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科書是怎樣歪曲侵華史的

2020-12-18 騰訊網

在日本,誰都可以編纂教科書,但是學校只採用經過文部省審定的品種。日本經過審定的初中歷史教科書共八種,無一不提及南京大屠殺(註:現今日本主流學界雖然肯定「南京大屠殺」,但大多數人更習慣於使用不帶感情色彩的「南京事件」一詞,教科書中也常使用「南京事件」)。日本另有一些出版社出版高中歷史教科書,也全部提及南京大屠殺。

但是現在的日本教科書已經很難認同「死亡30萬」的說法。並且有日本學者、如日本拓殖大學客座教授藤岡信勝稱:在研究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學者中,「現在已經很少有人仍主張30萬人的說法了」,30萬的說法仍出現在日本歷史教科書中甚至被審定通過,這是「非常不切當的」。…[詳細]

在中國,「扶桑社」是個和「石原慎太郎」一樣「臭大街」的名稱。盛傳扶桑社出版的由日本右翼編纂的歷史教科書「歪曲歷史、美化侵略戰爭」。

在外界批評的壓力下,日本外務省委託JAPAN ECHO株式會社將全部八種初中歷史教科書翻譯成英、韓、中文,並於2008年將中文版公布於網站。可惜很少有中國人看到過。實際上扶桑社教科書的原文是這樣寫的:

關於「二十一條」:(二十一條)卻將中國當作半殖民地看待,是輕視中國民族主義的行為。

關於「九一八事變」:奉天郊外柳條湖的滿鐵鐵軌被人炸壞。關東軍指稱是中國方面所為,立刻佔領滿鐵沿線的都市。但實際上是關東軍自己破壞的(柳條湖事件)。

關於「七七事變」:有人對正在京郊外盧溝橋上演習的日軍進行炮擊。第二天早晨,日軍與中國國民黨軍隊之間就形成戰鬥狀態(盧溝橋事件)。雙方一度謀求就地解決,但不久日本方面卻大規模派兵增援,國民黨政府也即發布動員。8年的中日戰爭就此揭開序幕。同年8月,在外國權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殺,中日兩國為此進入全面作戰。

關於「侵華罪行」:這種徵用人力及徵兵的情形也曾在殖民地實施,臺灣和朝鮮有許多人就蒙受這種犧牲和痛苦。另外,許多朝鮮人和佔領區內的中國人被送到日本的礦山等地,在惡劣的環境下勞動。朝鮮和臺灣還推動同化為日本人的皇民化運動,勸誘民眾改成日本姓氏。……淪為戰場的亞洲地區,人們也遭受極大的損害和痛苦。尤其是中國的士兵和民眾,由於日軍進攻而犧牲慘重。

當然,中國的輿論習慣於指責日本教科書在描寫日軍的罪行時「輕描淡寫」、「幾筆帶過」。也的確,比如在描寫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日本教科書都是一小段內容,甚至只有一句話。不過日本歷史教科書普遍用60、70頁來容納近、現代史,百年的歷史要濃縮於薄薄的幾十頁紙,所以書中大部分事件在篇幅上都難免「輕描淡寫」。日本也有人認為這種濃縮近現代史的做法不太恰當,新任文部省大臣田中真紀子就持這種觀點,她要求增加近現代史的篇幅。…[詳細]

日本國內對歷史有充分的討論環境,井上清、洞富雄、本勝多一、常石敬一、家永三郎這類「日奸」可以理直氣壯的挖掘和發表對日本不利的史料、觀點,左翼和右翼可以爭鳴。因此如果教科書有明顯的事實錯誤,是很難在開放的環境裡生存的。

而文部省的審定規則裡,有明文規定:公正地對待政治及宗教,不偏袒、不批判特定政黨、宗教以及其主義和信條;不偏袒特定的事項、現象、領域等,可協調全體;沒有未充分考慮即採納片面見解等事情;全體的分量以及分配和內容的組織、相互的關聯恰當;沒有錯誤、不正確的內容,沒有互相矛盾的內容;記述恰當,沒有不統一的地方。這些規定一定程度上也能排除基本史實錯誤。…[詳細]

相關焦點

  • 朝日啤酒等日企贊助日本歪曲歷史教科書
    由於初中和高中生在6年的學習時間裡一直在教室中接受歷史教育,因此歪曲歷史的危險性比起參拜靖國神社嚴重性有過之無不及。  受到右翼教科書的煽動,現在,很多日本人被強烈根植了中國和朝鮮是「對日本的加害者」的意識。無數的日本年輕人受到編撰會勢力的煽動,網上充斥著反朝和反華的言論。
  • 東京都杉並區23所學校決定採用歪曲歷史教科書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據共同社8月12日報導,日本東京都杉並區教育委員會8月12日決定,將從明年春季起使用由「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主編、扶桑社出版的教科書作為初中歷史教科書。  據悉,該區23所區立初中(約6,400名學生)今後4年都將使用這一教科書。
  • 央視街訪日本中學生 大部分學生對日本侵華史不清楚
    央視記者街頭採訪日本中學生,他們對侵華歷史一問三不知,二戰何時開始也一無所知。 近日安倍政府,要把「侵略、南京大屠殺」等從教科書中抹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直言,日本這種做法其實是對國際和平的一種挑戰。「南京大屠殺聽說過嗎?」
  • 日本橫濱市棄用歪曲歷史的「新版教科書」,此前是最大用戶
    (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世紀之交,日本右翼分子推動編撰所謂「新歷史教科書」,否認侵略戰爭,歪曲歷史,在東亞引發巨大影響。近20年過去了,雖然在日本初中教學中所謂「新歷史教科書」並未成為主流,但目前日本第二和第三大城市——橫濱和大阪的公立初中均在使用。首都東京也有一部分公立學校正在使用。然而今年夏天出現了轉機,日本多地教委先後決定棄用此類教科書。
  • 東京杉並區決定從明年採用歪曲歷史教科書
    日本東京杉並區教育委員會12日批准該區23所初級中學的6300多名學生從明年開始使用歪曲歷史的《新歷史教科書》。  在東京23個區中,杉並區首先批准採用這部由右翼團體「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編纂的歷史教科書。這一舉動立即遭到日本愛好和平人士的強烈反對。
  • 中國發布丨又一部揭露日本侵華罪行的恢弘巨作《日本侵華戰爭軍事...
    《日本侵華戰爭軍事密檔•最高決策》共45冊,是抗戰館聯合線裝書局組織的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這也是繼2015年《日本侵華密電 •九一八事變》、2017年《日本侵華密電 •七七事變》、2019年《日本侵華軍事密檔• 侵佔臺灣》之後的又一部揭露日本侵華罪行的恢弘巨作,用事實發言,讓檔案、資料、當事人證詞說話。
  • 新中國成立之後,有多少日本侵華戰爭遺留問題,亟待解決
    日本侵華戰爭遺留問題,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歷史認知問題歷史認知問題,主要是指日本政府,對於侵華戰爭的認識和態度。1,日本利用教科書,篡改歷史日本政府,為了否認、扭曲侵華歷史,在日本的教科書中做了手腳。日本戰敗之後,日本政府對教科書的限定,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固定教科書」演變成為「審定教科書」。
  • 為什麼近代會有侵華史?看看日本的地圖就知道了!
    文/歷史演說舞臺可能大家對於「侵華史」的認知,還停留在二戰時期的抗日戰爭,其實在一戰以前,清朝末期的「八國聯軍侵略戰爭」開始,侵華史就已經慢慢出現了。是怎樣的景象會使侵略者的胃口越來越大,甚至開始瓜分中國?首先是制度,大家都知道,八股文是清朝最為著名的科考內容,無論是平民還是皇族,要想入朝為官,八股文是首要學習的。而八股文的內容卻不是積極向上的,裡面都是皇權至上,束縛思想的內容。也就是說,八股文越精通,在朝中的地位也就越高,這就是清政府的制度。
  • 日本學者:安倍把教科書變成其愚民工具
    人民網8月26日電 由日本學者田中信幸所著的《一道背負:日本父子的侵華戰爭責任對話》日前由人民日報出版社付印。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為其題序。此書作者從一個兒子的角度,帶我們走進了曾參加侵華日軍的其父內心世界。父子倆的心靈掙扎與救贖,引出一本不為人知的戰時日記和300多封信件,從一個側面還原了日本侵華歷史。
  • 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大事記
    1986年6月,「保衛日本國民會議」送審的高中教科書《新編日本史》把日本發動的太平洋戰爭,說成是從歐美列強統治下「解放」亞洲的戰爭。7月,日本文部省無視日本國內和中、朝、韓等亞洲各國的強烈不滿,審定該教科書合格。    1993年8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就「從軍慰安婦」問題發表談話,承認日軍參與了此事,並就此表示謝罪。
  • 美國與日本的歷史教科書是怎樣寫中國的?可能與你想像的不一樣!
    美國與日本的歷史教科書是怎樣寫中國的?可能與你想像的不一樣!歷史,前人的驚豔,歷史,後人的借鑑,要學做人,先看歷史,前輩們用他的先例告訴你該怎麼做事,做人。大家都是參加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那都應該上過歷史課。
  • 沈紅萍:現行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形象」
    二、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形象」 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有關中國的內容主要貫穿古代、近代、現代三個時段,古代時段從中華文明源起至鴉片戰爭爆發前夕,近代時段從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現代時段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至今,所涉中國史都與日本史緊密聯繫。從古代到現代,教科書展示了各異的「中國形象」。
  • 央視記者街頭採訪日本中學生:對侵華歷史全然不知
    原標題:央視記者街頭採訪日本中學生:對侵華歷史全然不知  主持人:在東京的街頭,我們隨機採訪了一些初中生,發現他們對日本侵華的歷史幾乎是一無所知。  記者:中日戰爭死了很多中國人你知道嗎?  日本中學生:不知道,不太知道。
  • 美日韓的歷史教科書裡是怎樣描述中國的?日本最心虛,韓國最無恥
    美日韓的歷史課本裡是怎樣描述中國的?日本最心虛,韓國最無恥文|小羽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有著五千餘年的歷史,而且還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至今唯一一個沒有出現文明斷層的國家。而今天筆者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美日韓三國在教科書中是怎樣描述中國的歷史的,美國的最接近真實,日本最心虛,韓國最無恥。首先就來說一說美國的歷史教科書是怎樣描述我們國家的歷史的。美國歷史書描寫我們國家的歷史共分三個特點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對我們國家的歷史比較重視,比如在描述《世界歷史》的時候光講我們國家就講述了九個節,可見對我們國家歷史的重視。
  • 從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看日軍侵華史
    日照市抗戰紀念館存有十幾幅日軍侵華前及侵華後的中國地圖,從中可以看出,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做準備。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 日本教科書是如何記錄侵華歷史的?修改過去,就是毒害未來
    松岡環是日本大阪的普通小學教師。自1985年以來,她每年帶領日本民間團體「明心會」到南京,為南京大屠殺的受害者哀悼。日本給中國人民和許多亞洲國家帶來了深刻的災難。但現在日本的國內教育掩蓋了侵略的歷史事實。事實並非如此.是正確地教育年輕人,我想讓每個人都知道真相歷史。一些人的否認不會掩蓋歷史的痕跡。
  • 臺灣歷史史事叢談:臺《認識臺灣》教科書評析(一)
    教科書宣揚「脫中國化意識」,鼓吹「臺灣主體意識」,美化日本在臺灣的血腥殖民統治,主要目的就是圖謀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在教育領域推動「意識形態臺灣化」,使臺灣青少年擺脫中華文化影響,培育以「中華民國在臺灣」為核心的「歷史觀、文化觀、民族觀與國家觀」,為推行「兩個中國」、「一中一臺」或「臺獨」奠定歷史、文化、心理與「外交」基礎。
  • 允許思考:香港歷史教科書如何描述南京大屠殺
    香港教科書有出版自由,但從殖民時期到今天,都有微妙自我審查。 很多人想知道,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歷史教科書是否存在尷尬之處,香港書本是怎樣去寫鴉片戰爭和南京大屠殺的? 探索香港歷史教科書的過去和現在,確實曾存在迴避中國近代歷史的態度,從而造成課程與現實抽離,學生的國家歸屬感薄弱。
  • 厚臉程度前所未有,難怪日本不肯承認侵華,46%日本人:自衛戰爭
    近年來,日本對二戰的反思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二戰剛剛結束時,日本對於二戰一些暴行,也存在一定的羞恥心,可慢慢的日本不僅不再反思二戰給世界各國造成的災難,甚至還有意修改日本的歷史課本、歪曲事實。根據新華網報導,日本的民意調查顯示,現在46%的日本人將日本發動的二戰認為是一場自衛戰爭。
  • 日本東京都杉並區決定不採用歪曲歷史的教科書
    新華網東京7月25日電據《產經新聞》25日晚刊報導,日本東京都杉並區決定不採用「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的初中歷史教科書。  杉並區臨時教育委員會25日召開會議,就明年春天下轄的27所區立初中採用哪家出版社的歷史教科書問題進行辯論並表決,結果5名委員中有3人表示反對採用「編撰會」的歷史教科書。