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街道上車水馬龍,時代發展的很快,夜晚的燈光很美,這個世界也越來越喧囂,想找個安靜的地方越來越難,快節奏的生活,也讓人想找個心靈的棲息地。在遙遠的古代,沒有霓虹喧囂,一壺茶就能靜靜度過一個下午,農夫喝茶消磨時光,文人喝茶品人生,茶葉在不同人心裡有不同的地位。茶道更是成為了一種藝術,一種境界。
飲茶、種茶、制茶都起源於我國,茶道也是起源於我國。中國茶道出現的時間很久,古人早就將飲茶作為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飲茶被賦予了一系列內涵,意境,不同層次,不同地位的人對茶道的追求不同,每位茶人都有自己的茶道,或寄情於茶,或享受人生,或結交摯友,或提神去困。早在唐宋年間,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飲茶本是個簡單個事情,泡上茶葉即可飲用,但茶道卻將這個過程細緻化,複雜化,每一步都像是一個儀式,一種虔誠,一種禮節。喝茶也並不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了,泡茶品茶也成了變現一個人的人品,修養,禮節和精神展現的過程。
茶道遵循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明代為十三宜與七禁忌。茶道六君子指的是茶道組合:茶則、茶針、茶漏、茶夾、茶匙、茶筒這六樣。
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中華茶道,茶道講究環境、禮法、茶藝和修行,要會喝茶,會品茶,會茶藝。參悟人生,品人生百味,探人生哲理,達到精神上的享受。
喝茶成為了一種意境,在苦澀的茶味中品人生,在繁瑣的泡茶過程中修身養性,茶品如人品,同一種茶,每個人都能品出不同的味道,人生感悟,閱歷,盡在茶葉一泡一飲中,喝茶也是一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