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沼蝦池塘高效養殖關鍵技術

2020-12-14 吉山花瑤

羅氏沼蝦池塘高效養殖關鍵技術

宋文常

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名馬來西亞大蝦、白腳蝦、金錢蝦、萬氏對蝦等,原產於東南亞,後被移養到亞洲、美洲、歐洲等地,被稱為「淡水蝦王」,是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 。羅氏沼蝦體型肥大,生長迅速,肉質好,營養豐富,蝦肉含蛋白質20.6 g/100 g,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消費者十分喜愛的蛋白水產品。羅氏沼蝦於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大大增加了產量,我國從1976年開始引進羅氏沼蝦,但進口蝦價格昂貴,只有少量消費者消費得起。面對較大的市場需求,我國開始在兩廣、兩湖、東南沿海等淡水豐富的地區開始自主人工養殖,極大地提高了蝦產量,滿足了市場需求。另外,羅氏沼蝦養殖產業經濟效益顯著,667 m 2 產量70~100 kg,對養殖戶提高經濟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1 羅氏沼蝦生長習性

羅氏沼蝦是大體型的淡水蝦,呈青褐色,每節腹部有1對附肢,頭部胸部粗大,腹部起後逐漸變細,頭部6節,胸部8節,一個外殼包圍,腹部7節,每節一殼,一殼一對附肢,變化很大。頭部2對觸角,3對顎,3對顎足,5對步足,5對遊泳足,1對尾扇。羅氏沼蝦個體雄性大於雌性,最大的雄性個體質量達600 g,長40 cm,含肉量豐富 。

羅氏沼蝦的生長速度很快,食譜很廣,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4 ℃。當溫度低於16 ℃時,羅氏沼蝦行動遲緩,最終死亡。所以,我國並不是所有地方、所有季節都適合養殖羅氏沼蝦。羅氏沼蝦是雜食性甲殼動物,人工飼養時飼料中粗蛋白、動物蛋白、植物蛋白的含量應為37%~38%、20%、17%~18%。羅氏沼蝦喜歡棲息在水草中,一般白天潛伏於水底或草叢中,晚上出動覓食,只能短距離遊泳,隨著蝦的不斷長大,不同發育階段的生長習性不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幼體的羅氏沼蝦要生長在有一定鹽度的鹹淡水中,不可直接放入淡水,幼蝦喜歡群體生活,密集於水上層,有很強的趨光性,但不能接受強光和直射光 。羅氏沼蝦的人工養殖以池塘養殖、稻田養殖為主。對於人工養殖來說,池塘養殖十分普遍。

2 羅氏沼蝦池塘養殖技術

羅氏沼蝦養殖利潤高,經濟可靠,但應進行科學養殖,才能獲得良好的養殖收益。

2.1 注重養殖季節

羅氏沼蝦可在20~34 ℃的水溫中成活,但最佳的養殖溫度為25~32 ℃,在此溫度下,蝦長勢良好。當水溫為26~28 ℃時,幼蝦4~6 d脫殼一次,成蝦7~10 d脫殼一次,性成熟的蝦20 d才脫殼一次。所以,池塘養殖中一定要注意水溫的測量,掌握池塘水的溫度變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對應的放養規格、時機和收穫時機。

2.2 做好池塘管理

2.2.1 位置。池塘應儘量靠近水源,便於用水,同時池塘的位置也要利於排水,進水渠的水位應高於排水渠的水位,防止循環汙染。

2.2.2 水質。羅氏沼蝦有「淡水蝦王」之稱,良好的水質才能養好蝦。養蝦的水,應採用江、河、湖、水庫等水資源,水源要充足、無汙染、水質清潔,符合《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 5051—2001)的要求。

2.2.3 底質和塘堤整修。羅氏沼蝦行底棲生活,所以塘底和塘壩的修整十分重要。蝦在放養前,一定要除去塘底的淤泥,保持塘底平整,塘底以沙泥質為佳。塘堤坡度比以(1.0∶3.0)~(1.0∶3.5)為佳。為了防止蝦逃跑,避免敵害生物、野雜魚類入侵池塘,進出口應設置防逃設施。一般在新開挖的池塘養蝦比較利於蝦的生長。

2.2.4 池塘的面積、水深。羅氏沼蝦生長速度快,體型大,供氧要求高,所以池塘的大小和養殖密度對蝦的成活率和正常生長很重要。一般養蝦塘面積以0.33~0.67 hm 2為最佳,太小則池塘水易受外界影響而造成水質惡化,太大則不便管理。池塘水深以1.2~1.5 m最合適,便於獲得光照、溶氧以及浮遊生物進行光合作用,利用蝦體鈣質的吸收和甲殼生長 。

2.2.5 池塘消毒。養蝦塘中,要通過施放相關藥物殺滅池塘中的病原生物和野生魚類,便於蝦的生存。一般採用生石灰清塘。新老魚塘先暴曬13 d,放蝦苗前10 d用生石灰150.0~225.0 kg/667 m 2 或漂白粉112.5~150.0 kg/667 m 2清塘。

2.2.6 培育天然餌料。蝦苗下塘前5~7 d,應投放有機肥,以50~100 kg/667 m 2 為宜,促進池塘浮遊生物的生長,為蝦提供天然餌料。

2.2.7 配備增氧設備。當池塘的溶氧量降至1 mg/L以下時,蝦會因缺氧而窒息死亡。所以,池塘應增加必要的增氧設備,如葉輪式增氧機、微孔增氧設備及溶解氧檢測儀,使池塘溶氧量保持在3 mg/L以上。

2.2.8 水草種植。羅氏沼蝦躲在池塘底部、堤岸邊覓食棲息,攀援水草脫殼、攝食,所以池塘邊應種植一些水草,或設置一些掛網,或在池塘裡投入一些樹枝,提高蝦的成活率。

2.3 蝦苗放養

2.3.1 季節。在我國,蝦苗放養的最佳季節是5月中旬水溫穩定在18 ℃以上時。每年5月10日左右會有一次寒潮,應等寒潮過後再選擇晴好天氣放養。

2.3.2 密度。應根據蝦苗的體長安排放養密度,一般體長0.8 cm的淡化蝦苗,應投放22.5萬~30.0萬尾/hm 2 ;體長1.5~2.0 cm的,應投放18.0萬~21.0萬尾/hm 2 。初次養殖或池塘條件不好的,應在此基礎上將投放量減少10%~20%。放養之前,一定要解決好多層隱蔽物的問題,否則會降低蝦的成活率、品質,影響養殖經濟效益。

2.4 飼料投餵

2.4.1 飼料種類。羅氏沼蝦的飼餵應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或者混合料共用。植物性飼料有水草、麥餅、蕪萍、菜餅、豆餅和麥粉,動物性飼料有家禽、魚肉、魚粉、蚌肉、螺螄和內臟等。配合料要選含蛋白含量高的,幼苗含蛋白量40%左右,成蝦含蛋白量25%左右。

2.4.2 次數和時間。羅氏沼蝦是易飢餓的種類,所以應少量多次投喂。每天應至少投餌2次,每天08:00—10:00、16:00—21:00是蝦最活躍的時候,應注意投餌,避免蝦因爭奪食物而相互廝殺導致死亡。剛投放30d的蝦苗,每天應投餌3次,08:00—09:00、15:00—16:00、18:00—20:00各投餵一次 。

2.4.3 投餵量。放養前35 d,羅氏沼蝦生長較慢,放養60 d左右是生長高峰期,投餵量應根據生長階段和池塘的水溫進行確定,每隔15 d調整一次投餵量。體長、放養時間、體質量、日餌量的關係如表1所示。

表1 羅氏沼蝦體長、放養時間、體質量、日餌量的關係

2.4.4 投餵方法。放養蝦苗後,第2天開始投喂,前3 d每萬尾蝦苗每天餵鮮魚肉0.25 kg、鴨蛋1個,這些餌量每天分3次投喂,上午、下午、晚上3個時間段的投餵量應為總量的30%、20%、50%。3 d後投餵量增加1倍,7 d後投餵配合飼料或糊狀的螺獅肉,30 d後投餵配合顆粒或壓碎的螺獅。

2.5 池塘、水質的日常管理

2.5.1 定期換水。蝦塘應定期換水,尤其是 7—9月,每隔10~15 d應將池塘水的1/3抽出,注入新水,水的透明度應保持在40 cm左右。

2.5.2 增氧。應定時打開增氧機,每日凌晨開機,雨天全天開機,晴天的時候中午開機。充足的供氧量是使蝦產量達到750 kg/hm 2 的必要條件,應高度重視池塘溶氧量的監測和補充。

2.5.3 施肥。施用磷肥後,蝦大批脫殼,應注意合理使用生石灰。生長旺季,每隔15~20 d潑灑一次,用量為150~225 kg/hm 2 ,如果池塘的鎂離子、鈣離子缺乏,應定期使用磷酸鈣,通常於上午使用,少量多次使用,整個池塘都潑灑,每個月用兩三次,每次用量為225~300 kg/hm 2[8] 。

2.5.4 巡塘。應密切關注羅氏沼蝦的生長情況、攝食量、活動情況,掌握整體養殖情況,所以巡塘必不可少,每天分早中晚3次巡塘,特殊時期夜間也應巡塘,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如池塘損毀、蝦外逃、野雜魚的入侵等。雖然羅氏沼蝦喜歡草,但是要控制水草的長勢,其覆蓋面一般為池塘水面的1/3即可。

2.6 疾病防控

在羅氏沼蝦養殖過程中,疾病防控十分重要。羅氏沼蝦的疾病不多,但因難察覺,所以防治起來比較麻煩,加強預防監測十分重要。纖毛蟲病、褐斑病、黑鰓病、軟殼病、硬殼病、甲殼潰瘍病和肌肉白濁病等是較為常見的病種,一定要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採用無毒的親蝦;培育親蝦時,提高親蝦的體質和免疫力;嚴格對蝦苗、池塘進行消毒;高溫季節是蝦病害的高發期,針對幾種常見疾病,應定期使用微生物製劑進行防治,加強池塘和蝦苗管理,必要時採用一定的藥物進行防治,提高羅氏沼蝦的成活率,保障其健康生長。

3 結語

羅氏沼蝦因其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受到了市場的歡迎。但羅氏沼蝦是外來水產品,價格昂貴,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發展羅氏沼蝦產業,我國開始自主人工養殖。池塘養殖是常見的養殖方式,掌握養殖技術要點,能提高養殖質量和產量,保障經濟效益。

相關焦點

  • 羅氏沼蝦養殖技術講解
    羅氏沼蝦的養殖技術羅氏沼蝦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蝦之一,又稱馬來西亞大蝦,是一種生長迅速、食性 廣、營養價值高的經濟蝦類。羅氏沼蝦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區域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東南亞各國的淡 水和鹹淡水區域的湖泊、河流中。
  • 養蝦的你需要懂的這些關鍵羅氏沼蝦養殖技術
    羅氏沼蝦又名馬來西亞大蝦,原產於東南亞地區,屬熱帶養殖品種 具有食性廣雜 堯 生長快 堯 肉質好 堯 易養殖等特點;在此小編分享幾點關於羅氏沼蝦的養殖技術;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1.羅氏沼蝦的習性羅氏沼蝦從幼蝦到成蝦階段生活在淡水中性成熟的親蝦在淡水中交配,抱卵在鹹水中排苗,幼體在鹹水中發育;羅氏沼蝦對水中溶氧含量要求較高,不耐肥水,一般要求溶氧量在 5 mg/L 以上,
  • 池塘羅氏沼蝦、中華鱉和鰱鱅魚的混養技術
    池塘羅氏沼蝦、中華鱉和鰱鱅魚的混養技術葛玲瑞等羅氏沼蝦、中華鱉和鰱鱅魚的混養模式,是基於池塘綜合利用和生態養殖進行的養殖模式改進,是從傳統的單品種養殖轉變為多品種生態互補的養殖方式。該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改善羅氏沼蝦的池塘養殖環境,減少病害發生和藥品投入,又能提高單位產出,增加養殖戶經濟效益。基於此,簡要介紹蝦鱉魚混養生態養殖技術。
  • 羅氏沼蝦池塘的水質監控與管理,水質因子對養殖的影響,你了解嗎
    可以這樣說,蝦池水質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羅氏沼蝦養殖的成敗。羅氏沼蝦在池塘中的生活、生長情況是通過水環境的變化來反映的,水是養殖蝦的載體,各種養蝦措施也都是通過水環境作用於羅氏沼蝦的。因此,水環境成了養蝦者和羅氏沼蝦之間的「橋梁」,是養殖成敗的關鍵因素。
  • 羅氏沼蝦生態養殖 「肥水不流外人田」
    海寧市駿傑水產養殖場負責人殳駿傑指了指在食臺上跳躍的蝦苗說,「按照傳統沼蝦養殖模式,受溫度影響,起碼要到四五月份才能放苗,現在3月份就能放了,這全都得益於羅氏沼蝦生態高效養殖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據悉,近年來,市水產技術服務站組織實施《羅氏沼蝦生態高效養殖技術及全程化服務模式的推廣與應用》項目,與浙江大學以及海寧市駿傑水產養殖場(海昌鑫旺水產服務部)合作,組成 「三位一體」,通過「產學研推」相結合的方式,集成示範和總結推廣羅氏沼蝦生態高效養殖技術模式。在近日公布的2018年度嘉興市農業豐收獎獲獎名單中,該項目榮獲二等獎。
  • 大棚養殖羅氏沼蝦技術,注意蝦苗培育時間,平衡放養密度
    利用塑料大棚可以在5月份到8月中旬養殖一季羅氏沼蝦,8月到10月份又可以養殖一季羅氏沼蝦。或者是6月到9月養殖羅氏沼蝦,10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養殖青蝦,通過塑料大棚就可以在一年的時間養兩季蝦。這是因為塑料大棚充分地利用了養殖水面跟豐富的飼料,這樣可以提高的經濟效益,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那我們應該要怎麼通過大棚來養殖蝦呢?首先我們學校選擇好一個池塘。
  • 羅氏沼蝦,科學養殖法,科學才是增產的關鍵
    羅氏沼蝦是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種蝦之一,在我國羅氏沼蝦的養殖地點一般都在江南地區,這時因為羅氏沼蝦是一種熱帶生物,只有在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才能旺盛生長,如果溫度達不到它們的生長要求就會生長遲緩,甚至可能讓羅氏沼蝦大片死亡,而我過的北方地區就達不到養殖溫度條件,也不是說達不到而是能達到的季節時間太短,導致羅氏沼蝦還沒有長大就必須賣出,效率非常的低下,所以養殖一種生物時必須按照它們的生長條件來選擇合適的地理位置
  • 農業局局長李國俊到我場指導羅氏沼蝦養殖
    為做好育苗基地二次利用,推廣多種立體開發種植、養殖業,7月11日,建三江管理局農業局局長李國俊來到我場,對新引進的羅氏沼蝦品種繁育、養殖進行技術指導。在農場集中浸種催芽基地,原本閒置的浸種催芽箱被重新利用,江蘇省一家羅氏沼蝦養殖公司的技術人員正在調試箱內溫度和水的鹽度,新投放的蝦苗健康活躍,表現良好。李國俊指出,羅氏沼蝦養殖在建三江管理局乃至墾區都是首次,成功關鍵取決於苗種質量,農場的浸種催芽基地能夠提供充足的溫度和氧氣,相信經過技術人員的精心培養,羅氏沼蝦回去的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羅氏沼蝦的營養價值-羅氏沼蝦的做法
    自本世紀6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羅氏沼蝦以來,發展迅速,現東南亞國家和其他一些地區養殖此蝦比較普遍。羅氏沼蝦的營養價值-羅氏沼蝦的做法食用羅氏沼蝦的注意事項羅氏沼蝦又名馬來西亞大蝦、淡水長臂大蝦,是一種大型淡水蝦,原產東南亞。它具有生長快、食性廣、肉質營養成份好,以及養殖周期短等優點。
  • 2020年浙江省漁業主推技術 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混養輪養技術
    出處:浙江漁業信息        瀏覽量: 15901 次 我要評論 1、技術名稱: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混養輪養技術2、技術概述:南美白對蝦和羅氏沼蝦均為我省主要養殖蝦類
  • 羅氏沼蝦的特殊性,它既可以在海水中養殖,也可以在鹹淡水處養殖
    由於羅氏沼蝦的特殊性,它既可以在海水中養殖,也可以在鹹淡水處養殖,經過人工淡化苗種後,又可以在純淡水中養殖。因此,它的池塘養殖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養殖場的選擇:養殖場是生產羅氏沼蝦的主要場所,養殖場地的選擇、規劃、設計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羅氏沼蝦養殖的投資、產量、成本和經濟效益等實際問題。因此,場地的選擇,應根據羅氏沼蝦生活習性和要求而進行周密的調查和勘測。養殖池塘設計原則:(1) 科學建設的原則。羅氏沼蝦是一種引進來的新型優質蝦種,因此在建設池塘進行養殖時,一定要遵守羅氏沼蝦生長發育的特點,科學建設池塘,方能保證養殖成功。
  • 羅氏沼蝦滴星病症狀及防治措施
    池塘養殖蝦體多呈灰黃色,不耐低溫,生長適宜水溫為20-34℃,對水體溶氧量要求較高。  羅氏沼蝦因其生長速度快,養殖周期短而深受養殖戶歡迎,江蘇高郵市目前擁有羅氏沼蝦養殖面積15萬畝,羅氏沼蝦養殖業已成為高郵市漁業生產中的大產業,高郵市也成為全國羅氏沼蝦成蝦最大的輸出基地之一。
  • 繼白蝦、虎蝦後,亞洲淡水蝦養殖新星——羅氏沼蝦
    羅氏沼蝦養殖的第一個重大突破是在1961年,此前在淡水中很難存活大河蝦(羅氏沼蝦)是大多數水產養殖者所熟知的。但是大多數世界性海鮮消費者對此知之甚少。它是沼蝦,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居住在除歐洲和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的眾多河流、池塘、湖泊和溪流中。
  • 淡水蝦高效養殖技術!
    淡水蝦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蝦類品種,種類非常多,市場需求大,養殖效益好,已成為水產養殖業的首選品種,目前主要主要養殖品種有日本沼蝦、羅氏沼蝦、淡水龍蝦、澳洲龍蝦等,不同品種養殖方法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淡水蝦高效養殖技術吧!
  • 養殖羅氏沼蝦變成「鐵殼蝦」怎麼辦
    症狀  羅氏沼蝦「生長緩慢」在大棚培育期間未發生明顯的症狀,而5月上中旬養殖近一個月,相繼出現羅氏沼蝦「生長緩慢」症狀,表現為羅氏沼蝦5公分以後蛻殼間隔時間延長,生長明顯變慢,很多塘口雌蝦5公分、雄蝦6公分就性成熟,蝦殼變硬,雌蝦抱卵、雄蝦長出「大而長」的藍色大爪,一般情況下攝食量有所下降,但也會出現「不少吃而不長大」的現象,嚴重影響養殖的產量與效益。
  • 全雄性羅氏沼蝦是一項『綠色』技術
    「我們在改變羅氏沼蝦性別時,不用任何化學品,也不用荷爾蒙,就是在蝦還處於幼體的時候,我們就引導它向雄性的方向轉變。」Amir&nbspSagi教授向《海洋與漁業》記者講述了由他領銜的科研團隊研發的全雄性羅氏沼蝦新技術。  《海洋與漁業》:單性魚類養殖嘗試比較成功的有羅非魚、鯽魚(通過三倍體育苗實現)等,但是甲殼性動物卻比較少,特別是蝦類幾乎少有人提起。
  • 湖北省安陸市洑水鎮:推廣羅氏沼蝦養殖 助力脫貧攻堅
    記者張成旭&nbsp明陽&nbsp&nbsp日前,湖北省安陸市洑水鎮召開產業扶貧項目—羅氏沼蝦產品推介會暨產業培訓會,在全鎮範圍內推廣羅氏沼蝦養殖在車站村農祥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羅氏沼蝦養殖基地,與會人員了解了羅氏沼蝦養殖技術要領、注意事項、養殖成本及市場前景等,並觀摩了捕撈現場。
  • 如何飼養羅氏沼蝦?很多人第一步就做錯了,來看看你做對了嗎
    歡迎來到:農民老伯講養殖,帶你了解更多最新資訊,如果想持續了解最新資訊,關注小編的每天動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如何飼養羅氏沼蝦?很多人第一步就做錯了,來看看你做對了嗎羅氏沼蝦是一種體型比較大的淡水蝦,它本來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因為它的生長周期非常短,而且所吃的飼料範圍也比較。養殖起來比較容易,又不會投入過多的資金和精力,因此大受農戶喜愛。
  • 江蘇高郵逾千畝羅氏沼蝦開捕 生態養殖「錢」景好
    崔佳明 攝中新網揚州7月28日電 (記者 崔佳明)28日,江蘇高郵龍虯鎮逾千畝生態蝦開捕,此舉標誌著羅氏沼蝦生態養殖在高郵已初見成效。華南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安利教授稱,通過生態養殖技術實施,水體中的「藍藻」治理得到有效控制,全程未發生水體富營養化現象,減排氮磷50%以上。
  • SPF羅氏沼蝦親蝦或已突破「鐵蝦」難題
    2001年,浙江南太湖淡水水產種業公司(以下簡稱「南太湖公司」)成立,淡水所為控股單位,楊國梁擔任第一任總經理,「羅氏沼蝦是所裡的重點研究品種,也是公司的重點經營品種。羅氏沼蝦產業規模雖小,但它是世界性的養殖品種,做好這個品種,國際影響力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