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王線助力新時代美麗公路建設,讓「在路上」成為出行享受

2020-12-24 瀟湘晨報

沿途翠木蔥蘢,生機盎然,好一幅人在畫中的美景。日前,記者來到湯浦鎮達郭古村落,只見起於湯浦鎮區、終接柯橋區界王化村的湯王線掩映在夏日群山環繞中,格外平坦、寬敞整潔。沿線居民紛紛誇讚:「這兩年湯王線變化可真大,車輛行駛在鄉間暢通無阻,看著美景、呼吸著新鮮空氣,是一份難得的享受。」

達郭村位於湯浦鎮西部,離集鎮2.5公裡,四面環山,環境優美,道路通暢。前幾年,湯王線卻是另一副模樣:山村道路坑窪多、堵點多,道路不暢通不僅影響了村民、遊客的出行安全,還制約了經濟發展。但因資金不足等客觀原因,這一棘手的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

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最大的需求。近兩年來,區政府投資5100餘萬元,對聯通虞西南和柯橋的重要通道,全長5.7公裡的湯王線(上虞段)進行了全方位改造,先後實施了湯王線拓寬改造工程、路燈安裝工程、路域兩側景觀提升工程。路域上段實施美麗公路「三線」整治工程,分別對雜亂線纜和電線桿進行合併清理,對橫跨公路和重要穿村段的弱電線纜實行地下埋設。路域中段開展道路兩側整治工程和亮化工程,增設景觀路燈、新建公路驛站,設置新型竹鋼生態護欄,完善公路安保設施,提升公路服務能力。路域下段則對舊路平面線形進行優化,對路基路面進行改造提升,打破以往擁堵、破舊的交通瓶頸,嶄新的瀝青路使車流更暢通,通行更有效。

湯浦鎮村鎮建設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湯王線自上而下改造,改變的不僅僅是路、燈、綠、景、線,更是全面提升了道路顏值、鄉村形象、通行能力及出行安全。可以說,改造後的湯王線是美麗鄉村一景。

關於湯王線的改造提升,達郭村村民最有發言權。50多歲的毛茶花回憶,以前道路只能通過一輛車子,一到節假日就很容易堵車,下雨天道路還容易積水,出行十分不方便。「沒有改造前,道路兩側亂糟糟,整改後種滿了花草樹木,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散步的好去處。」村民吳劍萍說,真心要為這項民生實事工程點讚。

湯王線是我區大力推進新時代美麗公路建設的一個縮影,充分展現了新時代美麗公路「質量好、環境美、服務優、帶動大、安保強」的建設風貌。區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新時代美麗公路建設的深入開展,相信越來越多的「達郭村」會感受到新時代美麗公路帶來的生活便利和美好。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湯王線助力新時代美麗公路建設
    夜幕降臨,湯王線新安裝的
  • 鳥瞰怒江美麗公路南延長線
    無人機鏡頭俯瞰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美麗公路南延線猶如一條巨龍,與兩旁的莊稼、屋舍相映成趣,景色美不勝收。美麗公路南延線總長約20.1公裡,起點為瀘水市上江鎮三界橋,終點在六庫鎮城南加油站,沿線經過上江、百花嶺、蠻蚌、大南茂等地。
  • 日照嵐山:建設「幸福公路」 助力脫貧攻堅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4日訊 近年來,日照市嵐山區把農村「幸福公路」建設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強力手段,加大資金、技術、人力投入,加快「幸福公路」建設進度,暢通農村道路交通網絡,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交通運輸保障。
  • 農村公路建設 助力煙溪振興
    煙溪鎮立足脫貧攻堅全局規劃,積極爭取各項基礎建設項目資金,全力加大農村道路升級改造建設力度,助力基礎設施建設,打通農民致富交通瓶頸。啟動了雙龍、雙煙、雪峰山、通溪橋等行政村的道路整修項目,去年年底已全部完成。
  • 龍泉:建設美麗公路 鄉村踏歌而行
    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流傳的詩句成為最早的遊記。12月12日,2020環浙騎遊百山祖國家公園龍泉總決賽暨第四屆江南之巔天空騎行安豫線挑戰賽即將在龍泉拉開帷幕,來自長三角的36個騎行俱樂部,將再次派出一流選手,用汗水和車輪丈量這片浙西南的美麗公路。
  • 「八美」聯動 匠心椽筆 描繪全域美麗大花園
    今年起,上虞區貫徹落實區委一屆八次全會提出的「大力實施新時代美麗行動」決策部署,全域推進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美麗公路、美麗河湖、美麗園區、美麗街區、美麗小區、美麗庭院等「八大行動」,創新城鄉發展模式,創建城鄉特色風貌,創造城鄉優良環境,創優城鄉公共服務,致力打造浙東唐詩之路發祥地、全域旅遊目的地、美麗建設標杆地。
  • 聚焦 ▏以路為媒華夏金城「顏值」再刷新 ——國道310線潼關段創建美麗幹線公路掠影
    近年來,渭南公路管理局潼關管理段堅持規劃先行,以四好農村路、美麗幹線公路、通村交通建設等工作為抓手,集中力量整治路域環境、提升公路景觀綠化和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出行新需求,並將旅遊景區、特色小鎮、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等資源串珠成線,傾力將縣域內公路打造成山、水、路景有機融合的旅遊觀光線、生態富民線、綠色風景線。
  • 品鸕鳥 • 家門口的美麗公路
    >沿著鸕鳥鎮的「四好農村路」走一走,除了能吃到鮮甜多汁的蜜梨,還能看到如畫的山水,住進清幽的民宿讓自駕在農村公路上成為一種享受品鸕鳥 • 家門口的美麗公路美麗公路:太大線(太公堂-大麓寺)2018年,太大線列入了區交通部門牽頭開展的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鸕鳥鎮作為建設主體,對太大線綜合提升8.32公裡,對整條道路做了病害處理,全線進行瀝青罩面,並增加了兩側綠化節點及附屬標誌、標線,大大地改善了原先路面顛簸、環境不雅的局面,站在「促旅遊、促經濟」的角度,提升了鄉道的綜合功性能。
  • 鄉村「蝶變」展新姿——南安鄉美麗鄉村建設駛上快車道
    一條條平坦整潔的瀝青路直通農家,一座座紅瓦白牆的民居井然排開,內容豐富的文化牆展現著文明風尚,碩果纍纍的果園裡,村民笑靨如花……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持續推進,渝水區南安鄉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一個個「環境美、產業美、鄉風美、生活美」的新村莊次第呈現,一幅幅幸福美麗的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
  • 白山市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助力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白山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四通八達的公路如長虹橫臥,縮短了與外界的距離;農村公路點線交貫,引領著鄉村巨變;城市公路「顏值」在線,提升了美麗白山整體形象……現在,白山交通運輸領域快速發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不僅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更讓白山市民享受到了交通運輸發展帶來的福利。
  • 衡陽市農村公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側記
    為助力全域旅遊發展,南嶽將旅遊規劃與農村公路建設相結合,特別是在紅星村,對農村道路進行整體規劃,拓寬原有道路、完善附屬設施、建設騎行道,讓紅星村實現了騎行主題村的「煥新升級」。同時,竣工通車南嶽通景公路,連接南馬公路和南嶽高速連接線,有效緩解南嶽旅遊旺季交通壓力,為全域旅遊、鄉村旅遊提供強有力的公路交通保障。
  • 【鄉村振興】江蘇建湖:「農村公路+」助力鄉村振興加速度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令人憧憬。而今的水鄉農村,依託四通八達、聯網暢通的農村公路「微循環」,徹底打通了鄉村振興的交通脈絡;藉助「公路+康居工程」「公路+特色產業」「公路+鄉村旅遊」等發展模式,進一步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助力、增添了新動能。
  • 騎著公路車 享受在新藏線 26天到拉薩(上)
    本來來自中國騎行愛好者大本營,大神越來越多的8264騎行版,原帖地址:騎著公路車 享受在新藏線新藏線也有很多美景,適合慢慢品味,此行又多了一次經歷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遵義:「組組通公路」讓山貨遠走高飛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遵義:「組組通公路」讓山貨遠走高飛 原標題:   「5米寬的通組硬化路直接修到了家門口,再也不愁運輸了,還節省不少周轉運費!」
  • 大溪與灰寨過境公路:灰大公路建成通車 成為鄉村振興的交通要道
    現在路通了,變得寬敞平坦,兩邊綠化也十分養眼,村民出行不再困難了。這條路如今成了惠民路、幸福路!」日前,在揭西縣灰寨鎮馬路村採訪時,村民向記者說起「四好農村路」灰大公路建成通車時頻頻點讚。揭西縣灰大公路建成通車,方便了沿線各村村民出行。
  • 建設通景公路 助力旅遊經濟
    浙江日報近年來,雲和縣委、縣政府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度重視旅遊經濟發展,借力旅遊產業發展熱潮帶動全縣新一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績背後,當地交通人對通景公路不斷改善提升、力保通暢,功不可沒。自2017年雲和梯田5A景區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雲和交通人肩上的責任就又重了幾分。後交線是通往景區的主要公路,改建之初是路面寬度僅為4.5米的四級農村公路;同時,停車難問題也成為發展的困擾。
  •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與騰訊地圖攜手發布公共運輸出行大數據...
    7月30日,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聯合騰訊在北京舉辦「布局新基建,數據資源賦能城市交通發展」研討會,探討新基建背景下,交通大數據在交通產業發展中的應用,並且雙方攜手發布「公共運輸出行大數據平臺」,助力城市公共運輸智慧化發展。
  • 讓桃園村「槜李IP」更加響亮 桐鄉美麗公路建設添彩「網紅村」
    杭州的王先生已是桃園村的「常客」了,每年槜李花開或成熟時節他都會來自駕遊,「高速下來後,一條孫羅公路轉入恆桃公路直達桃園村門口,交通真的很方便。」據了解,桃園村近年來打出槜李文化的IP,成為新晉「網紅村」。  走進桃園村,無論是房前屋後還是村道兩旁,槜李樹隨處可見。2007年,桃園槜李專業合作社成立,通過專業包裝、統一銷售等形式,努力打造桃園村槜李品牌。
  • 加強路域環境整治,助力美麗廊道創建
    加強路域環境整治,助力美麗廊道創建 2020-06-04 0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格物觀察 | 一條公路霸佔熱搜,公路旅遊到底有何魅力?
    「隨著自駕車時代的到來,公路已成為消費升級和個性出行的重要基礎保障。」不止於此,更進一步從旅遊的角度看,自駕車帶來的不僅僅是遊客出行方式的變化,而且還催生出一種全新的旅遊產品——自駕遊。隨著越來越多家庭擁有私家車,自駕遊時代已經到來。數據統計,2014年中國自駕遊出行人數為22億人次,2015年達到23.4億人次,2020年自駕遊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55萬億。公路也就從傳統旅遊時代旅遊產品的外圍配套,成為了遊客個性出行和旅遊消費升級的重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