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兩千三百多萬人口中,絕大部分的臺灣人,祖籍都是來自中國福建省閩南地區,古時候稱臺灣島為蓬萊仙島,一年四季分明。拓荒開墾的祖民們來到了臺灣島後,大多數人還是以耕種田地、生產農作物 務農為生,日子過得非常清苦、簡樸,平時想吃一塊肉都很不容易,非得要等過年過節,才有辦法品嘗一小口,當時是農業社會,雖然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隻雞、鴨、豬等等家禽、家畜,但是、務農人家勤儉的本性,自己圈養的幾隻雞、鴨、豬,都是養來賣的,誰都捨不得自己宰殺來吃,也只有大戶人家偶爾在過年過節,自己宰一頭豬祭祀拜拜後,分切一小塊豬肉分送給自己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因為分配的人數多,分到每個人手上只能拿到小小的一塊豬肉,我們都知道,百年前農業社會,男丁是最重要的勞動力來源,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也是這樣由來的,祖民們靠男子耕種,靠耕作賴以為生,每家每戶都很需要大量勞動力、人手工作,加上當時醫學不發達,為求小孩子的存活率,都會生下很多小孩子,現在好不容易親戚朋友送來一小塊豬肉,根本無法平均分給一家大小都能吃得到豬肉,聰明的媽媽只好發揮智慧,設法讓每個孩子都能吃上一口豬肉,就把這塊豬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放在鍋中滷爛,再放進飯鍋裡拌飯後,才給全家人吃,讓全家大小都能吃到肉,想想祖民輩們的心胸真的是既聰明又無私,於是乎有了滷肉飯的誕生,這就是滷肉飯的由來。
材料:五花肉300克,洋蔥1個,香菇300克,老抽適量,生抽適量,冰糖適量,八角一點,香葉一點,料酒適量,蠔油適量
1、把洋蔥用刀切成絲,
2然後把香菇用水洗乾淨放在熱水裡燙一下再用刀切成丁,再把五花肉用刀切成細絲
3、鍋裡倒入一點油,然後把洋蔥炒到焦軟酥香,盛出待用
4、鍋裡再倒入一點油,把五花肉煎到豬油酥焦
5、五花肉煎好後倒入老抽、
6料酒和一點水,把香菇丁和炒過的洋蔥7、把鍋裡的食材翻炒勻,同時倒入冰糖、生抽和蠔油
8、然後鍋裡倒入末過一些食材的量的高湯,也可以用開水代替
9、放入八角、桂皮和香葉,然後用小火煮20分鐘到40分鐘(慢煮),
10在煮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食材,同時注意要多攪拌防止粘鍋
11、煮好之後放一點雞精拌勻,
12然後就可以出鍋了,配上米飯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