017年的時候,美國加州州長布朗就乘坐高鐵赴北京出席活動,還滿口稱讚中國高鐵,而且據美國中文電視報導,布朗還表示自己是高鐵的忠實愛好者,真不知道這位陳思進是站在哪一方為誰說話。

而且中國高鐵的發展有目共睹,不光受到美國這位州長的歡迎,也獲得了別國的青睞。此前,泰國就提出要修建高鐵的想法,計劃為該項目投資近500億人民幣,當時德國和日本都非常有意爭取這次合作,但是合作方案都被泰國拒絕,最後堅定地選擇了我國的高鐵。而且我國也拿出了足夠的誠意,不僅為其修建高鐵,還為泰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在未來高鐵市場上,中國也將大展身手,不斷贏得好評。

相關焦點

  • 人人爭當「公知」是一種社會紊亂
    在這一背景下,作為論戰當事人的韓寒喊出「就要做個臭公知」,非但沒有為公知正名,反倒把汙名化進行到底了。當韓寒發出「鼓勵大家都成為公知」的號召時, 實際上是在為自己遭受的「代筆」質疑和「不學無術」指責開脫,仿佛只要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境地、同一水平線,韓寒的尷尬就可以化解了。
  • 胡錫進說過,中國沒公知不行,公知太泛濫太能帶節奏同樣不行
    還是當公知好」在胡錫進看來,公知就是那種批評中國政府、表揚美國與西方,遇中外衝突光會說一堆風涼話的。但清華名教授孫立平對胡錫進說:「這公知你還真當不了。因為公知除了知識,還需要人格、尊嚴、獨立的思想等等,你有嗎?」
  • 英國媒體納悶:為何中國高鐵享譽全球,美國科技發達反而落後?
    近些年中國高速的發展一方面是令很多西方國家忌憚,畢竟中國的崛起對他們而言是壞處大於好處的,但是另一方面,中國的發展模式又得到了他們的認可,只是可惜,中國的發展模式全世界幾乎只有中國自己受用。中國的發展模式就是優先發展基建事業,然後依靠基建實業帶動全國各地的發展,這些發展過程其他國家頂多只能學走一半,畢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中國這樣強大的實力和條件的。英國媒體納悶:為何中國高鐵享譽全球,科技發達的美國落後中國?不過有一點非常讓人納悶,就是以美國這樣強大的科技實力,為什麼他們不發展高鐵呢?
  • 熱門叔叔:醜陋的中國「公知」漢奸真面目!
    社會上這樣的東西一多,社會是要糟的」);總之「公知」只有破壞性沒有建設性。製造「公知」的「學而優則仕」是中國社會周期性動亂的根源。「公知」存在的本身就意味著破壞,意味著毀滅社會,意味著毀滅中國。第二,「公知」的私利跟中國的國家利益針鋒相對——中國統一強盛對「公知」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中國分裂毀滅對「公知」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 英媒:為何中國高鐵這麼發達,美國反而如此落後呢?
    現在回過頭來回憶小時候的場景,都覺得現在這個生活跟做夢似的,數十年前的我們還生活在一個科技落後,每天都在為吃飽穿暖而謀取生計,現在一下子就變成了超級大國,不僅在經濟方面已經領先於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就連我們國家的科技也在世界有了一席之地!
  • 美國拜登當選,英國方方加冕,中國公知高潮
    在2017年1月20日他上臺之後,川普就立即宣布終止了美國民主黨政府對中國公知的收買行動,停止向海外負責顏色革命的組織輸送資金。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公知斷糧」事件。而西方人視為英雄的方方,卻恰恰是我們絕大多數中國人眼裡的漢奸。這一點,BBC倒也承認了,哈哈!
  • 「公知」代表不了中國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的概念在中國變得寬泛而模糊了,但輿論對它的使用頻率並未降低。近日有名人通過網上媒體抱怨,繼上世紀「反右」和文革之後,近年來的「反憲政」、「打公知」等行動是對知識分子的又一次妖魔化。該名人說的是事實嗎?
  • 從群捧到群嘲,「公知」到底經歷了什麼?
    中國最早的公知當屬林則徐了,當外國侵略者試圖用鴉片掠奪中國人的財富的時候,正是這位"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針砭時弊,並親自主持了虎門銷煙,從而給了英國殖民者們以沉重打擊。自林則徐後,隨著中國的國門被迫打開,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意識到認識世界的重要性,於是他們紛紛出國留學、創辦報刊,為了給國人開慧而紛紛投身到公知的行列當中,他們中的許多人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為中國近現代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中國高鐵都建高架橋,為什麼印度很少建造?恰恰是差距所在
    雖然日本是世界上最先出現高鐵技術的國家,但是經過這些年的借鑑和自我成長,中國在高鐵領域已經取得多項世界第一。中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技術突破,裡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真正做到了後來居上。不過對於中國在高鐵方面的成就,我們的鄰國印度也不甘落後,印度也是一個有著高鐵夢想的國家。
  • 公知們都是怎麼騙中國人的
    可後來,內澇的情況陸續在廣闊的南德、在發達的大巴黎、在先進的威尼斯茱莉亞等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於是,我開始恍然醒悟:該死的一群公知騙子,居然騙了我這麼多年。這件事對我的打擊其實挺大的,因為我這人最厭別人騙我。大概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喜歡打假各類「公知體」的虛假內容。
  • 公知在中國的演變
    民國年間的一大批知識分子,就是早期的公知。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在文革中被普遍打壓的知識分子階層重新凝聚起來,公共知識分子也在重新形成。雖然當時不使用公知一詞,然而如北島等人,也被後來的人們認為是公知。
  • 為什麼中國的文人「公知」卻最恨中國?
    中國文人「公知」身為中國人,卻時時、處處、事事敵視中國,從不站在中國一邊,從不為中國的利益著想,從不在乎讓中國吃虧。因為文人「公知」是搞人文的。人文屬於上層建築。上層建築源於經濟基礎,服務於經濟基礎。不同的經濟基礎產生不同的上層建築。每一種上層建築只為產生出自己的特定的經濟基礎服務,而不為不產生自己的其他經濟基礎服務。
  • 著名西方學者打臉「推牆公知」:「普世價值」不能決定中國未來的...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某些所謂的專家學者,竭力推崇在中國推行西方的「普世價值」,似乎只要中國實現了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就會解決中國所有的問題,中國的前途就會一片光明。然而,今天,一位西方的著名學者卻給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結論。
  • 外國人認為這個城市比華盛頓還發達,高鐵和美食聞名,你覺得呢?
    在外國眼裡中國是有多發達呢?網上有一個外國人網絡調查,有網友發出了關於中國上海的帖子,在下面有成千上萬的留言,其中一部分他們認為即使沒有真正來過中國上海,或者是只在上海呆過短短幾天時間,也沒有非常了解上海這個城市,但是他們的印象中,因為上海都是非常落後的,甚至對中國整個國家有很多偏見!
  • 「公知」梁文道:雖有質疑卻一直屹立不倒,與他精心包裝人設有關
    1、外祖父口中的中國在外祖父家中的梁文道度過了一個十分充實的童年,當時的臺灣由於歷史的遺留問題,有很多大陸祖籍的民眾到此居住,梁文道的外祖父就是其中之一。在外祖父的口中梁文道了解到了曾經的舊中國,並且產生的濃厚的興趣,曾一度產生了對過去很多人物的崇拜之情。
  • 解封數日,英國海灘慘遭遊客「肆虐」,公知廢青:這是中國人幹的
    社會上有那麼一類人,他們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活躍在多個網絡平臺的他們,總是習慣性地抹黑中國同胞,進而將責任引到更高層面。他們這類自認為有學問且見多識廣的人,網友一般喜歡稱他們為「公知」或者是「廢青」。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古墓派公知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古墓派公知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11-27 15:4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古墓派公知什麼意思什麼梗? 指認知水平跟不上時代發展,洗腦手段過於落後的公知。此處的公知指盲目吹捧他國,貶低中國的知識分子。
  • 我國高鐵被世界稱讚,印度遊客有質疑:印度高鐵也優秀
    相信許多人會選擇高鐵作為他們的旅行方式,以前我國只有綠皮火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大多數城市現在都有了高速鐵路,大家都知道高鐵比火車快得多,也舒服得多,所以很受人們的歡迎,今天說的是眾所周知!我國高鐵被世界稱讚,印度遊客有質疑:印度高鐵也優秀!
  • 央視名記柴靜:從公知女神到跌落神壇,她究竟做了什麼?
    柴靜:從央視著名記者到淡出大眾視野,如今生活狀態成謎近段時間,央視一個叫王冰冰的女記者成為了網絡紅人,被談論的次數非常多,很多網友稱她為「最美央視女記者」。提到央視的最美女記者,很多人早已忘記了淡出人們視野的柴靜。柴靜之前也曾被大眾冠以最美女記者、公知女神稱號。
  • 英國知名公知跳出來刷存在感:我們應派出炮艦,讓中國為疫情賠錢
    最近,英國又有公知來刷存在感了。據環球時報報導,英國的知名右翼公知道格拉斯·穆雷公開宣稱,建議英國政府就新冠疫情造成的巨大損失找中國索賠,並稱如有必要,可以出動"炮艦"。然而,這則消息傳回國內,網民們都沒有生氣,反而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