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落洲名揚海外,日本一休哥的師弟南江宗沅竟然在桑落洲寫了一首詩...

2020-12-13 桑落洲

一休哥的師弟南江宗沅竟然在《廬山圖》上題詩:日入煙迷桑落洲。南江宗沅1387-1463 日本美濃人。居士。參拜江西龍派(1375-1446,也就是拜江西龍派為師)。一休宗純1394-1481兄事(應該是一休的師兄或師弟,他年齡比一休大,但僧齡估計沒有一休長)。

這幅源中允的《廬山圖》,這位源中允,目前還沒有查出此人資料,此人應該跟一休一樣,都是日本皇室。

源氏是日本一個著名的氏族,它是日本皇族降為臣籍的時候所賜予的姓氏之一,通常是下賜給被降為臣籍的皇子皇女,它所附帶的姓是「朝臣」。源氏活躍於奈良時代至平安時代。

「源」這個姓氏始於嵯峨天皇時期,生性風流的嵯峨天皇因膝下子女太多,國庫無力供養,下詔書把四位皇子和四位皇女降為臣籍,賜姓「源」。後世的20多位天皇也曾賜姓過「源」這個姓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和天皇的清和源氏。

十五世紀 室町時代佛畫 一休宗純禪師畫像

動畫片《聰明的一休》

文/慧日佛藝

十五世紀 室町時代佛畫

絹本著色 南江宗浣題贊

日本常盤山文庫收藏 隆日編譯

題贊者南江宗沅(1387-1463)傳說是一休宗純禪師的同門師弟。

風靡中國的日本動畫片《聰明的一休》原型叫一休宗純(1394-1481);相傳為後小松天皇的皇子。他生活在室町幕府時代,做過大德寺第47世住持;是日本室町時代禪宗臨濟宗的著名奇僧,也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和畫家。從小就很聰明。「一休」是他的號,「宗純」是諱,通常被稱作一休。乳名千菊丸,後來又名周建,別號狂雲子、瞎驢、夢閨等。他於1481年12月12日(文明十三年11月21日)病故,享年88歲。

【大徹宗鬥極 一休宗純法嗣】南江宗沅 墨跡【享徳4年69歳】紙本 室町前期 臨済宗僧 五山文學者 美濃 掛軸 書

十五世紀 重要文化財 高66.6cm 寬36.4cm  京都國立博物館 A甲363

本圖描寫寬廣的湖面以及立於岸邊的小小家屋。其旁的柳樹彷佛隨著從山中吹來的涼風而略略擺動,前景的牛在悠閒的吃著草,呈現一種安穩而閒散的光景。牛帶有象徵和平的意味,因此也可以認為畫家藉由本圖寄託了對和平的深切渴望。畫中題贊的人之一南江宗沅(1387~1463)是還俗僧,活動於河內與和泉一地,與大德寺的一休宗純以及江西龍派的心田清播等建仁寺僧亦有往來。根據南江宗沅畫贊的最後題有「文成外史牛圖」,可知本圖乃是被稱為文成的禪僧之作(所謂的外史是指禪僧的書記職)。關於文成只知他是長年跟隨南江宗沅的人物,但是有關其生卒年與經歷等,目前一無所知。

南江宗沅的這首桑落洲詩,應該是受明代永樂年間,張鄗的影響,桑落洲桃花源在日本也被廣泛認同,甚至有可能,《桑落洲望廬山圖》早已流失海外,漂泊到了日本,日本皇室一休哥根據此圖作了《廬山圖》》。這也就是在國內找不到《桑落洲望廬山圖》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桑落洲上的新年守歲 三百五十八年前的桑落洲新年,大雪紛飛,提筆...
    桑落洲上的新年守歲。三百五十八年前的桑落洲新年,大雪紛飛,這裡聚集了一群文人墨客,他們提筆殺人猶帶血,壯士斷腕引頸歌。明末探花錢謙益(1582-1664年)1662年曾為施男的《卭竹杖》這本書作序,施男跟錢謙益關係十分好。
  • 修桑落洲堤碑記.匯口鎮這道圩有四百多年歷史.桑落洲曹湖村歸林宋圩的由來
    修桑落洲堤碑記。桑落洲曹湖村歸林宋圩的由來在安徽和湖北交界處,有一條路,叫做宋圩路。這條路為何叫做宋圩路呢?
  • 桑落洲九月霜降後,水涸為平地。原來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歷史規律...
    翻遍白居易的詩集,似乎找不到白居易對桑落洲的描寫。桑落洲與九江咫尺之隔,為什麼白居易對此連隻言片語都不曾寫過呢?其實白居易寫過很多關於桑落洲的詩,只不過當時桑落洲更名了,叫做獨樹浦。這大概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桑落洲為什麼叫獨樹浦呢?這還得從周瑜修建的九洲八卦陣說起,公元200年左右,周瑜在桑落洲,修建九洲八卦陣,種九棵柳樹作標,植卦數桃樹作示。
  • 李群玉《桑落洲》:浦嶼漁人火,蒹葭鳧雁聲
    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讚「所進詩歌,異常高雅」,並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後辭官回歸故裡,死後追賜進士及第。 歷史上詠嘆桑落洲的詩詞不少,諸如李白《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有「桑落洲渚連,滄江無雲煙」,唐人胡玢《廬山桑落洲》有:「莫問桑田事,但看桑落洲」等,李群玉這首《桑落洲》為其中代表詩作,下面我們就來簡單賞析。
  • 一首古詩,還原了當年大戰的...
    桑落洲金姑魚面,鄱陽湖周顛假瘋。   《鄱陽湖》這首詩的作者是尤侗,在這首詩裡,作者介紹了元末明初,風雲際會,朱元璋陳友諒大戰桑落洲的情況。桑落洲的金姑魚面因此一戰美名揚。詩中還出現了江豚和真人,這真人就是《倚天屠龍記》當中的明教散人周顛,金僕姑就是桑落洲上的金姑,她曾做了一碗魚面救了朱元璋一命,金姑和魚面因此名揚四海,成了帝王口中的美味佳餚。
  • 師弟的老父親寫了首妙詩,黃庭堅忍不住模仿兩句,成一首千古名作
    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他的一首名作,名叫《六月十七日晝寢》。說起這首詩的來歷,還頗有幾分戲劇性。黃庭堅有個好友名叫晁補之,和他一樣都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因為入師們稍晚,算得上是他的師弟。晁補之的父親名叫晁端友,也是是一位詩人。當年晁端友寫了首詩,名叫《宿濟州西門外旅館》,詩的最後兩句為「小雨愔愔人假寐,臥聽疲馬齧殘芻」。
  • 日本人心中的第一唐詩,卻是一個末流詩人所寫
    唐代詩人張繼,一生留下了四五十首詩歌,《全唐詩》錄詩一卷,然而,除了《楓橋夜泊》。在群星閃耀的唐代,張繼只能算是一位末流詩人。然而,就是《楓橋夜泊》一首詩,讓張繼名垂千古,還名揚海外。在國內,《楓橋夜泊》被歷代唐詩選本選錄錄其中,成為人們必讀必背的古詩詞之一。
  • 李白寫雪的詩,一首絕美,一首悽美,謫仙人帶你看一場最大的雪
    古人描寫雪的詩詞不計其數,」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都是寫雪的名句。這裡想要推薦給大家的,是李白的二首寫雪的詩。李白天馬行空,瑰麗奇絕的想像,大筆一揮,又會有怎樣不同凡響的詩篇呢。
  • 詩經中的這些詩,寫盡了愛情中所有的悸動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中豐富的愛情詩,幾乎寫盡了愛情中的所有悸動。這是一首君子思慕淑女並設法追求的詩。詩中的君子日思夜想、輾轉反側,並以琴瑟、鐘鼓來取悅她、親近她,把愛情中的心動寫得淋漓盡致。單相思《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小和尚在牆上寫了一首詩,蘇軾也仿寫一首,相比之下,蘇軾敗了
    於是蘇軾就順手寫出了一首模仿的詩,便有了傳世的下面這兩首。《題梵天寺》守詮落日寒蟬鳴,獨歸林下寺。松扉夜未掩,片月隨行履。唯聞犬吠聲,又入青蘿去。那時候的守詮還是一位沒有什麼名氣的小和尚,而且這首詩只是被寫在了寺院的牆上,究竟是多麼好的一首詩呢?更是有後人疑惑,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首詩,能夠讓大文學家蘇軾大呼可愛,同時還能動手模仿出另外一首詩出來。
  • 《詩經》中最長的一首詩,寫盡其艱辛
    《詩經》中最長的一首詩,寫的也是當時百姓的生活和勞作的場景,這首詩從從七月寫起,按照農事活動的順序,以平鋪直敘的手法,逐月展開各個生活畫面,涉及到了古代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這首最長的詩,就是收錄與《國風·豳風》中的《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 李白觀賞瀑布寫下一首詩,詩句一誇張就流傳千古,空前絕後
    唐代大詩人太多了,唐朝的詩也太多了,全都是因為唐朝這個時代太絢麗多彩了,大唐的美只能由這些詩人來演繹了,對於一個詩人來說,他們都是偉大的,因為他們創造出許許多多的優美的詩句,這些詩中名揚千古,流傳千古的也不在少數,幾萬首唐詩帶來的衝擊力也是無比巨大的,畢竟唐詩在地方,就是大唐在的地方
  • 一首詩寫盡了佳人的脫俗和清雅,杜甫《佳人》深度翻譯和賞析
    但是,杜甫去並沒有以《搗衣婦》來命名自己的那一首詩,而是名之為《搗衣》,好像是「對事而不對人」的,而在《佳人》這一首詩裡,杜甫卻直接寫了這一個美貌的女子,而且直接以《佳人》為題,顯然又是「對人而不對事」的。
  • 羅隱的一首詩,美如畫卷,究竟寫的是杏花還是人?
    或許也是因為他的這段人生經歷,所以他寫的詩文都非常深刻,而且蘊含著非常深厚的人生哲理。尤其是我們從他的詩文中都可以看到出一種他對現實生活的描寫,情感細膩成為他特有的風格。縱使他的詩文字裡行間總是充斥著淡淡的憂愁,可是若是能夠真正理解詩文的含義,卻總能讓人從其中領悟到一些人生哲理,而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他描寫杏花的詩。
  • 那些因為一首詩而流傳千古的人,你還知道誰?
    但是,李白作為唐朝有名的大詩人,的確從未寫過黃鶴樓,但很有意思的是,他有一首詩——《鸚鵡洲》,卻是與如出一轍。又有《登金陵鳳凰臺》詩亦是明顯的學習此詩而作。讓我們來看一下:《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王維寫夏天最好的一首詩,曾被列為唐詩七律的壓卷之作
    他寫春天是,「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寫秋天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寫冬天是「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那麼,夏天呢,被詩人稱作「日長睡起無情思」的夏天,在王維的筆下是如何呈現的呢?「赤日滿天地,火雲成山嶽。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
  • 晴朗的/寫一首晴朗的詩
    一首詩就是一時心情,一次執著。點擊關注尋找涯涘,用唯美的詩,描繪你內心的無法言說。我有一些晴朗的詩,透明,像雨洗過的村莊。我想寫一些晴朗的詩,清澈,如你手心的紋絡。紋絡,是此時天地之間的迷濛,我想寫一些晴朗的詩,在這下著雨的屋簷。
  • 唐朝女道士寫下一首告白詩,將思慕之情寫進骨子裡,驚豔了千年!
    今天我們就要介紹一位才情極佳,遭遇特殊,一生充滿悲情基調的唐朝女詩人,也是名揚全國的才女——李季蘭。 6歲的時候,父親抱著她看薔薇花,女孩就以薔薇花為題作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是這麼說的: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 這句詩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卻引起了她父親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